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8.3.1 一、石雕类型及造型特点

一、石雕类型及造型特点

(一)画像石

汉代盛行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浮雕,以刀代笔,采用阳刻、阴刻,或两者结合的方法,并于绘画相结合。蕴含了传统的艺术规律和二维平面构成造型审美特点,上远下近散点透视构图法,成为中国画的标准透视构图模式,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基本法规和规范,对后世美术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广泛,凤飞龙降、女娲伏羲、忠臣孝子、跳丸弄剑、斗鸡走犬、百灵嬉戏等场面均有刻画。画像石内容的处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如历史故事画往往选取处于高潮的情节片断,简洁集中表达历史故事的主题思想。如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选取荆轲负伤用尽全力向秦王掷出匕首插入柱中的一瞬间,来表现整个紧张激烈、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画像石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两种类型。一是众多内容安排在一个画面上,表现一个主题,即散点透视法,这种布局有利于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空间余地较大,对于后世的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类型是把同一时空的事件纳于一个画面中,以更好地配合主题的表现。

汉代画像石线条或婉转流畅,或刚直豪放,刻画准确生动。受材料制约,绝大多数画像石做不到惟妙惟肖,及细部刻画,但画像石造型上,多善于抓大体大貌,扬长避短,不是靠细腻的刻画,主要靠动作、行动、情节来表现,突出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外在动作,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突出强烈夸张的动势,使形象形神兼备。形成了画像石粗犷、古拙之美。汉代各地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山东和苏北画像石古风盎然,以质朴厚重见长;河南画像石豪放泼辣,以雄壮有力取胜;四川画像石精巧俊爽,清新活泼;陕北晋西画像石简练朴素,纯朴自然(图8-14 武氏祠画像石)。

img234

图8-14 武氏祠画像石

(二)青田石雕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的青田县,色彩丰富、质地细腻,光泽秀润,软硬适中,可雕性强。青天石雕是以青田石为雕刻材料,它自成流派,细腻精巧,奔放大气,形神兼备。青田被人们称为中国石雕之乡。

青田石温润如玉,结构均匀细密,色彩绚丽、丰富,花纹奇特。青田石走刀利落顺畅,雕镂的线条可细微到头发丝而不断裂。青田石雕作品玲珑剔透、五彩缤纷、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青田石雕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基调为写实而尚意,其雕刻技巧、风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民间石雕艺人因材施艺,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因选材于福州北郊寿山石而得名。寿山石,质地脂润,温润如玉,色彩斑斓,晶莹剔透,是进行石雕创作的上等原料。寿山石品种很多,按产地划分,主要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动物、花鸟等。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

寿山石雕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体现了天然造化和艺人智慧的结晶,技法主要有圆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篆刻和微雕等技法。寿山石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融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精华于一体,追求线条的流畅性,往往是几刀几笔带过。寿山石雕讲究利用石形石色,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以相石为重要环节,提倡返璞归真,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寿山石雕艺术分成东门和西门两大流派。东门派艺人讲求刀法矫健,造型伟岸,善取巧色,作品精巧华丽,玲珑剔透,雅俗共赏;西门派艺人刀法圆顺,善于巧掩瑕疵,因材施艺,造型饱含古朴,追求传神意韵,给人以品味交流的空间(图8-15 寿山石雕)。

img235

图8-15 寿山石雕

(四)嘉祥石刻

嘉祥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石雕精品众多,雕刻技法独特,雕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进献之供品。嘉祥石刻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汉白玉等名石珍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表现技巧大胆夸张,装饰味浓。形式有圆雕、线雕、浮雕、平雕等,具有古老艺术魅力。嘉祥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又称武梁祠、武氏祠。现存双石阙、石狮、祠堂画像石等,雕刻精美,刻技娴熟,武氏墓群画像石雕刻技法主要采用压地隐起,既保持了平齐的壁面,又使画像跃然而出。物像外石面留有整齐细密的竖线凿纹。构图分层分格组合,层次井然,体现了较高的造型艺术水平。

(五)民间石狮

民间石狮的造型与它的实际用途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狮子是百兽之王,西汉时传入中国,作为驱灾辟邪功用的民间石狮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威严勇猛、震慑鬼魂的特征。石狮匠人把多种物象叠合在一起进行创作,交互渗透混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新的、综合后的造型。狮子雕刻造型从开始就脱离了真实原形,充满了神异感,如马面狮、猴脸狮、虎躯狮、羊身狮等。这种造型方式将人的表情与动作赋予了石狮,使其神态气势具有了不同的造型。石狮雕刻大体可分为三类:宫廷石狮、宗教石狮、民间石狮。宫廷石狮一般置于宫殿、陵墓前,形体力度、内在精神气势塑造的气吞山河、威猛雄壮。宗教石狮多放到佛教寺庙石窟之中。民间石狮最受百姓欢迎,百姓把狮子看成能驱恶辟邪的瑞兽,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门枕石上的石狮雕刻不能只顾其造型好看而忽略了门枕石要承载门扇和插门槛的实际功用,因而选择相对坚硬的石材。拴娃石狮要陪伴小孩成长,既是拴娃信物,又是孩子玩具,其造型夸大狮子头部的同时,缩小了狮子身躯和四肢,多了儿童稚气憨拙的神情。石材多选择便于打磨光滑的青石,光洁适手,没有棱角。

象征寓意是民间石狮的造型法则之一。民间石狮与皇家石狮相比,在造型上自由浪漫,塑造的是与民相伴的天真形象,这也是民间石狮雕刻独有的精神美感和造型法则。民间石狮让人感到质朴可亲,不像皇家石狮宏大精致,及张牙舞爪的造型。民间镇宅狮祛除邪气以求安详,来财狮喜笑颜开玲珑稚拙,其它有的纤巧,有的粗犷雄健,都具有刚健、清新,稚气可爱的艺术特色。民间石狮的形象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夸张,造型更显雄健有力。俗语说“十斤狮身九斤头,一斤尾巴拖后头”,强调的是石狮造型中的形体比例;“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双眼睛一张口”,点明了石狮创作应突出和夸张的部位;“巡山狮子要凶,拴娃狮子要喜”,规范了不同用途石狮雕刻应强调的表情。这些造型经验口诀,使石狮造型形成了许多共通性和趋同性。在造型风格上有北南的差异,北方石狮重点突出的是头部,鬣毛直竖,怒发冲冠,肌肉起伏,看起来精悍有力。南方的石狮大都头大腿细,脑凸鼻凹,耳如卷叶,扭动身躯,全身有一条动态线,体块结构丰富,形象挺拔而又圆润灵秀。陕北民间两面狮,两面可看,大大加强了狮子的动感。河北的平顶狮仰首挺胸。山东的小石狮可亲可爱,胖头圆脑,充满活力。青海小石狮一排卷发,中间有朝天鼻子。河南小石狮体积虽小,造型变化无束,刀法简约持重,不加修饰,威武传神(图8-16 安徽石狮)。

img236

图8-16 安徽石狮

(六)拴马桩

拴马桩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渭北、山西晋南尤为密集。封建社会讲究宅居的识别性和各种象征,拴马桩原本是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用来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通常立在大门以外,一般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大多采取对称形式,立在民居建筑大门两侧,一般高2到3米,作用与门前的石狮一样,既起到装饰建筑,表明主人身份,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较精彩的是人骑狮,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或驼背卷伏的动态,颇为生动。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所持物件如烟斗、如意、等都很逼真。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图8-17 拴马桩)。

img237

图8-17 拴马桩

(七)牌坊

牌坊,又名牌楼,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牌坊蕴涵的文化内涵也很深刻,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在牌坊的建造中,充分展示了民间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术,极尽雕刻艺术之美。例如牌坊上如果刻有龙凤,那一定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常以五只蝙蝠组成图案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长寿、健康、富裕、平安、人丁兴旺等五种天赐之福。鹿常被用作牌坊雕绘的图案,以象征升官晋爵、高官厚禄。鱼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等,也显示了牌坊雕刻艺术受其它民间艺术的影响。除了这些动植物的图案外,牌坊最大的特色还有“坊眼”。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过去,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并不是谁都可以立的,即使允许建造,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宏徽省歙县素有“牌坊之乡”的美称,全县境内共建有明清石牌坊二百五十多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尚有八十多座,位于歙县城内的“许国石坊”和位于歙县城西的“棠樾牌坊群”是其中的代表作。

(八)石刻岩画

岩画是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原始先民用石器作为工具,通过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表现当时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画面,狩猎与动物的描写始终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制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到元代,时间跨度很大。北方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大多造型简洁、稚拙粗犷、图像斑驳、浑然而多变。南系岩画表现了人们祭祀以及生产生活的场面,普遍用红色涂染,岩画和巫术仪式的结合使得画面具有一定的恐惧感、神秘感。从原始石刻岩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浓烈的写实风格,岩画形象虽然简练,但大多刻画惟妙惟肖,能够抓住典型特征来表现。创造者是在广泛观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完成的。原始岩画不重形似,追求气韵生动传神,画面构成自由,不讲究比例关系,作者的意念起着主导作用,朴素率真,让我妈感到生动、真实、朴素、有力,领略到我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

《女娲补天》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片。由钱运达导演,胡永凯美术设计完成的。影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编制作。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上古时代,女娲用泥巴做成无数人,人们立刻有了生命,不断繁衍,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由于火神和水神大打出手,各不相让,烈火熊熊、洪水涛涛。地面的人被洪水卷走,惨叫声不断。熟睡的女娲从梦中惊醒,赶紧从腰际摘下一片绿叶,变成一叶扁舟,救起了溺水的人。但猛烈格斗的水神和火神把天撞出了裂缝,碎石落下,砸伤了许多奔逃中的人。女娲焦急万分,她托起五彩巨石,填没了天上一个个空洞。女娲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身体嵌进了洞口和裂缝里,渐渐溶化成石头,终于补好了天上的空洞,大地从此平静下来。人们失去女娲而非常伤心。女娲留下的绿叶把大地装扮成片片绿洲,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快乐地生活。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女娲造型是人首蛇身,动画片《女娲补天》不仅再现了这位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的形象,而且表现出这位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如何慈祥地创造了人类,又怎样勇敢地照顾人类免受天灾。影片于1986年获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电影节特别奖。

女娲在造型上极富象征意蕴,用简练而夸张的手法,通过塑造其赤裸粗壮的形体、丰硕的乳房和宽厚的臀部,这些画面符号,凸显母神特点,及繁衍生育功能,具有东山嘴母神的造型特点,都包含了特定的文化意蕴。整个造型散发着朴拙、淳厚的原始之美,影片借用原始岩画的造型观念和表现特点,在造型上方式上,与小泥人的造型相呼应,采用了人类早期岩画侧面表现形象的特点,即人物头部侧面的时候,用的是正面身体。这种方法不仅不给观众以失真之感,反而洋溢着未经雕饰的自然之美,原始稚拙的美感。与影片主题相吻合。

女娲在动作设计上,被赋予了两种意义,一种是女娲在造人的时候,姿态优美,犹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动作飘逸婀娜,画面色彩亮丽,表现其女性的阴柔。另一种是在她奋不顾身地补天时,动作粗犷、奔放,画面节奏变快,以更好地突出其豪放刚烈的性格。充分体现了作为人类的母亲,为解救其子女于危难的心急如焚并牺牲生命保护孩子的伟大母爱精神(图8-18 女娲造型)。

img238

图8-18 女娲造型

影片中小人的造型,充分吸取了古代岩画高度概括的造型特点,在形象上简化到极致,没有五官,只突出男女性别特征和四肢的不同姿态,没有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和规律。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的画法,追求形象的正面显示和平面化效果。虽然小人抽象到几乎是人的符号标志,但通过其不同的体态动作,可以感觉出小人的情感和鲜活的生命力。小人的动作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在灾难来临之前,小人们过着祥和的生活,呈线性排列,整齐划一,并不断重复、叠加,他们的动作具有程式化、统一化的特点:一起举双臂,一起垂落,一起屈蹲双腿等,动作极其一致,表现出人类的和谐共生,平等相处的原始理念。在灾难降临后,小人的动作失去了一致性,整齐排列被打乱,尤其是当女娲用身体堵住了天,并与天融合在一起时,影片把小人们的肢体动作进行了夸张表现,让人感到痛失母亲那种呼天抢地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