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3 第三章 中西比较美术学方法论

第三章 中西比较美术学方法论

前面我们讲过了中西比较美术学是本体,而不是方法,这是把中西比较美术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而言。但是,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中西比较美术学作为一个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所谓方法论是对某种研究方法的探讨和追问。中西比较美术学作为一项跨视域的美术研究工作,包含了自身的研究方法,对其研究方法的探讨或追问,是中西比较美术学应该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不同的视域或角度、不同的状况关系,需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发展过程考察,研究方法都是在跨视域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时空的变化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视野和角度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方法。诸如影响研究、形态研究、互释研究等方法,都是在跨视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我们对“绘画”这个门类的比较研究,还特别提出了形态研究中跨物质材料和技法的画理意味研究的方法。这些研究方法,以中西美术交流、碰撞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探讨研究方法,将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方法提升到学理的层面,避免从价值判断方面作高低、优劣、好坏等比较。

本章我们主要研究和讨论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方法问题。影响研究方法,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影响研究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形态研究方法,同样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学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互释研究”方法,是我们在西方的阐释学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西方阐释学是单向的阐释,容易产生中心主义,我们认为应该互为主体地双向阐释,即互释研究,正逐渐成为中国学者的重要研究方法。我们在这里还专门提出形态研究中画理意味研究方法,是中西美术绘画关系研究中独特而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因为造型艺术中的绘画形态非常独特,故应深入讨论此研究方法。

在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各种方法中,我们还将探讨“方法”与所研究“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构成了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学理理路,并成为中西比较美术体系结构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