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4.3.1 一、中西美术大自然题材类型

一、中西美术大自然题材类型

以大自然为对象表现题材的中西美术形态,因为在选取题材的层面是一致的,可视为相同类型。我们把表现山川自然对象的绘画归类为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这在中西方的传统美术中都有相对应的种类。在这个类型层面进行中西比较美术学跨视域的研究,便于深入地展开相似的主题或问题等方面的比较。传统的雕塑中,对以自然为题材的表现较少(当然,中国传统有壁塑一说,文献记载有山水形态,西方传统雕塑中也有作为背景的风景),故此我们这里对以大自然为题材的中西雕塑暂时存而不论。

文献记载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六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界定了山水画的特征和性质。中国山水画的独立形成,清代美术史家布颜图认为产生于唐代:“盖山水画学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7]中国山水画的描绘对象,是大自然,所谓“师法自然”。主要以山和水为主体,其次是树木、屋舍和人马等,最后发展为中国绘画艺术之首的一个种类。西方风景画(Landscape)起源较早,在古罗马时期的庞贝遗址中有壁画形式的风景画。最有名的风景画是《茂盛的原始花园》这幅壁画,是公元前25年左右的奥古斯都时期的作品,出现在古罗马的普利玛·波塔的莉维亚(奥古斯都之妻)别墅的墙上,描绘了树木、花鸟等。当然西方风景画在后来的1000多年的中世纪中断了,直到文艺复兴才复兴出来。此后西方风景画一直发展下去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门类。西方风景画也是以大自然为描绘对象,凡自然界的一切无所不包。

无论是中国山水画还是西方风景画,它们描绘的对象是相同的。大自然的风光成为画家描绘的主体,是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共同基本题材。因而,从描绘的对象——题材的类型来看,从这个分类层面研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就属于在同一个类型中作的比较研究。在进行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工作时,按照美术的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便于在可比性范围中有效地进行,不至于乱比附。譬如我们把一幅清代龚贤的山水画《溪山无尽图》(1682)与一幅17世纪荷兰梅因德尔特·霍贝玛的《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1689)的年代划定在大致相同时期的中西绘画的这个类型中,把这两幅描绘大自然风光的作品,置于同一类型中探讨共同关注的空间问题,其可比性显然是有效的研究范围,并从中去发现这两幅作品的形态中的异同关系。龚贤的作品,是典型的二维关系中展开的构图形式,呈长卷,长卷与空间是一个什么关系;霍贝玛展现了三维空间的形式,使观者如临其境,天空占画面2/3,与空间是一个什么关系。龚贤的作品用水墨无色彩,以线条定型,笔墨皴法造型;霍贝玛的作品用色彩造型,立体结构塑造。二者形态为何不同,如此等等。很多关系都可以由此展开比较与研究。笔者的《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2006)从整体上对中西同一题材和类型绘画作跨视域的研究,其中的系统逻辑层面依据的就是跨视域的美术类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