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4.2.1 一、木版年画审美特征

一、木版年画审美特征

民间木版年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它与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密切的关系,既是反应民间珍贵资料的艺术品,又是老百姓常见的一种商品。它不仅与传统文人画同源,同时又深刻体现了民间文化观念及审美观念,在继承传播传统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民间年画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技法从文人画中吸取营养,文人画在发展中也吸收了民间年画中的有益成分,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对于传统绘画技法、色彩知识、造型手法等的传承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现代,年画与传统的民间年画有了一定的区别,年画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形式与内容,许多专业艺术工作者参与进来,在表现形式上吸收了一些新的技巧。年画作者不再是昔日匠人的身份,年画从原先的具有较强的功利意义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年画的雅俗观念也在改变。当然,民间年画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同时又具有文化功能,还是民俗生活的一部分。民间年画通常以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受老百姓欢迎的方式宣扬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表达人们的愿景。其通俗的特征也正是其本身固有的特色,这种俗是一种质朴无华、单纯率真、粗犷豪放的亲切感、真诚感,以及与民众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体现。

年画所传达的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学、戏曲、音乐等艺术相互融合,共同传达了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民间年画与其他绘画相比,是一种有较强的观念性的绘画,观念是绝大多数年画的创作灵魂。首先,年画是从观念创造出发,又因观念内涵而被接受。从年画发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出,年画的悬挂张贴起先并非为了观赏或装饰美化,大多数是为了驱邪纳祥、祭祀供养,到后来的喜庆欢快或某些道德教化作用。其次,作为一种对自然崇拜物化形式的表现,后来又成为人格化的神灵体现,随后又成为人们盼望和祝愿美好生活的反映。虽然这种观念在年画的历史发展中愈到后来愈显淡薄,但传统的思想仍在影响着年画的发展。民间年画所包含的观念主要反映是非曲直,在求生、趋利等几个方面,它表达了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年画是这些观念的形象载体和表现形式。虽然近现代以来许多新的题材内容的年画也在流行,但只有那些富有吉庆祥瑞内涵和传统表现形式的年画才是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年画更是如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年画中,都隐含了某种古老而深沉的观念,也正因为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才形成了民间年画这一特定形式。民间木版年画经过民间艺人长年累月的创造与完善,成为一种有着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深受社会人们的喜爱。

民间年画是题材广泛,是一种通俗艺术和大众美术形式。木版年画在民间能够普及较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顺应民风民俗,它的创作群体和欣赏群体是人口较多的城乡劳动者、普通民众,从民间年画的艺术形式特征来看,无论是题材内容、形象、造型、构图布局,还是施彩描绘等表现技巧,常常服从于民间年画的观念内涵、目的功能以及大众的审美爱好。虽然不同地域年画造型风格不尽相同,会受到地域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年画造型风格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种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为代表,风格趋向细腻,造型趋于写实;另一种以山东潍坊、陕西凤翔为代表,风格趋向粗犷,造型趋于夸张。如果说杨柳青年画造型有一种柔媚之美的话,那么以山东潍县杨家埠为代表的年画则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潍坊年画为适应各地农民需要,年画中人物造型健康质朴,线条刚劲简洁,尤富地方色彩。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朱仙镇年画门神最具特色的是它线条粗犷有力,造型夸张拙朴,色彩单纯沉着,具有古老而淳厚的造型魅力,与中原文化的浑朴之气形成整体风格上的统一。虽然两种风格,各尽其美,但它的创造内容与劳动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相吻合,它表现出来的质朴率真、粗狂豪放的特征也正是广大民众性格特征的体现(图4-8 麒麟送子)。

img100

图4-8 麒麟送子

民间木版年画是将画稿以雕版的形式通过印刷完成的一种特殊画种,又是以民间流传的方式适应于节令的艺术产品。画面构图饱满,造型夸张,个性特征鲜明,年画的画面构图布局不仅成功地表现了年画的主题和内容,而且对构成年画装饰性、突出画面气氛都起了重要作用。内容完整,寓意丰富明确,布局美观合理,匀称雅俗共赏。在年画中,人们赋予了不同造型形象丰富的绘画语言,传达出人们美好的愿望,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民间年画一般不讲究纵深空间,更加重视平面构成的组合,通过线、面与色彩的组合,创造画面的装饰美感,从形式上来看,构图大都追求饱满完整、丰富匀称,从而使画面和谐美观,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感,很多形式美法则在年画中都得到了较好地体现。

民间木版年画的构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满”。这种“满”的构图既是装饰性绘画的共同需要,也是年画印刷工艺局限所至,因为年画全靠手工印刷,画版上若有大的空间便会塌纸沾污画面,艺人们尽量把画稿画得满满当当,可称密不透风。如山东潍坊年画“五路进财”中采用双层式构图,尤嫌画面欠满,便在画幅左上方加一圆窗,里面有两个女子逗娃娃。在大开财源的气氛中,贤妻美妾贵子出场,合情合理,也扩大了画面的内涵,空旷处添加上几只大元宝,也与主题息息相关。还有一种星罗棋布的戏曲年画,如河北武强的年画《秦英征西》,采用散落式布置构图,使画面如星光闪烁(图4-9 桃花坞年画 一团和气)。

img101

图4-9 桃花坞年画 一团和气

线条之美是民间木版年画的另一艺术特征,年画以线为造型基础,以色彩来充实造型。即以线为骨,以色为肉,以色扶形,达到骨肉丰满的效果。故此,线条在木版年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民间艺人善于采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对象。娃娃和仕女的年画一般采用圆润流畅的细线条,以表现娃娃的稚嫩和美人的柔媚,门神与武将的年画则采用刚劲有力的粗线。以表现门神的威严伟岸和武将的孔武有力,线条的粗细运用得当,能恰到好处表现年画的主题,从而体现出木版年画特有的线纹美。在雕刻版的多种线型中,大刀阔斧、挺拔劲健的线条仍然是主要特征。年画中追求刀味木趣的自然效果,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呈现出古朴稚拙的传统风格(图4-10 凤翔年画 秦琼、尉迟敬德)。

img102

图4-10 凤翔年画 秦琼、尉迟敬德

年画施色套印以平涂为主,力求在有限的色版内套印出丰富斑斓的色彩效果。木版年画素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运用黑白与疏密对比的表现方法,体现民间年画色彩浓艳、色调明快。或以色块的大小,或以近似色的排列,使之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硬色、软色,刚柔相济,形成单纯明快、红火热闹的旋律,在色彩搭配上注重对比,通过色彩寓意,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生活快乐,丰收多产等良好的愿望。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年画设色浓重,讲究色彩搭配,多用原色,与人们喜欢喜庆、欢快、热烈的色调相一致,也较符合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民间木版年画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关系为设色基础,大红大绿,鲜明对比,红火热闹,吉祥喜气。“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这是民间用色的简要口诀。由于受工艺、原材料和价格的制约,促使它不得不尽量省工、省料,高度提炼概括。所谓“巧”,就是掌握用色的规律和变化,白、黄、红、蓝、黑,如同五线谱的音符一样,可以根据主题需要演奏出多种曲调来。好像在农舍老屋里演奏出欢乐喜庆、生动活泼的色彩情调。如绿色的狮子,黄色的老虎,红脸的秦琼,黑脸的包公等,都非常符合民众的审美情趣(图4-11 北京门神年画)。

img103

图4-11 北京门神年画

民间年画还有许多其他较为典型艺术特征,诸如造型的程式化、随意性、抽象性,题材内容的传承性、观念性、模式化、集体意识,以及粗犷与细腻、质朴与华丽、诙谐与庄重、神秘与直白的审美意蕴等。这既是民间年画的突出的艺术特色,也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无论从造型到构图,从线条到色彩,都形成了它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工艺套路,它留给后人的是一笔艺术财富。民间年画语言质朴,形式自由,是经过民间艺人长年累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并不断完善下来的。民间年画故事情节经典,耐人寻味,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是集体经验智慧的总结,是群体审美意识形成的产物,都有较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