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6.2.2 二、民间木偶地域特色

二、民间木偶地域特色

(一)莆田莆仙木偶

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它流行于莆田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唐末中原战乱,人民为了避乱谪迁入闽居莆的很多,移民中十有九家皆祖籍河南,他们当中有许多木偶艺术家,入莆后以供豪门贵族和普通百姓娱乐卖艺谋生,因而保留古代中原的音韵、遗风和风俗习惯。莆仙木偶戏是上述承传而来的。从中原士族南迁的记载和唐代莆田百戏演出的情况看,唐是木偶戏较为完整的表演艺术不断传入莆仙地区的年代。十二世纪中叶,兴化军内百戏木偶戏、和南戏并盛,看戏热潮高涨,宋代盛极一时。莆田诗词家刘克庄有诗云:“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郭郎线断事都休,却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个愁?”,可见当时的盛况。明清期间,莆田秀屿、黄石、华亭和仙游榜头木偶戏班颇有盛名。

莆仙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出现在舞台上时,就与民间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城镇乡村,寺、庙、宫、观由信仰而引发了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低、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因而不断发展繁盛。因此木偶艺术流传的历史,无疑是比莆仙戏早,至今还称木偶戏为“戏兄”。莆仙木偶戏可分三大类:一是尊者戏,即《目连戏》,成为民间超度亡魂演出的剧目,往往与佛寺僧人的荐亡、拜忏法事仪式同时进行。二是《愿戏》,这是莆仙民众为酬神还愿,演出的“谢恩”戏。《疒鲁戏》是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出天花、麻疹等灾病演出驱逐瘟邪的木偶戏。戏中还极力赞扬民间神灵陈靖姑除妖驱魔,救渡众生的事迹。《北斗戏》是莆田民众因小孩满月或生病愈后,请木偶戏班演出酬神还愿的戏。三是《散戏》,是除宗教法事剧之外的普通喜庆演出的戏。其主要还是为酬神还愿和娱神娱人。这种戏剧宗教祭祀活动的出现,是中国木偶戏和人戏产生的最早例证。

(二)泉州提线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泉州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都必需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戏为加礼戏。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明代泉州木偶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备了表现纵横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虽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可演42部大戏。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保存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保存着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俚语的语词、语汇、古读音。并且也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的剧目、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等珍贵资料。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图6-7 八卦生泉州)。

img188

图6-7 八卦生泉州

(三)晋江布袋木偶

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中的史料记载。明中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清中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同时出现了李克茶等著名艺人。清末民初,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南派布袋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脚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图6-8 白奸)。

img189

图6-8 白奸

(四)漳州布袋木偶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图6-9 布袋木偶)。

img190

图6-9 布袋木偶

(五)甘肃木偶

甘肃木偶的头像,除用木头雕刻制作成形以外,还有一种用纸筋泥塑造而成的,故一些地方叫泥头子。这种头像制作除材料不同外,主要是将雕刻艺术变为塑造艺术。甘肃木偶,角色大体与秦腔相似。甘肃木偶,最引人注目的是画在净、丑角色头部的脸谱艺术。它同甘肃秦腔脸谱一样,不同于京剧脸谱,而且有别于陕西的秦腔脸谱。部分受民间影响,与本地社火脸谱近似。特别是它通过规范程式化的装饰、变形,甚至大写意式的彩绘,使它超越戏剧脸谱的局限性。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脸谱别善恶、辩忠奸、寓褒贬、评美丑的特殊功能。

甘肃木偶的脸谱,有—头专用的,有一头多用的,还有一种特殊的双面人头像,一面是如花似玉的小旦,一面是青面獠牙的恶魔,可做瞬间人妖之变,它的出现,为木偶戏增添不少光彩。生、旦角色虽无脸谱,一头可演多种角色,互为代替,但一些典型头像由于头部表情特征的定型化,只能扮演一定身份、一定剧目、一定故事情节的人物。脸谱的色彩是有严格要求的,但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地域在风格、形式上又不统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流派。

(六)辽西木偶

辽西走廊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辽西木偶造型艺术是雕塑、绘画、结构装置相结合,用物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它着重于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本身的形貌特征和思想品格。辽西木偶的造型艺术和结构装置经过久远的进化过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种类。辽西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是演员把木偶举过头顶表演,所以,舞台上要设一道帷幕遮挡演员,帷幕上边表演木偶戏,帷幕的大小由木偶的大小决定。常规用的帷幕长6米至8米,高1.6米至1.7米。舞台设施组成一种轻便灵活,具有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以适应多种表演形式的木偶戏,增强综合艺术效果。辽西木偶戏多方借鉴国内外其它艺术之长,不断改进和发展舞台美术的各种表现手段,使之成为综合性的艺术。

(七)邵阳布袋戏

邵阳人称为被袋戏、被窝戏。一块土色土香的蓝色印花布,围着一张普普通通的方桌撑起来就成了一个绝妙的舞台。布袋戏表演的大多是祁剧和邵阳花鼓的传统剧目。不过民间艺人在唱腔、道白、情节方面,创造性地赋予了更多诙谐的情调。这与群众天生喜乐幽默的性格一脉相通。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白竹村燕窝岭位于邵阳县九公桥镇。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刘姓祖宗胜公携家眷肩挑布袋戏逃难至燕窝岭定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邵阳布袋戏系口传心授。其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为: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主要剧目有《封神榜》、《三国演义》等,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音乐以祁剧唱腔为主,风格清新、古朴、纯真,自成流派。邵阳布袋戏集木偶技巧、戏剧形式、表演技艺于一体,具有神秘、精致、新奇、简便等特征。600余年来,始终保持初创时期的表演技巧、演出风格和演出形式,独具历史文化底蕴,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八)高州木偶

高州木偶戏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

(九)潮州铁枝木偶

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潮州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发展来的,故操纵仍保持皮影戏的特点而称为铁枝木偶。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铁枝木偶的偶头是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戏班演出时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铺着草席,操纵木偶的人盘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资历较浅的人,叫中剧。左侧的人叫副剧,是操纵偶人的第二把手。位于台上右侧的叫作正剧,是戏班的核心人物。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9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3人,剧种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戏班大多由家庭组成,大班多时有十几个人,小班只有五六个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图6-10 铁枝木偶)。

img191

图6-10 铁枝木偶

(十)临高人偶

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据光绪十七年续修的《临高县志》云:"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后经过艺人改造,搬上舞台,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临高人偶戏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主要特点是,舞台不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一般的人偶剧在表演时,舞台四周围着围布,观众只看到木偶而看不到演员。而临高人偶戏则人偶共同扮演一个角色,舞台不设帷布,演员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来补充木偶表情的不足。人偶交叉表演,自成一派,成为中国木偶艺术园地稀有的剧种。

(十一)川北大木偶

川北大木偶为世界稀有的木偶剧种。其偶身高大,酷似真人,五官灵动,四肢灵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动作,还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其他动作。川北大木偶的起源向有二说。一说是清初湖广移民传入;一说是远古木偶艺术文化的遗存。(见《列子·汤问》、《张鲁传》)这两种说法都因木偶艺术向来被统治者认为是雕虫小技,而不见经传,从而缺乏有力的史料证据。但从现今遗下的旧木偶头像中有“咸丰五年”的字样。清末民初,曾广泛流传于四川北部地区。大偶长约1.4米,重约5公斤,但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依剧情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与"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这在其代表剧目《盗仙草》、《玉莲花》中都有完美的体现。川北大木偶传承了最古老的木偶艺术,从其表演的特点及其本身,都能管窥出古时木偶艺术的精彩,特别是其惟一性,更使川北大木偶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价值。

(十二)石阡木偶

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石阡木偶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特别是衣冠整齐、服饰鲜艳的木偶戏班备受青睐。而戏中又尤以武将、武旦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长髯挂面,背插飞虎旗,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雉尾高翘,花枝招展。加之木偶动作潇洒利落,格斗动作精湛,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杖头木偶擅长表演历史闹剧、武打戏。石阡木偶戏属于湘剧剧种,唱腔属于湘剧辰河腔。表演剧目以唱腔划分为高腔和平弹两部分。高腔以唢呐伴奏,曲牌有大汉、小汉、山坡羊、红纳袄、驻云飞等十几个,适宜演出武剧,高腔戏剧目有《过五关》、《古城会》、《九龙山》等近30种。戏班表演者全为男性,成员多系班主的徒弟与子侄。班主备有全套行头。其中包括木偶头面、衣装、道具、乐器、篷帐等。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

(十三)合阳提线木偶

合阳提线木偶戏又称合阳线胡,合阳隶属于陕西渭南地区,与山西临猗、万荣隔河相望。合阳线戏,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明末清初,关中八高士之一的合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说戏的责任重大,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包干,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线腔戏的唱腔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只以铮子打节奏,听起来悦耳动听。合阳人看提线木偶戏主要是听,所以许多人于脆背对戏台,一饱耳福。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浓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

(十四)泰顺药发木偶

泰顺药发木偶是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木偶戏。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活动中表演。据调查考证,泰顺药发木偶在泰顺兴起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泰顺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经过长期发展,药发木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将木偶与火药结合制成药发木偶,是一种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民间技艺;二是药发木偶主要在民间各大节日或其他民俗活动中演出,所以对其他民俗活动具有依存性;三是泰顺的药发木偶艺人至今还用传统的方法提炼药发木偶的必备材料:硝;四是演出内容既有《西游记》等中国各地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有流传于本地的一些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