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8.4.1 一、陶俑的发展及艺术特征

一、陶俑的发展及艺术特征

商周时期处于雕塑艺术的初级阶段,陶俑朴拙疏略。春秋战国时期简洁生动,从出土的陶俑来看,大多在中国北方。整体来说,一般形体较小,高约4-10厘米,多采用捏塑的技法,造型极其简单,只有大概的轮廓,身体上制作时留下刀削痕,人物的五官以简单的刻画来体现,缺乏细部刻画,面部基本上无表情变化,突出的是形体动作。为了模拟真人,曾在俑头上用墨勾画眼眉,衣服上施彩绘。这些陶俑制作粗糙,烧制火候低,易破碎,从各方面说,均较为原始,反映了中国早期陶俑的艺术特点。

秦代陶俑已经达到了准确写实的娴熟程度。从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来看,其数量庞大、气势慑人、形体壮硕,显示了较高的陶塑艺术水平。兵马俑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因此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图8-30 秦兵马俑)。

img250

图8-30 秦兵马俑

汉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大发展的时期,陶俑的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陶俑造型优美,动作滑稽可爱。关中西汉帝陵陶俑一般高50-60厘米,有些模制敷彩,有些沿袭楚风,裸塑着衣。南方常见木俑,楚制依旧。东汉与场景模型配置的小型陶俑多了起来,造型更为生动传神。如乐舞百戏、说唱俑、铜车马仪仗俑等体现了当时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国两晋时期陶俑较少,且制作简陋,人物形态呆滞,艺术水平不高。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如牛车、武士俑及少数民族形象的陶俑。南北朝时期陶俑艺术水平有所发展,南朝的陶俑形象造型简朴、生动,制作精致,具有南方人的特点,南朝晚期的胡人武士俑,体魄强壮,深目高鼻,满腮胡须。南朝陶俑最具特色的是服饰与女俑发髻的变化。北朝的陶俑,在继承前代陶塑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特点,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注重对人物表情的刻画,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人物俑有武士俑、文吏胡俑、仪仗俑等,其形象写实逼真,姿态各异。动物陶俑主要有马、牛、骆驼等。并开始出现陶塑的镇墓兽。

隋唐时期陶俑雄浑而大气,中外文化交流密切,为陶俑的制作提供了基础,手捏和模制的精品纷呈。各类大型动物俑、人物俑、仕女俑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写实与写意的造型手法都已成熟。唐代陶俑精细、华贵,不仅有彩绘陶俑,还有精美无比的三彩釉陶俑,其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特点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陶俑内容有文官武吏、乐队仪仗、男仆女侍、行商艺人以及外国的遣唐僧侣、使臣、客商、丝绸之路载运货物的明驼骏马,陶俑人物的情态、舞姿表现得淋漓尽致(图8-31 唐三彩佣)。

img251

图8-31 唐三彩佣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俑,承续隋唐传统而又有变化,对两宋陶俑在制作手法、题材内容有深刻影响。五代十国时期陶俑,总体风格上基本沿袭唐俑余续。由于时代变迁,文化氛围相异,二者之间仍有纤细不同。唐俑精神饱满,充满健康向上的青春活力,五代十国时期陶俑,纤小细弱,缺乏内在生命力。五代十国时期陶俑在具体塑造手法上,有独到之处。俑分捏塑与模制两种,但其五官、服饰都是用刀精细刻划而成,较模塑更加准确生动,特别是对衣服线条的刻划,质感较强。陶俑面相虽丰润圆满,有唐俑余韵,但神情渐趋严肃、呆板,侍立俑等五官僵直,缺少曲线变化。

宋朝以后,墓葬中的纸糊冥器增加,陶俑减少,制作日趋简单,元明时期陶俑使用更加减少,但仍然沿用,有的墓葬陶俑更是把墓主人生前役使的奴婢、使用的仪仗、起居房舍、出行车轿完全塑出,浩浩荡荡,逼真而详尽地记录了社会生活,至清初遂告绝迹。陶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各个阶层生活习俗、意识形态、经济活动的生动记录,也是陶塑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