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5.2.2 二、族群美术与主流美术的文化认同

二、族群美术与主流美术的文化认同

以往的中国美术史,基本上是汉族美术史,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逐渐注意和重视族群美术史的书写工作,在中国美术史中逐渐贯穿了族群美术,这体现了对族群美术的文化认同,也体现了中国美术史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权威性。此后还陆续出版了族群美术专史。例如王伯敏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6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的族群美术史专著,不仅从内容上完善了我国美术史研究的学术体系,而且对加深了解我国族群美术文化的历史、促进各族群的艺术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兆复也主编了《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还有研究不同族群的美术专史,例如姜伯勤著述的《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法国学者海瑟·葛尔美著述的《早期汉藏艺术》等,都是对族群美术的研究。说明国内外学者对族群美术越来越重视。这种重视,意味着某种中心主义正在被解构。

对待族群美术的关注和研究,当下有两种积极的趋向:一是由于西方中心主义对族群美术这样的边缘弱势群体美术的掩盖,使很多的族群美术处于即将灭绝的境地。但是由于后现代的解构理论的支撑,后殖民文化理论也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话语,许多族群正在发掘自己的美术文化,自觉地与西方中心主义进行对话与沟通;二是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各个民族或国家之内正在积极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族群美术(也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族群美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当然,不可否认,主流美术与族群美术始终处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中。因为族群这个群体相对比较弱小,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不能成为主流,因而也不能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文化,或者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故此,一国或一个民族之内的族群美术在与主流美术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主流美术同化或者受主流美术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当然主流美术往往也会主动地吸收族群美术的一些元素而发展自身的美术形态,这种吸收基本不改变主流美术的本质。但是主流美术与族群美术的交流往往是不对等的,在相互阐发和对话时,主流美术是“中心”,族群美术是“他者”。即或是西方国家的族群美术也会因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光环”笼罩,比非西方国家的族群美术显得具有“中心”的文化特征,而非西方国家的族群美术显现了“他者”的文化特征。即西方国家的族群美术在与非西方国家族群美术的交流过程中,也显出了不平等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我们在中西美术交流中往往会感受得到。自然,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已经不能接受对族群一词使用时所带有的文化歧视性含义,而族群这个概念也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家广泛地运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认识到每一种族群美术都具有同样的存在价值和尊严。任何一个族群对于作为其载体的族群美术而言,都显示了它的文化特征和意义,更具有任何民族或国家以及其他族群美术难以替代的价值。

尽管如此,我们对族群美术的认识和认同还不够。一般而言,族群美术与它的文化一样,总是处于边缘的状态。这就如同西方中心主义或本土主义一样构成一个主流中心,使我们在研究族群美术时就会因为某种“中心”的姿态和心理,而带有不同程度的文化歧视和视而不见的盲点。比较文学学者们同样认为:“所谓‘族群’,是指长期销声匿迹的少数民族。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他们的文化一向被置于边缘的位置,甚至处在湮灭的状态。”[10]尽管比较文学学者对族群概念的描述不十分准确,但指出了族群文化的确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基本事实。在这个基本事实中,我们对族群美术各种问题的深入了解还远远不够,主流美术与族群美术也失去了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与对话平台,在相互阐释中也会因偏颇而出现误读或发生根本性的错误。这就导致我们在研究族群美术时,甚至还是在用主流话语和视角来看待和研究族群美术。譬如,我们有时总是把族群美术当做工匠的美术,觉得土气,缺乏高雅、飘逸等品格,不能进入主流美术的大雅之堂等等。这显然是站在主流美术的文人画立场在阐释族群美术。用文人画的观念、立场和评判标准审视和解读族群美术,这样的研究很容易失去对族群美术的真正了解和正确的解读,遮蔽了族群美术的本质特征。在当下,还有一些我们要注意的问题:由于西方现代美术包括后现代美术的强势话语,使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与西方主流美术的对话、互释与交流上,以至于当我们集中注意力研究、解读西方美术话语的时候,往往对族群美术有些忽略,或者精力和注意力在族群美术方面显得还很微弱、很不够。至少,在主流刊物上,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主流的美术而很少族群美术,即或有,也是陪衬和点缀,显然对族群文化的认同还很不够。尽管我们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注意和重视族群美术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但是与主流美术相比,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有时我们往往也用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干预”族群美术的生存状态,使族群美术不是按照自身的文化发展逻辑发展或演变,而是使族群美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用主流思想和观念迫使自己改变原有的演变路径,从而使族群美术丧失自己的独立文化特征,使族群美术消逝。

中西比较美术学在研究族群美术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族群美术的认同感。不但要重视和解决好族群美术与主流美术的平等关系,而且更要注重中国族群美术与西方诸国家族群美术之间的互释研究或交流的对等关系,使中西双方的族群美术得到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