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4.1.1 一、木版年画的起源和历史

一、木版年画的起源和历史

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年”字在公元前十六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门神画。秦朝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固定年节习俗,人们在新旧年交替之际,除了庆祝丰收等活动外,还增加了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民俗活动内容,在这前后出现的关于祝贺、祈祷之意的东西大多冠以“年”字,如“过年”、“年关”、“拜年”、“年画”等。汉代民间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通俗演义》中有除夕“画虎于门”的记载,东汉《独断》中记载,当时民间已有贴于门上的“神荼”、“郁垒”画像,汉代的门神样式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的“画鸡于户”也是一种年画形式,到南北朝时期,年画内容从最初的自然崇拜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用来表达祝愿及美化环境。隋唐时期,受佛教影响,木版佛像印刷大大促进了年画的发展,尤其是出现的钟馗形象,成为了民间崇拜对象,慢慢发展成一种相对固定的驱邪避祸的民俗活动程式。

木版年画的真正形成和成熟发展时期是宋代,最初的年画是手绘的,一稿一样,唐代开始的木版佛像印刷为年画的批量制作提供了技术上的尝试,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手工技艺有较大进步,创作理念上突破了教化、人伦的约束,门神的题材不再是单一的武将形象,同时出现了文相门神及其他戏曲、杂技等内容,年画达到了鼎盛局面。元代历史较短,且木版年画不被重视,发展远不如宋代繁荣(图4-2 杨柳青年画 让成都)。

img94

图4-2 杨柳青年画 让成都

明代是民间年画的中兴时期,应用范围和制作技巧大大超越前代,刻绘技法和艺术风格都较多样,各地区样式特点趋于定型成熟,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驰名年画,这也是明代年画发达的一个标志,至今仍然有很大影响。

清代是年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不仅地域广,产量大,而且题材多样,制作技艺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准,人才辈出。木版年画发展到新的高峰阶段,多为彩色套印,还吸收了一些文人画的技法,风格雅致、丰富。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年画艺术逐渐衰落。

民国时期的年画,民俗生活及时事政治题材也有反映,出现了新年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年画创作和传播以鼓舞斗志、发展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画有过一个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反映新事物的作品,以后由于历史原因年画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印刷和照相机的普及,年画艺术失去了广大空间。但在农村,木版年画仍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图4-3 民国年画 把骑踏青)。

img95

图4-3 民国年画 把骑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