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5.2.1 一、族群与民族

一、族群与民族

族群虽然不一定指少数民族,但大凡有相同的意识、观念、行为举止和谈论(不一定是“语言”)这样一个自足的群体,都可以看作是族群。比如现在北京郊区的画家村以及其他地方的画家村等。19世纪的法国“巴比松”画家村,形成了欧洲美术史上的巴比松风格。但画家村这样的族群并不稳定,经常更换成员。所以我们这里的族群还是指在历史中长期形成的共同语言、文化、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信仰等稳定的群体。

族群(Ethnic group)与民族(Nation)的概念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混淆使用的状态。很多时候用“民族”替代“族群”,尤其是在政治术语中常常这样。这自然与当初中国接受西方人类学概念有关,也与当初的翻译有关。族群与民族应该有各自的内涵特征并彰显各自的意义。族群多是从文化的内涵体现自己的群体意义,指的是一个具有语言、行为举止等相同文化的群体,譬如彝族、羌族、藏族等;而民族多是从政体的内涵体现一个国别意义,譬如“中华民族”,实际上是指“中国”这个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因而纳日碧力戈认为:族群是“情感——文化共同体”,民族是“情感——政治共同体”。[3]为此,中国人类学家从学术层面开始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学术上科学化。在翻译方面,一般都把“Nation”译为“国家”,与“State”相呼应。实际上nation“是一国之内的族群所组成的国民群体”,而state“指有主权政治的地理单位”。“现今的国家,都是multi-ethnic nation,及多元族群/民族的国家。将民族译成nation会产生误会”。[4]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可能是几个族群合成的”。[5]“中华民族”就是56个族群组成的。现在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了“民族”概念的使用,与“国家”具有相同的对称关系。在比较文学中,很多学者就提出了用“跨民族”来代替“跨国别”的研究方法。譬如杨乃桥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以及吴家荣主编的《比较文学新编》等,[6]无一不是受到人类学家对国家和民族观念与范畴界说的影响。在学术层面上,学界普遍认为“民族”同“国家”具有相同的对称关系。那么我们在使用民族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必须注意“民族”与“族群”的区别而不能混用。另外,我国现在对国内的其他族群,依然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这一术语,这仍然是从一个国家的政治视角出发的,并非学术层面的视角。我们在这里所论及的“族群”和“民族”是学术层面的,是基于人类学的学术层面而非政治的视角,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运用的“族群美术”从学术层面讲是与“民族美术”概念有区别的。

为此,我们在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中,吸取他人之长,借用人类学家对族群和民族的观念与用法,这对我们梳理、理解、分析和研究国别美术与族群美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看看人类学家对“族群”基本概念的认定。埃弗雷·休斯认为族群“是因为群体内的人们和群体外的人们知道他是一个族群;因为群体内部的和群体外部的人在谈论、感觉和举止上似乎觉得他们是个个别的群体”。[7]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休斯把族群中的共同“谈论”(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语言,或关注的文化问题)、“感觉”和“举止”等方面的一个共同文化心理外显的现象与其他的族群在此方面的区别或不同来作为族群的界定。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谈论”、“感觉”和“举止”看作是族群文化积淀的因素,是文化的外在显现。族群显现的是具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心理、情感的群体,即以共同的文化心理、情感为枢纽的群体,这就是族群。因而“族群是指有共同的意识的‘同一种人’的集团”,“是与一国之内其他族群相对立的群体”。[8]这个观念明确了族群的界定与划分。民族与族群不同,民族带有更大的政治性质的特征或意义。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一个民族也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但往往是政治的意义与内涵大于文化的意义与内涵。也正因为如此,民族与国家成为具有一定相同性质的特征。甚至比较学的学者们在使用“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时,认为“民族”的外延比“国家”还要大一些,跨民族必然要跨国界,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用“跨民族”的概念来取代“跨国别”的概念的原因。譬如“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有一些比较文学教材把跨国界也列入其中,称之为‘五个跨越’,但考虑到跨国界在逻辑上可以被跨民族所代替,因此在这里还是主张‘四个跨越’”。[9]前面我们一再用“中华民族”来例证“民族”只是一个国家的概念,目的就是要用“民族”的概念来区别于“族群”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在讨论和研究中西比较美术学时使用“跨国别或跨民族”的提法,意思就是,“跨国别”实际上就涉及了“跨民族”,反之亦然。

“中华民族”的称谓是“中国”,这是一个大的民族概念,由56个不同的族群组成的一个具有政治意义上的大民族。这一表述,自然就阐明族群与民族的关系。西方也有多族群组成的国家,譬如英国、美国等等。因此,人类学家认为族群“是与一国之内其他族群相对立的群体”。当我们使用“族群”的时候,必须理解为是一国之内的族群,不是代替可以跨越国别的“民族”。一国之内的族群有自己的共同文化、语言(谈论)、举止、情感等及其所形成的共同美术形态。在此,我们运用人类学家的成果梳理和明确族群与民族的关系,从学术层面理解族群与民族的关系和区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中西比较美术学对族群美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