四、美术与考古学、民俗学的跨学科视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文学科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学科研究的分工也就更精细。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使美术学的研究事业不断拓展,研究空间越来越大。很多学者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美术,并且提出了“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民俗学与美术学的关系构成了研究民间美术的新方法。这些新的研究方法本身就印证了考古学、民俗学与美术学具有巨大的联系。
温克尔曼的考古研究,发现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而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又证实了温克尔曼的考古学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体现了美术学与考古学之间的相互印证、互为补充的关系。一方面美术学的深入研究需要考古学的新发现,这样才会使美术学的研究全面、准确、深入地发展,甚至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会改变美术史叙述和美术的重写;另一方面考古学又需要美术学对古迹文物的艺术性质和造型特征的解读和诠释,促进考古学的研究深入和印证考古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拓展考古学的研究视野。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李济的《殷墟陶器研究》就借用了美术学的知识研究了陶器的形制、造型、色彩、纹饰等。李济说:“最足显出艺术的发展,还是在制作技术本身的表现上。换句话说,对于技与艺的关系,近代的观点与中国固有的说法颇有相同的地方,它们是分不开的;故神乎技者也就是超等的艺术。由此我们可以推广地说,纹饰既界于技与艺之间,当然可以包括在艺术的范围以内。”[34]美术学丰富了考古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使考古学更具生动性。有时候考古学家对一种器物的断代,会借助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形制与风格等与相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出土的器物比较,作为断代的依据。同时,由于美术与考古的关系,美术学的研究往往必须借助考古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补充研究美术学。有时新的考古发现会改变对美术史的看法和观念,甚至会改写美术史。因而,美术史的研究必须依赖于考古学。尽管考古学与美术学关系如此密切,但是二者之间依然是不同的学科,区别很大,不能混同。不能因为有美术史的研究而取代考古学的研究,或因为有考古学的研究而取代美术史的研究。考古学和美术学虽然研究同一对象,但是,只要对二者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差异性和各自特征就显现出来了。目前的美术考古学是两者交叉的学科,说明了美术学与考古学的学科部分整合和相互补充。中西比较美术学的跨学科研究,除了研究美术学与考古学异同之外,还要研究美术学与考古学的学科整合,以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民俗学这门学科在中国建立比较晚,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来。按照钟敬文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所说的:“中国现代民俗学,从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那时算起到今天,已经足足经历了80年的岁月了。”[35]而世界最早的民俗学在英国最先建立,其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体系。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语言、民间娱乐、民间组织等。可见民俗学自身也在研究民间美术。钟敬文指出:“民间美术,是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6]不仅如此,很多美术作品也反映民俗事项等活动。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就是当时汴京两岸的民俗事项活动,成为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许多民俗学家也借用《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当时的民风民俗。而美术学研究也要站在跨越民俗学的视野去研究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表现民俗内容的美术作品。诸如《蕉荫击球图》(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宋·苏汉臣)、《杂技戏孩图》(宋·苏汉臣)、《博古图》(宋·刘松年)、《斗茶图》(宋·刘松年)、《大傩图》(宋·佚名)、《四仙拱寿图》(明·商喜)、《刘海戏蟾图》(明·刘俊)、《马球图》(宋·佚名)、《豳风图》(清·吴求)、《蹴鞠图》(清·黄慎)、《八子观灯图》(清·闵贞)、《连生贵子图》(清·冷枚)等等中国古代绘画,都是反映民俗题材的美术作品。把这类美术与民俗学比较研究,就会拓展美术研究的新视点。当然,民俗学研究民俗事项与美术学研究美术作品表现的民俗事项是有区别的。正是因为民俗学与美术学有区别才有比较的价值,而二者之间对民风民俗表现和研究的相近处才有比较的基础。张道一先生的《麒麟送子考》无疑就是站在跨越民俗学的视野所作的研究成果的典范,对民间美术作了有充分说服力的彻底剖析。同时民俗学和美术学的学科整合,产生了民间美术学(或民俗美术学),这个学科也在上世纪由张道一先生建立起来了。同样中西民间美术或民俗美术类型,在同一逻辑层面系统中进行美术学的分类比较研究,不但划定了比较研究的范围,同时也实行了跨国别或民族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
跨学科研究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必然。不过,我们需要指出和强调的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的跨学科研究是以美术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工作,跨学科研究拓展了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领域和空间,即以美术为中心研究其他学科与美术之间的关系而所作的比较研究。其表现形态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吸收、相互关照和相互阐释,构成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多维度研究的意义。总之,中西比较美术学的跨学科研究,主张美术与宗教的比较研究、美术与文学诗歌的比较研究、美术与哲学和美学的比较研究、美术与考古学和民俗学的比较研究,跨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也是中西比较美术学学科定位的标志之一。
【注释】
[1][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 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64.
[2][德]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5-30.
[3]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此处转引自陈志明.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的人类学族群研究[C].乔健、李佩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9.
[4]陈志明.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的人类学族群研究[C].乔健、李佩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9-180.
[5]陈志明.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的人类学族群研究[C].乔健、李佩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0.
[6]参看杨乃桥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9.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吴家荣主编.比较文学新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
[7]“The Study of Ethnic Relation.”Dalhousie Review28(4).Reprinted in On Work, Race,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by Everett C. Hughes. 此处转引自陈志明.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的人类学族群研究[C].乔健、李佩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7.
[8]陈志明.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的人类学族群研究[C].乔健、李佩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7.
[9]杨乃桥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9.
[10]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06.
[11][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M].马雪峰、苏敏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12]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N].文汇报.2005.12.4(6).
[13]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
[14]Andreas Huyssen.After the great :Modernism,Mass culture,Postmodernis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1986:6.
[15]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N].文汇报.2005.12.4(6).
[16]李小山.我们面对什么[J].中国油画2008(2)2.
[17]王岳川.当代艺术炒作的后殖民话语(上)[N].美术报.2007-5-18(31).
[18]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91.
[19]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
[20][春秋]左丘明.国语·郑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15.
[21][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 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22][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45
[23][美]格兰特·凯斯特.对话作品——对话在社会介入式艺术中的作用[C].[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编. 1985年以来当代艺术理论.王春辰、李亮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76.
[24][南朝]宗炳.画山水序[M].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12—13.
[25][唐]皎然.诗式[M].清·曹溶 辑、陶樾 赠订.学海类编(5).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46.
[26]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M].钱钟书集·七缀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2001:5.
[27]宗白华.美学散步[M].宗白华全集(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295.
[28]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M].钱钟书集·七缀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2001:27.
[29]叶秀山.“画面”、“语言”和“诗”——读福科《这不是烟斗》[M].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叶秀山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85.
[30]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
[3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5.
[32][清]恽寿平.南田画跋[M].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367.
[3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
[34]李济.殷墟陶器研究[M].上海:上海实际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8.
[3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前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36]钟敬文:《谣俗蠡测》[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