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1.5.5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写道:“对于美国的发展来说,没有什么因素比西部的存在更重要的了。”

(一)前期的西进运动——开发近西部

早在美国独立之初,一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士就开始踏上西进的征途,他们越过森林密布、野草丛生的高山峡谷,不断寻找着新的机会。这些西进开拓者促进了美国的领土扩张活动,而领土的扩张又为更多的人涌向西部扫清了道路。与此同时,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的交通运输飞速发展,土地政策逐渐放宽,按照美国的“领地”制度,移民在西部新获得的土地可先建立领地,由国会任命总督管理,条件成熟后可成为联邦的一个州。以上这一切,激起了人们向西迁移的兴趣,从而兴起了一个群众性的“西进运动”。

随着美国领土的大幅度向西扩张,美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向西部迁徙。1790年,居住在阿勒格尼山以西的人口只占约6%,182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27%,1850年进一步上升到45%,到1860年更增加到了49%,也就是说,内战前,美国已有将近一半的人居住在西部。从1820年到1850年的30年中,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地区的居民人数增加了500万,这比1790年时美国全国总人口还要多。而同一时期,大西洋沿岸各州虽然有大批来自欧洲的移民,但人口也只增加了200万。

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1830年5月,安德鲁·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遣送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西进运动迅速发展 。美国西进运动中有大量印第安人死亡,所以这一运动所行之路又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建国后大量的东部移民涌入西南部的领地,并在那里建立了田纳西州。1803年在西北领地也建立了第一个州——俄亥俄州,此后西北领地几次重组,又形成新的领地。这样到1812年,美国西部的移民区好像一个三角形,北部为大湖平原,南部是海湾平原。

对于农场主而言,西部有着大量肥沃土地的大湖平原是一个诱人的地方,杰克逊政府通过苛刻而不平等的法令把该地区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全部驱赶出去,并一再降低土地的价格,有力刺激了西进运动的发展。1815~1830年间,来自肯塔基和田纳西州的移民因受种植园经济的竞争威胁,大量涌入五大湖南部。1825年连接哈德逊河、大西洋与五大湖的伊利运河正式通航,成千上万新英格兰的农场主与中部地区的拓荒者纷纷离开自己的家园,来到对于他们完全陌生但充满机会的西部的大湖平原。1837年作为大湖平原最后的处女地,明尼苏达也开始对移民开放,并在1858年正式建州。大湖平原此后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被誉为“小麦王国”。

而大湖平原南部的海湾平原也不断吸引着拓荒者,在1815年后,大批新英格兰人与南部地区的种植园主进入海湾平原,迅速占领了今天的阿拉巴马与密西西比一带,在俄亥俄河以南地区,来自南部地区的种植园主建立了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而来自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实行的是自由雇佣制度,美国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区别与对立,在拓荒过程中就已显露出来。

五大湖

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是闻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二)西进运动的新阶段——远西部的开发

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密西西比河以东的近西部地区已经被早来的农场主与种植园主瓜分殆尽,越来越多的拓荒者开始越过干旱的“大草原”进入落基山脉以西的远西部寻找机会,揭开了西进运动的新阶段。

拓荒者一踏上旅途便要经受艰苦的磨炼,移民们除了要忍受危险而单调的旅行外,还要承受疾病和死亡的打击。据估计,在20世纪40年代的淘金热中仅从独立城到拉腊米要塞的一段路上,便至少埋葬了2000人。一些移民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动摇了,又返回东部,而更多的人则坚持继续西进。在一大片令人望而生畏的荒原上,移民们为了追求独立与财富,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他们靠辛勤劳动赢得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勤劳勇敢、不断进取的新一代美国人也随之成长起来。

在开发远西部的进程中,在圣路易斯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密苏里州发挥着特殊的作用。1812年,密苏里领地建立,当时面积包括现在的密苏里与阿肯色州,1821年正式建州后,成为美国东部的移民“通往远西部的门户”。1822年5月苏里的富商威廉·贝克利率领一支有25辆马车组成的商队到达远西部的圣菲城,到他们10月返回密苏里时,带回来18万美元与价值1万美元的皮货,由此开辟了通往远西部的贸易联系。另一方面,从1823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捕猎者络绎不绝来到落基山脉捕捉河狸,正是这些为利润不惜冒险前行的商人与捕猎者为后来的拓荒者开辟了道路。

美墨战争刚一结束,兼并来的加利福尼亚地区的移民詹姆斯·马歇尔首先在该地区发现了黄金,成千上万的“淘金者”闻讯蜂拥而至,从1848年至1850年,仅仅两年时间,加利福尼亚的人口就从几千人迅速增加到9.2万人。到1860年,加利福尼亚已经拥有38万人口了。淘金热渐渐平息后,一部分淘金者转行从事农业,成为加利福尼亚农业区的首批拓殖者,另一批人则继续西进,成为最后征服洛基山脉与大草原的生力军。

西进运动是一场自发的移民运动,绝大多数移民都以个人与家庭为单位迁往西部。在移民队伍中,有土地投机家、奴隶主,但更多的是中下层劳动人民,后者构成了西进运动的主体,而且往往走在西进队伍的前面。他们披荆斩棘,历尽苦难,艰辛的生活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在拓荒时代的伊利诺伊州,至少三成的婴儿不满5岁就夭折了,成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四五十岁。正是这些为圆美国梦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拓荒者,使西部地区由蛮荒之地转变为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城乡乐土。

加州的淘金热

1848年1月24日,詹姆斯·马歇尔(James W. Marshall)在监督美国河(American River)上锯木厂的工作时,在靠近加州克洛玛地区的苏特溪(Sutter Creek)里看到一些发亮的东西,他拿到手里仔细一看,居然是金子!当时和他在一起的另一个建造工人詹姆士·布朗跑到马歇尔的身旁,看着他抓在手上的帽子里大约有10~12颗大小不等的金子。

img40

这个极有诱惑力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1849年,来自各地的人们纷纷赶来试试运气,他们就是后来人们说的“淘金客”。有超过10万人在那个时候陆续到达加州。但是找寻金子的困难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有些人赚到了一点钱,其他人则一无所获,只能一文不名地回家。许多人则转行以经营商店、理发店、洗衣店、旅馆为生。

西进运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刺激了西部城镇的兴起和工业的进步,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也锤炼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

img41

第四章 凤凰涅槃——南北战争与南方重建

作为美国历史上一场最大的内部战争,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北方的资产阶级与南方的奴隶主在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的结果,它对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方军民在林肯总统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叛乱的南方军队,维护了联邦统一,奴隶制这种罪恶的制度从此彻底在美国土地上消失了。

img42

第一节 废奴运动

美国内战前的废奴运动,实质上是一群富有社会正义感与人权观念的有识之士领导的以立即废除奴隶制为宗旨的群众性改革运动。废奴派不畏强暴,英勇战斗,持续猛烈地抨击奴隶制达30年之久,为奴隶制的最终覆灭和黑人奴隶的解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865年林肯总统在谈到内战胜利时曾对废奴派的历史作用以高度评价:“我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是加里森的逻辑和道义力量,是全国的反奴隶制人民,是军队,成就了这一切。”

(一)南方奴隶制的罪恶

美国内战前夕,美国南部共有900万人口,其中约300万是黑人奴隶,他们大多数在从马里兰到乔治亚州的各地烟草种植园和农场中从事农业生产。

在南部的种植园中,奴隶们被当成“会说话的工具”,他们被剥夺了一切人身自由,一切生杀予夺大权均操纵在其“主人”奴隶主的手中。黑人奴隶的处境十分悲惨,他们在田间劳动时经常被迫戴上带刺的铁枷,脚拖沉重的镣链或重物。他们经常遭到严厉的鞭挞,背部和四肢到处都是木棍毒打留下的累累伤痕。每天的劳动时间常常是十五六个小时,有时甚至达到十八九个小时。食物则是根据每人劳动能力的大小实行配给,除了水和玉米,很少有其他的东西。繁重的劳动和非人的生活常常使一个健壮的奴隶在种植园中劳动六七年后就耗尽了体力。

img43

▲ 奴隶市场内,奴隶被当作牲口叫卖。

美国的奴隶制在18世纪时曾一度衰落,这是因为当时南部广泛种植的烟草、稻米消耗地力很快,加之古巴、哥伦比亚等国烟草业竞争日益激烈,烟草已不再是最紧俏的作物,单靠稻米也不足以维持大规模的奴隶经济,因此南部许多人对奴隶劳动的经济价值、奴隶制的前景都提出了质疑。独立战争后人权观念逐渐普及,像华盛顿、杰斐逊等开国元勋都主张废除奴隶制。

不料,19世纪20年代美国南部又兴起了棉花种植业,一度衰落的奴隶制再度风行,并且急剧地膨胀起来,奴隶主们疯狂地向西部地区扩张领地,建立起更多的种植园以及新的蓄奴州。随着棉花生产的扩大,对奴隶的需求增加了,奴隶的价格也随之上涨。1800年一名奴隶大约只值300美元左右,到内战爆发时上升到1000~1500美元。为了尽快地增加奴隶数量,奴隶主采取拐骗、绑架自由黑人的卑劣手段,将其变为奴隶。阿拉巴马等州还常以违反《移民法》为借口,把从北部过来的自由黑人任意变卖为奴。

非人的待遇引起了黑人们的反抗,他们采用怠工、装病、拒绝生育、逃亡、自杀、焚烧种植园、杀死监工和奴隶主、武装起义等多种形式进行斗争。密谋和起义中影响较大的是1831年8月在弗吉尼亚州爆发的特纳领导的暴动,有60名白人和许多黑人在暴动中丧命。

自由黑人

并不是北美大陆所有的黑人都是奴隶,自由黑人很早就在北美安家,但他们没有参军服役和选举的权利,还常受到白人的歧视,在此背景下,他们只能建立自己的教堂、学校与文化团体。

(二)废奴运动的兴起

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废奴运动是在19世纪30年代初兴起的。在这场运动中起了突出作用的有威廉·加里森(William Garrison)、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詹姆斯·伯尼、格里姆克等人。加里森出身于贫穷家庭,道格拉斯是一位黑白混血种人,过去是南方的奴隶,后来逃到了北方,其他几人都是出身于上层社会,有些人如伯尼、格里姆克还出身于奴隶主家庭,但他们出于人道主义与人权思想,毅然背叛了他们的阶层而投身于废奴运动。

img44

▲ 威廉·加里森

1832年1月,加里森和其他11名废奴主义者一起,成立了“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协会”。在加里森等人的倡导下,1833年12月又建立了全国性的废奴主义组织——“美国反奴隶制协会”。该协会将完全废除奴隶制作为奋斗目标,以道德感化作为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反对使用暴力。在它成立不久,各地纷纷建立起反奴隶制协会。到1826年,北部各州已有500多个此类协会,会员到1840年时已超过了15万人。反奴隶制协会在北部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工作,他们创办报纸杂志,出版小册子,散发传单,举行讲演,组织请愿,使得废奴运动成为当时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1831年1月1日,加里森在他的第一份报纸《解放者》上宣告:“我要为立即解放我们的奴隶大众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愿让我的思想、语言和文字带上温和的色彩……我说到做到——我决不含糊其辞——我决不推诿,我决不后退一步——我的话一定会有人听到。”

他的策略是把黑奴制度中最骇人听闻的事件揭露出来,并且严厉抨击奴隶主摧残奴隶生命、买卖奴隶的行径。加里森轰动一时的做法,唤醒了北方民众去了解这一罪恶的制度。

1840年废奴主义者还在纽约州的奥尔巴尼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废奴主义政党——自由党,并且提名伯尼参加当年的美国总统竞选。

废奴暴动领袖约翰·布朗

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白人农民家庭。其父为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受反奴隶制思想的熏陶。成年后,他积极投身于美国废奴运动。1857年,他开始筹划以解放南部黑奴为最终目的的武装暴动。1859年10月16日夜间,布朗率领数十人袭击哈普斯渡口。很快攻占了兵工厂和军械库,控制了市镇,同时在附近村子逮捕种植园主,解放了少数奴隶。10月17日,政府当局召集的民团陆续赶到起义地点,暴动很快被镇压下去。约翰·布朗被俘后以背叛弗吉尼亚的名义被处死。

(三)地下铁路

除了宣传之外,废奴派还组织了帮助黑奴逃跑的“地下铁路”,他们派人到南方把奴隶们秘密带出来。

奴隶逃跑之前,通常先躲在奴隶主种植园附近的森林或沼泽中,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逃往俄亥俄河,一旦过了这里就有“地下铁路”的“列车员”护送了。他们将奴隶们从一个废奴主义者的家中转移到另一个废奴主义者的家中,直到把他们送到北部各州或加拿大。

其中最有名的是“地下铁路”女“列车员”哈里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过去她也是一个奴隶,备受奴隶主的压榨摧残,她逃到北方之后,又勇敢地参加了“地下铁路”工作。她曾返回南方19次,一共救出了300多名奴隶。她的活动引起了奴隶主们的恐慌,奴隶主们悬重赏捉拿她,但都未能得逞。

据估计,从1830~1860年,每年约有近2000名黑奴通过“地下铁路”成功地逃到了北方,仅在俄亥俄一州,自1830年至1860年间,获得帮助而逃亡成功的奴隶,估计不下4万人。虽然这种方式解救的奴隶不是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废奴运动解救黑奴的决心与力量,增强了南方黑人奴隶追求自由解放的信心。

废奴文学

废奴运动对美国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在这几十年中,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废奴文学。许多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揭露奴隶制的黑暗和腐朽。废奴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是哈里耶特·斯托夫人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旧译《黑奴吁天录》)。从1851年6月起,这一长篇小说开始在杂志上连载。1852年又以单行本发行。小说问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这部小说进一步推进了废权运动的发展。后来林肯总统在接见斯托夫人时,称她是“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img45

第二节 南北双方矛盾的加剧

随着美国西部新开发的土地陆续建州申请加入联邦,南方的种植园主与北方的工业企业主为西部新建的州是否实行奴隶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双方你争我夺,互不让步。

(一)《密苏里妥协案》

随着美国西部领土的大幅度扩张,在西部新建立的各州实行何种劳动雇佣制度成为当时美国社会激烈辩论的话题。北部工商企业主和南部奴隶主都渴望向西扩张,东北部的商人和工业资本家要求在新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扩大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南部种植园主力图把使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扩展到新的领土,以解决单一作物带来的地力衰竭问题。

西部新建州的归属还决定着南北双方对联邦权力的划分,根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中的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产生,参议员则不论州的大小,每个州一律选派两名。因此,美国西部的新开发地区以自由州还是以蓄奴州地位加入联邦,关系到南北双方在国会内席位的多寡,亦即双方在联邦政府中势力的强弱。1848年后,随着美墨战争胜利后西部领土的扩展,南北双方的矛盾逐渐趋于白热化,密苏里问题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密苏里领地是1813年路易斯安那购入地的一部分。1817年,该领地居民已经达6.6万人,其中1万人是黑人奴隶,其余大部分是白人自由民和种植园主,他们向国会申请加入联邦。但是,对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美国联邦政府没有关于奴隶制存废问题的明确规定。1787年的《西北土地法令》也只是规定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当时美国西部边界),俄亥俄河以北地区禁止实行奴隶制。

密苏里是否以蓄奴州身份加入联邦,没有先例可寻。围绕这一问题,南北双方蓄积已久的矛盾迅速激化。1819年2月,密苏里申请加入联邦的议案被提交众议院讨论,纽约州议员詹姆斯·塔尔梅奇提出一项修正案,主张在该地禁止扩展奴隶制,所有奴隶的子女在年满25岁时均可成为自由人,这样就能在该地逐步度除奴隶制。

此修正案在众议院经过一番争议,以微弱多数通过,但在参议院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多数议员坚决反对南部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展这种不人道的野蛮制度,南部议员则提出种种借口,试图将奴隶制推行到所有领地上去。这个分歧迅速激起了美国国会历史上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大辩论,南北双方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此议案只好被暂时搁置。

国会上的论争很快激起社会上关于奴隶制存废问题的辩论,奴隶制问题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成为举国瞩目的问题。北方民众在废奴主义者的领导下纷纷集会,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在这种形势下,南部奴隶主不得不有所收敛。同年12月,由马萨诸塞州分离出来的缅因申请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才使争执有了协商的余地。国会再次集会,参众两院几经反复,一直到第二年3月3日,才通过参议员亨利·克莱提出的一项法案分别接纳缅因作为自由州、密苏里为蓄奴州加入联邦,在其余的路易斯安那土地上,北纬36img4630′以北永远禁止奴隶制存在,此法案通称为《密苏里妥协案》。

《密苏里妥协案》虽然划定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南北分界线,暂时缓解了南北就奴隶制存废问题的对立冲突,但不可能根本解决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暂时的妥协让步的背后酝酿着更激烈的冲突。

img47

▲由于亨利·克莱(Henry Clay)的极力斡旋,1820年3月,《密苏里妥协案》最终形成。亨利·克莱也因此声名大振。

(二)血染堪萨斯

堪萨斯与内布拉斯加都位于普拉特河流域,是美国辽阔的中部大草原的中心,也是美国“最后的边疆”的一部分,于19世纪30、40年代之交开始有移民迁入,到1850年时居民依然十分稀疏。由于这里冬季寒冷,所以很少有人想到它会成为蓄奴区。但南部种植园主仍然企图控制这片富饶的农业地带,并进而把奴隶制扩大到大草原的畜牧业中去,因而引起了北部废奴派及广大自由民的警觉。

根据《密苏里妥协案》,这两个地区北纬36 30′以北是应该禁止奴隶制度而成为自由州的。但是,密苏里那些有势力的奴隶主,反对把与他们西部毗邻的堪萨斯州变成禁奴的自由州。这段时期,国会中的密苏里议员们在南方种植园主支持之下,抵制了堪萨斯设州的一切努力。

在这个时候,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斯蒂芬·道格拉斯提出一个明显袒护南方的奴隶主而引起废奴主义者无比愤怒的法案,史称《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它规定由该州居民自行决定是否以蓄奴州的身份加入联邦问题,即所谓“居民主权”论。这就使建立蓄奴州的范围越出了原先规定的北纬36 30′的地理界限,换言之,奴隶主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美国领土上根据居民的所谓意志到处建立蓄奴州。

北方的废奴主义者谴责道格拉斯是奴隶主的帮凶,这样做完全是为他在1856年争取总统宝座铺路。讨论该法案时,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废奴主义者控制的出版物猛烈地谴责这个法案。然而,在5月的一天早晨,参议院和众议院居然在南方奴隶主的强大压力下通过了这个法案,奴隶主在法案通过后,欢欣鼓舞,响起了隆隆炮声以示庆祝。这时,一位反奴隶制领袖预言道:“他们现在庆祝胜利,但他们所引起的反响,在奴隶制度本身灭亡之前,将不会停止。”当道格拉斯后来去芝加哥为自己发表辩护演说时,港口的船只竟悬挂半旗,教堂的钟声也响了一个小时,成千上万的支持废奴运动的群众聚在一起叫喊反对奴隶制的口号,他的演讲最后不了了之。

img48

▲斯蒂芬·道格拉斯

《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通过后,为争夺对堪萨斯的控制权,一批居住在密苏里州的奴隶主马上进入堪萨所,他们占领了大片好地,并建立了好几个市镇。与此同时,北部各州的自由农民也纷纷向堪萨斯移民。为了挫败奴隶主在堪萨斯建立奴隶制的企图,北部许多州建立起了“移民援助协会”,协助反对奴隶制的人们移居堪萨斯。结果,在堪萨斯出现了两个议会、两个政府、两个首府:一个在托皮卡,一个在莱文沃恩。从1854年11月的国会代表选举开始,两派之间的流血冲突就不断,1856年5月21日废奴派的据点劳伦斯城甚至被拥护奴隶制的军队洗劫一空。奴隶主武装的反动暴行激起了自由移民的愤怒与反击,8月,双方又在奥萨瓦托米尔交锋。整个战争一直延续到11月,双方互有胜负,据估计有200多人丧生,财产损失200万美元。这一事件史称血染堪萨斯,它成为美国内战的一次预演。

斯科特诉讼案

德雷德·斯科特1799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他一生下来就和父母一样,成为白人奴隶主布洛家的奴隶。后来斯科特被卖给一位军队外科医生约翰·埃默森,并随他到过禁止实行奴隶制的伊利诺伊州和威斯康星州。1842年,斯科特又随埃默森夫妇回到圣路易斯市。1846年,斯科特为了争取自由权,就在圣路易斯市起诉埃默森夫人,要求解除他的奴隶身份,成为自由人。经过一番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的诉讼后,双方仍没达成妥协,1856年,斯科特和律师上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寻求解决。

1857年3月6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7比2的多数做出不利于斯科特的判决。首席大法官坦尼在代表多数法官意见的陈述书中指出,由于斯科特是奴隶,所以他不是美国公民,因此没有权利在联邦法院提出任何诉讼。他说斯科特从来就没有自由过,因为奴隶是个人财产,因此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违反了宪法,联邦政府无权在一些州禁止奴隶制。

斯科特案的判决引起整个北方的骚动,法院遭受到空前尖锐的指责。对南方的奴隶主来说,这一决定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这件事为他们在各地合法地推行奴隶制提供了法律根据。

第三节 两党制的形成与确立

在美国,每四年要举行一次总统选举。1874年,美国著名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1840~1902)在《哈波斯月刊》(Harper’s Monthly)发表了他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上有一个跷跷板,一边坐着一头驴,代表民主党;另一边坐着一头大象,代表共和党。这幅画的原意是讽刺两党轮流坐庄的美国政治现实,后来却为两党欣然接受。民主党认为驴子诚实、倔强、谦虚,共和党则认为大象稳重、高大、坚强。“驴象之争”就成为美国政治竞选的形象描绘,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

(一)杰、汉之争

美国建国之初,联邦政府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解决财政与经济上的问题。当时国库空虚,币制混乱,通货膨胀严重,国家负债累累。被誉为美国金融之父的汉密尔顿在就任美国联邦政府首任财政部长后,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成立一家国家银行。当时美国共有3家银行:费城的北美银行,波士顿的马萨诸塞银行和纽约银行。但它们都是州一级的银行,资金不足,缺乏信用,而且根据宪法,各州也不能发行纸币。汉密尔顿建议成立国家银行,资金总额为1000万美元,联邦政府可拥有1/5的股票,其余由私人投资。

img49

▲托马斯·纳斯特所绘“驴象之争”漫画

这一方案立即遭到当时的国务卿杰斐逊的强烈反对,杰斐逊从“严格解释”的宪法出发,认为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成立银行的权力。此外,他认为成立国家银行也并不是绝对必要的,设在费城的州银行即可向政府提供资金。汉密尔顿则主张对宪法作“从宽解释”,认为成立国家银行是合乎宪法的。最后还是汉密尔顿的意见占了上风,1791年,合众国国家银行正式成立。

两人由财政经济政策引起的争论进一步扩大到诸如联邦的性质、宪法的解释、外交政策等基本问题上,双方的观点日益尖锐对立。国会中的党派对立通过选举渗透到选民中,结果使选民以至社会舆论也分裂为两个派别。汉密尔顿派自称为联邦党,杰斐逊派自称为民主共和党。

“杰汉之争”不仅是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个人政见的分歧,它更深层次上凸显出两人所代表的两个派别、两种治国方略、两种价值取向等等方面的深刻分歧。两人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杰斐逊是民主派思想家,比较开明;汉密尔顿则比较保守。两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杰斐逊代表以农业为主的南方,汉密尔顿代表工商业发达的北方新英格兰地区;杰斐逊具有浓厚的农业民主思想,主张农业立国,汉密尔顿则强调工商业的重要性,主张工业立国。

由于联邦党人总统约翰·亚当斯当政期间的内外政策不得人心,联邦党逐渐丧失威信,其支持者纷纷投奔民主共和党。在1812年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联邦党因其严重的亲英色彩而日渐式微,在1816年后基本停止了活动。此后十多年间,基本上是民主共和党“一党统治”的历史时期。

img50

▲杰汉之争

(二)两党制的形成

杰克逊总统任内(1828~1836)是美国两党制度的重要形成期。民主共和党开始分裂为许多派别,政党政治在经历了十余年一党制的沉寂之后,又趋于活跃。在新的政党制度中,一派称为“政府之友”,后来变成国民共和党人,最后成为辉格党人;另一派是“杰克逊党徒”,他们后来自称民主党人。1828年大选中,国民共和党失势,杰克逊入主白宫,民主党之名正式确定并流传开来。民主党的主要支持者包括南部种植园奴隶主、西部边疆的农业垦殖者、纽约的商人、北方城市工人等。

18世纪30年代,民主党在杰克逊时期获得迅速壮大和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民主党受到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控制,主张自由贸易政策,维护和扩大奴隶制扩展到新州。由于与奴隶制问题紧密纠缠,民主党被认为是奴隶制度的保护伞。

1834年,被视为联邦党人的继承者国家共和派改称辉格党(Whig Party),它的名字取自英国19世纪成立的反皇室特权的政党。该党力量的核心地域是受商业化农业和工业化影响最大的地区,如新英格兰以及西部的北方地区。

辉格党作为联邦党的传承者,其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强大的联邦政府,拥护联邦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干涉;实行保护性关税;废除奴隶制或至少限制奴隶制扩大到新州。由于辉格党顺应了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力量和影响不断增强,并在1840年和1848年两次取得竞选总统成功。

美国辉格党

辉格党(Whig Party)为美国在杰克逊式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时代的一个政党,自1832年至1835年间持续运作,反对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及其创建之民主党所订立之政策。该党自选“辉格”为名,附和反对英国王室君主专权的英国辉格党,反对总统专断。存续26年,最终因是否同意奴隶制度扩展至新领土之争而瓦解。

(三)两党制的最终确立

19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奴隶制问题上升为美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一场“不可遏止的危机”迫在眉睫。

《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又使美国各政党开始重新组合。南方的辉格党人因支持《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而与北方的辉格党人分立。在民主党内,一部分北部民主党人也反对该法案。1854年二三月份,辉格党、民主党内的反奴隶制人士开始商议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新党,一些人提出新党叫共和党。经过几个月的酝酿,1854年7月6日,这些人在密歇根州杰克逊市召开了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一项反对奴隶制扩展的纲领,要求废除《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这样,一个新的反奴隶制的崭新政党——共和党——就此诞生了。

在1854年以后的四年中,共和党在北方各州取代了辉格党成为民主党的主要对手。虽然它未能在1856年总统大选中获胜,但在1860年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在北方18个州获得180张选举人票和近40%的选民票,成功当选。1860年起,共和党开始了连续24年的执政,此后美国政坛进入民主党与共和党交替执政、轮流坐庄的时期,两党制得到最终的确立。

美国的第三党

除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外,美国政坛还不断涌现出数目众多的第三党,这些小党派往往是统治集团内部产生分歧,两大党之一内部发生分裂的结果,它可以造成一时的轰动效应,而且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往往昙花一现,迅即消失。比如在1912年大选中,前共和党人总统老罗斯福是作为进步主义党的候选人参加竞选的,虽然最后民主党的威尔逊获胜,但老罗斯福得到的选民票与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相差无几,而且超出共和党候选人塔夫托六七十万张,选举人票也以88∶8领先共和党。从投票结果看,它俨然一时成为第二大党。但是随着进步主义运动的衰落,这个党也很快沉寂下去。

1992年在老布什和克林顿的竞选中,美国亿万富翁佩罗(H.Ross Perot)代表的第三党“我们团结战斗,美国”,以“国债问题”为核心,参加大选,竟然获取近2000万张选民票,占选民票总数的近20%,一时间佩罗成为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

第四节 同室操戈——南北战争始末

南北战争是美国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与南方奴隶主围绕社会制度的选择所引发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在人口与经济力量等方面都占优势的北方军民,克服了战争初期因准备不足等因素造成的被动局面,经过艰辛惨烈的战斗,最终打败了南方叛乱的军队,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也彻底埋葬了奴隶制。

(一)战事初起

18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选举,代表北方资产阶级的共和党反对向各领地扩张奴隶制;而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党则坚决维护奴隶制,甚至不惜以南部各州退出联邦相威胁。

1860年的选举直接关系到奴隶制的命运,共和党人林肯与民主党人斯蒂芬·道格拉斯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争斗。美国总统是实行以州为单位的、间接的选举人投票制度,由于支持林肯的北部地区的人口比支持道格拉斯的南部地区多出一倍以上,这样林肯以180:123的选举票的优势击败道格拉斯,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美国最优秀的总统

由65名历史学家评选的“美国总统排名”报告出炉,在42名“优秀总统”候选人中,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最优秀的美国总统,林肯在所有的10个领域排名中都在前三名。在评比中排名前5名的总统依次为林肯、华盛顿、老罗斯福、小罗斯福和杜鲁门。

南方奴隶主非常清楚,林肯当选必将威胁到整个奴隶制度的存在,因此,在选举结果揭晓不久,1860年12月20日,南方的南卡罗莱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由于当时还没卸任的布坎南总统长期偏袒南方,南卡罗莱纳宣布脱离联邦之后,他不但不采取任何反对分离的坚定措施,反而把这一切的责任推到北方人身上。继南卡罗莱纳脱离联邦之后,密西西比、亚拉巴马、佛罗里达、乔治亚、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也先后宣布脱离联邦。1861年2月4日,上述7个州的代表在亚拉巴马的蒙哥马利开会,8日宣布成立“美利坚联众国”(Confer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历史上人们大都将它称为“南部邦联”。第二天,奴隶主杰斐逊·戴维斯被推举为临时总统并通过了维护奴隶制度的《同盟宪法》。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任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南部的分裂行为,他说:“我否认各州有分裂联邦的权力……,任何一个州发生抵抗联邦政府的行为都是叛乱。”南北双方由于奴隶制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不可调和的地步,1861年4月12日,南方军队进攻并攻占了南卡罗莱纳州萨姆特岛屿原由联邦军队控制的要塞,从而点燃了内战的战火。4月15日,林肯政府宣布南部各州是叛乱州,同时宣布召集7.5万名志愿军,以镇压叛乱。内战爆发后,原来处于观望状态的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田纳西、阿肯色4个蓄奴州也宣布退出联邦,加入南部邦联,但是,马里兰、肯塔基、密苏里、特拉华这4个紧靠北部的蓄奴州仍然留在联邦内。

内战初期,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北部在人力和物力上处于优势。北部各州的人口是南部同盟人口的一倍多,货币、信贷、制造业、航运业和铁路交通等方面的实力也都优于南部。但是另一方面,南部也拥有一些优势,它有本土作战的军事优势,南方人还习惯于户外生活和骑射,普通百姓稍加训练就可成为善战的士兵,在军事指挥与装备上要胜北方一筹。

南北战争经历:

1860年

林肯当选为总统,民主党遭到惨败,这就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和发动叛乱的信号。

1861年2月

叛乱各州宣布成立“南部同盟”。

1861年4月15日

林肯发布讨伐令,内战爆发。

(二)烽烟四起

战争开始时,南北战争的战场以阿巴拉契亚山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战场,东线战场主要在华盛顿与南部邦联的“首都”里士满之间进行,在这个战场上,联邦军队因指挥不利而败多胜少,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1861年7月21日,由麦克道尔将军率领的一支3万余人的联邦政府军队在布尔伦河的马纳萨斯与2.2万余人的南方军队展开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决战。双方军队都缺乏训练,所以战斗混乱不堪。在北方军队已略占优势的时候,南方的托马斯·杰克逊将军率领的9000余名援军赶到,结果形势大变,麦克道尔只得下令撤退,然而,撤退变成了溃败,士兵们七零八落地逃回了华盛顿。这一溃败使华盛顿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然而南部军队不明虚实,不敢乘胜追击。

在林肯强烈要求开始进攻下,北方的麦克莱伦将军在1862年春季由弗吉尼亚半岛攻入弗吉尼亚州。麦克莱伦这时已经逼近里士满,但由于他过于谨慎,结果错失战机,6月26日南方军队的统帅罗伯特·李(Robert Lee)发起“七日战役”,一举把他的军队击退。

南方军队在“七日战役”获胜之后乘胜北上,将战争推向了北部的自由州。1862年8月29日至9月1日,南方军队在第二次布尔伦河战役中打败了北方军队,夺取了哈普斯渡口。9月13日,麦克莱伦的侦察兵得到了南方军丢失的一份作战部署图,于是他率领波托马克兵团以两倍的优势兵力终于冲破了南方联盟的防线。双方在安提塔姆发生激战,各自伤亡都十分惨重,仅9月17号一天伤亡人数就超过2.6万人,9月18日,麦克莱伦再次因举棋不定,坐失良机,结果让罗伯特·李率领的南方军队借机脱离了包围圈。

在西部战场,联邦军在格兰特(Grant)将军的指挥下,接连打了几次胜仗。1862年2月,在炮艇队配合下,攻克了田纳西州西北部两个对南方军队具有战略意义的堡垒,迫使1.8万名南方守军无条件投降。4月,南方军乘他不备,在田纳西州西南部的夏伊洛地区发动突然进攻,格兰特处境很不利,但联邦军队作战勇猛,后来在援军赶到后,终于将敌军击败。这一仗打得十分艰苦,北方军伤亡1.3万人,南方军伤亡1.1万人,这是一次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取得的胜利。事后,一些人要求撤换格兰特,但林肯还是欣赏他的军事才能而力排众议,坚持让他留任。1862年10月,格兰特被任命为田纳西军区司令。5月11日,联邦军在海军舰队的有效配合下占领了南部重镇新奥尔良。

img51

▲罗伯特·李

1863年

北方在军事上出现转机。

1863年7月1日

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

(三)来之不易的胜利

1863年是决定内战战局决定性的一年,联邦军集中兵力竭力捕捉战机与罗伯特·李决战。7月初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罗伯特·李率领的南方军同乔治·米德将军所带领的联邦军浴血混战。米德抓住李轻敌的毛病,半夜突袭成功,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占领了南方军队的阵地,击溃了李的反攻。葛底斯堡大战,南方军队伤亡近3万人,北方军队也死伤2.3万人,这是内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也是内战的转折点,从此,南方军队由进攻转入防御,北方的最终胜利指日可待。

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后四个半月,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哀悼在长达5个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阵亡的将士。林肯的演讲修辞细腻周密,以不足300字的字数,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诉诸独立宣言所支持的每个人生而平等之原则,并重新阐释了这场内战的意义,称它不仅是为联邦存续而奋斗,更是为“自由之新生”,是将真正的平等带给全体公民。其中“政府应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名言被人们广为传颂。

1864年3月9日,林肯任命格兰特为陆军总司令,统一指挥整个陆军的行动,此时北方军在数量上和士气上都已压倒南方军。格兰持和谢尔曼将军共同拟定了一个计划,从东线向西线两个方向同时向敌军发起进攻,东线由他亲自指挥,西线由谢尔曼将军负责。

美国政府兴建国家公墓

士兵们战死沙场,他们的尸体该怎么处理呢?内战期间,凡是死在战场、战地医院,或者是在战俘营里的士兵,他们的尸体都会被就地掩埋。战争之后,搜索队会到所有可能埋葬士兵的地点进行搜寻,把剩余的尸骨挖出来带回他们的家乡。美国政府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完成这些搜寻工作,并查找到超过25万具尸骨。

1862年7月17日,林肯总统签署法案,正式授权美国政府兴建国家军人公墓。到1870年,已经兴建了73处国家公墓,在全美所有的国家公墓中,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remony)是最有名的。凡是在战场中死亡的士兵、战争老兵、美国总统,以及政府领袖都被埋葬在这里。阿灵顿国家公墓也有无名士兵的墓园,这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战场上为了自由与独立而战,却无法得知姓名的士兵而建。

谢尔曼同约翰·斯顿指挥的南方军进行周旋,迫使其节节后退,最后打入乔治亚,于1864年9月夺取了要害城市亚特兰大,并从亚特兰大一直打到海边,使南方军闻风丧胆,史称“向海洋进军”。

格兰特于1864年5月初,同罗伯特·李在弗吉尼亚北部的荒野地带进行“荒原战役”会战,双方军队都减员惨重,但格兰特可望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而罗伯特·李却已经后援无望。4月8日,罗伯持·李陷入重围,4月9日他被迫在弗吉尼亚里士满附近的阿波马托克斯村率部投降。罗伯持·李的投降标志着内战实际已经结束了。

战争给美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双方参战的总人数约360万,其中联邦军队死亡36万多人,南部邦联军队死亡约26万人。这比以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死亡人数都多得多。

1864年9月

谢尔曼将军摩下的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开始著名的“向海洋进军”。

1865年4月9日

罗伯特·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包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南北战争结束。

第五节 南方重建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面临着如何处置前南方同盟领导人,如何重建南方各州政府和发展南方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如何解决黑人自由民的出路等问题,这些任务通称南方重建。一句话,即如何用政治经济手段确保在战争上赢得的战果——国家的统一和奴隶制的废除,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一)不彻底重建计划

南北战争后,南方的重建原本应当是内战的继续,是更为深入地铲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惩戒奴隶主的过程。但林肯不希望发生一次社会革命,他主张对南部奴隶主叛乱分子实行宽大政策,并在容许大部分奴隶主参加选举的基础上,重建南部各州政府。林肯在1863年12月8日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了南部重建计划,即通称的10%计划,声称南部各州在1860年参加过选举的人中,除少数被剥夺了选举权的南部同盟高级军政官员外,只要有l0%的人举行效忠联邦的宣誓后,即可召开全州代表大会,重新组成州政府。奴隶主的财产除奴隶外,均可恢复。

1864年4月14日,林肯遇刺身亡,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继任总统。约翰逊来自南方的叛乱州田纳西州,1861年是南方叛乱州国会议员中唯一继续留任华盛顿的参议员,1864年成为副总统。约翰逊在南部重建问题上实际上遵循了林肯制定的政策。他于1865年5月20日至7月13日先后发布了关于重建北卡罗莱纳等七个州的重建宣言,主要内容是:一切曾经直接或间接参加叛乱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的南方居民,只要举行忠诚宣誓,即可恢复他们的政治权利和在内战中被没收的除奴隶以外的全部财产,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上与在南方邦联任过公职的居民可向总统提出特赦申请(重建宣言颁布后,一共有1.5万人提出特赦的申请,获得总统特赦批准的有1.35万人)。由举行过忠诚宣誓的选民选举产生州立法会议和州政府,并选出代表参加联邦国会。

到1865年底,南部各州除得克萨斯和佛罗里达都按约翰逊计划完成了重建。在各州产生的议会和政府中,曾参与分离活动的奴隶主占多数。在被选出参加国会的参、众两院中,有原南部同盟的副总统和6名内阁官员以及4名叛乱将军,35名国会议员。

战后南方原来的奴隶主借联邦政府的宽大政策卷土重来,竭力推行排斥与歧视黑人的政策,重建的南部各州在批准废除奴隶主的联邦宪法第13条修正案的同时,又先后制定了限制黑人自由与权利的《黑人法典》,这些法典虽然承认以前的奴隶已经得到了自由,但仍要求他们携带通行证,遵守宵禁令,住在简陋的房舍内,不得从事某些职业,在一些州,黑人只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与家仆劳动。黑人还不能进入州政府设立的学校和孤儿院,明确禁止黑人享有选举权、参政权与陪审权,禁止携带武器。为了使用黑人劳动力,《黑人法典》规定黑人必须从事一种职业,严禁流浪和违反劳动契约,还规定了对黑人实行严酷的惩罚制度。

(二)废奴激进派的反击——南方军管与弹劾总统

针对南方诸州的反动行动,在联邦国会中主张废奴的共和党激进派议员提议推动下,1866年3月14日,国会首先不顾约翰逊的否决,通过了《自由民管理局法案》和《民权法案》。前者延长了以救济、谈判劳工契约和开办学校为职能的管理局的期限,并扩大其权力,以保护黑人;后者宣布黑人享有同白人一样的公民权,规定除印第安人外,美国所有合法居住者不论种族、肤色以及是否做过奴隶,都依法视为美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任何州与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法律、规章与惯例为借口剥夺任何公民的正当权利。

为了把《权利法案》的内容以宪法形式固定下来,国会于1866年6月通过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它的第1款规定:“凡出生或归化于合众国并受合众国司法管辖之人,即为合众国及其所居住州之公民。”黑人包括在“出生或归化”的美国人一类,而故赋予与白人一致的公民权。第2款规定各州众议员人数按各州人口分配,这样,黑人人口不再以原来联邦宪法规定的3/5计算。

1867年3月2日,国会不顾约翰逊的否决,通过了《军事重建法案》,宣布按约翰逊重建计划建立的各州政府无效,决定将拒绝批准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南部10个州划分为五个军营区,受驻军司令的管制,驻军司令有权在本辖区内镇压叛乱、惩办罪犯;各地地方法庭无权抵制军事法庭的判决,由军管政府召开各州制宪会议,制订新宪法,黑人有权投票选举州制宪会议代表。州宪法经国会批准后,各州代表才有权参加国会,然后才取消军管。

《黑人法典》

《黑人法典》指南北战争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南部各州力图保持和恢复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制定的一系列对黑人实行种族隔离或种族歧视的法律。密西西比州在1866年首先公布,南方各州继而纷纷效仿。1868年后,《黑人法典》在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下陆续废除或修改。

为了限制约翰逊的权力和保证国会重建计划的实施,国会又通过了一些限制总统权力的法令。首先,国会自行规定了它重新召开的日期,打破了以往由总统召开的惯例;其次,国会限制了总统的军权,要求总统在发布军事命令时,必须通过陆军元帅格兰特;最后,国会还通过了官吏任期法令,使参议院有权干预总统内阁成员的更替。

三K党

三K党(Ku Klux Klan,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及至现今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民间恐怖组织,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三K党于1866年由田纳西州一些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邦联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他们横行南部,杀害白人共和党人和黑人领袖。在其发展初期,三K党的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这个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强行取缔了这个政治组织。在国会重建时期,三K党至少杀害了5000名黑人。它竭力阻止黑人参加投票,使民主党又恢复了在南部的权力。

约翰逊总统不甘心向国会屈服,他向驻扎在南部的军事指挥官发布命令,限制他们的权力,增加1865年他所建立的地方政府的权力,最后他竟然试图将陆军部长、支持共和党激进派的埃德温·斯坦顿免职。这使得总统与国会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激化了。1868年,众议院罗织约翰逊总统的罪过,对他提出弹劾。但在参议院投票时,仅一票之差未获成功。弹劾案虽然没有通过,但约翰逊因此名誉扫地,再无力阻挡重建计划了。

1868年有七个州完成了新宪法的制定批准工作,选出了州长和议会,批准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到1870年,所有南部的州都完成了重建。1876年,共和党人拉瑟福德·海斯就任总统后,对民主党作出了重大让步,包括从南部撤出联邦军队,使得民主党重新掌握了南方各州的政权,南方重建正式结束。

img52

▲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的总统安德鲁·约翰逊

第六节 彪炳千秋的世纪伟人:亚伯拉罕·林肯

美国著名政治家亚伯拉罕·林肯在1865年总统任上遇刺身亡后,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致约翰逊总统的公开信》中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着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以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亚伯拉罕·林肯是一位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人物。他依靠自身的刻苦努力,从一个边疆小农成长为著名的律师、国会议员,直至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成功地恢复了国家统一,废除了罪恶的黑奴制度。他的巨大功业、高尚品格,以及他从社会底层攀登上权力巅峰的经历,已经被渲染成“美国神话”的一种象征。

(一)早年艰辛的奋斗经历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于肯塔基州哈丁县一幢简陋的小木屋中,父母都是靠辛勤劳作谋生的边疆小农,一家人以种田、打猎为生。1830年他们一家人定居于伊利诺伊州梅肯县,9岁那年,林肯的生母不幸去世,幸运的是继母萨莉·布什是一位善良开明的女性,对小林肯充满爱心,经常鼓励他读书上进,做一个有用之人。林肯是在劳动和读书中长大的,大约5岁那年,他就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了。他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商店中的店员,也做过木工的零活。

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林肯自幼就酷爱读书学习,并且一生乐此不疲。他把书塞进衬衣,裤兜里装满玉米饼就下地去了。中午坐在树下边读书边吃饭,晚上在家中把椅子朝烟囱一放,就靠着墙读起书来。这一时期,他极其认真地阅读了在当地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其中不乏一些颇有启迪价值的书籍、如《华盛顿生平》、《伊索寓言》、《合众国历史》、《哈姆雷特》等。通过刻苦自学,林肯成为一个博学、充满智慧并令人信服的人。

1831年7月,林肯来到伊利诺伊州小镇新萨勒姆为别人经营店铺。由于他办事公道,童叟无欺,很受当地居民的尊敬与喜爱。1832年3月,林肯决心从政,宣布参加州议员竞选,虽然最终落选,但初次竞选的经历使林肯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两年后林肯加入当时的辉格党,并在州议会选举中,他根据选民心理的变化和两大政党之间的矛盾,制订了周密的竞选策略,有效地利用了辉格党的组织机构,在选民中广泛宣传游说。最终他以得票数第二当选为州议员。人们被这个行动拘谨、身材瘦长、相貌平凡且皱纹满面的年轻人所吸引,他具有温文尔雅的形象、冷静的头脑和不屈的意志,更有令人信服的辩论口才和丰富的幽默感,被公认为该州第一流的演说家和政治家。

林肯的话

你能永远愚弄一部分人,也能暂时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愚弄所有的人。

自首次入选州议会后,林肯连任四届并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在此期间,林肯刻苦攻读法律。1836年,他非常轻松地通过了律师业务考试,拿到了律师执照。1837年,他迁居斯普林菲尔德,成为一位专职的律师和政治家。

然而,林肯此时期在经商和个人生活方面却颇不顺利,1833年,他的经商活动又告失败,并欠下了一笔巨债;1835年,林肯的热恋情人安娜患急症突然去世,这场变故几乎使他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1839年,林肯在一次大型舞会上邂逅了玛丽·托德小姐,很快坠入爱河,由于林肯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不是很果断,两人的关系时冷时热,在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之后,1842年11月林肯与玛丽举行了婚礼。玛丽·托德出身于当地名门望族,由于受过贵族式的严格教育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玛丽具有相当强的个性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们的结合对林肯在政治上的表现有很大影响。婚后两人的关系总的说还算幸福,但因个性相差很大,也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婚后的生活充满着甜蜜也伴随着痛苦。

(二)走向白宫

林肯前半生政治生涯的高峰是1846年当选国会众议员。次年,他偕夫人玛丽抵达华盛顿,出席第30届国会。在国会众议院,林肯先后在邮政局、邮路委员会和陆军部经费委员会中供职。林肯反对奴隶制,认为奴隶制度是一种罪恶,它将会招致国家的毁灭。他希望英国成为一个没有奴隶制度的国家,但他与废奴主义者不一样,并不持激进主张,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度,而主张逐步地、和平地消灭奴隶制。

1849年林肯从国会卸任,从此时直至1854年,他蛰居家乡小镇,一方面潜心律师业务,养妻教子,一方面全神贯注地认真思索,埋头苦读,积极地充实完善自我,为重返政坛而苦苦努力。1854年3月,国会通过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这等于取消了《密苏里妥协案》,而把整个西部开放给奴隶制度。这一事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扩张奴隶制度的狂潮。为了反击这股逆流,林肯毅然重返政坛。同年10月,他发表了《皮奥里亚演说》,对该法案和奴隶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批判。林肯向全国发出呼吁:“《密苏里妥协案》必须恢复;为了联邦的缘故必须恢复。”

1856年,林肯加入了新成立的共和党,很快成为该党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857年,全国围绕“斯科特判决案”展开激烈的斗争,林肯认为自己必须代表共和党人公开表态。6月26日,他在斯普林菲尔德发表演说,坚决反对最高法院的判决,并对首席法官坦尼歪曲《独立宣言》重要原则的言论给予了无情批判。

1858年,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人一致推举林肯为国会参议员候选人,与民主党的候选人斯蒂芬·道格拉斯竞争议员职位。在接受提名时,林肯发表了著名的“裂屋演说”,严正指出:“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或半自由状态。我不希望联邦解体,不希望房子倒塌,但我的确希望它结束分裂。”由于选区划分不公平,林肯在此次竞选中失败了,但林肯赢得了全国性的声誉,被公认为是这次大辩论的胜利者。

林肯不久就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共和党的全力支持下,他终于赢得了1860年大选的胜利,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三)力挽狂澜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华盛顿宣誓就任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他诚恳地呼吁国人保持克制,共同创建联邦的美好家园。但主导南方政局的奴隶主完全把林肯视为眼中钉,不久他们就在里士满成立了“南部邦联”,公开宣布退出联邦,并向北方军队猖狂进攻,而北方不仅毫无准备,政治上也处于涣散软弱状态。此时,林肯卓越的政治素养和巨大人格魅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把北方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联邦的旗帜之下,不屈不挠,指引联邦的航船向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1863年元旦,林肯签署了正式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地区的奴隶制,获得自由的黑人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此后战况逐渐好转,1863年11月,林肯主持了葛底斯堡烈士公墓的落成仪式,并发表了流芳千古的著名演说。这篇短短的演说词所表达的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力量,同时指明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它要求人们遵奉《独立宣言》的重要原则,持之以恒地为人类文明昌盛而奋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865年1月,美国国会以119票对56票通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奴隶制度不得存在于合众国内以及受合众国管辖的地方。对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自豪地说:“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那就是为了这一宣言。我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了。”

img53

▲葛底斯堡的演讲

1864年的总统选举中,林肯以明显优势再度获胜。4月9日,南军主帅罗伯特·李在阿波马托克斯村向联邦军投降。至此,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结束了。5天后,林肯在福特剧院被一个狂热的拥护奴隶制分子布斯枪杀,享年56岁。

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林肯的伟大功绩和人格魅力,在首都为他建造了一座精美的纪念堂,供人们瞻仰。在林肯座像上方的墙壁上镌刻着这样的一句话:“在这个圣殿里,也在人民的心目中,他为人民拯救了联邦,亚伯拉罕·林肯永垂不朽。”

林雕的故事

林肯在长大成人后,决心到外面去闯世界,但父亲不放心自己年轻的儿子离家远行,不准他离开家乡。林肯找到老师倾诉,老师来到林肯家,为他们父子讲了一个故事:

在非洲布隆迪高原的悬崖绝壁上,生活着一种体型巨大的林雕,雌雕每年只产一枚卵,雏雕出生后在父母的呵护下三个月就可以独自飞行。这时,父母会把雏雕逐出巢穴,驱赶到几公里以外的山崖上。既不会捕食、又不懂御敌的雏雕只好在孤立无援中哀鸣。此后,父母每隔两三天会给雏雕送来食物。这样的日子持续一个多月,父母便抛离故巢,到雏雕找不到的山崖上另建新家。雏雕忍饥挨饿,独自练习捕食、御敌的本领,最终长成高原霸主。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在简短的就职演讲中说:“我的经历就如学习捕食、御敌的林雕,虽有过心碎,但依然火热;虽有过崩溃,但依然自信。我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img54

第五章  镀金时代

美国的镀金时代是从内战结束后到20世纪初,它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崛起、领土扩张、产业革命、人口膨胀最关键的时期,人们通常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出版的小说《镀金时代》来形容这一时期。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加上不断涌入的移民和西部新发现的矿藏,这一切使得美国的工业化极速发展,科技发明层出不穷,国家财富迅速增长。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了。

img55

第一节 新一轮西进运动与工业革命

内战后的30年,是美国移民最后完全占领并开发中西部大草原的时期,伴随着新一轮西进运动,美国的铁路建设蓬勃发展,在铁路干线沿线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大批生机勃勃的中小城市。

(一)新一轮的西进运动

1862年5月,林肯政府颁布了北方劳动人民盼望已久的《宅地法》。该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年满21岁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160英亩的土地。在所领土地上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土地的所有者。该法案使大批贫苦百姓获得了土地,从而加速了美国西部开发的进程。

优厚的条件吸引了众多人大举西迁,当时美国西部只有堪萨斯城与落基山之间的广袤地区未被开发,由于这片大草原气候干燥,不利于农业生产,原先的移民不得不越过这片大草原,向更西的地区迁徙。但在南北战争后,随着农用机械的利用与技术的革新,人们找到了适合当地气候的耕作方法,这片仅存的边疆最后很快被一往无前的移民所填满。

《宅地法》

美国国会于1862年5月20日通过,由林肯总统签署颁布的关于西部土地分配的法令。《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内战后,美国西部的畜牧业也得到大规模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从达科他至得克萨斯的草原,形成了畜牧王国,并扩大到整个大草原。1860~1880年期间,牧牛由13万头增至450万头。这是牛仔的黄金时代,挥鞭骑马、彪悍好斗的牛仔、咆哮的牛群、筹火的炊烟等西部景象,成了“西部小说”和后来的“西部电影”与“西部漫画”的典型素材。不过,与电影中有所不同的是,西部牛仔有l/4是黑人,实际生活非常艰苦,也并不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浪漫”。

战后30年内,美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100万个农场,开发的土地超过了以往两个世纪的总和。这次西部开发中的显著特点是,在农场数量、采用机器及家畜拥有方面,西部的发展速度都大大超过全美平均水平。

(二)铁路网的铺设

伴随着大草原的开拓,美国的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美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土内的主要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的,而且西部又有绵延数千英里的大山,因此东部与西部间的交通异常困难,运输量也非常有限。随着西进运动的完成、西部开发的展开以及东西部间贸易的增长,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的修建就在19世纪60年代初提上议事日程。

内战前美国已有3万英里铁路,但只限于密西西比河以东各州。内战后,全长1775英里的中央太平洋铁路与联邦太平洋铁路经过6年建设,终于在1869年接轨,横贯大陆的铁路线直达太平洋沿岸,后来又陆续建成了北太平洋铁路、大北方铁路和南太平洋铁路,这五条铁路,东起大西洋沿岸纽约、费城、华盛顿、波士顿,中经芝加哥、圣路易斯、堪萨斯、盐湖城,西到太平洋沿岸,构成了美国铁路网的主干。1881~1890的十年,是美国铁路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铁路里程由15万公里增长到26.3万公里,其中1887年一年就修建了2.1万公里,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

img56

▲1869年5月10日,中央太平洋铁路与联邦太平洋铁路接轨,此为当时的庆祝仪式。

到1910年,美国铁路线长度占世界的1/3。铁路网的形成不仅实现全国市场,而且铁路业本身成为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柱,1890年铁路总收入达10亿美元,为联邦政府总收入的2.5倍。1880年后,钢轨开始代替铁轨,刺激了钢铁业及有关工业的发展,包括采煤、客车和货车制造以及仓库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一大批中心城市的兴起。

美国的铁路建设得到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愤慨捐赠与支持,1850~1871年间,铁路公司从联邦政府手中就得到了1.3亿英亩以上的土地。此数相当于新英格兰各州再加上纽约和宾夕法尼亚两个州的面积总和。铁路公司通过对这些土地的开发转卖,获得了巨额资金用于铁路铺设与西部矿山建设。除了土地赠予外,各市、郡和镇给铁路公司的贷款与津贴约达3亿美元。

五大铁路干线所到之处,一大批中小城市从无到有、继而欣欣向荣,使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日益繁荣。

但不久之后,美国铁路开始进入低潮,特别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汽车大量普及且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铁路被边缘化,沦为低附加值货物的运输通道,汽车、轮船、飞机占了更多的先机。

(三)工业革命

内战结束前,美国还是农业国。内战结束至19世纪末,美国工业迅速增长。在1879年至1884年期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美国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资本密集型经济过渡,小规模生产的经济变成由垄断组织控制的大机器生产。

内战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到1890年,蒸汽机动力占全国动力供应的78%。同时,蒸汽机刚刚取代水轮机,内燃机和电动机逐渐取代蒸汽机的过程就开始了。

在内战后,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发展更快。1864年开始,从采用贝西默炼钢法到90年代采用平炉炼钢,钢产量由1865年的1.9万吨增至世纪末的1000万吨,卡内基钢铁公司的钢产量已经超过英国。原来手工工场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让位于现代工厂,到1890年,现代工厂生产的产品占制造业总产量的80%,工厂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小说《镀金时代》

《镀金时代》是1874年马克·吐温同另一位作家查尔斯·沃纳合写的长篇小说,旨在讽刺当时疯狂的社会投机心理。《镀金时代》通过对一位企业家兼政客的描写,揭露了西部投机商人、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黑幕。小说用幽默辛辣的语言揭露了美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官员与企业主沆瀣一气,瓜分国家财富,整个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弊病,深刻地揭露了“闪光”所掩盖的其实是种种丑陋不堪的社会现实。

内战后,通讯网也开始形成,亚历山大·贝尔于1876年发明电话后,在25年中就有了130万台电话,并发展了长途电话服务。百货公司、邮购公司、连锁商店等大规模零售商业系统在19世纪下半叶与全国铁路网和现代通讯网同时形成。

美国的工业化大大得益于外来移民的贡献,1860~190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大约有1400万,且以青壮年男性居多。1880年,外国出生的工人构成美国总劳动力的1/3。据1907年美国国会有关部门统计,美国钢铁、煤矿、建筑、铜矿、炼油等基础工业部门中,外国出生的工人平均占劳动力的60%。移民不仅承担了美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最艰苦、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成为工业革命的主力军,而且还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

19世纪下半叶也是技术发明的黄金时代,联邦政府大力鼓励技术研发与先进技术的引进。1790~1860年,美国专利局批准的专利总计为3.6万件,而1897年一年就批准专利2.2万件。1883~1900年,美国每年签发给外国人的专利证书也在1200件以上,完备而高效的专利制度保障了美国工业技术的进步。

1890年,美国工业制品的总值超过农产品总值,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1900年,工业制品价值超过农产品价值两倍多,农业社会正在悄悄让位于工业社会。19世纪末,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达近95亿美元,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取代了19世纪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工业霸主地位。

第二节 钢铁大王卡内基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工业化时代的传奇人物。这个苏格兰移民的穷孩子,品尝了少时贫穷的艰辛,历经了美国“镀金时代”的风雨,最终造就了钢铁帝国的辉煌,让世人为之惊讶的是,在他事业的巅峰,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卡内基个人奋斗的不凡经历和深邃睿智的思想,鞭策和激励着无数像他一样的普通人去实现成功的梦想,从他身上折射出的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美利坚民族精神在工业化时代的具体体现,为美国社会乃至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

(一)艰辛的个人奋斗历程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境内一个叫丹弗姆林的小镇,一个散发着浓郁苏格兰历史人文气息的地方。卡内基的父亲是个家庭织工,母亲则以制鞋为业。卡内基一家人为躲避当时欧洲的饥荒,于1848年5月17日前往美国去寻找新的机会,客轮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颠簸了整整50天,终于抵达了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

卡内基全家辗转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最后勉强在当地一个小巷里安顿了下来。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又操起老本行,织起了桌布和餐巾,沿街叫卖,母亲也缝鞋到深夜。尽管如此,赚的钱仍远不够全家的开销,一家人在贫困中挣扎。

为了替父母分忧,年仅13岁的卡内基进了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周薪只有1.2美元,后来,他干起了挣钱稍多一点的工作:烧锅炉和在油池里浸纱管,油池里的气味令人作呕,灼热的锅炉使人汗流浃背。

卡内基不甘心永远过这样贫困的生活,他坚信通过刻苦的个人奋斗完全可以改变命运。一天,卡内基听说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的信差,第二天一早,卡内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去电报公司面试。公司老板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卡内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停了一会又补充道,“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果然不出一个星期,经过一天天走街串户,卡内基很快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在送电报的间歇,卡内基待在电报房里学习发报,日复一日,终于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

卡内基成功秘诀

历尽风雨,不当“大国臣”,誓为“小国君”。

经商利益为上,不枸私人情感。

将财富回馈社会,赢得世人景仰。

和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卡内基也非常渴望读书,一天他在翻阅报纸时,发现一条消息:退役的詹姆斯·安德森上校愿意将家中所藏图书借给好学的青少年们。欣喜若狂的卡内基找到上校的家,借到了自己心爱的书,以后一有空闲,他便如饥似渴地钻进知识的海洋。书籍开启了卡内基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他带来了光明和欢愉,塑造了他沉稳、内敛的性格。卡内基回顾这段时期,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1853年,宾州铁路公司西部分局局长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电报技术的卡内基,聘他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这时18岁的卡内基踏上了职业生涯的新旅程。几年后,卡内基由于其出色表现被公司提名为运营总管,成为宾州铁路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人物。在宾州铁路公司的十余年里,卡内基学会并实践了铁路管理的组织、报告、会计和控制的整套体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这时他已不满足于担任一个领取固定薪酬的管理人员,开始憧憬着创建自己的事业。

(二)建造钢铁帝国

1865年,卡内基果断地辞掉了铁路公司的职务,开始创办自己的事业。他创办了匹兹堡铁轨公司、火车头制造厂等,并开办了炼铁厂,开始涉足钢铁业。

当时,美国的钢铁工业技术比较落后,冬天里制造出的铁轨断裂现象非常严重,寻求一种更为坚固耐用的材料成为美国铁路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欧洲,成本低廉的托马斯转炉炼钢法已经发明并得到运用,这种炼钢法在炉中用低温还原矿石,除去了碳和其他杂质,使铁更为坚韧,富有弹性。1879年,卡内基以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技术并投入使用。之后,他又引进了一系列新技术项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自己的钢铁生产具备了难以匹敌的竞争优势,卡内基也成为当时倡导技术创新的楷模。

当时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也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轨、铁板等成品,中间需经过许多厂家,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层层加码,致使最终的产品成本与价格很高。卡内基深知传统钢铁企业的这些弊病,他决心建立一个全新的囊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一体化现代钢铁公司。

img57

▲钢铁大王卡内基

1897年,为加强产品运输网络建设,他投资50万美元用于铁路运输设备,在钢铁工厂与五大湖之间修建了联合铁路。一年后,他又购买了整个科尼奥特海港,并购买船只,组建船队,以完善属于卡内基钢铁公司的运输队伍。为了垄断利润,加强对市场的直接控制,卡内基把触角伸向了销售领域。他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代理商和代销公司的销售模式,开始培养自己的专业销售人员,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子公司。至19世纪末,卡内基在各大陆建立了销售网点,构筑起巨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

这样,卡内基以托马斯转炉的使用为契机,整合了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将钢铁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之间外在松散的关系,变成了有机的内在联合,各个部门间分散的独立活动变成了统一的生产过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凸显。他本人也攀上了自己事业的顶峰,成为美国历史上成绩显赫的钢铁大王。

(三)散财之道

卡内基并没有把他积累的亿万家财用于个人享乐,他对财富的本质持有独到见解。早在33岁那年,他就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

1900年,他急流勇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出售给摩根财团,毅然从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隐退,开始实施他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一个人死的时候如果拥有巨额财富,那就是一种耻辱。

——卡内基

第二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回馈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紧接着,他又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公共图书馆,帮助家境贫穷却积极向上的年轻人,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1902年,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卡内基做出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多。

1904年,他创建英雄基金会以资助舍己救人的英雄。1905年,他建立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为大专院校的教授提供退休金,以保障这些学者的晚年生活。1911年,他又设立卡内基基金会,由专业人员代为经营他的捐献活动,以资助于教育研究、公众健康、法制教育、公益设施等公益事业。1919年8月11日,84岁的卡内基在美国雷诺克斯市的别墅中因肺炎辞世,这时他的捐献总额已高达3.3亿多美元。

一个世纪过去了,卡内基创建的22个慈善机构中,有20个依然存在且运行良好。卡内基捐资建立的和平大厦高高屹立,一砖一石仿佛还在详尽地述说着他对和平的祈盼。

小兔子的命名权

卡内基很小就表现出商业天赋。有一次,他捉到了一只母兔,这只母兔不久便生了一窝小兔子,但是他却没有东西来喂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卡内基忽然心生一计。他对邻居小孩子们说,如果谁能弄来金花菜、车前草喂养他的小兔子,将来他就用谁的名字来称呼这些小兔子,以作为对他的荣誉纪念。这一计策果然产生了奇效,邻居的小朋友纷纷弄来各种食物喂养这些小兔子。

第三节 石油霸主约翰·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从一个小小的经纪人做起,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身价10亿的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资源,并创设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早年的经商天赋

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小镇,父亲威廉是个很精明的商人,他外出经商,一去就是几个月,家中对孩子们的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但偶尔归家的父亲也与母亲一样望子成龙,一有空就教约翰如何写商业书信,如何准确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记账。他深知社会的现实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就能坚强而且精明起来。

童年的洛克菲勒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商业才能,同时,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积攒下来,贷给当地的农民,制定一定的利息,从中赚取利润。还有一次,他在树林中发现了火鸡的窝,就把小鸡弄回家中饲养,到感恩节的时候,再把鸡卖掉,大赚一笔。而这些都得到了父亲的赞扬,父亲教导他:“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这种教育方式或许有点偏激,但对年幼的洛克菲勒而言,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洛克菲勒16岁那年中学毕业决定放弃升大学的机会,到商界谋生。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不久,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在公司工作的第三年,洛克菲勒无意中听到英国即将发生饥荒的新闻,于是自作主张大量收购食品,为此老板极为不满,但没过多久,英国真的发生了饥荒,公司的货物销往外国,获得了巨额利润。一时间,洛克菲勒声名远扬,被誉为商业天才。

美国历史上最富的人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最近给出了答案,“福布斯排行榜”所引用的个人资产总额均为上榜富豪巅峰期的数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所有人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 年的美元。因此,如果约翰·洛克菲勒今天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达到盖茨的数倍。

(二)石油业的霸主

1858年,不满足现状的洛克菲勒辞掉工作,认识了和他有过相同工作经历的英国人克拉克。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亲借了1000美元,与克拉克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经纪公司”,把美国西部的谷物、肉类出售到欧洲,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

洛克菲勒做生意时总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时又言而有信,想方设法使自己取信于人。克拉克对洛克菲勒做事仔细十分欣赏,这时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拥向采油区。洛克菲勒并没有被这一切冲昏头脑,他冷静地来到石油产地进行考察。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后,他敏锐地判断出那里的石油开采已经过度而需求有限,油市的价格必然下跌,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从而为当地商人避免了一笔投资上的损失。

img58

▲石油霸主约翰·洛克菲勒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洛克菲勒像是上满了发条的钟表,开始运作了。他迅速办理了大额贷款,囤积了许多战时必需的货物,而当这一切完成之后,战争打响后,洛克菲勒再次大赚了一笔。

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当时铁路建设风起云涌,石油需求量大增,洛克菲勒等待已久的机会来了。1863年,在原油价格又一次暴跌时,洛克菲勒逆势而上,他和克拉克等人合作在克利夫兰开设了一个炼油厂,把西部的石油运到纽约等东部地区。虽然当时洛克菲勒对于自己将要创造的“石油帝国”,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但他对企业的未来及个人的前途信心百倍。他坐镇克利夫兰市的总部运筹帷幄,指挥着全局,应付着一切挑战。

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扩大市场,首要的是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削减成本,降低价格。他向银行贷款,新建了一座堪称“标准”的新炼油厂,生产标准的煤油,很受人们的欢迎。从一开始,他就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的办事处,专门向东海岸和国外出售公司产品。他尽可能削减各种成本,如自制油桶,并买下一家化学公司,自制炼油用的硫酸。为了免付铁路运输费用,他还购买了油船和输油管。这样洛克菲勒迅速扩充了他的炼油设备,公司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了百万美元,洛克菲勒的公司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一家炼油公司。

在石油工业中,勘探石油等工作被称为“上游工业”,精制和销售属“下游工业”。随着下游工业的兴盛,克利夫兰出现了50多家炼油厂,洛克菲勒意识到必须扩大企业的规模才能抵御惊涛骇浪的冲击。为此他联合了两位资金雄厚、信誉很好的投资合作者,在1870年1月创建了资本额100万美元的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任这家公司的总裁,当时他年仅30岁。

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经营、高质量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也具备了坚实的竞争能力。洛克菲勒用兼并的方法在全国广泛收购炼油厂,到1879年年底,标准公司作为一个合法实体成立后刚满9年,就已控制了90%的全美炼油业。到了1880年,全美生产出的石油,95%都是由标准石油公司提炼的。自美国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占有如此大的市场份额。

标准石油公司历程:

1870年1 月10日

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标榜他们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

1882年

洛克菲勒创建了世界第一家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并把总管理处迁到纽约。

1890年

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

1911年

被作为美国政府反托拉斯的头号目标。后被最高法院拆解成34个独立公司。

(三)托拉斯之父

一次偶然的机会,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了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以高达500美元的月薪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作为法律顾问。

多德是个年轻的律师,千方百计为洛克菲勒的公司寻找法律上的漏洞。一天,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联合组织生产与销售。

在多德“托拉斯”理论的指导下,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召开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属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理所当然地成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就这样,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1884年洛克菲勒把标准公司总部由克利夫兰迁到纽约市百老汇街26号,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约翰·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几经更名,最后也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

(四)最大的慈善家

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离开了美孚石油公司总部,搬到了自己的庄园,他退休了!在41年的退休生涯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慈善事业上。密歇根湖畔一家学校因资不抵债行将倒闭,他马上捐出数百万美元,从而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当时的美国没有医疗研究中心,他捐资20万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后来这个研究所因为卓越成就获得了12项诺贝尔奖金,比任何同类研究所所获奖项都多。

1913年,他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内基基金会一样由专业人士负责捐款工作。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医学人才。他一生中的捐款总额达5.3亿美元之多。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信

洛克菲勒对孩子的家教十分严格,他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每当家里收到包裹,他总是把包裹纸和绳子保存起来。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他只买一辆自行车给4个孩子。而他的儿子小约翰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

在一封写给儿子小约翰的信中,他指出了奋斗的真谛:“我们的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顶上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脚下,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脚下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顶上。在多数情况下,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其人生结果也不同。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在他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终年98岁。洛克菲勒坚信他人生的目标是从其他恶性竞争的商人们身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而用此金钱发展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他以各种手段成为了空前绝后的巨富,但他从来不骄奢淫逸,挥霍钱财,一生可谓勤俭自持,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与研究事业,开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丘吉尔则这样评价他:“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贡献将被公认为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洛克菲勒家族

约翰·洛克菲勒去世后,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十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洛克菲勒家族如今的财富到底有多少,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第四节 进步主义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巨变和转型时期。这一阶段由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诱发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引起民众强烈的不满和困惑。一些有识之士倡导各种各样的改革要求和主张,这些改革的先行者揭开了大规模改革的序幕,最终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改革浪潮,这便是美国历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运动”。

(一)社会的顽疾

19至20世纪之交的美国进步运动,是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运动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大企业的兴起和垄断组织的产生,出现了贫富分化、官商勾结、贪污腐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一切引起了美国进步人士的担忧与反思。

首先,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1896年,学者查尔则·斯帕尔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占全美国人口1%的人拥有的财富占全美国财富的一半以上,12%的人共拥有全美国财富的近90%。到1900年,美国产业工人有70%每天劳动10小时以上,10年后每天劳动时间为8小时的工人也只占8%。但工人的工资很低,在1880~1910年的30年内,产业工人的家庭收入不足650美元,农业工人则低于400美元。19世纪70年代自然灾害频繁,连续发生了好几次严重的旱灾。因此引发了将近20年的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几度下降,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因抵押而破产和失地的农民,不得不靠税佃土地而维持生活。

社会不平等的加深,使阶级对抗与社会矛盾愈加激烈。作为社会贫困与不幸的主要承受者,工人阶级奋起反抗资本家的无情压榨,或争取合理的雇佣条件,或要求保护工会的权利,或呼吁摧毁劳动工资制度。1893~1898年间,平均每年发生的罢工多达1171次,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当时美国官僚政治模式也发生了危机,公民政治意识淡漠,社会风气也坏到了极点,被称为“城市老板”的党魁们,常常用贿赂收买和官职允诺等手段操纵选举。大资本家收买政客,官商勾结,党魁政治猖獗一时,腐败行径层出不穷,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少数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工具。

另外,城市化和新移民的涌入,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迅速兴起,而市政管理与公共设施没有获得相应发展,造成市政腐败,贫困现象严重,犯罪事件甚多。

img59

▲辛勤劳动的童工

(二)“扒粪者”

“扒粪者”是揭露黑幕的人的代称,专指20世纪初的一些新闻记者,他们是这场改革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参加者。他们通过深入调查,通过自己的笔墨生动有力地揭露了垄断组织托拉斯给美国政治、经济生活带来的各种消极、丑恶现象。他们所写的有关政界、实业界和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的文章和报道震撼人心,为当时美国的改革运动奠定了社会基础。

1903年,《麦克卢尔》杂志发表艾达·塔贝尔等人的3篇文章,由此发起了所谓“黑幕揭发运动”,他们的锋芒所及,从石油精炼厂到贫民窟,从红灯区到进行政治交易的旅馆,从保险公司的欺诈行为到铁路公司的管理不善,从科罗拉乡村童工的残酷折磨到南部盛行的种族歧视,所揭示的均是以前从未触动或很少触动过的社会场景。此后,《美国杂志》、《世界主义》、《芒西》、《人人》等几乎每一种发行量很大的杂志,都先后卷入这一“黑幕揭发运动”。

1906年前后,塞缪尔·霍普金斯·亚当斯发表了多篇有关药品制造业内幕的文章,抨击制药商唯利是图,揭露成药制造业的骗局,指出许多被称为“包治百病”的流行药品是假的,甚至有些药含有毒成分。他所写的有关制药业、城市贫民窟居住条件和疾病情况的文章在广大劳动人民中间引起震撼,公众强烈呼吁政府立即通过有关的改革立法措施。

1906年著名的黑幕揭发者厄普顿·辛克莱发表了小说《丛林》,从而掀起了一场反对食品厂在食品中掺假和操作不卫生的运动。辛克莱揭露了芝加哥肉类加工厂食品加工中的问题。另外,他还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屠宰业托拉斯对工人欺侮剥削的黑幕。制药和食品业黑幕的曝光迫使罗斯福政府迅速制定《肉类检查法》,加强对食品业的监督和管理。

img60

▲扒粪者的作品:纺织厂里的童工

1904年,揭露黑幕运动的另一主要人物林肯·斯蒂芬司表了《城市的耻辱》一书,报道市政府、州政府的腐败现。他指出政客和富豪们相互勾结,对公共事业漠不关心,“腐政府的根源在于行贿者,而不在于索贿,而这些行贿者正那些发了大财的商人们”。他认为政府官员和议员们必须发象败是廉洁奉公,各级政府的不民主制度必须改革,从1908年起,林肯·斯蒂芬司发表各种文章,要求政府对重要公共事业拥有管辖权。这种思想很快在公众中广为流传。揭露城市黑暗、政府和官员贪污腐败运动的高涨使一系列社会改革立法得以通过,直接推动了城市和各州的社会改革运动。

美国西奥多·罗斯福于1906年创造了“扒粪者”这个词。他把写揭露性新闻的记者同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所著《天路历程》中一个不仰头看天主而只顾手握粪耙耙污物的人相比。最初罗斯福认为当时的黑幕调查者和揭露者就像这个书中人物一样,乱耙污秽,不负责任地胡乱指责主要的企业公司。但是这些记者们把这个称呼视为一枚光荣的勋章而自豪地接受了,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在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后来罗斯福也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他们的工作很有价值。他说:“扒粪的人即揭露黑幕的人,对于社会的健康和幸福是必不可少的。”“扒粪者”们激发起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改革创造了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扒粪者”杰克·安德森

安德森出生于1922年,进入新闻行业后,他努力“扒粪”,遭他口诛笔伐的政界、商界要人不计其数。“水门事件”就是在他及同行的努力挖掘下曝光。

(三)制服托拉斯

自19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的垄断组织便以托拉斯的形式迅速发展。托拉斯凭借资金与技术上的优势垄断市场,拼命压倒竞争对手,导致众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大大损害了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垄断资本家还伺机任意抬高物价,牟取暴利。

从托拉斯产生之日起,反托拉斯斗争就开始了。早在1890年,国会就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反托拉斯立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法令规定:“凡阻碍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务的任何合同,任何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的联合,任何秘密协定,均为非法。任何人垄断或企图垄断,或者伙同他人实行联合或订立秘密协定以垄断州际和对外贸易之任何部分,都被视为有罪。”但由于政府内部意见的分歧,该法案没能得到有效贯彻。随着托拉斯的恶性膨胀,托拉斯的巧取豪夺恶化了各阶层人民的处境,从而激起了强烈的反抗。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了一场以城市中小资产阶级为主体,有工人和农民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反托拉斯斗争。

“托拉斯爆破手”

1901 年,在罗斯福的第一个对国会演说中,他要求国会立法,对托拉斯的经营活动给予合理的限制。国会未采取行动,但是罗斯福却发起44 个针对大企业的法律诉讼,因此人送外号“托拉斯爆破手”。

黑幕揭发运动的先驱享利·劳埃德,1894年发表了《不利于共和国的财富》一书,他运用数十年来积累的材料,全面系统地披露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首次暴露了美孚发家的内幕。书中列举了洛克菲勒的种种罪行,其中包括贪污行贿、背信弃义、炸毁他人设备等。塔贝尔女士在《麦克卢尔》杂志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揭发了托拉斯组织与政府之间狼狈勾结的内幕,美孚石油公司成为大公司的标本和托拉斯累累劣迹的化身。

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9月在麦金莱总统遇刺后继任总统,1904年又当选为美国的第25任总统。罗斯福认为,当时国家面临着两大危害:一是暴民,二是托拉斯,并提出了“制服托拉斯”的口号。当然,他认为托拉斯也有“好”和“坏”之分,需要制服的只是那些“胡作非为的大财团”。为了“制服托拉斯”,他上台后的一个重要建议是设立“商业部”,并对大公司的业务进行一次彻底调查,这两个建议均被国会采纳。

他还在1902年亲自下令总检察官对北方证券公司提出起诉,尽管该公司派人专程到华盛顿进行申辩,但最高法院最终还是在1903年4月以5票对4票的裁决,支持政府一方,下令解散了北方证券公司。

罗斯福此后又对其他一些垄断组织采取行动。从1902年开始的7年里,政府发动了14项反托拉斯的起诉案件,其中包括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牛肉托拉斯等。

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战于1907~1908年达到高潮。司法部在这两年分别对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国烟草公司进行起诉,指控它们进行垄断和接受运费回扣。最高法院下令将这两大公司解散,美孚石油公司还被新泽西州地方法院判处2900万美元罚款。虽然这笔罚款后来被最高法院免除,但该公司毕竟受到了很大震动。美国最高法院在1911年做出解散美孚石油公司的裁决,要求它在6个月内与子公司脱离,并禁止公司领导人重组垄断地位,最终美孚石油公司被拆解成34个中小公司,再无法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了。

美孚石油公司的后代们

美孚石油被分割后所形成的几家较大的石油公司,连同英美其他几家石油公司,成为了石油史上所称的“石油七姐妹”。这“七姐妹”指的是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Shell)。它们通过联合或者单独把某些国家的一部分或全部变成自己的石油租借地,控制了除北美以外的世界上90%以上的原油生产、油气输送、石油炼制和石油产品销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产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石油七姐妹”中的埃克森与美孚合并成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成为一家遥遥领先于其他石油公司的特大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被雪佛龙兼并,2000年,原“七姐妹”中的两姐妹——美国的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组成新的雪佛龙公司,世界石油业进入新一轮的分化组合。

img61

第六章  20世纪初美国的海外扩张

19世纪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力图避免与欧洲大国的冲突,始终主要致力于大陆领土扩张。20世纪的美国则以争霸全球为目标,以充当“世界领袖”为己任。在从19世纪孤立主义向20世纪全球扩张主义转变过程中,美西战争是一个极其显著的历史界标。此后,美国开始一步步卷入国际关系事务中,在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展开了一系列文武并用的外交活动,从此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

img62

第一节 “缅因号”爆炸之谜与美西战争

随着国力的蒸蒸日上,美国迫切希望在海外寻找殖民地作为合适的原料产地、消费市场与投资场所。而此时,整个世界已被英、法等老牌殖民大国瓜分完毕,美国如果把海外扩张的目标选择在非洲或亚洲大陆,必然与英、法、俄等大国形成尖锐的对抗,美国还不愿冒如此大的风险,而位于美国本土西边,由已经落伍的西班牙控制着的大西洋上的古巴、波多黎各和太平洋上的菲律宾等岛国,就成为美国海外扩张的最佳选择。

(一)“加勒比海明珠”

古巴岛与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仅相距92海里,古巴的首都哈瓦那这座海港城市坐落在南北美洲之间,作为通往墨西哥湾的咽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哈瓦那虽然地处热带,但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美誉。1492年10月27日,哥伦布首次登上古巴岛时,就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是他“所见到的最美丽的地方”。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西班牙政府一直把古巴看作其残存的殖民帝国的根基,西班牙人大量移民该岛,先后建立了首都哈瓦那和东部重镇圣地亚哥在内的7座城市。殖民统治者和白人移民根据这里的气候,逐渐开发出甘蔗、烟草、咖啡等种植业。从16世纪末期,古巴就获得了世界糖罐的美称。

古巴人民不堪忍受西班牙殖民者残暴的统治,早在1868~1878年就发生过大规模起义。1895年初,古巴在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领导下,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规模起义,1895年9月,古巴起义者宣布民族独立,成立革命政府。西班牙竭尽全力镇压古巴革命,派遣了巴莱里亚诺·韦莱尔将军到古巴,建立集中营,把30万古巴民众整村整村地赶入集中营,致使其中至少10万无辜民众死于饥饿与疾病,古巴当地农业趋于崩溃。而当时美国商人与古巴的贸易每年达到1亿美元,美国投资者在古巴的蔗糖和烟草种植园中已投入5000万美元,美国的贸易和投资由于古巴严重的社会动荡而受到损害。

美国社会各界普遍要求对西班牙政府施压,借古巴独立战争的机会把古巴从西班牙手里夺过来。1896年4月4日美国国务卿理查德·奥尔尼照会西班牙驻美公使,要求西班牙殖民当局实行所谓“改革”,并正式表示美国政府愿出面斡旋。同年6月4日,西班牙政府答复说,古巴自“发现”之日起一直归西班牙所有,同时表示在“叛乱”平定之后即着手改革,实际上拒绝了美国“斡旋”的建议。此后,美西之间一来一往,外交交涉频繁而紧张,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

(二)“缅因号”事件

1898年初,美国政府以保护本国侨民为借口,派“缅因号”巡洋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政府施加压力。1898年2月15日晚,哈瓦那港口一片宁静,海风轻抚着海面,发出一阵阵轻柔的波涛声。在静静的港湾里,美国的“缅因号”军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正欢歌笑语,载歌载舞,享受着哈瓦那的优美壮观的夜景。

img63

▲美国军舰“缅因号”驶入哈瓦那港

忽然,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官兵们不知所措,四处逃窜,整个军舰乱成一团。“缅因号”上的官兵见火势凶猛,救火很难展开,整条军舰大势已去,只得纷纷跳海逃命而去,“缅因号”很快在浓浓烈火中沉入海底,有266名美国海军官兵在此次事故中丧生。

“缅因号”爆炸事件在整个美国立即引起轰动,《纽约时报》等各大报纸都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事件。3月,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一事故是由一枚水雷爆炸点燃了“缅因号”前部的弹药仓所致,西班牙有关方面则声称爆炸是由军舰内部的事故而起。尽管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主谋是西班牙人,但美国社会上下都认为西班牙人难逃干系,而这时《纽约世界报》等报的记者在报道古巴局势时更是对西班牙镇压起义军的邪恶和残暴加以渲染,使很多美国人产生了“正义干涉”的激烈情绪。“为缅因号死难者报仇!”、“美国人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要与西班牙人决一死战!”等极具煽动性的口号充满了美国大小报纸的版面,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一时间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

3月25日,美国政府向西班牙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西班牙政府最迟至10月1日必须立即同古巴起义军停战,以便美国进行“友好斡旋”。4月11日,美国总统麦金莱要求国会授权给他对西班牙开战的宣战权,以“保证在古巴岛上建立一个能够维持秩序并执行国际义务的稳定政府”。4月19日,麦金莱的宣战要求得到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西班牙政府见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只好在4月23日向美国宣战,4月25日,美国也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正式爆发了。

谁炸毁了“缅因号”

“缅因号”被炸后,美国一口咬定是西班牙所为,而西班牙却发表声明说与己无关,并提出要到“缅因号”上进行调查,被美方拒绝。美国还把炸坏了的“缅因号”拖到大西洋,让它在排空巨浪之中沉入海底。此事最终成为一个谜团。不过此事的结果非常确定,那就是美西战争爆发,最终古巴和菲律宾都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三)连战连捷

美西战争在古巴和菲律宾两地同时展开,1898年4月27日,美国的远东舰队司令杜威(Dewey)将军率领早已在香港待命两个月的六艘战舰起航驶往菲律宾,5月1日,他率领的舰队不顾西班牙的鱼雷和岸上大炮的轰击,闯进了马尼拉湾,和西班牙舰队开始了激烈的海战。“轰!轰!轰……”,杜威一声令下,美国军舰一齐开火,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西班牙的战舰,一时间,海面上炮声隆隆,一股股巨大的水柱时起时伏。美国在技术装备上占绝对优势,战至中午,美国海军封锁了马尼拉港口,7艘西班牙战舰全被击沉,西班牙军伤亡381人,美方仅轻伤8人。此后,美国联合菲律宾当地的起义军乘胜追击,8月13日,美军向马尼拉发起总攻并一举攻克。

在古巴的美西战争也拉开了帷幕。西班牙殖民者不甘心丢失古巴这个战略要地,从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调来大批舰队,驶进古巴东端的圣地亚哥湾,以援助在岛上的西班牙军队。与此同时,早有准备的美国立即派北大西洋舰队封锁了古巴北海岸。

1898年5月14日,谢夫特将军指挥的6000名美军登陆部队从美国南端佛罗里达出发,于6月22日到达古巴圣地亚哥港东部,并在海军掩护下登陆。在美军强大的攻势下,6月24日,西班牙守军放弃了重要防御阵地拉斯瓜西马斯(Las Guasimas)而撤退到圣地亚哥。驻扎在圣地亚哥的西班牙海军舰队在等待援军无望后,于7月3日出港冒险突围,很快在圣地亚哥湾遭美国海军围攻,西班牙舰队全军覆灭,被击沉舰艇7艘,被俘2艘,阵亡600人,舰队司令及1800名官兵被俘。两周后,圣地亚哥的西班牙2.4万守军已经弹尽粮绝,再也无法支撑局面,被迫向美军投降,古巴方面的战斗基本结束。7月25日美军在波多黎各登陆,未遇到重大抵抗,当地西班牙驻军在3日后即投降。

(四)胜利的果实

西班牙彻底战败只能被迫求和,在法国的斡旋下,西班牙与美国的和平谈判于1898年10月1日开始在巴黎正式举行。1898年12月10日,两国签署《巴黎和约》,西班牙同意“放弃对古巴主权和所有权的一切要求”,古巴由美国占领,直至古巴政府建立。西班牙还将“波多黎各和西印度群岛中现在西班牙主权之下的其他各岛”以及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让予美国。和约还规定“由美利坚合众国以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为代价,西班牙政府将通称菲律宾群岛的各岛屿让予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在1899~1901年又向菲律宾当地起义军发动进攻,血腥镇压了菲律宾人民的反抗,把菲律宾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古巴虽然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却成了美国的“保护国”。

经过美西战争,美国把加勒比海变成了它的“内湖”,在太平洋也获得了重要的战略基地,美国的海外殖民体系就此基本建立起来。

波多黎各岛

当哥伦布在1493年远航至波多黎各之后,西班牙殖民者就开始勘测岛上的地形地貌。1508年,西班牙在卡培拉镇(Caparra)创建了他们在这里的第一个殖民地。1830年之后,糖、咖啡以及烟草的种植在这个殖民地上迅速兴起,成为岛上的主要产业。到1900年,已经有将近100万人居住在波多黎各这个只有3435平方英里的土地上。

波多黎各在美西战争后被美国占领,在1917年成为美国海外领土,波多黎各人正式得到美国公民的资格。随着工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乡下搬到都市里生活,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波多黎各人开始到纽约等都市寻找就业机会。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实行自治,但外交、国防、关税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当今的波多黎各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医药业和制造业中心。

第二节 攫取巴拿马运河

19世纪上半期,拉美独立战争胜利后,拉美大陆出现了十几个独立国家。其中一个是大哥伦比亚联邦,它有一个省,叫做巴拿马。巴拿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美大陆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理想地带。后来美国策动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国家,并在它的领土上拦腰修起了一条运河,该运河成了这个国家的国中之国,美国通过这条运河获得了巨大的战略价值与商业利益。

(一)列强必争之地

巴拿马地峡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往来距离最短和最便捷的通道,因此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821年,巴拿马在拉美独立战争中宣告独立,并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因其中的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先后脱离独立而解体,改名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哥伦比亚共和国前身),巴拿马仍留在其内。

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后,东部人口大量涌向西部,但由于当时美国陆上交通不便,这些人都纷纷通过巴拿马地峡前往加州,从而使巴拿马更引起美国的重视。美国资本家乘机修筑了一条沟通地峡两岸的铁路,第一次大大缩短了通过地峡的时间。铁路修筑的成功和由此带来的方便及巨额利润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产生开凿一条跨洋运河的想法。

但当时美国的国力还比较有限,担心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支撑全部工程,因此,它便与同样担心自己力量不足的英国签订了《克莱顿—布尔瓦条约》,规定两国都不得排除对方单独建造跨洋运河,运河建成后两国共同使用。但该条约签订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付诸实现,最后还是法国率先把开凿运河的设想付诸实践。

img64

▲巴拿马运河今景

1869年,法国凿通了苏伊士运河,充分的信心、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丰厚的利润促使法国下定决心抢在美英之前开凿巴拿马运河。法国公司着手开凿运河后,却是越来越信心不足,由于巴拿马地峡地形复杂,运河工程浩大,法国人又拘泥于修筑苏伊士运河的建造经验,加上公司管理混乱,工地热病流行,到1889年,公司只完成整个工程的五分之二便宣告破产。1894年法国又成立了新巴拿马运河公司,它收买了前公司的租让权及其财产,继续进行开凿工作,但不久因资金困难也同样陷入了困境。

(二)羽翼丰满、野心勃勃

美西战争后,美国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它在加勒比海地区取得了战略上的霸主地位,夺得加勒比海中枢要地古巴。又在远离本土的太平洋中部和西部夺取了夏威夷、关岛、菲律宾等许多新的领土,海军势力猛增,海外市场大扩,它干预国际政治事务的触角已达到远东。这些重大变化,更推动美国加紧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控制权。

英布战争

1871 年,南非发现了大量的钻石,致使英国加快了独占南非的步伐。1899 年10 月11 日,英国拒绝了南非共和国提出的和平建议,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当天下午,原来统治南非的布尔人拦截了英国火车,并于12月9 日至15 日歼灭2500 名英军。英国政府非常震惊,马上增派了4 万余人的援兵。1900 年6月,英国攻下了德兰士瓦。布尔人在战争失败的形势下用游击战略来对付英军,使英国军队屡战屡败,节节失利。最后,双方于1902 年签订和约,布尔人放弃了独立的要求,接受了英国的战争赔款,英布战争就此结束。

法国人的失败和困境,为羽翼丰满、窥伺已久的美国提供了天赐良机。对美国来说,取得巴拿马运河,是它南下加勒比海,建立东西海岸间海上通道的战略中,继夺取古巴之后的第二大战略步骤,而且是更重要的步骤。

1901年,美国乘英国因卷入英布战争而陷入困境之机,迫使英国废除了原来的《克莱顿—布尔瓦条约》,签订了新的《海—彭塞福条约》,承认美国有单独开凿巴拿马运河和保卫未来运河区的权力。1902年,美国又软硬兼施,施展种种手法,迫使当时身处困境、负债累累的法国公司以4000万美元将公司的财产及运河开凿权转让给美国。

随后美国乘哥伦比亚内战、政府财政拮据之机,以一次性付给1000万美元和嗣后每年付给25万美元为诱饵,于1903年1月22日同哥伦比亚政府签订了《海—埃兰条约》。根据条约,美国取得10公里宽的运河区,并享有在运河区派驻军队和设立法庭的权利。消息传来,立即引发哥伦比亚人民的激烈反对,哥伦比亚参议院不得不否决了这个条约。

美国看到不能从外交上遂愿,就转而支持巴拿马分离主义分子发动武装叛乱,以此达到获取运河的目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通过法国运河公司股东布诺·瓦利拉向当地主张独立的民族主义者提供巨额活动经费,帮助他们制定行动计划,甚至连密电代码、“独立”宣言、宪法草案、国旗等也为他们准备就绪。叛乱前夕,美国派出军舰分头开抵科隆港和巴拿马城,企图实行军事干涉,又指使它控制的地峡铁路当局拒绝为哥伦比亚运送军队,以阻挠哥伦比亚政府平息叛乱。1903年12月3日,一次由美国策划的军事政变开始了,分离分子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夺取了巴拿马省政权,推翻了当地哥伦比亚行政当局,次日宣布成立巴拿马共和国,12月6日,美国正式承认了巴拿马的独立。

巴拿马独立后仅半个月,美国政府就与它签订了《海—布诺瓦利亚条约》,根据此条约,美国以一次性付给巴拿马1100万美元和9年后每年付25万美元运河租金的代价,获得了巴拿马地峡一条宽10英里地带的永久租让权以及在这块地带上建造运河、铁路和驻军及设防的权利,自此美国终于如愿以偿,彻底攫取了巴拿马地峡的控制权。

img65

▲美国发行的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的邮票

巴拿马运河的回归

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消息给巴拿马各阶层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巴拿马再次掀起了收复运河主权的运动,于1964年迫使美国政府和巴拿马政府谈判,双方经过数年谈判拟定的方案都丝毫未触及美国对运河的根本利益,因而遭到了巴拿马人民的坚次反对。

1968年,富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托里霍斯将军发动政变上台执政,他领导的政府继续与美国谈判,双方终于在1977年9月7日达成协议,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新条约废除了1903年签订的条约,确立运河区从1979年10月1日起由美、巴共管,取消了美国永久占领巴拿马运河及运河区的特权,20年条约期满后,运河区的美军全部撤出,由巴拿马完全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管理和防务。

1999年12月31日,条约期满,美国把运河区的全部设施与主权交给巴拿马政府管理,巴拿马运河区至此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国中之国

1904年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命了一个巴拿马运河七人委员会,监督修建巴拿马运河。同年5月4日,巴拿马运河区依约移交美国政府,运河正式动工续建。经过l0年的施工努力和以牺牲7万多劳工生命为代价,运河终于在1914年全部完工通航。巴拿马运河工程是世界近代史最宏伟的工程之一,运河全长81.3公里,宽91~304公尺,为水闸式运河。

运河开通后,大西洋和太平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极大地方便了两洋间的往来,为世界航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它给美国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美国东西两岸的水陆交通距离从此大为缩短,美国可以方便地调动运河两侧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舰队,从而把两洋舰队联为一体,大大方便了美国的对外军事侵略和扩张,给美国的对外贸易也带来极大的方便,此外,运河的航行过境费还给美国带来一笔相当丰厚的收入。

然而,运河区在巴拿马境内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严重侵犯了巴拿马的独立主权,它给巴拿马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屈辱、痛苦和灾难,巴拿马人民从此为收复运河主权而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img66

▲巴拿马运河位置示意图

第三节 大棒政策、金元外交与门户开放

到19世纪晚期,美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实力的迅速膨胀,都推动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政治联系的发展,刺激着它向世界扩张势力范围的欲望。随着时代的变化,美国各种新的扩张主义理论和思潮层出不穷,旧的扩张主义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外交政策也就此出现了很大的调整。

(一)大棒政策

到19世纪末,美国已上升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对外侵略的野心更加膨胀。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他针对拉丁美洲的外交提出了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大棒政策”。他认为维持世界秩序是一切文明强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他竭力鼓吹“说话要温和些,但手中应握有大棒,这样就能达到目的”。

在此之前,美国对拉美的外交政策,已提出了“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针对所谓的欧洲神圣同盟对拉丁美洲的武装干涉,当时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了主要包括“反对再殖民”、“不干涉”和“美洲体系”三个原则。但由于美国后来的主要扩张方向是西部的大陆地区,“门罗主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大棒加胡萝卜”

西奥多·罗斯福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以此说明他任内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棍棒表示“威胁”,胡萝卜代表“诱惑”或“甜头”,这句话意思是一边给对方以威胁,一方面给他点利益诱惑。

美西战争后,对古巴的占领成为美国拉美政策的转折点,使之有可能开始真正实行在“门罗主义”幌子下的实际计划,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变成“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而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就是武力威胁。

为加强推行“大棒政策”的后盾,罗斯福当政期间,大力发展海军。1883年时,美国海军在世界居第12位。到1908年,美国已建成了一支拥有29艘新型战列舰、总吨位达61.l万吨的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现代化海军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西奥多·罗斯福于1907年派出一支由16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举行了一次绕过合恩角,横贯太平洋,直穿苏伊士运河,跨越大西洋的环球航行,成为美国向海外炫耀国力的重要之举。

“大棒政策“的突出表现是美国1903年通过威逼利诱,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永久租让权。此后二三十年间,美国多次发动对海地、多米尼加、巴拿马、尼加拉瓜与古巴的侵略占领,干预拉美国家的内政至少达30次之多,通过镇压反美的群众运动,扶植亲美的傀儡政权,力图把拉丁美洲变成“美国的后院”。1915年海地发生政变,群众袭击总统府,总统在混乱中丧生。美国海军陆战队以“恢复秩序”为由占领海地首都太子港和其他重要城市。当年8月在美国的刺刀下,海地“选举”了新总统。9月美国与海地缔结条约,规定美国对海地的海关和财政实行监督,由美国领导组织海地警察,海地不得将本国领土转让给其他国家,一直到1934年美国军队才从海地撤出。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借口请偿债务,派兵入侵多米尼加领海,迫使多米尼加接受美国对其税收和财政的监管。1907年,进一步迫使多米尼加将海关征税权交给美国50年,多米尼加海关总税务官及其助理均由美国总统直接任命。1916年,多米尼加爆发反政府起义,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占领多米尼加共和国,到1924年9月才撤出。

(二)金元外交

1909年上台的威廉·塔夫脱总统又为“门罗主义”添枝加叶,作为对“大棒政策”的配合,1901年他在匹兹堡的演讲中提出了所谓的“金元外交”政策,他说:“促进和平关系和促进商业关系是一致的。如果美国保证保护他的公民在国外的投资的合法权利,将促使这样大规模投资和刺激扩大商业关系,其结果是值得赞扬的。这样的政策,这样的外交被称为金元外交,从这样的政策出发,美国资本向外国政府提供贷款是合情合理的。”其实质就是以武力为后盾,用金元开路,对世界弱小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和经济侵赂,以贷款为条件干涉他国的内政。

金元外交

20世纪初期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即以金元代替枪弹,故名。当时美国主要在拉丁美洲地区推行这一政策。以资本输出为基本原则,以贷款为条件干涉他国内政。

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由此把海地银行变成为美国花旗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以贷款等方式控制了洪都拉斯的经济。

金元外交在美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在塔夫脱任职的四年内,对外贸易从16亿美元上升到25亿美元,对外投资从20亿美元上升到25亿美元,总的投资一半在拉丁美洲,四分之一以上在加拿大。美国通过政府公债、铁路股票、垄断企业的投资等债权手段,控制了拉美国家的成产、贸易、交通与土地资源。

(三)“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在20世纪初又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亚洲的中国,在19世纪90年代十年里,对华贸易额增长了一倍,而在美西战争之前,中国和亚洲广大地区一直是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美国除了与之有一些商业往来以外,并无势力范围之说。为打开局面,美国针对当时的国际格局现状,利用19世纪末美、英开始接近的有利条件,并利用列强在亚非地区的矛盾,特别利用英、日在华遏制沙俄南下的愿望,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海(John Hay)向各西方列强发出照会,要求列强互相承认各自在华的所谓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承认它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可以享有同等的关税特权与通商、航运等利益。照会强调,美国政府不承认“任何国家在中国任何部分有排他性的权利”,“切望美国公民的利益不因任何强国在其所控制的在华势力范围内之排他性待遇而受损害,并希望为世界商业保留一个公开市场”,首次提出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之一,通常是美国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一时无力实现其独占而提出,目的是借此打破强大对手对这一地区的垄断,为美国的势力涌入与扩张创造机会与条件。

1900年,美国出兵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了中国以暴力排外为明显标志的义和团运动。约翰·海于1900年7月3日再次照会各列强,要求“平等地和公正地贸易”,宣称美国的政策是保持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门户开放”政策并不反对中国领土被宰割的既成事实,而是力图挤入列强的势力范围,保持和扩大美国在华权益。

对于美国提出的这一“门户开放”政策,除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强烈不满外,当时在华势均力敌的各国都很难提出异议,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占中国,“门户开放”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企图利用美西战争的成果,以新获得的殖民地菲律宾为跳板,向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作战略挺进,在“门户开放”的口号下把以往的追随英国的政策转变为积极扩张的政策,是其对远东地区的外交走向独立的重要步骤。

西奥多·罗斯福与莽骑兵(Rough Riders)

西奥多·罗斯福在担任美国总统之前,是海军的助理部长。他在1898年辞去职务,专心组织一支骑兵,这也是美西战争中的第一批自愿骑兵队,称莽骑兵。罗斯福招收了一群牛仔、矿工、警察以及印第安人,组建了这支莽骑兵。莽骑兵在1898年7月1日攻克圣胡安山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声名大振。

在战争期间,作为一只独特多族群士兵组成的军队,他们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当然,实际上莽骑兵并没有独立打赢一次战役。在战争期间,有许多士兵与骑兵队员光荣战死。

第四节 一战中的美国

1914年8月,为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强国之间爆发了后来将整个世界卷入灾难之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得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元气大伤。相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坐收渔利的美国摇身一变从战前的债务国成了欧洲的债权国,国力突飞猛进,晋身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

(一)从中立到参战

战争初期,美国因长期孤立主义的影响与军事力量的薄弱,采取了中立的态度。1914年8月19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美国不仅必须在名义上,而且必须在事实上保持中立。”美国借战争的机会,大力向交战国销售军需物质,它将炸药输往交战各国,大力生产用于制造枪炮的钢铁,大量向交战国家特别是协约国投资,给处身困境的国家、企业贷款。从欧洲来的雪片般的订单刺激了美国工农业生产的高涨,美国工业产值1918年比1913年增长了38%,农业产值增长了24%,食品、肉类、食糖的出口也翻了一番。

1913~1916年间,欧洲各国从美国购买的货物价值从15亿美元激增至38亿美元,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出口骤减,美国商品趁机填补了世界市场的真空。1913~1916年间,美国出口总额由25亿美元激增至55亿美元,外贸的扩展带动工农业和就业的同时发展,美国经济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增长势头。

1915年2月4日,德国海军开始对英国实行潜艇封锁,对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所有船只未加警告即行击沉。美国的船只不断被德国的潜艇击沉,造成重大的人员与物质损失,引起了美国极大的不满。1917年1月31日,德国政府悍然宣布:从2月1日起德国潜艇将不加警告击沉所有敌国与中立国驶向英国的船只,美、德矛盾急剧恶化,威尔逊总统被迫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德国外交部长奇默尔曼(Zimmermann)1917年初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发布指令,在德、美敌对的情况下,公使应诱使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开出的条件是帮助墨西哥重新获得在美墨战争中失去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这份德国密件被英国截取后送交美国,美国各界一片哗然,美国民众的反德情绪更为激烈。4月2日,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发表要求对德国宣战的演说,宣称美国必须“为世界和平与民主而战”。4月4日,国会两院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威尔逊总统的战争咨文,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站到了协约国一边。

从1917年5月18日起,美国自内战以来首次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凡21~30岁的男性公民均应服兵役。至1918年11月大战结束时,美国武装力量总数达480万人。美国很快组织了赴欧美远征军司令部,任命约翰·潘兴将军为远征军总司令,首批远征军于1917年6月26日在法国的圣纳尔泽登陆,赴欧远征军陆续增加到200万人。

img67

▲美国的征兵广告

(二)美军战绩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提出包括“十四点”原则的咨文,后又印成小册子在各地散发。“十四点”主旨有三个重要条款:(1)取消秘密条约;(2)强调民族自决;(3)提出建立“国联”。显然,“十四点”的主要目标是要在美国主导下,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其中“国联”是实现其目标的主要工具。

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英、德为争夺海上霸权而进行激烈角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海战发生于1916年,英、德双方舰队各出动了百艘以上的舰只,这在以往海战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英国海军在法国的协助下,控制了大西洋海运通道,抗击德国潜艇的袭击活动,有效地封锁了同盟国。1916年,英国海军通过日德兰海战在北海击退了德军打破海上封锁的企图。1917年,威廉·西姆斯(William S. Sims)上将率领的美国海军加入协约国舰队行列,共同为商船和军舰提供护航,大幅度降低了协约国由于受德国潜艇袭击造成的损失。

1918年6月3日,德军击溃法国军队,兵临据巴黎只有56英里的马恩河。美军兵赴前线,美国第一部队在皮尔辛的指挥下,四天之内就摧毁了德军对这个地方的控制能力,经过3周的鏖战,以付出近万人伤亡的代价,在贝莱奥森林击溃了德军,8月上旬,和法军联合肃清了马恩河地区的德军。

1918年夏,在德军借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之机发动强烈攻势时,初上战场的美国陆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18年9月至11月,美军在默兹河—阿尔贡森林区一线的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美军的英勇顽强的攻击下,德方大肆吹嘘的兴登堡防线陷于崩溃,在为期40多天的战役里,美国投入兵力120万,伤亡近12万人。此次战役后,德军再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为停战谈判准备了条件。

10月2日,德国首相马克斯亲王通过中立国瑞士向美国发出停战照会,提出以“十四点”计划为基础,开展停战谈判。11月1日,停战协议正式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img68

▲《凡尔赛和约》签订

(三)和平后的孤立

在1919年召开的凡尔赛会议上,威尔逊总统极力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维系欧洲的势力均衡,但因法国的坚持,在对德国领土割让与战争赔款上还是做出了严厉的惩罚。威尔逊还极力主张建立“国际联盟”,设立由五大国组成的常务理事与小国组成的理事会、全体大会与国家法庭,借以谋求美国的霸权。4月28日,《国联盟约》在和会获得通过,盟约中确定了国际联盟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国的义务。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也是在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1919年威尔逊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继西奥多·罗斯福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美国总统。

但《国联盟约》在美国国内遭致很大的反对,以洛奇为首的反对派认为美国对于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没有保障的义务,盟约的条款将使得美国再次被拖入欧洲的纷争,并剥夺了国会按宪法行使的宣战权。

威尔逊在华盛顿的努力失败后,开始向全国各地的人民进行游说。1919年9月25日,威尔逊积劳成疾,在科罗拉多州的普韦布洛城一病不起。1920年3月,参议院在最后一次表决中,最终否决了加入国联的议案,同时拒绝了《凡尔赛和约》和《国联盟约》。美国从这时起,就越来越陷入孤立主义之中。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的气氛,从此也随威尔逊而去,继之而来的是一个孤绝冷漠的时代。

美国首位六星上将:约翰·潘兴

约翰·约瑟夫·潘兴(John Pershing,1860~1948),美国著名军事家,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担任美国欧洲远征军总司令,战后晋升为五星上将。1921~1924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恐怖的杰克”——潘兴这个名扬海外的绰号是敬畏他的部属私下里送给他的,因为他对军容风纪的要求几乎严格到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潘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甚至在退出现役后,他也是以一个正规军人的姿态——腰板笔直,服装挺拔,马靴锃亮,军人礼仪规范,举止一丝不苟——出现在公众面前,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

潘兴这种严谨的作风,令同他打过交道的美国政治家无不钦佩。潘兴的远见卓识,为一战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建立强大的军事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当他作为一名具有战略家眼光的英雄凯旋归国时,潘兴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并被授予美国开国以来头一个陆军特级上将军衔(肩章为六颗星)。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

1906年:西奥多·罗斯福因调解日俄战争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19年:伍德罗·威尔逊因为倡导国际联盟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2年:美国已离任的总统卡特因“数十年来锲而不舍地为国际冲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积极促进民主与人权”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9年:奥巴马因“在加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之间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1年,威尔逊在遭到质疑的忧郁中去职,他在卸任后仍然为他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奔走呼号,拖着沉重的病体夜以继日地穿梭各地发表演说,力图使美国走上时代的潮头,并期望美国能够负起维护集体安全的重任。1924年2月3日,威尔逊怀着对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深深不满和对他所创立的国际联盟的复杂心情因中风逝世,享年67岁。

第七章  大萧条与二战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先后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与法西斯威胁,美国民众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与顽强的斗争,终于战胜了经济危机时期的萧条与凶恶的法西斯。在二战中,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成为战胜法西斯的中坚力量,待二战结束,美国已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

img69

第一节 柯立芝繁荣

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局部稳定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工业生产增长亦较大。因这一时期处于共和党人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总统任期内,故有“柯立芝繁荣”之称。

(一)柯立芝其人

柯立芝总统1872年7月4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普利茅斯,其父亲约翰·柯立芝是一个勤劳的农场主。在少年的农场生活中,小柯立芝养成了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惯。柯立芝从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参加政治活动,职业是律师。1899年任北安普顿市议员。1915年当选马萨诸塞州副州长。1918年当选为州长,1920年他提名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成为哈丁的竞选搭档,并在当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

在1923年8月哈丁总统突然病逝后,作为副总统的他随即继任总统,并在次年的大选中获得连任。继任总统后,他很快清理了哈丁执政事情严重的政府腐败问题,罢免了涉嫌贪污的官员,重塑政府的清廉形象。

img70

▲卡尔文·柯立芝

任期内,他在外交上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同时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他本人拒绝用联邦政府的经济权力去抑制经济领域的经济过热问题,他也不相信政府的作用能够消除农业和工业的萧条。他提出“美国的事情就是做生意”,主张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帮助企业致富,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最好办法就是压缩政府规模、控制政府预算支出、减轻企业税收负担。20世纪20年代国会制定的关税法大幅度提高关税,使关税壁垒增高以确保美国制造商凭借价格优势可以垄断国内市场。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着手执行一项减税计划,国会在1921年至1929年间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把所得税、利润税和公司税撤销或大幅度削减。在此背景下,企业界得到了极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三大行业的狂飙猛进

据统计,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19年大约只有742亿美元,但到1929年已增加到1031亿美元,而人均国民收入也从1900年的480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681美元。1929年时,美国工业产值达到694亿美元,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8.5%,超过了当时世界3个主要工业国家英、法、德的总和。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其中又以汽车工业、建筑工业和电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汽车工业在这一时期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部门。汽车产量由1923年的390万辆增至1929年的531万辆,1929年,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5%以上。

建筑业的日益发展,是20年代经济“繁荣”的另一个推动力。大战期间,房屋建筑近于停顿,从1922年起,房屋建筑投资迅速增加,每年都不低于70亿美元,在1921年以后的八年期间,建筑业产值的年增长率约为6.7%,在1921~1925年间,城市和乡村新建的住宅从44.9万幢一跃而为93.7万幢。

在这一时期,电气工业也获得巨大发展。20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转向电气化,工厂设备的电气化程度从1914年的30%增长到1929年的70%,电气机器工业生产也相应得到发展,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都在20年代问世。收音机的产量在1923~1929年期间从19万台一跃为近500万台。电冰箱、电熨斗等家用电器也都大量增产,电冰箱在1921年还是新产品,只生产5000台,但八年后已增为90万台。电灯照明的人口比例,也从1920年的35%上升到1924年的50%。

“柯立芝繁荣”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得益于战后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20世纪科学的进步及美国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发明、创造、革新和引进,是20年代美国经济得以繁荣的最直接原因。其次是以福特发明的“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业的中心,大量的贷款和资本输出,则是经济持续繁荣的保障。还有在此期间,美国兴起了消费信贷与分期付款的新型消费模式,通过赊销极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三)繁荣表面下的危机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空前繁荣中,早已隐藏下巨大的危机种子。首先是资本的高度集中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据统计,在1922~1929年期间,工业生产指数几乎上升了50%,但所雇佣的职工的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工人实际还有所减少,而每小时的工资的增加还不足一美分。

1929年时,工厂工人的平均年工资还不到1500美元,有7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还不到2500美元。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最富有的只占人口0.1%的有钱人,他们的收入加起来相当于占人口42%的穷人的总收入。

其次是在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农业却长期处于萧条状态。农业的总收入在1920~1921年从160亿美元减为105亿美元,到1924年才超过120亿美元,农业的人均收入只有273美元,只是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为数众多的中小农场因无力承担拖拉机等农业机器的费用,在技术优良的大农场的竞争下每况愈下,纷纷破产。1919~1929年,被迫出卖农场的小农达500多万。

最后是股票与房地产投机的盛行带来的危险的泡沫经济。股票交易活动应该以经济运行状况为基础,但到1927年最普通的股票价格完全是投机性的,已经与一个公司的实际经营收入情况完全无关。股票的价格在投机需求的极度膨胀下持续上升,直到1929年9月达到了惊人的高峰。在此期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每股由179美元涨到335美元;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每股从128美元上涨到396美元。据统计,美国多种证券的年成交量,从20年代初的3亿股涨到1929年的11亿股。

但不幸的是,官方对隐伏的危机几乎毫无察觉,相反对经济繁荣的估计却极为乐观。共和党候选人胡佛(Hoover)在1928年8月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称:“我国今天比任何国家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消灭贫困的最终胜利”,“贫困从我国消失将指日可待。”不到半年,在1929年3月4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他便公开宣布:“总的看来,我们达到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慰藉和安全,从普便的贫困中解脱出来后,我们得到了空前的个人自由。”

而危机的征兆在1929年夏开始出现,当时住宅建筑业的收入已下降了10亿多美元,各企业的库存货物已增加了两倍,消费额的增长率下降了五分之四。

初兴的广告业

美国的企业主早在20世纪初就非常重视广告宣传作用,注重把握人们的各种消费心理,精心设计五花八门的广告,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刺激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欲望。20年代广告业已成为一个大行业,从烟卷到妇女内衣,一切东西都靠广告和标语出售,广告贴满了公告牌、填满了报纸以及充斥在收音机的电波中。1929年一年,美国企业界花在广告上的费用是34亿美元。

第二节 不堪回首的大萧条

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阴霾至今还未消散,在此80年前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破坏力远比这次要大,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是以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市的崩盘为标志的,在这次大萧条中,美国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在严峻的经济局面下,整个国家陷入一片失望与恐惧之中。

(一)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19日开始,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在英格兰银行提高银行利率的情况下出现抛售股票浪潮,股市行情急转直下,股价一路走跌。10月24日(星期四)中午,银行家们在摩根金融有限公司开会,商定共同筹资2.4亿美元组成联合基金,按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股票,以稳定市场秩序。但当天还是无法扭转局面,接着又出现了一阵猛烈的抛售股票风潮,一天之内共卖出1300多万股股票,十倍于以往正常交易量,导致股价进一步惨跌。银行家们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放弃了救市计划。而这时美国政府把股市的波动看成是正常的价格涨落,没有采取任何救市措施,这样股票价格在10月28日再次暴跌,并在翌日形成了股票市场崩溃的高潮。大小股民完全不看行情走势,在市场上大抛特抛,结果开盘仅半小时,就有300万股股票卖出。到收盘时,这一天共有1610万股股票易手,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到了年底,各类股票平均价格下跌了75%,纽约股票市场上大约45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蒸发殆尽。此后,股票行情继续下跌,在1933年,股票市值总额仅180亿美元,不到崩盘前的四分之一。

img71

▲1929年10月24日,投资者聚集在纽约证交所门前

股市是整个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危机不能不波及其他经济领域。首先受影响的是银行,它们因借贷方无力还债而陷入困境,作为贷款担保的证券,其价值往往低于贷款金额。在20世纪30年代头3年内,因为这种损失而倒闭的银行达5100家,储户的损失亦达几十亿美元。

(二)噩梦般的大萧条

由股市崩盘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随即无可避免地影响到各行各业,它们的销售、生产和雇工俱告削减,到1930年,美国已陷入经济全面大萧条中。银行倒闭,千百万投资者和储蓄者一生积蓄化为乌有,商店关门,工厂关闭,千百万失业者踯躅街头,求职无望。

在危机持续的4年间,全美共有十多万家企业破产,企业利润由过去的100亿美元锐减到10亿美元,企业的倒闭率在此期间上升了50%,银行倒闭数目也从1929年的659家逐年增加到1932年的3700多家。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1931年比1929年下降了53.8%,其他如建筑、汽车工业的生产都大幅度下降。美国的农业收入更从1929年的130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55亿美元,破产的农场主多达10万多户。美国工农业的困境严重地影响了它的对外贸易,1929年美国出口52亿美元、进口43亿美元,3年后这两个数字分别下降到16亿美元和13亿美元。

美国全国的失业人数由1929年的150万逐年增加到1933年胡佛离任时的1300万,这后一个数字为全美民用劳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受失业影响的人数达8000多万,而在职员工的工资也大为减少,产业工人的周平均工资在1929年时还有大约25美元,但到1932年只剩下17美元,约降低了1/3。

由于收入下降,公众的健康状况恶化。危机期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营养不良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人排长队等待领取救济食品,有些人则只能吃上土豆或者野菜,少数人甚至去偷狗饲料或者从垃圾箱中翻找食物。由于不断有人食用劣质的食品,肺结核、伤寒以及痢疾等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危机给美国的教育事业也带来了不良影响,许多家庭被迫放弃了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从1930~1933年,美国大学的总入学率减少了8.5%,甚至很多教育机构本身也因经费拮据而倒闭。

(三)捉襟见肘的救市计划

尽管1929年开始的危机已波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当时的胡佛政府对这场危机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他还提议说可把“危机”一词改为“萧条”,以免引起民众的恐慌。而且,一待情况稍有缓解,他就立即散布官方的欢乐气氛,试图以此减轻人们的恐惧心理。

由于受自由放任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不能大刀阔斧地采取行动,造成他的以平衡政府预算和恢复企业主信心为显著特征的救市政策力度不够,虎头蛇尾,难见实效。胡佛的救市政策存在明显的两面性,他一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也只在私下提意见而不愿公开干预。胡佛一面要求各州加快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又告诫他们在行动时“须谨慎行事”。他声称“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必须防止我们的人民中那些确有困难的人挨饿受冻”,但又不许联邦政府直接出面救济,只强调由私人慈善机构去解决问题。他虽然提出对各州的公共工程提供联邦补贴,但又坚决主张和维护传统的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以避免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并一再运用总统否决权来阻止有关法案的通过。

img72

▲胡佛在经济大萧条时表现不尽人意

退伍金军队

1932年5月,大量失业的退伍军人来到华盛顿,要求政府支付他们的退伍金,被媒体称为“退伍金军队”。到6月,2万名退伍军人及他们的家属在国会大厦附近露营。然而,尽管众议院投票同意支付退伍费,参议院却表示反对。示威群众便留5000多人作为代表继续抗议。7月28日,在胡佛总统的命令下,警察强行清除示威者的营地,并把示威者赶出华盛顿,造成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的惨剧。

这种缺乏力度、前后矛盾、消极的救市政策最后在1932年完全归于失败。美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整个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危机中经受考验,在1932年的总统大选中,呼唤变革的声音日渐成为主流。

第三节 再造美国——罗斯福“新政”

面对刚刚过去的2008 年经济危机,美国人在批评布什政策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提到另外一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是他推行的新政,帮助美国走出了上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出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怀疑,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追忆罗斯福,甚至发出了“美国需要又一个罗斯福”的声音。

(一)富兰克林·罗斯福其人

1882年1月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出生于纽约海德花园小镇一个上层企业主家庭,其父亲老詹姆斯·罗斯福和母亲萨拉·安·德拉诺分别来自纽约州富裕的荷兰裔和法裔的名门望族。1896年,罗斯福被送入以培养未来精英领袖为目标的格罗顿学校。在格罗顿公学他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及社会活动。从格罗顿公学毕业后,他于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1904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继续攻读法学学位。1905年3月,他与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埃莉诺结婚,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亲自参加了结婚仪式,使得结婚非常隆重,但富兰克林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总统而来,由此激发了他从政的决心。1907年,罗斯福从法学院毕业,进入律师事务所任律师。

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他乘着一辆红色的汽车,每天进行十多次演说,最终当选纽约市参议员。1913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他在任七年,表现杰出,主张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此后,罗斯福出任马里兰信用与储蓄公司的副董事长,同时又重操律师业。

就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政坛一帆风顺的时候,他因一次意外事故染上了致命的脊髓灰质炎,下肢从此瘫痪,在家人的鼓励照顾下,他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终于可以借助特制的支架独立行走。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并在1928年当选为纽约州州长。

1933年11月8日,充满自信、神采奕奕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轻松地击败了对手——前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知道他的头等大事是克服弥漫在全国的悲观失望情绪,为此他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发表了著名的就职演说:“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会复兴和繁荣起来。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的、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会把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在他就任总统的100天里,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出台了一系列应对萧条的政策法案,有效抑制了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使当时在危机中受苦受难、悲观绝望的民众看到了希望。

(二)“新政”面面观

由于金融业是经济危机的重灾区,罗斯福的“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入手。3月5日,罗斯福宣布暂时关闭一切银行,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总统改组破产的银行,对银行开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并提供3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大银行恢复营业。随后又实行债务延期、禁止储存、输出黄金等保障通货供应的措施,几天后原来的2万多家银行有一半得到了许可证宣告恢复营业,由此重建了银行的信用。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宣布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1935年又颁布银行条例,规定一切拥有100万美元的州银行必须在1942年加入联邦准备银行系统,以巩固国家银行制度,扩大国家中央银行的权限与控制力。

img73

▲罗斯福

在调整工农业生产方面,1933年6月,国会通过了《全国产业复兴法》,根据这一法案,罗斯福政府设立国家产业复兴委员会作为该法令的执行机构,它的职责是将各个产业部门的各企业单位组织起来,组成该产业部门的协商委员会,共同拟定能够为参加者遵守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限制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的生产量,避免盲目竞争与生产过剩,控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给大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加强其竞争实力。《全国产业复兴法》还对劳工关系也做了详细规定,按照它制订的企业主营业规定,规定工人有权利组织工会,就工资与劳动条件与资方“集体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高低工资与最高工时的限制规定。

在农业方面,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案》,以政府给予补贴的形式要求农场主缩减农业生产,减少耕地和产量,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过剩。这次法案实行的结果,是在1933年减少了棉田耕地1000万英亩,小麦耕地800万英亩,政府购买并屠宰生猪600万头,烟草生产量也减少三分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农业收入从1932年的19亿美元上升到1936年的46亿美元。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新政初期,政府制定《紧急救济法》,拨款5亿美元救济失业者。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基本的养老与失业保险制度。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大量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当时一个很受欢迎的公共工程是由国民资源保护团负责的森林保护项目,它专门吸收18~25岁失业的青年和退伍军人参加,他们住在帐篷里,进行森林水土保持工作,他们在密林中开辟防火带,清除危害森林的杂草,使价值4.2亿美元的自然资源获救。新政时期成立了很多诸如公共工程署、名用工程署和工程兴办署的机构组织负责公共工程建设,到1941年,这些机构建设了上百万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其中包括新建铁路的10%,医院的1/3,公共建筑的2/3,以及成千上万的桥梁、运动场、水利设施等。

在外交方面,罗斯福政府推行睦邻亲善政策,为了缓和拉美人民的反美情绪,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就宣布实行“睦邻政策”,并提出“民族平等”的口号,承认拉美各国的独立主权。此后,美国废除了强加给古巴的《普拉特法案》,撤回了在海地、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的占领军。1934年,美国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条例》,并成立专门的进出口银行,给拉美各国提供贷款,以扩大贸易。在处理与苏联关系上,罗斯福政府也采取务实做法,积极改善同苏联的关系,1933年11月17日,美苏正式建交,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的不正常状态。

罗斯福集邮

罗斯福每晚临睡前都会用半小时来集邮,他整理过的邮票有80万枚。他还关心美国邮票的印制,不管是从内容到设计,他都要亲自过问,他亲手过问过的邮票有200多套。第二次美国大战期间,美国开展了捐邮票慰问伤员的活动,罗斯福积极参加,不断把自己的邮票捐献出去。

(三)新政的效果与历史意义

新政使长期处于低谷的经济逐渐复苏,社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美国的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的复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美国的失业人口由1933年的1500万,减少到1933年的1260万,到1939年减为850万人。

新政对于美国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政使得联邦政府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联邦政府的职和权都空前集中,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从罗斯福本人到他的“新政”谋士们都认为一个关心群众福祉但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漠视人民疾苦却无所作为的政府好。

美国总统图书馆的创始人

在罗斯福以前,美国的总统都把他们在任期内形成的档案文件看作私有财产,往往总统离任,就把自己的档案文件全部搬走。由于有些总统珍爱档案文件,因此他们的档案文件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另一些总统则认为自己的档案文件没有保存价值,或不宜让别人看到,或因年久缺乏维护,因而档案经常出现损毁的情况。

罗斯福于1934年签订了建立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法令,1939~1940年,他用40万美元的捐款,在家乡纽约海德公园建成了自己的总统国书馆,收藏本人的档案文件和图书,并建议在他死后把图书馆连同地皮一起捐给美国人民。罗斯福总统图书馆于1941年向公众开放,罗斯福逝世后,墓地就建在图书馆里的公园内。此后,他的前一任总统胡佛以及后来的历任总统,全都援例在家乡附近建立了自己的总统图书馆。

总统图书馆在向公民传播与教育本国历史知识上发挥着极大的价值,杜鲁门总统在评价总统图书馆的意义时讲道:“它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所走过的路,以便让后人更清地看到我们的过去。”

罗斯福鲜明地提出了有名的“四大自由”观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也第一次在基本人权中注入经济因素。新的观念认为,在这样一个富有的社会中还有赤贫现象是不合理的、非正义的,消灭这种不合理现象应是政府和社会的目标。有劳动能力的人应有就业的权利;没有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的人应有得到救济的权利。

新政为美国建立了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与发财的机会相比,广大普通人所追求的更重要的是生活安全。“新政”的一系列立法,诸如失业救济、最低工资、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等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后来历届政府又加以发展成为今天的福利制度,美国逐渐成为了福利国家,普通民众的生老病死有了基本的保障,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

美国建国之初建立的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在新政中得到扬弃,在历史的大潮中得以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为美国此后成为超一流的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 从《中立法案》到《租借法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与美国通过内部经济与社会改革克服危机不同,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因历史环境不同而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武力扩张的法西斯式道路,法西斯国家野心的不断膨胀终于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最终在1939年9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虽然极力避免卷入战争,但也尽可能地支援英国、法国和中国反击法西斯侵略,并整顿自身的防务,积极备战。

(一)孤立主义与《中立法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和平主义和厌战情绪,不希望政府过多地卷入美国以外的国际事务。在国会中也有不少议员主张孤立主义政策,他们认为美国在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后,仍然取得了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和一系列外交方面的成功,美国不必再为欧洲事务承担过多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孤立主义思潮在30年代的美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与日本分别建立了法西斯制度,形成了战争策源地,国际局势空前紧张。战争危险日益加大时,美国孤立主义势力利用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大力鼓吹美国不应该卷入欧洲与远东的纠纷。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规定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中,美国或其属地不得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送到第三国,也不得输送到中立国运至交战国。

1935年,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根据中立法,美国对两国都实行了武器禁运,但因埃塞俄比亚的国力远不及意大利,美国此举在客观上帮助了法西斯的侵略。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国会又通过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各方出售武器的法案,还禁止美国公民以志愿者的身份前往西班牙。193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永久中立法》,除了保留原中立法的条款外,还规定把禁运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在英、法、美的纵容下,得到德、意支持的佛朗哥极右翼派别很快战胜了民主派势力,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并在1939年4月得到美国的承认。

▲1935年《中立法案》由罗斯福总统签署,正式生效后美国在欧洲的基本政策固定下来,推动了欧洲的绥靖主义。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又威胁要以武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酿成“五月危机”。其后,英、法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9月30日,英、法、德、意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为避免战争,一步步向德国法西斯的妥协让步。在此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事先不愿强烈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免危害“欧洲的某些政治上的绥靖”,继而在“五月危机”中始终保持缄默,完全置身世外,最后才在9月26日呼吁:“为了和平、公正和建设性地解决事端,不要让谈判破裂。”

(二)《租借法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庞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两天以后,英、法分别向德宣战,酝酿已久的二战终于爆发了。面对法西斯侵略势头的蔓延,美国罗斯福政府的外交政策悄然发生改变。

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利用民众对英、法的同情情绪,要求国会修改《中立法案》,废除武器禁运。他在9月21日的特别会议上指出:如果坚持原来的《中立法案》,将使美国误入歧途,对美国的中立与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造成极大的危害,废除了禁运,美国会比保持现行法律更能保持和平。他还指出:援助英国就是帮助美国自己,通过货物交易可以扩大国内的就业、改进国防、增加黄金储备。国会经过激烈辩论,终于通过了对《中立法案》修改的决议,取消约束性武器禁运,改为现购自运。这一修改显然对拥有庞大的远洋船队,控制了各大洋航道,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英、法有利。

闪电战

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攻势凌厉,无往而不利,二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闪电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

1940年4月,德军侵入丹麦、挪威,到6月20日,法国、比利时、荷兰等6个西欧国家被占领。德军在西线的大规模进攻,导致美国公众情绪更加倾向于反对纳粹德国,援助同盟国的声势大增。6月10日的民意测验表明,赞成向英、法提供飞机的人数比率,已从5月29日的47%增至80%。

1940年11月,罗斯福打破惯例,第三次当选总统。这时,英国用于现购自运的外汇储备即将耗尽,加上德国潜艇战的威胁,“运输自理”也十分困难,英国首相丘吉尔写信给罗斯福紧急呼吁美国大规模援助。12月17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以借邻居水龙头灭火来比喻美国应该以贷款或租借武器方式帮助英国。29日罗斯福更在“炉边谈话”中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次年3月31日,《租借法案》经国会通过,由罗斯福签署生效,规定总统有权向对美国防务至关重要而且对美国有益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物资,但由于孤立主义分子的阻挠,物资的运输仍需要受援国自理。《租借法案》便成为美国同反法西斯各国合作的军事、经济基础。至此,美国不但已由中立转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而且同英国建立起了军事同盟,按照该法案,美国向英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使当时受法西斯严重威胁的英国度过了最困难的危急时刻。

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兵三路突然袭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全面升级。24日,罗斯福也表示“美国决定在可能范围内,全力援助苏联”,美国开始逐渐加强对苏联的援助。8月9日,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于大西洋北部纽芬兰海面的军舰上,发表了著名的包括8点内容的《大西洋宪章》,宣布了反对侵略扩张、保护国家主权、解除侵略国的武器、确保战后和平、建立普遍安全等原则,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建立一个更为广泛而持久的普遍安全体制。9月24日,苏联宣布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反法西斯联盟终于形成。12月7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同样适用于苏联。至此,已同德军作战的英、苏与尚未参战的美国,在军事、经济上的合作就更加密切了,并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

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就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总统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不必要的客套,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总统与民众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就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于是就此定名。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罗斯福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向各界民众分析局势、解释政策、提出吁请,这也开创了美国总统与民众互动的生动案例。

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穿着平常服装的平民,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原来他是在听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第五节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突如其来但蓄谋已久的袭击。”

(一)美日矛盾的激化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突然袭击,并迅速占领整个东北。东北对于日本而言,既是反苏基地,也是掠取煤、铁、木材和粮食等物资的重要处所。对于日本的侵华政策,胡佛政府的国务卿亨利·史汀生阐明了美国的“不承认主义”,即不承认有损于美国在华的条约权利,反对日本独霸中国东北。罗斯福入主白宫后,继承了前任的对日政策。1933年6月,美国开始通过贷款形式支持国民党政府,为此招致日本的不满。1934年4月17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警告美国不得干预和损害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地位”。1936年,日本又声明不受华盛顿会议规定的美、英、日主力舰吨位比例的约束,企图排斥美、英在华势力,打破太平洋“均势”,确立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优势地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为了进一步达到其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野心,1940年7月组成的第二届近卫内阁决定放弃北上进攻苏联的计划,南进向东南亚侵略扩张。作为南进的第一步,日军于9月23日占领越南北部,这样日本的扩张严重威胁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日、美矛盾日益激化。

这时罗斯福调整了对华政策,实行对日本的扩张活动实行部分遏制。1938年6月11日,罗斯福宣布对日本实行飞机和制造飞机的重要原料的“道义紧运”,增加对中国的财政援助。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美关系处于僵持状态。在罗斯福的要求下,1940年7月国会授权总统统管战略物资出口,罗斯福开始并扩大了战略物资的禁运范围。

1941年2月,日本任命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开始了日美秘密谈判。日本企图通过谈判而取得支配西太平洋的主导权。如若不能得逞,也可麻痹英国,掩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准备工作。美、日两国从3~12月举行了60多次会谈,但因双方利益矛盾根本对立,无法调和,未达成任何协议。罗斯福尚不愿在亚洲进行一场战争,只是在日本继续进行“南进”,占领全部印度支那地区以后,才于1941年7月26日颁布行政命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实行停止与日本的包括石油在内的贸易往来。同时,美国根据1941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给予中国援助。美国对华援助的目的是保护美国在华利益,在军事上支持中国与日本打一场消耗战,减轻美国的压力。

东条英机

日本陆军大将、政治家,第40 任首相。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昭和天皇最忠诚和最愚鲁的手下,长于行动,短于思考。在关东军因独断专行、凶狠残暴有“剃刀将军”之称。

10月18日,日本主战的强硬派东条英机接任首相,在表示继续与美谈判的同时,加快了战争准备。11月5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定,并将日期定在12月初。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对美、英、荷开战。次日,日本军部最后确定将于东京时间12月8日发动对美国的战争。但为了制造假象,掩饰袭击行动,日方继续参加谈判。12月6日晚8时半(东京时间),日方将最后通牒分段发往野村大使,当野村将最后通牒面交赫尔时,珍珠港事件已经发生一个半小时了。

(二)珍珠港的耻辱

为了掩盖偷袭珍珠港的军事行动,日本采取“声东击西”的诡计。1941年12月6日,日本舰队驶入暹罗湾,摆开南下架势。同日,罗斯福以个人名义写信给日本天皇,敦促他运用其权威来维护和平,但已毫无意义,日本海军主力已接近珍珠港。

11月中旬,6艘日本航空母舰在九州的佐伯港集结完毕。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亲临港口,登上“赤城号”旗舰。他召集全体军官,告诉他们同美国的谈判行得“非常糟糕”,因此,他们将出发并发动一场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接着这几艘航母离开日本港口,向浩瀚的太平洋挺进。

11月24日,一连串小艇将数百名飞行员送到“赤城号”旗舰上举行最后一次聚会。心绪不宁的飞行员将作战室和飞机库挤得满满的。一位名叫铃木的中尉间谍正在向他们报告他最近的珍珠港之行,还出示了许多从当地一架向游客开放的飞机上拍摄到的军事设施照片。飞行员们为喝“最后一次酒”频频干杯,狂吼着“效忠天皇”的口号。两天后,舰队向夏威夷群岛进发,12月2日,山本的一个密电打到舰队,宣布谈判行将失败。舰队继续在汹涌的波涛中前进。12月7日凌晨,300多架日本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分两批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是“苦肉计”吗?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罗斯福称该天是美国的国耻日,毅然向日本宣战。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关于此事有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事件爆发之前,美国高层已经预见到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并作了相应部署,一切都是美国自己导演的“苦肉计”,目的就在于合理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日7点50分,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内华达号”战列舰炮塔上,水手杰姆斯正在甲板上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畅销小说,突然,从天上如雨点般掉下来的黑色炸弹使他惊骇得丢下书就跳上炮台开始射击。另一艘“奥格拉拉号”战舰上的一个雷达兵跳上岸就开始狂奔起来,待他再回头看时,只见机枪子弹如下雨般泻在他刚才站立的甲板上。他事后说:“我永远忘不了飞机上那家伙的脸,他长着一小撮胡子,不停地狞笑着。”

美国的几艘航空母舰那天恰恰都在珍珠港外的海上,但是所有的战列舰则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港内。说时迟,那时快,日本人的一颗炸弹不偏不倚地扔中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舱的弹药库,只见火光一闪,一团火球直升高处,刹那间浓烟笼罩住整个战列舰。

这时,“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上扩音器传出严厉的命令:“这是真正的战争,赶快各就各位。”但是,无论怎么快都显得慢了一大步。正在机舱里的沃尔特下士只见海水和油污从破裂的水管里不断涌进舱内。舰上灯光全部熄灭,舰身开始摇晃。沃尔特拼命往上挤,舱内水位迅速增高,舰身接着又开始倾斜。沃尔特拼命敲打船板,救护人员好不容易在钢板上打了个洞才把他救出来,这时舱内的水已经淹到了他的颈部。沃尔特是最后一名幸存者,他的477名同伴统统淹死在舱内。

img74

▲珍珠港遭袭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

两个小时后,战果累累的日本飞机离开了珍珠港。当天深夜,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独自一人在旗舰“宾夕法尼亚号”的甲板上漫步——这是一艘因为故障停泊在船坞里而幸免于难的战列舰。司令官走到一个水兵面前平静地问:“你的伙伴怎么了?”他看上去就像一个被鞭挞了一顿的人,苍凉的话音使对方至今难以忘怀。

复仇的闪电——截击山本

1943年4月,美军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密码,获悉山本五十六将于4月18日乘中型轰炸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到前线视察。罗斯福总统亲自做出决定:“截击山本。”美军派出战斗机空中伏击,于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空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几天后,日军找到了座机残骸。山本五十六的尸体依然被皮带缚在座椅上,他头部中弹,仍握着佩刀。山本五十六是历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中唯一的战死者。

日本方面将山本五十六的死讯封锁了34天。5月21日东京电台才公布“山本壮烈牺牲”的消息。日本当局追授山本元帅称号,6月5日,在东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img75

金梅尔所指挥的太平洋舰队遭此次突袭几乎全军覆没,8艘战列舰中,“亚利桑那号”、“俄克拉荷马号”和“西弗吉尼亚号”已经沉没,“加利福尼亚号”正在沉没,“马里兰号”遭到重创,“内华达号”也中了一枚鱼雷和两枚炸弹,“田纳西号”受轻伤,只有“宾夕法尼亚号”侥幸躲过这场灾难。美军188架飞机被击毁,4500多名美军官兵伤亡。

下午2时20分,日本大使野村走进了国务卿赫尔的办公室,赫尔对这位大使很冷淡,连座位也没有让一下。野村把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给了赫尔。赫尔看完文件后凝视着日本大使,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在我整个50年的公职中,从未见过如此充满了无耻的虚伪和歪曲的文件。我至今做梦也想不出,这个星球上竟然还有撒出如此弥天大谎和牵强附会的国家!”

当天晚上,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他的书房里铺满了地图,罗斯福总统宣读了向日本宣战声明的全文。第二天,国会通过了宣战声明,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六节 “火炬行动”到柏林战役——美军在北非、欧洲战场

对日宣战后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2月22日签署了新的《选征兵役法》,新法规定所有18~64岁的男子必须进行登记,现役军人都要在战争期间服役,并且规定延长服役期半年。按照该法案,美国一共招募了1000万人入伍,到二战结束前,美国一共有军队1514万人。次年1月中旬,为了进行全面的经济动员,罗斯福还设立了取名为战时生产局的专门机构。在此期间,美国军队陆续在太平洋地区、北非和欧洲战场投入了战斗,按先欧后亚的原则,欧洲战场是美国的军队作战的最关键地区。

艾森豪威尔的“第一”

在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的前途是“第一大”——唯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一)火炬行动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的英军协同作战,消灭在北非的德、意部队。

1942年11月8日午夜,由500多艘军舰和运输船组成的庞大的英美特混舰队,载着10万大军,在大量飞机的掩护下,分三路在法属北非登陆,开始了英、美盟军的“火炬”作战行动。当时北非的守军是受德国控制的法国维希傀儡政府的军队,由于法军对法西斯纳粹占领法国的行径强烈不满,因此对美英联军的抵抗不是很坚决。

乔治·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将军麾下的美国部队负责进攻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驻守当地的法国维西政府的贝图亚尔将军试图投诚,但遭到摩洛哥总督盖诺的反对。这时在盟军的压力下,维希政府北非地区武装部队总司令弗·达尔朗海军上将下令停止战斗,迫使盖诺于11月11日宣布投降,美军遂占领卡萨布兰卡。在阿尔及利亚,由弗雷登将军指挥的美军与法军激战后,于11月10日攻占了奥兰。由海军少将罗斯指挥的英国部队进攻阿尔及尔,由于法国马斯特将军等人主动投诚,英军未遇抵抗而顺利得手,“火炬行动”大获成功。

1943年初至2月中旬,德军在突尼斯集结兵力,于2月14日发起反扑,被盟军击败。4月19日,盟军发动总攻,经过18天激战,于5月7日分别攻占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由于没有运输船只可用于撤退,成为瓮中之鳖的25万德意军队只得于5月13日全部投降,北非战役胜利结束。这场较量除达到盟军预期的战略目的外,还锻炼了刚刚投入战争的美国军队。

(二)西西里战役

1943年5月,庞大的美、英军队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开始发动了以进攻意大利为战略目标的西西里战役。7月10日,16万英美盟军正式实施西西里登陆战役,经过两天的激战,盟军全部登陆,占领了西西里岛南部。接着,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国第7军同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军一起展开了持续一个多月的两栖作战。8月17日,盟军最终打败了士气低落的意大利军队。7月25日,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推翻墨索里尼的政变,法西斯政府倒台,新政府成立后立即派密使与英美展开停战谈判。9月3日,意大利政府与盟军签订停战协议,9月8日,意大利正式宣布投降。后由于德军救出墨索里尼,并反扑包围罗马,意大利新政府匆忙逃走,德国在罗马建立了以墨索里尼为首的傀儡政权,盟军与占领意大利的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img76

▲登岛

9月3日英军登岛开始进攻意大利本土。9月9日,由美国将军马克·克拉克指挥的一支盟军在那不勒斯以南的萨勒诺岛登陆,向意大利西海岸进军。经过与挖壕据守的德军激烈战斗后,克拉克的部队同从西西里岛北上的蒙哥马利部队会合,西西里战役取得了成功,后来经过数月激烈的战斗,盟军终于在1944年6月4日攻克了罗马。西西里战役的胜利,不但消灭了德国的部分有生力量,迫使意大利政府投降,使盟军完全控制了地中海上的交通,而且有利于盟军今后在欧洲的作战。

(三)诺曼底登陆

1943年11月28日,罗斯福与丘吉尔飞抵伊朗首都德黑兰,同斯大林会谈。在这次历时4天的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同盟国首脑第一次面对面地一起商讨了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方面的问题。

在对德作战问题上,英、苏之间分歧较大。斯大林希望美、英尽快开辟第二战场,而丘吉尔却以各种借口拖延。罗斯福则坚持早些时候提出的“霸王战役”计划,认为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是进军德国的最理想路线。后来,三方终于达成了以罗斯福意见为基础的对德作战计划,美、英同意在1944年5月实施“霸王战役”计划。

艾森豪威尔的战后感言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德黑兰会议后不久,经美、英商定,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担任西北欧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是:在诺曼底地区登陆后,随即占领法国西北部,并与在法国南部的盟军会合,向德国腹地进攻,协同苏军共同击败德军。经过充分的准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战在1944年6月5日正式开始。仅在最初的进攻中,盟军就使用了20多万兵力、1500辆坦克、5000多艘舰艇和1.2万架飞机。6日傍晚,盟军击退了德军的反扑,已在诺曼底附近建立了牢固的滩头阵地。

到7月中旬,盟军不但掌握了制空权,而且登陆部队也超过了百万之众,从7月底开始至8月中旬,盟军先后对德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取得了巨大战果。8月15日当盟军向法国心脏地区进军时,美、法军队又从法国南部登陆,实施先称为“铁砧”后称为“龙骑兵”的两栖作战行动。9月上旬,“龙骑兵”与盟军主力的右翼在法国与瑞士边境会师。

与此同时,盟军于8月25日在法国爱国者的配合下解放巴黎,盟军最高统帅部也迁到了凡尔赛。盟军从9月中旬起分兵几路向德国边界挺进,但因德军顽强抵抗,盟军的进攻很是艰难。盟军才在1944年10月攻占第一个德国城市——亚琛。后来,德军在比利时的阿登地区调集了25个师发动反攻,在历时月余的阵地战中,德军纵深突进达60英里,盟军损失惨重。1944年1月底,盟军才恢复了原来的阵线。阿登战役后,德军再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了。

(四)攻克柏林

l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了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会议在原则上达成了战后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的协议,并确定了波兰的战后政府组成原则与疆界。会议还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满足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要求,同意维持外蒙古独立现状,把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及附近所有岛屿划给苏联,将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作为海军基地。

罗斯福从雅尔塔回国两个月后,在乔治亚州度假时因患脑溢血症逝世。像罗斯福那样被人民深切哀悼的人,在美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副总统哈里·杜鲁门就任总统后,开始有力地领导全国,继续为实现彻底打败德国与日本法西斯的目标而努力。

img77

▲罗斯福的葬礼

就在雅尔塔会议前后,盟军正在西线的莱茵河集结,准备新的进攻。1945年3月中旬,美军突破齐格菲防线,打到了莱茵河畔,3月23日美、英主力部队开始强渡莱茵河。4月1日,北部的英军与中部的美军会师,将32.5万德军围困在鲁尔区,4月18日,鲁尔区被困德军向盟军投降。4月19日,美军占领莱比锡。4月25日,美、苏军队会师于柏林以南约75英里处的易北河。

4月22日,苏军到达柏林,4月27日,苏军逼近柏林市中心,与德军展开巷战。4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在意大利被游击队处决。4月30日,苏军占领柏林的国会大厦;当天下午,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5月2日,苏军全面攻占柏林,柏林城防司令率残部投降。5月4日,德国西北部、南部和丹麦、荷兰边境的德军全部向美、英军队投降。5月7日,在设在兰斯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总部,德国防军元帅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在德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的文件上签字,欧洲战场上的战争正式结束。

第七节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场是日本和美国等同盟国家间的主战场,战争爆发自日本海军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军事重地珍珠港,美国与日本的海、陆、空军在太平洋的海域与岛屿展开了殊死厮杀,美国凭借先进的科技力量与雄厚的国力很快转变了初期的被动局面,一步步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

(一)日军的闪电战

在日本空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南方军40余万人,分兵数路进攻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在日军计划周密的闪电战进攻下,英国和荷兰的军队节节败退,丢兵损将。日军出兵占领了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等地,之后日军开始猛攻美国控制的菲律宾群岛。

最初,近2万名美军和10余万菲律宾士兵在美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进行了阻止日军登陆的战斗。但是,由于日军兵力十分强大,装备精良,战斗力远胜于美菲联军,美菲联军难以抵御,被迫退却。1942年2月,乔纳森·温赖持将军继麦克阿瑟出任在菲律宾的美军司令,并继续在马尼拉对面的巴丹半路进行抵抗。4月9日,日军攻占巴丹。第二天,被俘的美菲军人被胁迫在6天内步行85英里,由于酷热和饥饿,有数千人在这次“死亡行军”中遇难。

这样日军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占10倍于日本本土的东南亚约386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歼灭同盟国陆军和海军30多万人,建立了一条北起千岛群岛,经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北所罗门群岛、爪哇岛、安达曼群岛,直至缅印边界的外围防线。

(二)战争的转折点——中途岛与瓜岛

为了防范美军持续由侧翼直接对日本本土进行攻击,歼灭美国航空母舰,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便积极策划了对夏威夷群岛的前哨阵地中途岛的进攻作战计划。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美军的间谍人员破译了日军的密码,海军提前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

img78

▲美军“大黄蜂”航母上的舰载机编队

中途岛战斗从1942年6月3日打响,美军飞机从“大黄蜂”、“约克镇”与“企业号”等航空母舰上起飞,共击沉了日军海军旗“舰赤城号”等四艘航空母舰。美军乘胜追击,又击沉和重创了日本两艘重型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击毁了323架飞机。当然,美军的损失也不小,“约克镇”航空母舰与一艘驱逐舰被击沉,损失飞机147架。

经过中途岛的惨败,日本的联合舰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空作战。从此以后,日军被迫停止了在战略上的全面进攻,转而采取守势。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对整个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

中途岛密码战

突袭珍珠港之后,山本五十六再次策划攻占美国重要的航空基地中途岛。美国密码专家约瑟夫·罗奇福特少校发现日本电报中频繁使用“AF”两个字母。这一代号显然表示某一大军事行动的目标。据美方推断,“AF”指中途岛。中途岛上的海军司令部受命用浅显的英语拍了一份作为诱饵的无线电报,报告中途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果然不久以后美军截获的一份日军密码电报声称:AF可能缺少淡水。经过这一证实,美国把舰队埋伏在中途岛附近,给日军迎头痛击。

中途岛海战失败后,日本把注意力集中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下一时期作战的目标集中到东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一线,而主要力量集中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上。6月中旬,日军急忙在该岛上扩建飞机场,如果这个机场建成,美澳交通线就会受到严重威胁,附近岛屿的美军就将饱尝日本人的航空炸弹。尼米兹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决定调整计划,将瓜岛列为首要夺取的目标。

1942年8月7日清晨,一支由89艘舰船组成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庞大舰队借助恶劣天气的掩护,劈波斩浪地驶入瓜岛和图拉吉海域。趁日军不备,1.1万名美军没有遇到抵抗就顺利登陆。第二天早晨,没有地图的美军摸索着到达机场,日军扔下没来得及吃完的早餐逃入丛林,美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已近完工的机场,缴获了大批粮食和设备。

此后日军与美军在海上与陆地为争夺瓜岛的控制权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在强大的美军攻势下,逐渐丧失了制空权与制海权,败局已定时,从1943年2月1日开始,山本五十六用20余艘驱逐舰分三次将奄奄一息的1.3万日军运出瓜岛,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就此结束。在这场历时半年的血腥战役中,美国陆海军伤亡共1.1万多人,损失军舰24艘,飞机250架,而日军共伤亡近5万人,其中飞行员2362人,损失军舰24艘,飞机893架。此役之后,日本不仅损失惨重,消耗巨大,失去了开战之初的兵力优势,还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全面被动的局面。而美国则掌握了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主动,以所罗门群岛为踏脚石,揭开了太平洋上大反攻的序幕。

(三)越岛战术

在此后一年里,以美军为主的同盟国军队在太平洋上的兵力增长十分迅速,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盟军地面部队在西南太平洋发动进攻,开始实施著名的越岛作战方案。

1943年中,美军对南太平洋上的最大兵站——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的日军发起攻击,其第一个战略目标是攻占所罗门群岛中部的新乔治亚群岛和西北部的布干维尔岛。10月初,美军占领新乔治亚后,日本加强了布干维尔岛的防御,守军增至6万人。11月1日,美军开始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受到日军拼死狙击。美军虽没有占领全岛,但岛上的日军孤立无援,难有作为,最后只能束手就擒。

1944年夏季,美国的陆、海、空力量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取得了绝对优势。1944年6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向西太平洋的重要关隘——塞班岛发起进攻,经过殊死战斗,美军终于在7月7日攻克了塞班岛,全歼岛上的3000多日军。6月19日,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海域打败日军,击沉日军航母2艘,击毁日军440架飞机,随后,美军突破了太平洋上日军的内防御圈,将日本本土与西南诸岛完全置于盟国的正面打击之下。

1945年2月19日,美军登陆距离日本更近的硫磺岛,与守军展开一个多月的浴血鏖战。2.1万多名美军在战斗中死伤,2.5万多名日军被击毙。3月2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终击领全岛。4月1日,美军开始进攻掩护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障碍——冲绳岛,日军以满载炸弹的“神风”飞机对美国军舰和运输船开展疯狂自杀式攻击。在近3个月的激战中,日军伤亡12万多人,被俘9000多人,损毁飞机400多架;美车以损失飞机760架,伤亡7.5万人的代价,于6月21日最后占领冲绳岛,彻底摧毁日本本土的外围防线。

越岛进攻

所谓“越岛进攻”,就是不实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绕过敌人防守坚固的岛屿或在战略上不重要的岛屿,直击敌我双方交通要塞等岛屿,加速战争胜利进程。

太平洋战争中的“敌侨”问题

1942年2月19日,在一些反日激进势力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9066号总统令》,出于防止“敌侨”进行破坏活动的考虑,这项命令要求居住在太平洋沿岸200英里内11万日裔美国人与日本侨民全部迁往位于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卡罗来那、阿肯色、爱德华等地的收容营监管起来。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对在世的这些日本侨民给予每人2万美元的赔偿。

当美军开始进攻日本本土时,日本军界还是计划实行焦土政策,拼死抵抗美军的进攻,据当时的军事作战专家估计,美军要完成对日本本土的占领,将还要付出至少100万人的伤亡。基于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开始考虑使用非常规武器,达到摧毁日本的战斗力,逼迫日本投降。

第八节 广岛与长崎上空的蘑菇云

二战期间,美国为先于德国造出原子弹,制定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集中当时欧美最优秀的科学家,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原子弹,并把其中的两颗投掷到日本的广岛与长崎,把这两个城市炸成一片废墟,狂妄的日本政府在这一威力巨大的武器面前不得不俯首投降。

(一)必须抢在希特勒之前

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罗马大学教授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在以中子撞击种种原子的实验中,发现用人工制造铀原子的方法,以及由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从而获得1938年诺贝尔物理奖。为了逃出意大利法西斯的魔掌,费米趁赴瑞典领奖之机,携带家眷逃到了美国。当时在美国已经集中了不少从德国逃亡来的科学家,包括在科学界享有极高威望的爱因斯坦。

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原子核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他们发现,当用中子去轰击铀原子核时,铀原子核会分解成质量相等的两半,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发现引起了科技界的震惊,这意味着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可以被制造出来。这时,深知原子弹威力的希特勒,在德国陆军军械部设立了核研究局,并建有核研究实验中心,组织海森堡等一批物理学家展开了核研究工作。不久德国科学家使用离心法,成功地分离出了所需的铀。

1939年夏,费米和犹太物理学家希拉德等科学家从一份机密情报上得悉,德国科学家正在进行核裂变实验的消息。这使希特勒有可能利用这一成果首先制造核武器,如果德国法西斯掌握了这一极有杀伤力的武器,后果将不堪设想。“必须抢在德国之前”,费米和希拉德意识到情况的紧迫,于是他们会见了爱因斯坦,请他敦促美国当局着手研制原子弹。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阐明了进行原子弹研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还附上科学家们写的一份备忘录,就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解释,由罗斯福的经济政策顾问萨克斯交予总统本人。10月11日下午,萨克斯身负科学家的信任和重托步入白宫,向总统递交了爱因斯坦的信,可是罗斯福觉得这些应是科学家的事,他淡淡地说:“现在由政府出面组织操办,是否为时过早了?”

当萨克斯怀着绝望的心情准备告辞时,总统邀请他第二天共进早餐,回来后萨克斯苦苦思索!第二天他迂回作战,旁敲侧击,以拿破仑拒绝富尔顿关于蒸汽船的建议的教训借古讽今,终于打动了罗斯福,当天晚上,美国成立了铀咨询顾问委员会,专门研究原子能应用于军事的机构。

img79

▲爱因斯坦署名送交罗斯福总统的呼吁美国制造原子弹的著名信件

(二)“曼哈顿工程”计划

1941年12月6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罗斯福批准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此计划规模异常庞大,投资达20亿美元(约相当于今天的300亿美元),该工程在巅峰时期曾聘用过54万科研人员。

1942年,罗斯福和丘吉尔首相达成协议,把美英科研部门的所有力量集中在远离德国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科学家共同开发研制原子弹。美国成立了以罗斯福为首的最高决策小组,下设军事政策委员会。曾担任工程兵司令、办事干练的格罗夫斯将军被总统授权领导组织原子弹研制工作。军方选择远离城市处建立了一个秘密从事原子弹的生产基地,格罗夫斯将它取名为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后来被简称为“曼哈顿工程”。

“曼哈顿计划”中的中国身影

在“曼哈顿计划”中,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吴健雄1912年出生于江苏,1936年留学美国,她的老师就是奥本海默。奥本海默对吴健雄的物理才能特别赏识,从1944年3月开始,吴健雄经奥本海默推荐,获得了特殊的保密许可,参加了美国的最高机密“曼哈顿计划”。吴健雄在整个核武器研制当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她在美国率先研制了原子核的分裂反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试验,就是把过去的原子弹爆炸核裂变反应这样一个理论变成一个试验来验证。

美国制造原子弹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就是美国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继任总统后才知道此事,“曼哈顿工程”的保安措施非常严密,所有来往邮件都要经过严格检查,来往电话一律受到监听,科学家离开实验室就有人如影随形盯梢。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数十万人当中,只有12人知道整个计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

曼哈顿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一位不到40岁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Oppenheimer)。罗伯特·奥本海默毕业于哈佛大学,后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博士学位,1941年秋开始从事有关原子能军事利用的理论研究。奥本海默以杰出的才能和激昂的爱国热情承担起曼哈顿工程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重任,为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后被尊称为“原子弹之父”。

1942年12月2日,费米领导筹建的原子反应堆工程首传捷报,在芝加哥大学斯塔格运动场的西看台的地下成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性铀——石墨原子反应堆。

经过四年多时间的研制,在众多土木工程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军官的全力协作与精心工作下,1945年7月,美国终于装配成功三颗原子弹,其代号为“小玩意儿”、“小男孩”和“胖子”。

7月16日上午5时30分,在美国西南部邻近墨西哥国境的新墨西哥州境内的沙漠地区阿拉莫戈多,安置在高空铁塔上的那颗代号“小玩意儿”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只见一个浓紫色间杂橙色光亮的大火球腾空而起,形成一个直径约1.6公里的小太阳,闪光照亮16公里以外的山脉,一座高空钢塔被高温完全蒸发,爆心周围700米的沙漠表面被火焰溶成了一片玻璃体,蘑菇状的原子云冲向万米高空,爆炸力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

在爆炸后的几个小时,正出席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接到了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杜鲁门漫不经心地对苏联首脑斯大林说:“美国已拥有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斯大林冷静地说:“那就让它来对付日本吧。”

img80

▲投向广岛的“小男孩”

(三)广岛与长崎的世纪浩劫

1945年7月25日,杜鲁门作出了在他总统任期内最重大的一项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不肯无条件投降,就要对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7月26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军事情报局把《波茨坦公告》公开向日本广播,该公告马上引起了日本的关注,日本内阁经过冗长而激烈的争论后,在军方强硬派的坚持下,决定对《波茨坦公告》采取“默杀”的对待,不予答复、置之不理。

1945年8月6日下午8时15分17秒,两架美国B-29飞机在日本广岛市中心离地面580米的上空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就在这一瞬间,闪光、热线、巨响、暴风覆盖地面,把广岛市中心的一切建筑物全部毁掉,爆炸圈里的一切人与物体都在转瞬间被熔化得无影无踪。原子弹爆炸后,首先是一道使人双目失明的强烈闪光,随即传来震撼山岳的巨响,翻滚的烟幕笼罩全市。原子弹在爆炸的一瞬间,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热,形成小火团,火球直径约100米,表面温度为7000℃~9000℃,好像地面上出现的一个小太阳。从火球发出的热线,不用说人畜,连砖瓦的表面都被熔化为发泡状态,玻璃则被灼烧为怡糖状。广岛当日死伤13万多人,而当时广岛市区的总人口才34万人。

在爆炸的几分钟后,天空中开始落下一阵奇怪的雨。雨点有如子弹大小,而且全是黑的。这个吓人事件是由于原子弹爆炸的火球蒸发水汽形成的云层迅速冷却所造成的。广岛不幸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负隅顽抗与美国政策急切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矛盾的牺牲品。

8月9日上午11时30分,美军飞机又在长崎市投下剩下的那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长崎的受灾情况基本和广岛相同,只是因当地多山,原子弹的破坏力稍小一点,当日死亡3.5万余人,受伤与失踪6万多人。

8月10日,日本内阁通过中立国瑞士政府送交美国一份文件,接受《波茨坦公告》所提条件,并希望美国能“谅解”日本国民的感情保留天皇。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日本昭和天皇通过电台宣读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向盟军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盟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img81

▲遭到原子弹袭击后的日本广岛

核电站的诞生

1954年6月27日,原子能的发现首次成为用于和平建设的能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了。这就是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虽然是一座小型发电站,功率只有5000千瓦,但它却表明,和平使用原子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据统计,至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运行中的核电反应堆约400个,其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第八章  一山二虎——冷战与热战

二战中,美国作为唯一本土未受战火破坏的交战国,由于军需物资订单的刺激,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与战后同样迅速崛起的苏联构成两级格局,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美国在与苏联的外交斗争中,坚持有理有节,凭借雄厚的国力和西欧国家的支持在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上挫败了苏联相关举措。但在朝鲜与越南战争中,因社会主义力量的顽强抵抗,以及美国欧洲事务第一的安全战略的牵制,美国在“局部地区”的热战未能取得全面的胜利。

img82

第一节 杜鲁门主义与冷战的开始

由于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在二战废墟上崛起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在20世纪后半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领域的冷战,并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发生了局部的热战。

(一)美国霸权地位与美苏矛盾

与战前相比,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战争中,战前6个资本主义大国中的德、意、日三国被彻底打败,成为战败国,英、法的实力也受到严重削弱,只有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不但没有在战争中受到削弱,反而大为增强。

在经济力量方面,美国在资本主义工业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由1937年的41.4%增加到1947年的62%。美国黄金储备1949年高达246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总量的73.4%。在军事力量方面,1939年,美国军队总数只有33.5万人,国防预算不过10亿美元,到1945年,美国军队总数达到1200万人,国防预算达到800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拥有最庞大和最有威力的空军,海军也首屈一指,484个美军海外基地几乎控制了全球所有的海域。

大战期间,由于美、苏两国都受到法西斯势力的威胁,因而结成了战时同盟关系。但是,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临近,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战时同盟的政治基础开始动摇。美、苏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日益扩大和激化。

苏联计划在东南欧建立一条“安全带”,毗邻苏联的小国如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必须受苏联控制,由苏联掌握它们的军事计划和外交政策。与此相反,美国和英国希望这些东南欧国家成为亲西方势力,在苏联边界上形成一条反共的“防疫地带”。

杜鲁门一上台,便极力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在他看来,“俄国人需要我们,比我们需要他们多得多”。虽然当年杜鲁门曾力主支持罗斯福关于促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主张,但在苏对日宣战后的第二天,杜鲁门立即宣布东欧国家“不应是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同年8月18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发表声明,公开谴责苏联操纵保加利亚选举,美、苏矛盾随着战争结束而日趋明显。

(二)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的陪同下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杜鲁门便借此机会,公开打出了“冷战”的信号。丘吉尔耸人听闻地提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现在需要的是作出解决问题的安排。”他声称“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踏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丘吉尔主张建立英、美军事同盟,共同对抗苏联和它控制的东欧国家,该铁幕演说成为冷战的前奏曲。

1947年4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他的一篇咨文。杜鲁门在咨文中宣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的威胁”,“希腊的邻国土耳其也值得我们给以重视”。他说,希腊一旦“失陷”,对土耳其的影响将是直接的、严重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这不仅将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影响,并且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因此,杜鲁门请求国会在1948年6月30日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选派军事人员前往那里执行任务,采用一切经济和军事手段来帮组希腊和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渗透,杜鲁门指出,苏联已成为美国的敌人。因此,既然美国出钱出人打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应该拿出钱来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杜鲁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了援助希腊的法令以后,在同年最后五个月中,美国运给希腊的军事共达7.4万吨,截止1949年年中,希腊共得到6.48万美元的援助,其中有5.29万美元用于希腊内战。美国政府在1947年11月成立了美希联合参谋总部,调动军事人员达1.8万人。在杜鲁门主义“积极援助”下,希腊的共产党武装遭到残酷镇压,美国完全控制了希腊的军事和外交。

美国对土耳其也提供了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用于军备、飞机和船只,其余则用于改造兵工厂和公路,仍与军事密切相关。1947年7月,美国改组并重新装备了土耳其的军队,在伊斯肯德伦湾建立了海军基地,在阿达纳等地建立了空军基地。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1946年2月22日,时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付苏联的长期战略。1947年7月,乔治·凯南在《外交季刊》化名“x”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提出了对苏遏制战略。凯南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固有的对抗性,苏美不可能是伙伴而只能是对手;但他又认为苏联的行为是有弹性的,苏联政府会在优势力量面前退却。因此,美国必须在一系列根据苏联的政策转移和策略部署而经常转移的地理点和政治点上,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

第二节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它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美国实施这一计划不仅是为了西欧的经济复兴和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希望借助欧洲的经济复兴来遏制苏联对西欧地区的渗透,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一)战后西欧的危机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这场浩劫带来的灾难、损失难以言状。战争使英国的国民财富损失了1/4,船舶吨位减少了3/4,和其他西欧国家一样,黄金外汇储备枯竭,一半以上的工业完全瘫痪,煤矿完全关闭,失业人数突破600万。丘吉尔惊呼“大英帝国的权力与地位一落千丈”,“英帝国的力量和影响已下降到惊人的最低点”。

法国的状况更为严重,法国在希特勒的闪电战中败降而饱尝了亡国之痛,战争夺去了140万法国人的生命,经济损失惨重,按1945年价格计算,其损失高达48930亿法郎,百万公顷以上的土地被破坏而无法耕种,1945年初工业生产还不及1938年的一半。加之1946年底又碰上了百年罕见的酷寒,真是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1946年联邦德国地区的工业生产只及战前1938年的23%,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成了一堆瓦砾,老百姓已经无法生活下去。其他西欧各国生产凋敝,濒临崩溃,原料、燃料和日常生活品奇缺。经济的衰败使得西欧民众对现政权的不满与反抗情绪与日俱增,政局动荡,当地像法国、意大利共产党力量迅速壮大,西欧各国资产阶级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美国政府认为,在战后美、苏尖锐对抗的局势下,西欧危机“正好为共产主义的俄国统治世界提供了良机”。从经济复兴、安全防御来说,西欧要借助美国的力量;从战略需要来看,美国则更需要西欧的复兴,联合起来与苏联对抗并夺取世界霸权。

(二)马歇尔计划与西欧的复兴

1947年初,美国前总参谋长马歇尔(Marshall)将军接替贝尔纳斯出任美国国务卿。6月5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马歇尔向8000名听众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他首先对欧洲的经济形势作了简要的回顾,强调欧洲已经是一片废墟,整个经济结构已土崩瓦解,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就会对美国和整个“自由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马歇尔说:“事实真相是,欧洲在今后三四年内需要从外国,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粮食和其他必需产品,其需要量比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大得多,因为它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他说“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他还强调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马歇尔计划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以自助为基础的,其目的是要使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与美国共同设计出一套符合它们的需要的解决办法”。马歇尔这次演说为“马歇尔计划”打下了基本的基调。

img83

▲《时代》周刊上的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引起强烈的反响,被政治、经济危机压得喘不上气的西欧各国政府立即作出积极的反应,响应马歇尔计划。但在东欧,苏联认为马歇尔计划要求制订一个欧洲“统一”的经济计划,其害怕美国势力向东欧渗透,因此对该计划持反对态度。1947年6月19日,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会晤讨论马歇尔建议时,苏联谴责马歇尔计划违背了国际合作的原则,使欧洲分裂为两个集团,指出这个计划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接着,苏联先后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进一步巩固了苏联与东欧的经济联系,东欧各国因此退出了马歇尔计划。

img84

▲杜鲁门与马歇尔等人在白宫商议欧洲重建计划

1947年7月12日,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16个西欧国家在巴黎开会,建立起“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24日,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提出了一个西欧互助和自助的总的复兴计划,作为与之相对应的美国财政援助的方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了所谓“欧洲复兴计划”的咨文,1948年4月2日,获国会批准,称《1948年经济合作法》,根据该法规定,西欧国家与美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与多边协定,援助总额达130多亿美元,由美国利用财政公共开支来购买食品、燃料、机器设备等物质援助西欧各国,其中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受援最多。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使从冰岛到土耳其的16个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复苏,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它们的工农业产量分别比战前增加25%和40%。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经济渡过了困难时期,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到1950年,西欧各国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年增长率达6%,有的国家高达10%。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在1948年底已超过战前水平,德国西方占领区的工业生产,到1952年为战前的115%。该计划还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联合,为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而实现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两次柏林危机

全世界成千上万个城市,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的地位像冷战时期的柏林那样奇特。柏林这个先后曾经是勃兰登堡侯国、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乃至纳粹德国的京城,在二战后被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东柏林成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而西柏林则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后者在外交上虽然由联邦德国代表,但却不是联邦德国的一部分,而且其四周由两米多高的柏林墙把它与外界隔离开来。柏林的这种奇特局面的形成,其直接根源就是柏林危机。

(一)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了对德分区占领,并邀请法国为第四占领国,美、英从其占领区中划出一部分组成法占区,原本的设想是经过民主改造后建立一个完整的新德国,但由于冷战的对立,德国按占领国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不同而出现了分裂。

德国投降后,1945年6月5日,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签署协议,规定把柏林划分为四个占领区(苏占东区、英占西北区、美占西南区、法占西区),大柏林则由四国共同分区占领,各占领区司令遵照各国政府训示行使最高权力。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其任务是保证各占领区协调行动并就涉及德国整体的主要问题做出决定。在各国分区占领的情况下,各国占领当局均各行其是,盟国管制委员会作为当时唯一能够进行磋商和作出共同决策的组织机构,由于美苏的矛盾分歧日意严重,渐渐丧失了权威。各占领区事实上逐步成为各自独立的实体,形成了事实上的初步分裂。

img85

▲1945年德国分成四国占领区

由美、英、法控制的柏林位于苏占区中心,离西部占领区边界100英里。西方国家要供应各自在柏林的驻防部队及各自占领区的居民,就必须有一条从西部占领区到柏林西区的通道,但这一问题却因美苏的分歧而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1948年初,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召开了伦敦会议,决定召集德国西部三个占领区各州总理联合会议,授权联合会议在9月1日前召集立宪大会起草西德宪法,并以此宪法组织西德政府,完成西德的建国。主张保持德国形式上统一的苏联在多次抗议伦敦会议的行动之后,于1948年3月20日退出盟国管制德国委员会,作为四国管制德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的管委会不复存在。

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决定在整个西部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独立发行新的货币,苏联对此作出强烈反应,谴责货币改革是“非法的”,并警告说苏占区不得不采取行动保护经济。6月24日,苏联停止了所有占领区间的铁路客运交通和进入苏占区的公路交通,同时发表声明指出德国西部占领区发行的货币不准在苏占区和柏林流通,柏林是苏占区的一部分,各占领区间的贸易今后按国际间贸易处理。苏联想凭借柏林完全在苏占区的有利地理位置,封锁柏林的交通,造成西方国家难以待在西柏林的条件,从而迫使它们在德国问题上作出让步。

作为对苏联封锁西柏林的回应,6月30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声明,宣布美国留在柏林,通过空运来给柏林市民供应生活物资。在水陆交通都被封锁的情况下,从6月25日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动用上万架飞机,架起了“空中走廊”,向西柏林居民大规模空运粮食、煤炭等急需物品。到1949年春天,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的物品达到平均每天8000吨的水平,这与封锁前美英通过水陆交通运送给西柏林的物品基本持平。与此同时,美国等还对苏占区和东柏林实行反封锁,阻止向苏占区运送煤炭和钢铁等。

苏联对柏林的封锁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逐渐朝着不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由于美英的反封锁,苏占区和东柏林无法从西占区和西柏林等到其所需要的商品,尤其是煤和钢等,这严重影响了苏战区的工业生产与社会稳定。为号召德国人民争取国家统一,苏联转而发起了广泛的和平运动。苏联策略的改变使柏林问题通过和平谈判求得解决具备了条件。美国和苏联的代表秘密进行接触,终于在1949年5月4日达成协议,四国宣布自5月12日起双方同时解除对对方的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宣告结束。

柏林危机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德国分裂的局面,1949年5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一个民族分裂为两个政治经济制度完全对立的国家实体。西柏林从此成为一块飞地,在美国看来,西柏林是反共产主义的堡垒和前哨阵地,它象征着美国对欧洲所承担的义务,是西方生活方式的宣传阵地和收集东欧和苏联情报的理想地点。在苏联看来,西柏林是喉中骨、肉中刺,是安置在民主德国境内的特洛伊木马。由此产生的柏林问题成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国际紧张局势的热点之一,屡次发生危机,并导致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分隔东西柏林的柏林墙的建立。

img86

▲柏林空运时运输机上所载的牛奶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爆发了反对苏联控制民主德国的示威抗议事件,苏联派军队平息了这一事件,造成数百人伤亡,出于对苏联与它控制的民主德国政府的不满,大批民主德国民众开始经西柏林逃往西方。

开放性东西柏林边界的存在为东德人口外流开了方便之门。自德国正式分裂至1961年6月,通过西柏林从东德流向西德的人数多达上百万人,仅1961年7月一周时间就有1万人通过西柏林离开民主德国,这些人有知识分子、科学家,但大多为小企业主、小经营者、农民及其他人员。而民主德国因此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马克,柏林问题使得民主德国经济濒临困境,苏联不能熟视无睹。

鉴于此,苏联千方百计想把西方三国赶出柏林,主张柏林应归并于其地理位置上所属的民主德国。1958年11月10日,苏联政府正式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限定在半年内结束西柏林的占领状态,正式宣布取消柏林的四国共管地位,建议把西柏林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非军事化自由城市”。在发出照会的当天,赫鲁晓夫就柏林问题举行记者招待会,他把西柏林比喻为“一个毒瘤”,现在把西柏林变为“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是一种“无痛的切除手术”。赫鲁晓夫还威胁说,如果西方不同意这一建议,把坦克开到柏林,用武力来保卫其地位的话,苏联的火箭将要“自动发射”。苏联政府还威胁要与民主德国签订和平条约,从而把整个柏林交还民主德国,民主德国就可行使对西柏林的主权,苏联还将把柏林的空运与陆路控制权完全归还民主德国。

img87

▲柏林墙割裂德国

西方三国和联邦德国于1958年12月31日、1959年1月5日复照苏联,拒绝了苏联的建议,认为“赫鲁晓夫的‘自由城市’建议必然破坏西柏林的自由”。美国宣称要“不惜用武力保卫柏林”,“华盛顿准备采取核战争的手段来保卫柏林”。苏、美互相对立的强硬态度,使柏林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从而爆发了持续3年左右时间的第二次柏林危机。

由于美国态度强硬,苏联也不想与美国闹到兵戎相见的程度,于是苏联态度逐渐软化,1959年3月5日,赫鲁晓夫访问民主德国时暗示,如果西方领导人愿意谈判,苏联可放弃6个月的限期。

但两年后,1961年6月3日至4日,美、苏首脑在维也纳会晤时,赫鲁晓夫又提出西柏林地位问题,要求西方取消对西柏林的占领,并再次扬言西方必须在6个月内作出答复。这样,“柏林危机”再度掀起。

对于苏联发难的第二次柏林危机,美国立即予以回击。肯尼迪宣布了一系列军备计划,追加国防经费32亿美元,征募新兵人数增加一至两倍。美国还向西欧大量增派军队,使美国驻欧部队总数接近30万。8月初,美国空降部队调往联邦德国参加军事演习,柏林危机全面升级。

而苏联不愿意与美国兵戎相见,但也不希望西柏林继续成为民主德国国民逃往西方的便捷通道,很快苏联政府就想到了一个绝妙方法。1961年8月12日凌晨1点,2万多民主德国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西柏林的周围完全被铁丝网包围起来,网外再加路障,柏林墙从此树立起来。13日中午12点,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柏林正式被分成两半。

西方对柏林墙的修建又气又恼,为作试探,美国增调一支1500人的战斗部队乘坐装甲车从联邦德国的曼海姆出发,沿着110英里的高速公路,耀武扬威地到达西柏林。美国总统肯尼迪则放弃通常的周末休假,在午夜及凌晨两次紧张地听取最新汇报。最后证实,美国战斗部队毫无阻碍地进入了西柏林。美国由此发现“柏林墙”并不影响西方驻军出入西柏林,更不会影响他们对西柏林的控制,为避免过于激怒民主德国和苏联,也只能容忍了这一既成事实。随着柏林墙的修建成功,这次持续三年多的柏林危机就此结束。

柏林墙的开放与德国统一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与苏联的对立缓和,在民主德国国内的抗议示威此起彼伏,国民不断经由匈牙利、捷克等国逃往联邦德国,于是民主德国的统一社会党政府于1989年11月9日晚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开放“柏林墙”,宣布民主德国公民从即日起经由民主德国边界出国旅行和多次往返,不必申述特别理由,凭身份证就可去西柏林。这一决定公布之后,人们如潮水般涌向民主德国各边境大门,等待出境。这一决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民主德国40年来第一次开放了两个德国和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打开了两国之间长期封闭的闸门。柏林墙的开放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的开端,也是东西柏林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

img88

▲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两名警察在一个警察所前悬挂统一后的新警察所牌。

第四节 朝鲜战争

在美国不慎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之一,当它结束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中抹掉,因为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对外战争。

(一)从内战到国际战争

朝鲜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国,1910年8月被日本吞并,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苏军队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并按照美国的意见,以北纬38°线为界接受日本投降。

美国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加紧了对南部地区的控制,1947年10月,美国片面终止了原来统一协调朝鲜半岛重建工作的苏美联合委员会的工作,将朝鲜独立统一问题提交给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并操纵联合国大会于11月通过决议,决定在外国军队无限期占领下,在朝鲜举行议会选举,成立朝鲜政府和建立武装力量。1948年8月15日,通过单独选举,受美国扶植的李承晚上台,成立大韩民国政府,而苏联则在金日成领导下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正式分裂。1949年,美苏相继从朝鲜撤军,但都留下大量军事顾问,并对其扶植的政权给予经济与军事援助。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朝鲜南部与北部政权的矛盾很快激化,终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将朝鲜战争的爆发视为苏联在亚洲地区对美国的进攻之举,为维护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安理会很快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朝鲜金日成军队入侵南朝鲜的决议,并决定派遣联合国军援助南朝鲜。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将出兵朝鲜,并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保护撤到台湾的蒋介石政权。

战争初期,武器装备与兵力占优势的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就夺取了韩国当时的首都汉城,韩国国防军和前来救援的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

9月15日,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美军第10军主力两个师,在美英两国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掩护下,在朝鲜半岛南部的仁川登陆,与位于南部釜山地区的美军遥相呼应,造成对朝鲜人民军的夹击之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在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北朝鲜军队由于腹背受敌,在遭受重大伤亡后,被迫节节后退。美军乘胜追击,在10月初进抵“三八线”附近,朝鲜战局很快发生戏剧性的逆转,北朝鲜政权岌岌可危。10月中旬,美国纠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15个国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10月21日,美军攻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挺进,妄图消灭北朝鲜政权,一举统一朝鲜。

中国政府对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尽管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党内也存在反对出兵朝鲜的意见,但中国不可能坐视北朝鲜的社会主义政权被美国消灭而不管。当时还考虑到如果美国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将对作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在苏联的支持下,毛泽东力排众议,最终决定派遣军队以人民志愿军的名义援助北朝鲜。1950年10月19日,由彭德怀元帅任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朝鲜战争从此由内战转变为带有美、苏对抗性质的国际战争。

img89

▲1950年9月15日,美军开始在仁川登陆,并在全线发起总攻。朝鲜人民军主力被隔断,腹背受敌,粮少弹缺,经顽强抵抗被迫逐步撤向“三八线”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战争。10月1日,麦克阿瑟下令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并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全境,全歼朝鲜人民军。至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二)五次战役与麦克阿瑟去职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并未料到中国军队会这么快就出兵进入朝鲜,因此被打得措手不及,中朝军队连战连捷,经过三次战役,到1950年12月底,中朝军队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并再度占领了汉城。

img90

▲杜鲁门总统带着麦克阿瑟将军的帽子(漫画)

当时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为战争的失利在于杜鲁门领导的美国政府坚持以欧洲为美国防务中心的“先欧后亚”战略,他主张朝鲜战争应该扩大化,办法是美国袭击中国东北的满洲机场,封锁中国海岸和利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彻底摧毁中国的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但这些建议马上被坚持“欧洲第一,远东其次”的杜鲁门政府否定,麦克阿瑟不甘心,1951年4月5日,他写信给美国众议院的议员,攻击杜鲁门的有限战争政策。面对顽固抗上的麦克阿瑟,杜鲁门很快作出反应,1951年4月11日凌晨,杜鲁门总统召开记者招待会,突然宣布解除麦克阿瑟一切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任美国驻远东总司令,统帅联合国军。

此时的美国已经发现自己陷入朝鲜半岛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为尽快从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中脱身,也为平息国际舆论声势越来越大的反战浪潮,美国在1951年1月13日通过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在有利的战争形势面前,北朝鲜拒绝了联合国的停火建议,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事实上,中朝军队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由于缺乏军需用品,战争行动大受影响,形势很快朝不利于中朝军队的方向发展。

美国凭借其完全的制空权很快组织反攻,在1951年1月的第四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撤退。由于后勤建设跟不上,志愿军的士兵只能背负五天的粮食,到了第七天粮尽弹绝,不得不停止进攻,志愿军在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的炮火下,损失异常惨重,1951年3月14日,志愿军被迫撤出汉城。

为挽回战局,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顽强反击,并发动“第二次春季攻势”,逼近铁原、涟川,很快联合国军再次跨过北纬38 线,志愿军被迫全线后撤约40公里以勉强阻止住联军的进攻,以后双方都精疲力竭,再无力组织新的进攻,整个朝鲜战场转入对峙状态。1951年7月10日中美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开始了漫长的停战谈判。

(三)停战协议的签署

朝中方提出恢复“三八线”为朝韩边界的建议,但韩美方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他们要求将停火分界线放置在中朝军队控制的地区,第一次谈判就此破裂。

为赢得谈判桌上的有利地位,联合国军和南韩军队于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别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分别进攻中朝军队西线和东线防线,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终于迫使美国放弃了继续扩大战果的努力,在10月25日重新恢复停战谈判,地点改在了板门店。

此后双方又经过两年谈谈打打、曲折反复的斗争,在1953年3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与美国主和派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在美、苏关系缓和的气氛下,双方的立场日益接近,终于在1953年7月23日正式签订了以“三八线”为南北朝鲜边界为基础的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美国以阵亡官兵3万余人、伤10万多人的代价保住了自己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利益,此后美国通过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东南亚国家签订的一系列军事安全条约,建立了环太平洋防卫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封锁。

第五节 不堪回首的越南战争

麦卡锡主义

1950年2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在一次纪念林肯诞辰的聚会上声称自己掌握了205名渗入国务院的共产党人的名单,从此开始了无耻的诽谤活动和疯狂迫害。他利用自己作为参议员和参议院政府活动委员会及其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的职权,对政府机构进行所谓“共产主义渗透”的调查,搜集黑名单,乱扣红帽子,攻击和迫害民主进步人士及持不同意见的人,在美国国内制造恐怖气氛,践踏公民自由,很多公职人员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遭到监控、解雇或囚禁,这种恶意以亲共诽谤诋毁他人的行为后来被统称麦卡锡主义。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战争,它不仅在越南造成了异乎寻常的生灵涂炭,在美国社会内部也引起愤慨、失望和深深的痛苦,从而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反战为主题的社会动荡。前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越南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错误。”

(一)越南战争的缘起

越南在19世纪末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法国战败占领了越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胡志明领导的印度支那共产党发动“越南八月革命”,9月2日宣告越南独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但是,越南南方仍然控制在法国殖民者及其扶持的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手中。1945~1954年间,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军进行了9年的抗法救国战争,在战场上逐步取得巨大的战略优势,法军节节败退,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1954年5月到7月,中、苏、美、英、法五大国以及北越、南越及柬埔寨、老挝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越南问题。会议经过激烈辩论,最后达成一项政治解决方案:以北纬17 线为界,越南划分为南北两个“集结地区”,北越的越南人民军集结于该线以北,法国军队与南越军队集结于该线以南,同时也规定这只是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而并非国际边界线。

1954年4月7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公开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他为美国干预越南事务提出其理论根据说,如果越南让共产党统治,东南亚的其他地区将“迅速垮掉”,就像“一排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个”。这一个理论后来一直是美国侵越战争的指导方针。

1954年9月6日至8日,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在马尼拉开会,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及议定书,将南越、老挝和柬埔寨指定为条约保护国。为了选择更为合适的代理人,1955年10月26日美国支持“越南国”总理吴庭艳出任总统、总理和国防部长。

执掌越南北方的胡志明领导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于1951年2月改称越南劳动党(1976年后又改称越南共产党)。1960年12月20日,按照劳动党的决议,南方革命者在越南东南部的森林中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民解”)。从名义上看,“民解”是一个与北越毫不相干的独立组织,但实际上是劳动党的下属机构,由劳动党南方局领导,人员与物质上也通过一条名为“胡志明小道”的秘密通道源源不断地得到北越的供应。

“民解”成立后,在越南南方广泛动员农民,开展土地改革与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解放区迅猛发展,逐步控制了南方广大大的农村地区,而不得人心的南越的吴庭艳政权只能控制中心城镇,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势下,美国的肯尼迪政府忧心忡忡,唯恐整个越南地区完全落入北越的共产主义手中,将引起像“丢失中国”一样严重的政治后果,于是决定向南越增加军事援助和军事顾问,展开所谓的“有限卷入”。

越战伤亡统计

北越: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南越: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中国: 死亡1446人,受伤4200人;韩国:死亡4500人;澳大利亚:死亡500人,2400人受伤;泰国:死亡350人;新西兰:死亡83人。

鉴于法国殖民者与朝鲜战争的教训,肯尼迪认为直接派遣美军赴越作战只会适得其反,激起越南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决定只派遣军事顾问和少量特种部队,同时给越南政权提供军事装备和经济援助。从1962年初起,美国向南越派遣了4000多名军事顾问,指导南越军队作战。在美军顾问的指挥下,几十万南越军队对“民解”领导的游击队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南越的“民解”武装。

但“民解”力量不仅没被消灭,反而解放了南越70%的土地,歼灭了包括2000多名美国军事顾问在内的20余万南越军队。1963年11月,南越爆发推翻吴庭艳的军事政变,吴庭艳被击毙,但此后南越政权一直不稳固,局势更为动荡。这时美国政府认为,除了像朝鲜战争一样直接派兵进行军事干预外,再没别的办法阻止北越统一越南了。

越南战争大事记:

1961年5月

美国在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

1963年11月

在美国策划的军事政变中,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庭艳被击毙。

1964年8月

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开始轰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

美军在岘港登陆,把越南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

(二)南打北炸——越南战争的升级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的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腾那乔埃号”在北部湾附近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这就是著名的“北部湾事件”。8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授权总统可以动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应对这一事件,美国迅速以轰炸北越的海军基地作为报复,接着美军开始大规模轰炸北越的军事与民用设施,越南战争全面升级。美国在越南实施“南打北炸”战略,即在南越进行陆面战争,在北越施以大规模空袭,借此打击北越的有生力量。

1965年3月8日,35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南越登陆,美国的军队正式加入越南战争,此后美国持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地区的美军达到50万人。

1965年11月14日,美军的三个营与“民解”军队的一个团在德朗河谷发生一场大规模的阵地战,装备精良的美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很快击溃了“民解”军队,“民解”军队在这次战役中伤亡1000余人,此后转变战术,采取游击战的战术。

1968年春,“民解”军队发动春节攻势,向南越大城市与军事重镇发动猛攻,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和南越军队,战局开始向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同时,因美军伤亡越来越多,美国国内积郁已久的反战情绪首先在大学迸发出来,随后迅速扩散到社会各界,形成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青年们拒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巨额的战争开支使国内经济不堪重负,内外交困的约翰逊被迫在1968年3月31日宣布部分停止轰炸越南北方和退出总统竞选,并于11月完全停止了对北越的轰炸。

1968年5月13日,美国与北越开始展开和谈,但因美国拒绝无条件停止对北越地区的轰炸,和谈陷入僵局。11月中旬,美国、南越、北越和“民解”四方在巴黎重新和谈,但一直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969年6月,和谈因苏联承认“民解”建立的南越临时革命政府而宣告破裂。

1968年3月

美国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轰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双方在巴黎开始举行会谈。10月,美国“全面停炸”越南北方。

1973年1月

美国签署《巴黎协定》。3月29日,美军完全从南越撤出。

(三)战争越南化与越南的统一

尼克松在1971年担任总统后,为了摆脱越南战争的泥潭,提出了使战争越南化的策赂,把美国的援助局限在培训南越自己的军队上,开始减少派往南越的美军,希望逐渐从越南战争的泥潭里早日脱身。与此同时美国也增加了对北越的轰炸,想在不增加美军伤亡的情况下迫使北越让步。为粉碎美国的计划,1971年春,越南劳动党领导的“民解”发动了著名的九号公路战役,其集中5万兵力,以机动战术歼敌2万多人,由此北越在越南战争中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导权。

此时,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越演越烈,1968年3月以卡利中尉为首的一批美军曾在南越马来村屠杀300多名非武装平民,其中还包括妇女和儿童的丑闻被新闻界揭露出来。1971年6月,一位前国防部官员又向报界透露了一批五角大楼文件,揭露政府在战争早期欺骗公众、蓄意扩大战争的行径,这一切使美国公众的厌战情绪发展到了极点,厌战情绪甚至蔓延到驻越美军中间。

1973年1月27日,处于内外交困情况下的美国被迫在和谈上让步,和北越达成了《巴黎协定》,规定美军在停火后60天全部撤出越南,北越释放美军战俘,越南问题留给越南各方自行解决。美军撤离后,在南越留下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海空部队,支援南越军队作战。

1975年春,为统一越南,北越军队连续发动了西原、顺化和西贡三大战役,彻底打垮了南越军队的主力,4月30日,北越以四个军的主力攻克西贡,并将原来南越的首都改名胡志明市,为漫长的越南战争画上了句号。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而又最不得人心的战争,它夺去了5.6万美国士兵的生命,约30万人受伤,直接战费约1500亿美元,损失飞机7000多架。越南战争的惨痛经历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在事后伤心地写道:“战争毁坏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给他们带来了“程度无法确定的心灵创伤”。

1975年4月30日

北越攻占西贡,南越政权覆灭,越南战争结束。

1976年1月2日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越南统一。

胡志明小道

1959年5月5日,根据抗美斗争的需要,越南劳动党中央军委决定正式开辟一条向南方运输的道路,这就是被美国人称之为“胡志明小道”的秘密补给线。支援南方“民解”的干部与士兵南下、北上,北方及外界支援越南南方的军火、物资都通过这条小道,依靠人背、肩扛、牛车拉、自行车载等方式送到战火纷飞的南方。它可以说是越南南北方之间的一条“大动脉”,是一条炸不断的“生命线”。

美国使用了当时所有可以使用的高科技手段:空投特种部队,向美军基地提供交通运输情况,指示轰炸目标;在交通线上设置地雷,还有人迹嗅探器、声音传感器;为了毁灭丛林植被,还大量地喷洒化学脱叶剂;又用B-52型轰炸机对这些小道进行了长达一年多共3630次轰炸。但是胡志明小道不但照样畅通无阻,运输量还越来越大。

胡志明小道建成的16年中,有100多万越南士兵、干部和大量军事物资、后勤给养通过这条小道运往南越战场。16年来也有很多越南优秀的儿女为维护小道的畅通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