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5.1.1 一、剪纸的历史

一、剪纸的历史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就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予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的故事。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东汉时期(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因此中国是剪纸艺术的故乡。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由于纸张容易损毁及霉烂,难以长期保存。尤其是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加之每年的梅雨季节,纸制品多半会受潮而霉烂。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剪纸艺术的大众化特征,只在民间流传,其材料价格低廉,且多为劳动群众自己动手制作而成,因此,人们不会刻意去保存它,故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极少。在发现的考古中,许多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漆器上,镶嵌有镂刻着花纹图案的金银薄片,战国时期出现了镂空鎏金技术和金银错、刻花错和透雕等装饰技艺。汉代金银箔刻花则更多,如象、虎、鸟、怪兽及云纹饰片,造型生动,制作精细。这些从其形式上来看,与剪纸只是材料不同,可视为剪纸艺术的前奏。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剪纸情况,从很多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剪纸艺术用途十分广泛,很多与农耕文化直接联系在一起,在一些风俗礼仪中经常使用。据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馈。”此一风俗一直流传至隋唐时期。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至彭衙(陕西洛川、白水交界处)所作《彭衙行》诗日:“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则表明了剪纸招魂的习俗,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唐朝的李商隐《人日即事》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剪纸艺术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从事“剪字”、“剪镞花样”的专业艺人。周密在其《志雅堂杂钞》中记录了当时的剪纸艺人的技艺已经很高超。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北宋时期定窑所出的一种金花紫定碗,常以剪纸图形作装饰。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并区分阴、阳刻,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元代出现了具有完整艺术构思的剪纸作品,民间剪纸作品上,并有文人题咏诗辞,逢年过节时悬挂的走马灯逐渐丰富多样,开始用剪纸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

明代手工业较发达,剪纸应用更加广泛,剪纸在艺术形式上也多有创新。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不论宫中还是民间,剪纸艺术应用都非常普遍。民间过年家家户户都张贴剪纸,增添年节时分红火热闹的气氛,也显示了剪纸艺术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江南地区有一种灯笼称为“夹纱灯笼”,其做法是将剪纸夹于纱中,通过光照映现出剪纸纹样。此后,以此法制作的“夹刻纸”广为流传,至清代成为上等贡品。

清代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发展直至达到鼎盛时期。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不但剪纸品种繁多,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清代民间剪纸工艺精巧,名家辈出。北京故宫的坤宁宫,是当年皇帝结婚时的新房,其室内陈设中大量运用了剪纸:墙壁用纸裱糊,四角贴着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呈祥双喜团花;在宫殿两边的过道上,贴有许多窗花。在民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悬贴挂钱(笺),以其有“压胜”的作用。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讲,民间剪纸是许多艺术形式的母体,把民间的剪纸艺术比作中国艺术的活化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近现代,剪纸艺术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成为广大劳动群众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生发出愈来愈丰富的样式,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设计艺术蓬勃发展,从中汲取有益的艺术营养,在平面广告设计、插图、动漫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显示了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