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4.4.2 二、主题学中的主题与母题

二、主题学中的主题与母题

母题是有限的,主题是无限的。题材是架构母题与主题的基本材料。中西美术视域下主题学中的“主题”(theme)与“母题”(motive),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通常我们认为主题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或意义,但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并不一定具体。比如说,某某美术作品表达了某种思想或意义,主题显示了价值判断、提出问题等,因而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一般多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比如画面中出现的人物、景物等,他们不显示特定的意义,是中性的客观存在,只有画家将母题赋予一定的主观诉求的时候,母题才显示倾向性,这时的母题已经上升为主题了。正因为这样,我们倾向于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而母题是具体的,主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母题则具有客观性”的观点。[25]

主题是作品中的最大元素,可以分解,它是艺术家依据母题作为基本元素并作出的主观意志的判断,因而主题表明了画家的立场、态度、观点、审美以及其他价值判断等。譬如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画家通过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掠夺屠杀这个小岛居民的历史事件,怀着巨大的同情的鲜明观点,以浪漫主义的构思和震撼心魄的艺术形象,用奔放的笔触,揭露了土耳其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体现了画家对战争的深恶痛绝的鲜明主题。德拉克洛瓦的另一幅作品《自由神领导人民》,却表达对战争相反的立场和态度,画面中的自由女神领着一群为自由而战的各阶层的民众,表达了对自由战士的崇高敬意。再譬如,清朝宫廷外籍画家郎世宁的《平定西域战图》表现对战争的歌颂,是对战争中胜利者的歌颂。胜利者是清朝政府,郎世宁身为清宫廷画家,受命于乾隆皇帝完成的这幅作品,其立场和态度是胜利者的。同样是战争母题,但是经过艺术家的主观判断、意识、立场以及伦理等价值观念诉求,母题就发生了变化,成为具有倾向性的主题了。人的主观因素千差万别,使主题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特征。

母题是一幅作品中的最小单位元素,不能再分解。譬如上面说的“战争”这个母题,就是最小的单位元素,无法再分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说“战争”,而没有任何的主观色彩或判断,那么这里的“战争”是母题。《希阿岛的屠杀》、《平定西域战图》、《自由神领导人民》以及透纳的《战舰归来》等的母题都是战争,但不同画家借用战争这个母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就使母题上升为主题。个人的态度和观念千差万别,丰富多样,郎世宁的《平定西域战图》,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自由神领导人民》和透纳的《战舰归来》等都是具有不同主题的同一母题的绘画作品。因此,母题是美术最基本的创作元素。由于母题的客观性,客观的事物总是有限的,故此母题受制于客观而有限。

美术作品的主题和母题往往是通过题材联系起来的。题材不是母题,也不是主题,但题材与母题和主题有关系。题材涉及一个具体的情节或故事,譬如战争题材,就是指一个有较为明确的战斗情节或一个具体的战争事件,我们才称之为题材。18世纪末英国著名的海景画家透纳的作品《战舰归来》,就是根据曾经立下卓著战功的“特梅雷尔号”战舰的胜利凯旋和光荣退役这样一个题材来描绘的。郎世宁的《平定西域战图》是根据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间(1755—1761),两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役的历史线索为题材进行创作的铜版画作品,“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就是一个战争的主要情节。题材给出了一个基本线索,而画家便根据这个线索运用母题而构架主题进行创作。至于画家如何运用这个战争题材来表现,那是绘画的形式问题了。

中西比较美术学中的主题学虽然包含了题材的研究,但仅仅是针对那些具有文学性质的或具有一定情节的历史事件或故事的美术作品而言,对于单纯的山水画(风景画)、花鸟画(静物画)等这些无情节的、无文学性的美术作品来说,题材相对弱一些,不是太明显。对于被解构了宏大叙事的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题材等问题,也比较模糊。在西方现代绘画中,所指的意义增大,强调创造。后现代艺术那里,没有情节可言,叙事被消解,甚至元主题的意义也被消解。西方美术从印象派那里开始,主题和题材就被边缘化了。美术家追求的不是情节性的主题意义,而是追求美术自身的一些问题,即美术的本体问题。但这些美术作品的母题是存在的,并且往往就是母题性的绘画,画家对母题的客观描绘,并借母题追求美术本体的问题,不倾注个人的主观意识因素,不提出任何主观的价值评判或判断。并借用母题提出自己对美术本体的主体意识和对美术本体的追求。因此,中西比较美术学对母题的研究有时显得比题材重要一些。

关于中西比较美术学中的母题的类型,我们从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元素来看,大致有四大类:“人物类”、“事件类”、“景物类”和“动物类”。这四大类中,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所形成的交叉情况。譬如“事件类”的战争与地震,就分别属于“人为”和“自然”的。再譬如“景物类”中的口岸船舶和树木花草,就属于“人为”和“自然”的。母题作为最基本的元素,是美术家的基本素材。前面我们提到的《希阿岛的屠杀》、《平定西域战图》、《自由神领导人民》和《战舰归来》等,就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画家所运用的同一个“战争”的母题,我们可以把这类作品的母题归类为“战争”这个母题中。这样归类便于研究。对于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等母题,诸如天空、云彩、树木、花朵、河流、雪、雨、雷电等等,我们可以在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作品中,看到使用这类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母题的美术作品。对这类自然景物母题的作品,进行跨视域的母题类型研究,就非常值得重视了。

潘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含义》中运用了大量的母题来进行他的“肖像学与圣像学”的研究,[26]堪称借用古典母题研究图像的典范,对美术史的研究影响很大。但跨视域的母题学和主题学研究,才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方法。总之,主题学探讨的是同一母题在不同的时代与时期、不同的民族或国家的不同画家的不同处理方式、手段与技术等。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或民族的美术家在运用同一个母题时,他们要诉求什么,或借此母题研究不同国度或民族的画家对同一题材、情节、人物以及环境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和手段等,这些都是需要跨视域研究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