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美术与动漫
1.1.4.2 二、动漫造型审美风格比较

二、动漫造型审美风格比较

(一)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的独特魅力与动漫造型的鲜明形象与它的历史状况,尤其漫画与动画是相互支撑分不开的。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可看做是日本现代动画的开端。《铁臂阿童木》确立了以剧情为重点,不追求图像效果,看重角色造型塑造这一独特的日式动画风格,也确定了日式动漫作品着重剧情深度挖掘,着力刻画人物精神层面的基本风格。可能是由于岛国地理因素的限制,使得日本人的想象力反而特别容易走极端。在动画电影的创作方面,日本人比美国人更侧重于关于人类的终极关系和关于世界的终极命题的探讨,而且他们思考的结果还往往是悲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宣扬温情脉脉的人伦、家庭观念的美国动画电影相比,日本的动画作品在意识上是不那么积极乐观;但另一方面,日本动画电影又显得比美国动画“深刻”,日本人在动画中触及了一些非常严肃而深奥的问题,并且对于这些问题的阐释和解决方式进行了探讨。由于日本很重视机械加工业、电子行业,因为历史原因,日本很注重对生存状况的思考,另外,尚武主义与战争情节的表现也是日本民族的思维模式,所以日本动漫造型开创了写实机器人动画新时代,而且也推动了日本科幻动漫造型的发展。日本动漫造型往往把日本人的忧思,对人性自身物我的思辨,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做很好的融合,它们是深植于日本文化的衍生物,独具魅力。

日本动漫造型可以极度夸张,不受现实物质世界的种种约束,更富表现力。日本人很善于模仿、学习,借鉴其它国家的长处,并进行改良发挥。动画在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发挥上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很多日本动画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科幻或魔幻元素。与美国相比,日式的科幻或魔幻元素都带有它自身挥之不去的末日情节,颓废与恐慌的忧郁气质,对动漫造型精神领域和心理体现的深入刻画,更让人体验到心灵的冲击,这是日本这类型动画造型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的内在精神气质。日式动画注重精神层面的特点,应该是大受欢迎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这一方面体现为日本动画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日本动画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日式动画在超现实和现实这个自相矛盾的结合上处理得比较好,这得益于日本人在追求精神世界玄妙高深的宗教化、哲理化的探索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平民市井生活的情绪表达,还有那与平凡世界相接触的人世随俗的文化保留。因此日本的这类作品,在复杂的精神领域探索后,总能回归到一个明朗的更加崇高或者更加充满意义的新世界里。

与日本相比,国产动漫作品和造型不太受欢迎,一个原很重要的因就在于,我们的很多创作脱离生活实际,闭门造车,将文学剧本强加上动漫模式,内容与形式分离。日本的动漫作品大多来自人们每天的生活需要,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是相互融通的,作品和造型投入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深厚情感,蕴含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从一种单纯动画片,纯粹的视觉艺术慢慢发展成为了动漫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消费文化,甚至变成一股全球性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源自内心体验需求,创造了新的消费市场和文化需求类型。

日式动画同美国的动画大片相比,更具多元化的特点,动漫形象思想内敛深沉。日本动漫蕴含的丰富情感信息和复杂的故事关系,可能更加适合含蓄、细腻的东方观众。在这种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下,体现出来的动漫文化特征就是,日本动漫比美国动漫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复杂,对哲理的感悟和宗教意味的膜拜更加突出,动漫造型所代表的意蕴特质更加含蓄,这是日本动漫艺术真正的精髓。正是有了这些复杂琐碎,观众才能更自然地慢慢走进人物内心,了解到日本民族奇特的思想观念。也正因为日本的动漫体现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非常突出,生动富有特点,日本动漫作品已经侵入和扩散到世界的很多角落,体现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烙印,反映出来的是日本人的文化经营意识(图1-38 《阿紫卡兹漫画大王》)。

img38

图1-38 《阿紫卡兹漫画大王》

日本通过动漫艺术和动漫造型,多方位地展现其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最常用的就是使用怀旧和复古的手段。不论是以古代重大历史事件、战争、文学名著为背景的古装动画,还是在原声音乐中大量运用能乐或文乐等古典舞台艺术的乐器、节奏和技法,都在直接或间接的展现和式风格浓郁的古典文学和古典艺术。而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是极具现代气息的表现形式。除了借助本国的古典艺术形式来衬托动画的文化内涵之外,日本很注重吸取其他国家的古典艺术成就。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我国和日本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两国在古典艺术审美方面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是日本借助文化沉积的典型符号进行了不断的扩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发展出了衍生样式。与日本现代文化一样,现代和古老并存,保存各自的独立存在的同时,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法,对他们又进行了较好的融合,两者之间就是极端推崇传统规范和样式的现代生活理念。这样的一种杂糅并蓄的开放式文化精神打造出了日本动漫的独特气质。

日本的动漫作品尝试了多种风格,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但日本人情绪和文化的极端性,对哲学理念和宗教观念的偏执追寻,容易导致他们在进行创造的同时,也进行评价和反思,所以日本动漫作品往往带有意识形态上的深重情怀。这也是日本动漫能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如日本现代的动漫人物造型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浮世绘盛行时期的人物画像气质,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尤其在美少女漫画作品中,那种流畅圆润的线条就如同当年浮世绘作品中的侍女白描一样。这样的唯美主义风格,也叫做“耽美”风格,正是日本动漫作品长期以来从历史文化和大众审美情趣中沉积下来的艺术风格,这些似乎成为日式动漫人物造型的特定标签。古典与耽美的结合为日本动漫开拓出了全新的领域,也由此打造出了自身完整而富有特色的动漫文化。只要看过美国和日本动画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感觉到二者不同的风格。仅就视觉效果而言,在日本,二维动画仍是市场的主流。日本人更多地保留了东方民族隐忍、含蓄的特征,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我们中国人还更讲究简练与写意的风采。

(二)美国动漫

美国迪斯尼动漫文化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现代文化和全球动漫文化。迪斯尼片场创建以来,就致力于发展大众化的卡通动画。正是由于当时许多动画艺术家大量的付出和努力,产生了举世公认的成效和影响,今天现代动画所使用的每一项技术,大多是那时发明或想出来的。伴随迪斯尼的发展壮大,迪斯尼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趋于稳定,前提首先是迎合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明显与日本和欧洲动画有很大区别,这些电影形势和内容无须太复杂,跟着大众流行走,影片中道德观单纯,善良必能战胜邪恶。这样的风格一直持续下来,甜美、优雅、欢乐、家庭化、温馨、充满娱乐性仍然是迪斯尼强烈的风格,这样的风格给迪斯尼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也使它陷于一定的困境,因为动漫是一种综合文化,经济市场不会一种风格统揽天下。

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nitedProductionsOfAmerica,称UPA),目标是改革动画传统风格,迪斯尼的作品比较注重空间表现和写实,而UPA则偏爱线条设计,把对社会政治的批判来替代迪斯尼片的浪漫童话故事。他们资金来源少,只能用较少的张数来画,并加强关键动作,以强烈的故事性来带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一些限制,反而带来了极富个性的视觉效果,细腻柔和的视觉体验,与迪斯尼非常优美圆润的传统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使美国动画在原有单一成功体系之外,增加了另外的元素,使动漫艺术造型更丰富,也打破了迪斯尼比较单一的动画娱乐欣赏体系,为人们展示了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充实了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好莱坞的3D动画电影在追求“外观”真实性的同时,也并没有丧失角色塑造的趣味性,那些3D角色在细节无限追求“逼真”的同时,整体形象设计上又具有传神的夸张性,往往能将角色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图1-39 《白雪公主》)。

img39

图1-39 《白雪公主》

从迪斯尼时代开始,美国动画就很注重创作理念及创作流程等技术的创新。创新理念核心,就是对剧情设计的重视和制作方式的探索。现代美国动漫创作更加注重题材的广博性和艺术样式的多样性。从美国本土文化的超级英雄,到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从经典文学故事到古老文化传说,思维活跃,题材广泛,艺术风格样式多元化发展。《花木兰》虽然使用了中国元素、中国形象,但文化理念、故事精神却透露出了很强的西方家族观念和现代娱乐习惯。实际上东方还是西方已并不重要,只要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纵观世界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动画片里发生的事情在哪一个国家都可能出现,这便是多元文化意识的体现。从迪斯尼的成长发展过程来看,像迪斯尼这样的行业巨人产生,是有深刻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的,其动漫甜美可爱的造型设计是迪斯尼作品广受欢迎的一个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与时代发展同步,作品气质与美国人的生活和民族精神,乃至生活习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面对危机与挑战,迪斯尼每次都成功地闯了过来。

美国动漫艺术和造型经过快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个性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属于写实性的夸张变形,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做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了世界广泛参考借用的动漫模式。如皮诺曹、米老鼠的形象造型特点鲜明,符号性强,广受欢迎(图1-40 《米老鼠和唐老鸭》)。

img40

图1-40 《米老鼠和唐老鸭》

(三)欧洲动漫

19世纪早期的瑞士人RodolpheTopffer,被大部分漫画家公认为是欧洲漫画之父。欧洲动漫的发展离不开欧洲的漫画,漫画源于欧洲,但在欧洲当时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得到充分发展是到美国以后,受美国本土文化影响,美国人对它又进行了发展和革新,折射出了美国当时强大的文化信息,反过来又深刻影响到了欧洲漫画,后来的欧洲漫画受美国漫画的影响很大,漫画虽然起源与欧洲,但却因为在表现手法和出版模式上都缺乏创新,不得不陷入模仿美国漫画的境地,从漫画的内容到出版方式都几乎照搬美国消费主义文化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给欧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文化上却给欧洲带来了难得的生机,这尤其体现在流行文化或者说大众文化上。由于美国漫画不能再源源不断地跨洋而来,美国漫画难以进入欧洲市场,很多年轻的欧洲漫画家开始放弃了模仿的路线,转而去画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形象,发展自己的风格,这给欧洲本土漫画艺术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很多欧洲漫画家就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当初模仿美国漫画锻炼出了较扎实动漫艺术功底,摆脱美国漫画影响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又恢复到早期欧洲漫画独特的艺术气息,优雅清新,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气质。概括起来,欧洲漫画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简约性风格

用简练概括的笔触将动漫形象简化成简单而干净的线条。这是较典型的欧洲传统插图风格,受欧洲版画、壁画的影响,主要通过线条来塑造形体和空间关系,这种绘画风格和样式在欧洲早期的印刷品中比比皆是。《丁丁历险记》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品。造型简洁,它们还很少给人物画上影子,不用强化的速度线表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力度;没有复杂的空间阴影关系。最大的成就就还在于整部作品令人叹服的高质量,除了绘画风格清新别致以外,丁丁的叙事无疑也给当时的欧洲漫画带来一阵春风。再如:《斯皮鲁历险记》斯皮鲁这个动画形象源于同名连环画,这部连环画作品在欧洲市场已经有了70年的历史,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人物造型平面化,基本都是平涂上色风格,是简约性风格的的代表作品。

2.现实主义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力图让人物、事物看起来真实可信,贴近他们在自然界中的本来面目。为了贴近现实,人物造型结构准确,追求比例真实,它们也很少使用速度线或者对事物进行夸张的变形。空间透视关系准确,环境绘画细致真实,它们的上色往往很复杂,有深浅变化,细腻准确,光影变化明显,三维空间关系明显,立体感强。如:《合金男爵》即是糅合了日本武士道、欧洲骑士精神、古希腊悲剧情结和重金属内核的科幻系列漫画,现实主义造型风格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3.装饰性风格

用平面化的装饰手段来强化视觉效果,则用各种手段突出装饰性造型。这种风格画面非常具有煽动性,布满粗细不同的线条和速度线;着色上简单有力,用色概括,强化夸张。空间关系简化,压缩立体空间的距离,减弱立体纵深关系,更注重画面的平面分割效果,造型趋于几何化,对比夸张力度很强,更加富有张力,颜色关系强化,以平涂为主,画面效果强化而丰富。

这三种风格是漫画家对现实事物不同的想象和再现,它们共同奠定了欧洲漫画的风格基础。可以说以后的漫画,无论怎样的变化,从中都多少能找出这三种风格的影子。很多漫画家将几种风格混杂起来,再加入自己独特的造型艺术,从而形成了成百上千的不同风格。正是有这样的漫画历史积累起来的,所以欧洲动画才会有着独特的艺术气质。欧洲动画与美国式的制作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奢侈而不豪华。欧洲的动画从来不依靠大制作,明星配音,华丽的主题曲,商业化的主人公和命运历程,唯美至极的风格来吸引观众。一直以来就有进行艺术探索的文化氛围,这使欧洲动画具有独立的艺术气质,但同时也失去了发展成为世界动画主流的机会。在他们手中,动画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不输给任何艺术。这些,在电影泛滥的今天,更加贴近纯粹的动画精神。

欧洲中世纪图书上的线描插画,为欧洲动漫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那些粗拙的线条,独特的造型,使人难忘。欧洲动画因地域和时代差异明显,西欧的风格相对淡雅细致,东欧则粗糙晦涩。主要体现了几种不同的风格:

受格林童话的残酷和血腥,及德国黑森林影响,产生了一些另类、恐怖、风格黑暗的动画。这些动画片色调冷清,线条杂乱,造型怪异,主题用于描写恐惧,想象力惊人,如德国的《天黑黑》等。

现代动画大师手法大胆多样,多借鉴现代艺术之形式,主题抽象,多种文本混杂,具备先锋精神。着力于表达现代观念和理想,这些动画篇幅不长,不注重故事和人物,一般用来表现人的普遍处境,在现在繁华社会的孤独感,不被认同感和荒谬感。比如拼贴、照片、日记,将动画并入真人电影等方式。

另一类是欧洲动画中最为世界所知的动画,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历久弥新,在人们的心里永恒不老。这类漫画简单有童趣,幽默可爱,清新感人,主题健康,动画人物可爱善良,有正义感,不认同暴力,相信爱能改变世界。如《鼹鼠的故事》,还有德国的《巴巴爸爸》、《蓝精灵》等。也有一些风格独特,故事完整,更加接近电影的动画。比如《国王与小鸟》、《丁丁历险记》。这些动画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并没有因为剧情强而变得离奇(图1-41 《鼹鼠的故事》)。

img41

图1-41 《鼹鼠的故事》

(四)中国动漫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它第一次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增加了影片更为浓郁的民族特色。《铁扇公主》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我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我国动画片从一开始起,就显示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们的产生是由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建国后,我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20世纪5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我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我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我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万籁鸣先生导演的动画巨片《大闹天宫》,先后获得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最佳影片奖、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国际国内赢得很高声誉。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我过拍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该片先后获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法国第四届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奖、1964年获法国第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分组一等奖、1981年获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我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图1-42 《大闹天宫》)。

img42

图1-42 《大闹天宫》

从第一个动画片创作高峰后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动画片已经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这一时期,传统动漫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木偶戏、皮影戏、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人物造型上,塑造被肯定、歌颂的正面形象,重视教育性;由此形成了我国动画片简洁、明快,有浓郁抒情色彩和含蓄意境美的独特风格。如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以其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深受国内外好评,先后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0年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83年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第七届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宽银幕长动画片奖等。《三个和尚》虽短,但充满智慧,寓意深刻,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我国动画史上的传世经典,先后获1981年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第三十二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比赛银熊奖、葡萄牙第六届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3年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4年厄瓜多尔第七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奖。《金猴降妖》先后获1986年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八五年优秀美术片奖、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电影节评委会长片奖和大众奖;1987年上海首届(1984-1986年度)上海文艺奖评选文学艺术奖优秀影片奖;1988年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委员会声音特别奖;1989年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山水情》在80年代末推出的,它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1988年获首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片大奖;1989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大奖;苏联第一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勇与美奖;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上海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第一届中国电影节短片汇展纪念证书;1990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短片奖;1991年获89-90年度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1992年获印度孟买国际短片、纪录片、动画片电影节最佳童话片证书奖等(图1-43 《山水情》)。

img43

图1-43 《山水情》

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学派;以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学派;以法国、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以德国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等。而我国早期的动画片还可以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因为有中国独有的水墨动画、剪纸片等,但这也只是前辈动画人在相对封闭的时代环境中努力探索出来的成果,从现在来看,这些成就早已不值得夸耀,因为我们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了。首先是90年代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与国际动画业展开交流与合作,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制作的数量有所增加,各种专业和多能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即使数量和质量都增加了,由于制作动画片主要给孩子看的这种理念问题,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其次是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政策,把动画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原来这是个动画行业商业化和发展的绝好机会,但是同样局限于上面所说的制作理念问题,制作方只能适合儿童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却不敢又不能有所突破。

与欧美日本动漫艺术相比,国产动漫无论内容、画面、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是露出了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制作出的动画片,往往是一些小孩在一本正经地不说小孩话,使原本应该是观众少年纷纷青睐外来动画片,表面上看起来随着制作单位的增加制作数量和质量似乎都在提高,但事实上正是这个时段大量观众纷纷“外逃”,不再去看动画片了,并把它看作是幼稚和笨拙的象征了。从造型风格迥异的日美动漫作品来看,日本动漫有强大的成人读者和观众群,并非只是为小朋友提供娱乐。因此,动漫文化不可避免地带上很多成人的视角和思考。随着动漫市场的日益成熟发展,巨大的市场吸引力促使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动漫行业,催生动漫产品,新作品层出不穷,各种设计理念、风格流派竞相登场,适合人们欣赏趋势的风格样式和表述方法成为了通俗文化的标志、样本,也因此具有大众化性质,赢得了消费者,占有了市场。这样又促进了新的动漫作品的创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我国的动漫造型设计只停留在对民族风格样式的简单运用上,还局限在套用传统艺术样式,克隆民族艺术的外壳,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纵向的简单移植,单一拼接思路的简单重复尝试,其实只是在同一个基本层面上转圈。从那个时候的创作开始,我们就没有想过站在世界的舞台高度,横向比较世界各国新的创作理念,运用不同的创作思路来尝试民族风格、传统艺术的转换使用,只是用单纯的一美术片的形式来指导创作,所以我国动漫创作的落后,本质上在于观念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