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25.3 三、音乐欣赏中的音乐感知与情感体验

三、音乐欣赏中的音乐感知与情感体验

一、音乐欣赏中音响感知

我们知道,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所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作为音乐欣赏心理活动之一的音响感知,也是通过听觉实现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总体知觉:即不仅感知到音乐作品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而且感知到这些要素如何按照音乐的规律结合起来,成为主题旋律、乐段、乐章、直至构成一首完整的乐曲。因此,提高音响感知能力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首要环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音乐音响感知力。

第一,提高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我们很容易发现:音乐的耳朵与非音乐的耳朵对于音乐音响,即音乐的音高、音长、力度、音色、调式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力,是有很大差别的。音乐指挥常常能从众多的乐队队员中指出某一乐器演奏员演奏的某一音高错误,音乐家们则对客观事物的节奏、声音高低、快慢特别敏感,选择性也强;而缺乏音乐音响辨别力的人往往连2/4拍子和3/4拍子都分辨不清,对不同乐器的音乐缺乏辨别力,升半音或降半音也无法区别。音乐音响辨别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音乐感知力的高低和音乐欣赏的范围。音乐感知能力不高,无疑会影响我们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因此,我们提高音乐欣赏水平,首先就要培养自己对音乐音响的辨别力。

如何提高音乐音响辨别力呢?要破除迷信,音乐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音乐之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敞开着的,我们要将音乐作为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是单纯为了去寻求一种刺激,而是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去理解,达到陶冶性灵、提高审美修养、培养美好道德情操的目的。这样,我们的音乐欣赏就会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我们就会在不断地模仿、学习、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音响辨别力。

第二,提高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音乐音响的辨别力是指对音乐个别要素的辨别,而音乐音响的感受力则是对音乐音响的组织手段及其结构形式的综合感受能力,其中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方面。其中,旋律感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旋律是音乐艺术的灵魂,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是建立在旋律的基础上。我们在音乐欣赏中,常常首先是通过对旋律美的感受入手,从而达到进一步去认识、理解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的。优秀音乐作品中的美的旋律,能迅速攫住旋律感强的欣赏者,使他神往,并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节奏感是音乐音响感受力中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音乐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格特征,千奇百怪的变化,节奏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旋律的特征,往往是与不同的节奏特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节奏,旋律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节奏是构成音乐美的要素,节奏感是获得音乐美感的重要方面,节奏感、旋律感差的人是很难真正欣赏音乐的。多声部音乐感是包括对和声、复调在内的整个多声部音乐的感受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单声部音乐缺乏层次感、立体感、色彩感,显得单薄;而多声部音乐却丰富多彩,变幻莫测,因此出现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我们现在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都运用了多声部的表现手法。欣赏音乐,如果不能分辨各声部的特点、倾听各声部是如何组合的、和声和复调产生什么音乐效果、不同的乐器如何配合、音色有什么变化等等,那么就无法领会多声部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音乐欣赏的范围就会狭窄,欣赏能力也无法继续提高。对乐曲结构形式的整体感知,在音响感知中起合成作用,是音乐欣赏者按照音乐本身的结构规律,将此感知的主题旋律、节奏、乐段、乐章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形成对整个乐曲的完整的美感。

第三,培养稳定的注意力,增强对音乐的记忆。要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必须对其表现手段进行多方面了解,才能进行整体性把握,而这些表现要素又是同时出现的,并随着乐曲的进行转瞬即逝。我们在欣赏音乐时既要注意旋律、节奏、音色、调式,又要注意和声、复调、力度、速度以及曲式特点等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鲜明的听觉表象,然后才谈得上对乐曲的总体把握。因此,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短小的乐曲,要保持几分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是容易的,而对于大型乐曲,例如交响曲的欣赏,要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内始终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就不容易了。不仅要保持注意力,而且还要让获得的听觉表象清晰、鲜明地保留下来,这样才能获得音响和结构的综合感受,从而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很难设想,连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都毫无印象的人,他却把握住了音乐作品的结构,理解了音乐作品。培养音乐记忆力不仅对于理解一部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还关系到整个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记忆中储存了相当数量的不同风格、不同类别、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主题旋律、乐段以至乐曲整体,才能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提高音乐欣赏的敏捷性。

音响感知是音乐欣赏的前提与基础。所谓前提与基础,是指进行音乐欣赏则必须要从音响感知入手,将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作为音乐欣赏的直接对象,一切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都必须靠音响感知来引发,舍此来谈音乐欣赏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另一方面,音响感知也是对音乐形式美的欣赏。我们知道,艺术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是辩证的统一体,内容对形式有支配、制约的作用,同时,形式具有积极能动性与相对独立性。音乐美也是由它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构成的,我们通过音乐的形式美,即作曲家和演奏者所创造的悦耳动听的音乐音响的巧妙精致的音乐结构形式,来领会与欣赏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美。把握了内容美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音乐的形式美,更会觉得形式与内容是如何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这样一个欣赏的过程,总是从音乐的形式美引起我们听觉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开始的。因此,通过音响感知,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这本身就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意。”法国19世纪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情感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情感是想象与联想的推动力,没有情感,就不能激发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且情与理是互相渗透,统一熔铸在完整的艺术形象中,不动情也就无法把握艺术形象。

在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自始至终是一种同形同构现象。

不同的艺术家表现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文学家运用语言或直抒胸臆,或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描述以传达某种情感,或融情于景以作暗示;画家运用线条、色彩描绘自然景物或人物的形态,以暗示某种情感;音乐家运用的艺术材料是乐音。乐音的运动形态本身就最适合于与情感运动的形态相契合。因为情感所呈现的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表现为一种时间性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形态呈现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而音乐恰恰具有类似特性。当音乐家的情感找到了合适的音乐作品形式,并通过演奏者准确的演奏后,音乐的运动形态始终就是与音乐家、演奏者的情感律动合拍,这就是一种同形同构现象。同样,当音乐的运动激发欣赏者相应的情感律动时,这也是一种同形同构现象。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音乐为什么是一种最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

其次,较之其他艺术,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最重要、更直接、更强烈。

欣赏造型艺术时,情感体验首先要通过欣赏客观形象,从客观形象的暗示中间接地体会到艺术家所传达的情感;欣赏文学作品时,情感体验要根据文学家的语言描述,然后在想象与联想中进入情感体验。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却具有一种较为直接的性质,我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感知的既不是外界的客观事物,也不是某种思想概念,而是包含着情感的音乐音响。正如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所说:“音乐不求助于任何推理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运动来……音乐既表达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音乐不是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是不通过任何媒介的坦率无间的、及其完整的倾诉!”音乐是音乐家的心电图。正是音乐的这个特征,所以欣赏音乐时,我们是和音乐家、演奏家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构成音乐欣赏的基本内容。音乐的内容是情感,而很少是唤起这些情感的那些现象本身。同时,音乐音响在空间中传播具有一种扩散力、穿透力,能够迅速地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一种比其他艺术更强的刺激力和影响力,是音乐和音响与情感体验之间产生更密切、更直接的联系,所以音乐对激发人的情感也就更直接和更强烈。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整个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既是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的体验,也是欣赏者与音乐家、演奏家进行情感交流、发生共鸣的过程。固然,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创作思想,要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段、表现技法和结构形式等方面,但是这只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感情的一种手段,一旦进入对作品的欣赏就要丢开这些,完全沉浸在情感体验中,千万不要让你的理性批评窒息了你的情感反应。

首先,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如前所述,音乐是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因此,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首先就是要求能够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只有当欣赏者在欣赏音乐时感情开始活动起来,并与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基本吻合后,才能算是真正进入正确的音乐欣赏。

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只是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

我们从音乐作品中所获得的感情体验,不是由标题或文字说明等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情上的直接体验。产生这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完全缺乏音乐感知能力的人是非常少的,因此大多数人都能凭自己的感情经验,在听一首通俗音乐作品时,自然地产生出一种感情体验。例如,我们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会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听《江河水》会获得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体验。但是,一首感情内涵比较丰富和深刻的音乐艺术作品,音乐感知能力不强的人就不一定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感情体验了。没有感情体验,自然也就谈不上音乐欣赏,即使有了感性上的直接体验,也只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因为这种体验是凭直感获得的,只可能接触到乐曲的基本感情,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

其次,必须有理性的参与,在音乐欣赏中才能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

仅仅凭直觉得到的东西往往容易肤浅,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总是与一定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总是与音乐家的生活经历与世界观分不开的。这种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由于音乐表现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在音乐作品中明确地表现出来,而是熔铸在音乐作品的感情之中,成为它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因此,只有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理解、认识,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理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从音乐以外的非音乐因素中找出理解的依据(如歌词、戏剧脚本、标题音乐中的标题和文字说明等),另一方面可以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如欣赏贝多芬的《哀格蒙特》序曲,除了需要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外,还应当了解贝多芬的世界观,了解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的基本内容。如果我们不知道哀格蒙特是16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壮的歌颂和胜利的狂欢。而这部作品正体现了贝多芬音乐的基本思想——对于英雄行为的赞美,这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进步世界观的集中表现。

欣赏音乐作品,音响感知是基础,情感体验是关键,要动情,则必须要有理性参与,而缺乏理性指导的情感是肤浅的。感知到了的东西并不一定能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这一点在音乐欣赏中更为突出。因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高度思想性是蕴藏在深刻的情感内容之中的,所以,要理解深刻的情感内涵,就必须理解情感产生的思想基础。而这种理解单从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是不能达到的,更多的工作是在欣赏前与欣赏后,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道路等等。

音乐欣赏中理性的参与还包括对音乐体裁、形式的判断;风格、技巧的判断;对作品的基本构思以及乐曲描写对象的把握等。理性认识的深化,也必须促进情感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音乐审美也就愈来愈进入更高的境界。审美境界的提高,反过来又更加深了理性认识。

最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总是与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要求密切相结合的。

艺术欣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其中包含着欣赏者的再创造。欣赏者面对着艺术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想象和联想,对作品的形象以补充和丰富,使艺术形象更加具体和生动起来。音乐欣赏也是如此,虽然欣赏者主要是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但在多数情况下,总是与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要求结合在一起。众人一同倾听琵琶女弹琴,但由于白居易和琵琶女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遭遇,所以才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结果。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当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催动你的思乡之情时,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故乡的山林、田园、溪流,你会感到格外亲切,这时你的感情活动会随着音乐的发展而跌宕起伏,只觉得音乐所表现的感情与自身的感情活动融为一体,有一种说不出的妙境。正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所说:“五脏六腑里,熨斗烫过,无一不伏贴;三万六千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毛孔不畅快。”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艺术欣赏与平时的生活积累是分不开的。有了生活积累,在平时生活中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感情体验的人,就能在欣赏中展开丰富而生动的想象与联想;反之,感情冷漠、生活贫乏又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人,欣赏艺术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注释】

[1]艾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2]高兴、江柏安、姚军:《大学音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3]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会发现“循环律动”在更多的时候其实体现的是“由小节线截然分开、进行机械式反复的拍子”,节拍的大量运用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开始的,在此之前,大多数的音乐并不存在拍子的,如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我们就很难用固定的节拍来规定这种音乐节奏,它的节奏更多的是与歌词、旋律线相联系的;而在现代音乐中,随着音乐创作视野的不断扩大,不少作曲家也正在努力把音乐从机械性的拍子中解放出来,运用了大量节拍性模糊的非常规节奏,令人耳目一新,如本书中所列举的《春之祭》就是一例。所以,传统的节拍并不能代表音乐节奏的全部可能性,我们并不提倡将节奏与节拍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