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5.3.1 一、民间剪纸角色造型与动漫造型

一、民间剪纸角色造型与动漫造型

(一)人物造型

1.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人物

剪纸艺术是民众喜爱及较早产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剪纸中有许多作品是表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在许多民族中广泛流传,如大禹、女娲、夸父、盘古、后羿、精卫等。有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走进人们的民俗生活,成为人们祭拜、供奉的神灵,比如,灶神、福寿禄三星、南极老人、门神、财神等。这些人物造型简洁,具有概括性。但也有一些是具有很强地域性的,如东北的大母神、嬷嬷神,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神等。另外,人物形象贴近平民百姓,一些神祗形象除了门神和现实中的人物距离比较远外,其他的都犹如常人,稚拙、充满幽默感和趣味性。如《灶神》中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造型,如邻家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十分生动可爱。剪纸《大禹治水》中,大禹造型的刻画重点是大禹的动势,一个回头的动作和向前迈的脚步,就抓住了典型瞬间,把他为治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顾之举刻画得淋漓尽致。

剪纸类动画片中有许多反映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其中很多人物造型来源于民间剪纸艺术造型,如《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等动画片形象造型。一般剪纸动画片中的神祗形象,如猪八戒、孙悟空、观音、菩萨、门神等的塑造,大多直接采用了剪纸的造型特征,多采用简单的块面,反映出大的形体结构,色彩符合民间传统色彩的搭配规律,采用平涂的形式,因为制作需要,一般较少用线条去表现细节,造型简洁大方。还有一种,如动画片《金色的海螺》,发挥了剪刻艺术的特点,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红色和黄色,色彩绚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影片中的人物造型,是将染色剪纸、套色剪纸、及皮影的造型手法和绘画相结合,在面部刻画上借鉴工笔及装饰画技法,体现出绘画的一些特点,染色精致入微,使人物形象俏丽动人,身体及其它装饰采用剪纸语言,又具有浓郁的民间剪纸风格。影片中人物形象有海螺姑娘、青年渔民、海神娘娘,它将皮影戏和剪纸艺术较好地运用到人物造型的设计上,片中人物造型极富个性特征,青年渔民有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海螺姑娘造型细腻,服饰精美(图5-18 《金色的海螺》)。

img155

图5-18 《金色的海螺》

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虽然造型设计运用的线条比较简单,但其造型生动活泼,表情滑稽可爱,突出了传说中的馋嘴、爱说谎的特点。影片形象设计虽借用了剪纸的艺术特点,但猪八戒头部造型更加卡通化,线条圆滑,更突出了猪八戒的性格特征,使整部片子带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

2.戏曲人物

剪纸艺术由于其平面化造型及概况性艺术特征,多采用单色剪纸,对戏曲人物刻画不像年画那样细致自如。因此,戏曲人物类内容的剪纸一般所表现的都是角色演出中的典型亮相动作,注重抓住角色在特定瞬间的神态,对特征做高度概况,突出男性的刚烈、女性的温柔、武将的勇猛,注重刻画戏曲人物的神韵。如,女性的兰指漫点、轻挪碎步的姿态,男子昂首阔步、伸手抬腿的动作等。传统戏曲中,人物的头饰、服装一般很复杂,剪纸中没法如实照搬,一般要取其大的动态,作大胆的取舍、概括,进行平面装饰处理,并适当点缀花草或用一些月牙纹、长短锯齿纹等剪纸语言符号作装饰,以更好地突出他们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在动漫形象造型中,单纯表现戏曲故事的剪纸动画片很少,一般都是利用戏曲人物造型的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借用戏曲造型人物语言,赋予概念化的性格特征。如动画片《张飞审瓜》、《八百鞭子》等,其人物大多采用京剧脸谱中花脸、丑、旦等类型化造型,使得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图5-19 《张飞审瓜》)。

img156

图5-19 《张飞审瓜》

3.娃娃

在传统民间剪纸中,娃娃、儿童题材类型的剪纸较多,这类题材多表现他们游戏、玩耍的内容,也有些娃娃被赋予了祛灾等民俗含义,更多的是通过它们表达纳福的象征意义。如剪纸中常见的抓髻娃娃,他们或头梳双髻,或头顶双鸡,或头戴人胜(男阳)、双手举鸟(鸡),或一手举鸟(鸡)、一手举兔(虎),民间抓髻娃娃本来是指性别的男女合一、日月合一、阴阳合一等,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具有生殖崇拜的含义。意喻阴阳结合繁衍后代。另外,还有为全年消除疳病、保护全家平安的“疗疳娃娃”等。

民间艺人通过实践总结出,娃娃、儿童剪纸形象一般要把头部进行夸张,放大头的比例,五官集中,眼睛略靠下一些,鼻子可以不剪,或者用一小竖线来代替,手可直接在胳膊末端剪五个锯齿,腰和脖子可以省略不剪,突出其憨态与可爱,造型一般以胖为美,衣服及其它可装饰花纹等不同图案。

如1962年摄制的动画片《人参娃娃》,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故事内容很传统,讲述了人参娃娃惩罚财主胡刮皮的小故事。人物造型是中国最传统的剪纸,很逼真可爱,人物个性都很鲜明,而且人参娃娃各个都白白胖胖的,很讨人喜欢,小人参天真的造型把孩子童趣都表露无疑,其他人物造型也同样别具特色,加上故事的出奇效果,带给我们紧张气氛的同时,让我们也感受到风趣和幽默。另一部动画片《渔童》中的人物造型,则是吸取了多姿多彩的山西窗花剪刻艺术,陕西鲜亮的皮影戏造型,还有湖南、福建的生动活泼的木偶戏元素,在设计人物的动作时,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神话人物的特点,将渔童的动作设计成平面的舞蹈动作。塑造了一个塑造了一个神奇的渔童形象。使得人物动作更加优美精细,它表现出了中国民间的风土人情,使动画有了装饰美感,也突出了剪纸特有的魅力。儿童在中国传统动画中是表现最多的题材。在中国人心目中动画片就是儿童的专利,所以动画家们创作出许多像《葫芦兄弟》、《水鹿》等优秀的剪纸动画片,在具体形象塑造上无论是采用平涂还是点染,在形象处理上都突出了儿童剪纸的造型特点(图5-20 《水鹿》)。

img157

图5-20 《水鹿》

4.老年人

老年人在剪纸中是经常出现的人物,老年人物造型在传统剪纸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坐或立,一般赋予一定的动作,主要表现他们家居生活的内容,如照看小孩、吸烟聊天、下棋和打牌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除面部线条使用较多以外,为显苍老,还要将身体背部线条向前弯曲一定的弧度,更好地表现老年人身体特征。其中老年男性一般形象造型偏瘦,留有胡须,或倒背手,或手拿抽斗;女性人物形象一般偏胖,大多是额头较宽,发型为脑后盘髻,身上多装饰花卉等图案造型,或做针线活,或看孩子等造型。

在传统剪纸类动画片中,老人的塑造方法同剪纸基本一样。如动画片《抬驴》,以其浓浓的民族风情,优美的画面,质朴的语言,浅显的说教都使它熠熠生辉,片中角色造型采用了传统剪纸技法,主要以中国民间剪纸为题材,具有中国特色且蕴含深刻哲理,片中的老头儿形象塑造采用剪纸的风格,背部弯曲,脸蛋打着腮红,颇有趣味,使人回味无穷。《小八戒》剪纸片,介绍了小八戒和爷爷为捡来的钱发生争执,被孙悟空听到,他使出一招又一招,既惩罚了老八戒,又教育了小八戒,故事简短,但颇具特色,片中老太太的形象塑造则采用戏曲脸谱丑角的处理方法,额头着红,脑后的发髻为几根线条,犹如头顶草帽。动画片中老者的形象有别于民间剪纸的地方是突出了嘴和两腮塌陷的衰老特征,十分准确地抓住了老年人的典型特征(图5-21 《抬驴》中的儿童与老人造型)。

img158

图5-21 《抬驴》中的儿童与老人造型

5.成年人

传统剪纸中,表现生产劳动和人民生活的场景较多,成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生产劳动的主要参与者,剪纸中成年人工作和生活的形象比较丰富,所以,剪纸中反映他们生产、劳动、恋爱、结婚和生子的作品非常多。剪纸中成年人的造型通常截取的是他们较典型和突出的场景,一般是人生每个阶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和最能反映其个性的动态瞬间。其中以表现年轻女性的题材为多,形象塑造上,一般都注重头部刻画,头发整齐光洁,一般留着长长的辫子,眼睛大而有神,相比老年妇女,身材偏瘦,脖子较细且长,衣服上经常饰有花纹图案等。另外,成年人剪纸造型一般身材挺拔,注重动态的刻画,或通过道具表现其身份特征,以达到传神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动画片中,因为一般将主要观众定位面向儿童,影片中大多是儿童化的形象,所以,真正表现成年人现实生活内容的并不是很多,一般与儿童形象为主,即使有成年人题材,也多为表现感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英雄事迹,受传统教育和价值观念影响,传统动画片中以男女爱情为主要题材的动画片更是少数。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片《火童》是根基中国少数民族的传说改编的,整部作品充满着民族色彩,利用剪纸动画的技术,完美的表现了一种独特的装饰画与石壁画相结合的风格,片中的人物因为是少数民族,所以形象和服饰设计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装饰韵味,虽借鉴了剪纸的造型语言,但同单纯、简洁的剪纸造型相比,结合动画角色身份重新进行了设计,与单纯剪纸造型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更加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征。

动画片《狐狸打猎人》讲述狐狸披着狼皮,把年轻猎人吓得丢枪逃命,后来幸亏老猎人赶来打死了狐狸,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动画角色造型上充分体现了剪纸人物简洁、概括的造型特点,剪纸语言中的锯齿形正好符合了猎人带有毛边的服装特点,这种处理手法,与影片构思新颖,把猎人打狐狸的常规颠倒过来,变成了狐狸打猎人,影片大胆地幻想夸张,奇特、有趣,却不使人感到虚构的故事情节相吻合,较好的运用了剪纸艺术语言(图5-22 《狐狸打猎人》)。

img159

图5-22 《狐狸打猎人》

(二)动物造型

1.兽畜类动物

兽畜类动物种类繁多,。在动物形象造型设计中,要注意兽畜类动物外部形态结构的共同基本形,可分为四肢、躯干、头、尾等基本部分。可结合简笔画的方法,将它们的头先设计成圆形,躯干为椭圆形,四肢为长方形,尾巴为单线或条束状等形状。兽畜类动物形象同人物造型一样,也要夸大突出其头部,牛、羊、鹿都有角和尾,但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牛角粗大,羊角较小,鹿角分叉。牛尾较长,末端有长毛,羊、鹿尾较短。其他如马尾毛长,狮的颈部毛长,身体粗壮有力,尾端有一丛毛。整体来说,要突出牛的憨厚、马的强健、鹿的可爱、羊的善良、鼠的机灵,只有抓住动物的细微差别,才能使大致相同的基本造型有所区别。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龙的起源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龙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在剪纸及其它民间艺术中,龙的形象造型不一,是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图5-23 龙)

img160

图5-23 龙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麒麟是吉祥神兽,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主太平、长寿,有招财纳福、镇宅辟邪的作用。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麒麟是龙头,马身,鱼鳞。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但其在民间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图5-24 麒麟)。

img161

图5-24 麒麟

虎,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常象征威猛的男性。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千百年来,人们从畏忌虎到敬爱,再到奉之为神,虎的造型不仅在剪纸艺术中非常丰富,而且在虎头帽、虎头鞋等其它民间美术中也被赋予了驱邪辟鬼的神力。民间剪纸中虎的造型威严而不恐怖,正相反顽皮、憨态,非常可爱,使人易于亲近(图5-25 虎 曹佃祥)。

img162

图5-25 虎 曹佃祥

狮,壮硕雄健,被人们视为辟邪的瑞兽,还成为菩萨的坐骑,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有狮子形象,门前设石狮镇宅,以示威力。狮子滚绣球等民间喜庆活动及剪纸中,狮子造型英武活泼,受人喜爱,在剪纸中寓意事事平安,狮童进门等(图5-26 狮)。

img163

图5-26 狮

马,汉代对西域良马称天马,唐代马有祥瑞之意,传统中人们十分喜爱马的矫健和奔腾向前的精神。在剪纸中象征男性、力量、忠诚等,与龙组合寓意“龙马精神”;八匹马组合寓意事业成功、兴旺发达;与猴等组合,寓意马上封侯等吉祥含义。

牛,民间将牛当做祭祀神祖的供物,及祈求丰收镇水灾的吉祥牲灵。牛象征春天,在南方农村地区,开春时往往贴红纸印的春牛,牛是人们农耕生产的好帮手,人们赞赏牛忠实勤劳的品性。以牛为题材的民间剪纸很多,多表现牛的彪悍、憨态、勤劳。

羊,为六畜之一,在古代是灵兽和吉祥物,帝陵前多置神羊,青铜器也有较多羊的造型。令人瞩目的“美”字,从羊从大,羊在剪纸中,造型较多,常寓意三阳(羊)开泰、九羊启泰等吉祥用语。另外,在一些传统建筑装饰木雕、砖雕、石雕及根雕等民间艺术中,也不乏羊的造型。

狗,也称犬,是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用它帮人们守卫家园。剪纸中狗的造型机灵可爱,形式多样。

鹿,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传说中鹿寿千岁,因此代表长寿,常与寿星、鹤、松等物组合。剪纸造型中,鹿(禄)和蝙蝠组成福禄长久、福禄双全;蝠、鹿、鹤组成福禄寿;两只鹿寓意路路顺利;鹿鹤组成六合同春;加官进禄等含义。

猪,自古以来,人们把猪当做吉利的畜类,又把它作为富有的象征。攒钱用的陶罐,常用猪的造型。年画及剪纸中,常用猪、鱼寓意年景丰收景象。猪耳朵大,腿短,尾巴细,剪纸造型多饱满,形象生动可爱(图5-27 猪)。

img164

图5-27 猪

象,寿命极长,象、祥谐音,为吉祥的象征。剪纸造型中,(祥)象驮古瓶,太平有象;背驮万年青,万象更新;象与如意组合,吉祥如意(图5-28 象)。

img165

图5-28 象

鼠,老鼠生殖繁衍能力极强,在民间被认为是产子多的动物,喻为繁衍之神的子神。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那天嫁女,有繁衍万物之意。剪纸中鼠的形象一般小巧可爱,也寓意金鼠聚财(图5-29 鼠)。

img166

图5-29 鼠

龟,因为龟长寿,成为中国四灵之一,《述异记》载:“龟一千年生毛,寿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一万年曰灵龟”。《抱朴子·论仙》载:“谓生必死,而龟鹤长寿焉。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剪纸中常用乌龟图案象征长寿。

民间剪纸中,其它动物如兔子,一般寓意女性,长耳朵,短尾巴,剪纸中蛇盘兔,寓意一定富。猫,常与蝴蝶组合取谐音猫(耄)蝶(耋)富贵等等。

剪纸造型中兽畜类动物五官的刻画,关键是细节的处理,五官的处理应符合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在设计眉毛和眼睛时,老虎的眉毛向上,鸡的眉毛同眼睛弯成弧线,而小动物的眼睛,如小老鼠、小狗等,可以根据动物的表情将眼睛适当夸张,加大、变圆,也可以可抽象成细线、块状,甚至省略。剪纸中动物的鼻子一般可用一竖条来表示,也不绝对,如兔子鼻子等的处理,要根据其基本形态进行变化,其它动物有的则简化为两个小点;动物的嘴巴大都为突出其牙齿,将嘴巴剪成锯齿状,更加形象,不过也有仅用一条线来代替的。

兽畜类动物身上的花纹一般主观性较强,大多起装饰性作用,一般采用毛纹,也可以随主题改变成其他形式的花纹。不过纹饰的设计和选择要基本符合动物毛发生长的规律和动态,否则会破坏形象的整体感,感觉杂乱无章。民间有句顺口溜“牲灵的毛毛尖朝外”,这是民间剪纸艺人设计毛纹的诀窍。另外,不同动物毛纹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要根据其特性来设定。各种花纹和图案可以与毛纹穿插,结合起来一并运用,以表现动物的局部结构特征和动态,也可以单独排列,表现动物的脊背骨、长尾,甚至全身斑纹。

剪纸动画片中,将动物拟人化,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非常多,恰当地运用剪纸的造型元素,可以较好地塑造出动物的造型特点,表现它们的个性特征和质感。《猴子钓鱼》是百部中国经典动画之一,曾获加拿大第四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片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络澳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故事介绍了四只猴子跟人学钓鱼的故事。四只猴子看见人捕了很多鱼很艳羡,就学起人的样子,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把树权作为鱼钩,甚至去偷人的渔网,结果却把自己网住,掉进湖里,愚蠢得可爱。故事讲述了一个道理,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一味地单纯模仿,是不会获得成功的。猴子是民间剪纸艺人经常拿来表现的动物,同时也是广大观众极为钟爱的动画造型。片中四只小猴子造型简单,活泼可爱,表情生动。四只小猴子形象的外轮廓采用的是直线条,造型简洁,特征明显,身上的花纹运用了圆点、月牙儿等剪纸的基本语言,同时在动物身上还加了花草、枝茎的装饰花纹,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民间生命繁衍观念。四只猴子在色彩上采用了传统五色中的蓝色、红色、黄色、白色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了猴子的四种性格,色彩靓丽,对比反差很大,烘托了剧情,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影片中一些乌龟、小鱼等小动物也是采用拼色剪纸的手法,简洁概括,同小猴的造型相呼应,形象的外轮廓直直的、硬硬的,即便小乌龟的身体是圆的,其头部和爪也是方块的造型。水草造型圆润中见方。影片很好地将传统剪纸艺术语言与现代思维观念结合在了一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58年,我国老一辈动画家万古蟾带领一批青年,将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的艺术形式和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段很好地结合,巧妙地运用到了动画创作中,成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彩色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使中国动画增添了一个新片种。《刺猬背西瓜》是我国众多彩色剪纸动画片中的一部作品,说明了办事要灵活变通,不能死守老一套的道理。片中刺猬和兔子的造型采用了民间传统剪纸的方法,身上的花纹采用了常用的带有吉祥寓意及生命繁衍的符号,这种纹饰既有装饰韵味又有象征意义。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动画片《等明天》,是角色造型用剪纸做成的,体现出了浓重的剪纸特色,从动画片的效果上就能看出做工非常精细,把人物和故事叙述地更加生动、生趣,其鲜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情节,使叙述生动而有趣;《狐狸打猎人》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8年出品的一部剪纸动画片,片中狐狸身上的花纹是用红、黄、蓝、黑四色锯齿剪纸造型方法组合而成,剪纸鲜亮的对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狐狸形象极为突出(图5-30 《猴子钓鱼》)。

img167

图5-30 《猴子钓鱼》

《猴子捞月》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1年出品的剪纸动画片,影片根据民间流传的“水中捞月一场空”的寓言改编,表现了一群想入非非的猴子在月光下的树林里捞月亮的故事。影片于1982年获加拿大第四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1987年获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洛澳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这是一部纯粹意义的剪纸动画片,其风格完全取材于中国传统剪纸技法,通过中国民间水墨拉毛剪纸的造型方法,塑造了七个可爱的小猴子形象。七个小猴子的造型设计采用的是拉毛剪纸的方法,使形象的边缘有毛茸茸的感觉;小猴子身体的关节借鉴皮影戏的连接方式,灵活自然,动作细腻逼真;小猴子的形象在造型上没有差别,用间色蓝、粉、绿进行了区别,除了两只一蓝一粉的小猴夫妇,其余的小猴崽皆为绿色。猫头鹰五官用的颜色艳丽、醒目,很好地突出了其特征。在上色上,采用了染色剪纸的方法,产生了中国画的晕染效果,很符合动物皮毛的质感。整部影片针对儿童观赏的心理特点,情节简单,造型生动有趣,表情拟人效果非凡,色调明快,色彩明亮饱满,充满了儿童情趣。

2.禽鸟类动物

剪纸造型中,禽鸟类动物包括凤、鸳鸯、鹤、蝶、喜鹊、斑鸠等。它们的形体结构包括头、躯干、翅、尾、腿爪五个部分。在设计它们的剪纸造型时,应把握结构的形状和特点,一般它们的头部呈椭圆形,躯干为鹅蛋形,翅膀为瓜子形,大腿为半圆形,小腿、爪和嘴应设计成单线。另外,设计时要抓住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动态:鸳鸯、鸭、鹅都是扁嘴,脚有蹼,三角形短尾;鸭、鹅颈长;鹅额部有肉瘤;雄鸳鸯有一对扁状的翅膀,如帆一样立着;鹊尾长如身;燕尾似剪刀;鹭鸶、仙鹤的嘴直而尖,颈和腿细长;凤头带冠,有三根飘带式的长尾毛;雄孔雀有尾屏;雄鸡有顶冠,尾如圆锥形。禽鸟类动物的眼睛较小,一般不需要夸张表现,只用小小的圆形或细细的弯弧表现即可,但不能设计成小圆洞或小长条,而且再简单的眼睛也要剪出眼珠或双眼皮。禽鸟身上的花纹与兽类的一样,要与其活动时身体、羽毛生长的规律相结合。另外,也有一些常见的水族动物如鱼、螃蟹等,也是在剪纸中经常表现的内容。

凤,是一种神化了的民族图腾,凤的形象是人们的艺术创造。凤一直是中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认为它可带来光明,将祥瑞带到世间。是凤凰的统称,雄曰凤,雌曰凰,汉代以后逐渐为女性专用。剪纸造型中,人们创造性地设计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凤鸟纹样,象征了吉祥,与龙一起,有龙凤呈祥寓意;其它还有丹凤朝阳、凤戏牡丹等吉祥含义图案(图5-31 凤凰)。

img168

图5-31 凤凰

蝙蝠,蝠和福同音同声,常取谐音福,指洪福、福气等。剪纸中蝙蝠造型较多,且多和其它形象一起形成吉祥寓意。若干蝙蝠和桃(意为寿)组合,寓意福寿双全;五只蝙蝠环绕一团寿桃一周,寓意多福多寿;蝙蝠与寿星一起,组成福寿双全;蝙蝠与桂花一起组合,寓意福增贵子等。

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为羽族之宗长,有一品鸟之称。鹤是长寿的象征,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剪纸中,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放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取名为“松鹤长春”、“鹤寿松龄”;鹤与龟画在一起,其吉祥意义是龟鹤齐龄、龟鹤延年;鹤与鹿、梧桐画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等(图5-32 鹤)。

img169

图5-32 鹤

喜鹊,据《汉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有“灵鹊报喜”之说,故称鹊为喜鹊。剪纸中,喜鹊是经常出现的形象,喜鹊站在梅花枝上,梅梢谐音眉梢,其组合寓意为喜上眉梢;喜鹊与荔枝、桂圆、核桃组合,寓意喜报三元,三元为解元、会元、状元;喜鹊与古钱的组合,寓意喜在眼前等(图5-33 喜鹊)。

img170

图5-33 喜鹊

鸡,为司晨之禽,不鸣则已,一鸣则天下皆白。它报晓报时,也有镇宅、辟邪的民俗功能。在剪纸中,寓意大吉大利,五只小鸡站在鸡窠上,寓意五子登科、五子高升;鸡和鱼在一起,寓意吉庆有余等(图5-34 鸡)。

img171

图5-34 鸡

其它剪纸造型,如孔雀,一般象征美好、爱情;螗蜍,金蟾谐音金钱。蜘蛛,游壁蜘蛛谓之催軎,蜘蛛悬丝,意为喜从天降;蝴蝶,象征夫妇好合、情深意长和高寿;蝶扑瓜,寓意瓜瓞绵绵;鱼(余)],连年有余、年年有余,寓意富余长足;鱼(男):鱼戏莲;金鱼(金玉):金玉满堂等。都用来寓意吉祥平安、健康长寿、幸福美好等。

《老鼠嫁女》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出品的剪纸动画片,导演是王柏荣,影片风格诙谐幽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是如此,老鼠也不例外。借鼠拟人,讽刺了当时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这部动画影片运用了传统剪纸中最为基本的语言符号,没有附带任何其他手法,采用的是硬边剪纸类型的创作方法,突出了剪纸的刀味、朴素、自然。在具体运用中,也注意了角色细微的性格差别,如胡须只剪了六条线,鼠爸爸的直挺,显出胡子的刚硬,鼠妈妈的则有些尖,显得柔弱,再加上眉毛和额上的柳叶形皱纹,寥寥几剪就把鼠妈妈刻画出来了,体现了性别的差异。老鼠的衣服图案装饰了钱孔和钱币,暗示了贪婪、势利的性格特征(图5-35 《老鼠嫁女》)。

img172

图5-35 《老鼠嫁女》

动画片《黑公鸡》、《鹬蚌相争》等都是以家禽和水鸟为主角的,在形象塑造上将剪纸与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风格紧密结合,塑造的形象生动可爱。1983年的《鹬蚌相争》制作时利用特殊的纸张,突破了传统剪纸的剪刻技法,将纸湿润以后,把纸的边缘拉出纤维,使纸偶产生毛绒绒的质感,以便达到水墨画的效果,这使传统的剪纸动画又有了新的尝试。为了追求形象逼真,仅一寸长的鹬脖子上装有36个薄型关节,活动自如,似真鸟一般,片中将鹬毛茸茸的感觉表现了出来。其水墨画风格,墨韵清新优美,洋溢着诗情画意。另外,在其他题材类的动画片中,也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禽鸟形象出现,如《葫芦兄弟》中的蟾蜍、蜘蛛、小鸟和蝙蝠的造型;《小熊猫学木匠》中鸡、鸭、鹅等都以自身独具特色的造型在影片叙事上发挥着作用,动画片《草人》,蚂蟥、水鸟造型逼真,运用中国工笔花鸟画风格,片中水鸟造型典雅精致,生动形象(图5-36 《鹬蚌相争》)。

img173

图5-36 《鹬蚌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