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2 第二章 中西比较美术学本体论

第二章 中西比较美术学本体论

这里我们要从中西比较美术学的跨视域特征的本质出发,研究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本体概念及其含义。这里的“美术学”与具体的美术作品的区别在哪里?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需要我们作出回答。中西比较美术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它的自身研究视域的学科性质——即它的本体。当我们在追问什么是“本体”的时候,这个追问就是“本体论”。这就是说,我们在探讨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本体”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追问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本体论”。这就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本体”与“本体论”的关系,也是我们在本章要讨论的主题。关于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本体,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和追问。

第一个层面是,讨论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比较”与“美术学”的学理关系。“比较”与“美术学”不仅仅是两个名词,更是一个视域和学科的概念问题。这两个概念直接关系到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学科定位与学术身份等问题。因为这里的“比较”不是方法,而是一个视域的学理问题。同样,“美术学”也是作为一个学科来命名的,为的是区别于“美术”这个宽泛得容易引起误读的词语。

第二个层面是,讨论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这个层面的问题是建立在前一个层面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尤其是对“比较”作为一个内在视域的逻辑理路的理解,而不是作为方法。只有确定了“比较”是一个视域的问题,才能有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学科性质的认识与界定。

第三个层面是,讨论中西比较美术学本质的“存在”问题。这个层面需要前两个层面问题的支撑。当然要解决本质存在问题,还需要对研究主体性问题的追问。研究主体决定了中西比较美术学学科的存在。故此,中西比较美术学的主体性问题,也作为一个关键的问题被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