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2.1.2 二、民间美术造型思维观念

二、民间美术造型思维观念

(一)以自然为美观念

民间美术中对美的追求是人们的思维、情感、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综合表现。对美的追求是建立在需要和完成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而得以实现的。受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自然之美,主要表现在宇宙运行的总规律中。庄子把天地间的大美、至美作为他最高的审美对象。表现在审美情趣和理论上,就是追求自然全美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对民间美术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民间美术是直接属于生活的艺术,民间艺人所接触的自然环境是优美的,接触到的事物大多是自然界当中常见的景物,如美丽芬芳的花草漫山遍野,羽毛艳丽的鸟禽嬉戏争鸣,形色斑斓的贝壳布满海滩,星彩闪砾的宝石点缀山涧,生长有序的动物骨骼遗留荒原。这些美好的景物刺激人们的感官,使其产生陶醉、舒适、快感等愉悦心理,也使人们产生,出将自然中美好的物品经过简单的加工以装饰自己或环境的想法。从考古发现的远古时代的原始饰物表明,原始先民已从大自然中获得审美艺术灵感,从自然中得到美的享受(图2-1 《仰韶文化彩陶纹》)。

img44

图2-1 《仰韶文化彩陶纹》

长期以来,民间美术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大都与老百姓基层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不仅满足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切实地提供了物质性服务,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老百姓更喜欢以美的正面形式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渴求。在民间美术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凄惨、凋零、悲哀、孱弱的自然形制,民间美术更善于将自然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这和传统的“天人合一”、“顺物自然”的哲学观念一脉相传。民间美术的工艺之美是确立在人与自然、材料、技术的关系上。大自然丰富的物象及其不间断的时空变化,赋予自然物象以生命和灵性,从而让民间美术有了取之不尽的工艺造型原素。自然界又是工艺材料的创造者,神奇地造化出五花八门的制作材料,成为用之不竭的天赐宝库。民间美术中淳朴合谐、崇尚自然的造物观念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凭着心灵手巧,就地取材,就能把一切真情美意物化其中。

(二)偶数对称及比例美观念

民间美术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点,在造型中讲究偶数对称、比例均衡等。美学家研究发现,对称与比例的美大都来自于对自身结构及各种动植物结构细致的观察。以人为例,人的双眼、双眉、双耳、上下肢等都是以鼻至脐中线为对称中轴而生长的,并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有某一部位出现了残缺,就破坏了人们视觉上的和谐美感。同样,许多动植物也具有对称形式和比例结构,树叶的造型、动物的造型等也无不显示出对称之美。当人们发现对称比例关系具有美的因素,符合人的视觉和谐及人的审美需求时,便将其运用到装饰艺术方面。

中国人在对于世界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又由此延伸出偶数对称的观念,这也成为民间传统造型的典型图式,意味着呼应与和谐,在民间有着吉祥的含义。对称美、比例美在原始彩陶及民间美术中表现得特别丰富。如原始彩陶器形,从罐口曲线的连续对称线条,到罐身类的对称线条,都是在对称的基础上进行等比例分割,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在叫法上也参照人的称呼,赋予一定的情感,如双耳、双腿等。在纹饰中较为多见的对称形式为上下对称、左右对称、连续对称、放射对称等等。民间艺术家讲究对称、偶数,忌讳形单影只。民间美术造型不论人物、动物还是植物,常常是成双成对,如“门画”人物,“双龙”、“双凤”、“并蒂莲花”等等。因为对称和偶数蕴涵着平和、完美与吉祥。对称中有变化是对称美发展的高级阶段,并能很好地统一于整体造型之中。

在剪纸动画片《南郭先生》中,片中空间处理淡化了透视关系,图案纹样、装饰排列等都显示了较明显的民间美术的思维观念,人物组合、树木摆放、亭台楼阁等大多受到了偶数对称思维观念的影响,形象连续、秩序井然、平衡对称,形式上庄重严谨,但不呆板单调,地毯处理也大多采用俯视角度,着重表现事物的外形轮廓,甚至在一些特写镜头中,难以将地面与背景区分清楚,具有强烈的平面装饰性。在安定、静止的状态下,通过造型、色彩、质感等因素的变化,在形式上形成了微妙的变化,案几的处理也大多采用俯视的角度,为的是将盛放在其之上的酒具、器皿更全面的展现出来。亭台楼阁采用平视的角度,着重刻画建筑的外轮廓,将其细节都已简化概括成平面,把看到的东西和想要看到的东西都表现出来,突出造型整体性,呈现出清晰完整的建筑布局。这些以表达清楚内容为目的的意念处理方法,没有遵守透视的法则,也不同于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平视和俯视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很少采用完全对称的手法,大多运用相对对称,显示了多样统一的美感,造形构图方法虽悖于常理,但富有情趣,在动画中用在合适的地方,能够更好地叙述故事、表现主题,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融合的艺术效果。

(三)以圆为美观念

古代太极阴阳哲学观念对中国人观念影响甚深,这反映在民间美术上,即表现出讲求完整圆满、动静结合、黑白相守等概念。以圆为美的观念在民间传统造型艺术中体现得最充分。民间艺术家讲究完整,忌讳残缺不全。如民间剪纸中的团花,民间美术造型中出现了“三面脸”“多头马”等造型。由圆的图式衍生出圆满和完整的审美习惯,至今仍根植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如汉语词语中的圆满、圆滑、圆房,以及戏剧结尾大团圆等。

这种观念反映到传统动画中,几乎都是以喜剧结尾的,如果结局不完美,好人无好报,中国人不喜欢残缺美,对于残缺要予以修补,传统观念便续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如破镜重圆等。整个造型观念也符合以圆为美的审美观念。民间艺术家通晓阴阳、动静、黑白等辩证哲学关系,并在民间美术造型中体现得惟妙惟肖。圆还象征了阴阳相生的辨证关系,蕴含着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哲学观念。如剪纸纹样“蝶采莲”、“老鼠上灯台”、“猴吃葡萄”以及剪纸造型的黑白处理和年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等,都生动地表现了他们驾驭阴阳、通晓疏密黑白的造型能力。在动画片《南郭先生》中,前景人物和后景人物均采用平视角度,前后没有遮挡,呈现出上下分层纵向排列,平面装饰趣味十足,打破了时空纵深关系,但不影响表达故事情节。场景设计单纯简洁、明确有力,造型上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采用了汉画像砖、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古朴大方,典雅浑厚。很多圆形、椭圆装饰纹样,体现了民间以圆为美的观念(图2-2 《南郭先生》)。

img45

图2-2 《南郭先生》

(四)以大为美观念

民间美术以大突出形体特征。“美”字就是“羊”和“大”上下相叠,羊在古代是吉祥的代表。在原始绘画中,重要的人物都要比其他人物的比例大些,正面人物头和脸部在比例上刻画的也较大,以比例大表示对其重视或仰慕。而反面人物则尖嘴猴腮,带有很大的程式化处理方法。以大为美的观念,来自于原始崇拜,上从岩画时代,下迄汉唐之世,大约经历了将近五千年的历程,以大为美的观念影响了后世的美术及传统艺术。这种以大为美的观念及心理,与当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及人们自身延续有关。

民间艺术创造者认为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头,因此头部画得甚至比躯干还大。如民间年画及雕塑关羽造型的处理,头部和身体相比,明显偏大,几乎看不到脖子。可见民间审美意识是以大为美,大是气派,大是吉利。民间造型中注重以硕大为美,讲究健壮、丰满。

(五)吉瑞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吉瑞观念非常普遍和强烈,从宫廷到民间,上至高门甲第,下至陋苍蓬居,人们往往表现出吉瑞的想法和观念。在创意上,构思非常巧妙,利用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民间美术以实物造型或图画的形式,广泛装饰于家具或衣料饰物上,把民众向往吉瑞的想法或寄托在某种动植物或某种自然现象上,用来祈福纳祥。如,两个柿子,配以如意,据《尔雅》,柿子有七德:“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柿与事同音。这一造型寓意“事事如意”。在民间美术中,一般用葫芦、莲蓬、葡萄、石榴和老鼠等暗喻多子多孙。若干蝙蝠和桃。蝠谐音福,桃意为寿,出自“王母蟠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子”,寓意着“福寿双全”(图2-3 《福寿图》)。

img46

图2-3 《福寿图》

在民间美术中,用相同或相近字词谐音取意的吉祥题材和寓意图案多出现于民间年画、剪纸、刺绣、建筑雕刻等艺术形式中。如封侯挂印的图案组成是一只猴子在枫树上挂一枚官印,也有的画面是猴子用树枝在捅蜂窝,隐喻做官掌印,升官发财。还有辈辈封侯(图案组成是母猴背子猴)、马上封侯(图案组成是猴立马上)、刘海戏金蟾(金钱)、耄耋富贵(猫、蝴蝶组成,猫谐“耄”,蝶谐“耋”)、喜上眉梢(喜鹊和梅花组合)。芙蓉花配牡丹图。芙蓉花谐音“富荣华”;牡丹寓意富贵,出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民间美术的这种吉瑞观念,其实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家人以及亲朋好友生活富足、健康长寿,天下太平,这是一种很正常很普遍的心理需求。民间美术的传统造型观念对我国动画、漫画造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人物、动物和场景造型均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和审美标准。动画片《三个和尚》,取材于中国古老的俗语,虽然场景造型简洁精炼,但很多地方运用了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使得故事哲理丰富,包含了民间美术的思维观念。如三个和尚虽然在一起修行,但是但每个人心中还有人间世俗的杂念,第一个小和尚挑水路上碰到一只小龟,在传统文化和民间,龟是长寿的象征;瘦长和尚在去庙的路上,碰到蝴蝶,和尚就掏出花来,在民间传统文化中,花和蝴蝶是爱情的象征;第三个胖和尚,在路上汗流浃背,碰到一条小河,喝水时,小鱼在水中跳来跳去,一只跳到了他的鞋里,鱼和余同音,寓意有余,表示有利。这些预示了三个和尚不同的心态。

我国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天马的造型,以汉画和壁画为图像资源,用单纯凝练、富有韵味的写意流线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形象。天马的鬃毛和马尾吸取了行云和朵云的形式美因素,造型轮廓线的方圆曲直和变化无不与造型的形式美密切相连,构思大胆,想象力丰富,使得天马清秀、神骏、飘逸,和背景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显示了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神韵,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最高境界,其造型手法至今影响着我们,这也正是深厚的传统艺术和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