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19.1 第一节 中外声乐体裁概述

第一节 中外声乐体裁概述

一、一般声乐体裁

1.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是一种速度适中、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的歌曲。它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能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颂扬,又可抒发对故乡、亲人的爱恋之情;可表达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为建设祖国而拼搏的精神风貌,又可表达对人生的信念、理想的追求和探索。抒情歌曲往往以第一人称的感情叙说,篇幅上比民歌要大一些,可分为两种风格类型:一种是不带明显的民族个性特点,在唱法上表现为美声唱法。这类歌曲有《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黄河颂》(冼星海曲)、《我爱你,中国》(郑秋枫曲)等;第二类是带有明显民族个性特点的抒情歌曲,在唱法上一般表现为美声与民族唱法相结合,既有美声唱法高位置的穿透力,又有民族唱法的字正腔圆。这类歌曲有《克拉玛依之歌》(吕远词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等词曲)等。抒情歌曲在声乐作品中占有很大篇幅,成为声乐作品的主体。

2.叙事歌曲

叙事歌曲是一种具有叙事特性的歌曲。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歌词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叙事性曲调与词的朗诵音调结合紧密,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在歌曲有《歌曲二小放牛郎》(劫夫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瞿希贤曲)、《逛新城》(李才生曲)等。

3.队列歌曲

队列歌曲是以群集性与行进性为主要特征的歌曲。节奏简明有力、强弱分明,结构对称,旋律琅琅上口,音域不宜过宽,速度一般为=120。这类歌曲具有群众易唱的特点,给人以朝气勃勃、奋进向上的精神影响。如《义勇军进行曲》(聂耳曲)、《歌唱祖国》(王莘词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词曲)、《喀秋莎》([前苏联]勃兰切尔曲)等。

4.劳动歌曲

劳动歌曲是伴随劳动节奏演唱的歌曲。一般以劳动内容和劳动情绪为题材,表现劳动场面的热烈气氛或表现劳动者的各种心绪,与民歌中的号子有相同的作用。这类歌曲有《大路歌》(聂耳曲)、《码头工人歌》(聂耳曲)、《采茶舞曲》(周大风词曲)等。

5.诙谐歌曲

诙谐歌曲是音乐形象具有幽默情趣的歌曲。歌词幽默而风趣,音乐语言妙趣横生,具有说唱音乐的风格,比喻生动,形象鲜明,表演风趣。这类歌曲有《三个和尚没水喝》(孙凯曲)、台湾歌曲《不老的爸爸》、日本歌曲《幸福拍手歌》和莫索尔斯作曲的不朽之作《跳蚤之歌》等。

6.歌舞曲

歌舞曲是一种适宜于载歌载舞的歌曲。它节奏鲜明,富有舞蹈的律感的特点,音乐情绪往往欢快奔放,生活气息浓郁,抒情的旋律中体现出热情、欢畅的情绪。这类歌曲有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拥军秧歌》、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传统小调《对花》、根据青海民歌“四季歌”改编的《花儿与少年》、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和藏族风格的《洗衣歌》(李琛词、罗念一曲)等。

7.摇篮曲

摇篮曲即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催婴儿入睡而哼唱的歌曲,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音乐体裁。其节奏徐缓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常表现出母亲对婴儿的亲昵,并伴有哄孩子入睡的自由哼鸣。著名歌曲有舒伯特的《摇篮曲》,中国歌曲有郑建春根据东北民歌改编的《摇篮曲》等。

8.船歌

原指意大利威尼斯船家所唱的民间歌谣。常用6/8或12/8拍子,其伴奏摹拟小船荡漾。后来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如奥芬·巴赫的杰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的船歌,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等。

9.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表现校园学生生活,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演唱歌曲。20世纪70年代末,港台歌曲纷纷传入内地,其中有一些轻快的、内容较健康的歌曲在大学校园流传。近年来,很多大学生自己作词作曲并伴有吉他弹唱,抒发大学生的精神情怀,形成了校园歌曲的基本特征:校园歌曲一般有轻松活泼,蓬勃向上的特点,歌曲短小精悍,易于上口、传唱。应该说校园歌曲源于社会歌曲,但格调上应高于社会歌曲,内容上以歌颂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并且以贴近学习生活为主,曲调上洋溢着高尚的纯朴感,体现了校园歌曲的特有风格。目前,校园歌曲为数不多,正处于一个发展成熟阶段,校园里更多的还是演唱社会上流行的歌曲,为此,音乐工作者有责任为大学校园写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优秀的歌曲,使校园歌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0.通俗歌曲与流行歌曲

通俗歌曲是民众易懂、易唱的歌曲。这约定俗成的概念在中国广泛引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文化领域里的交流异常活跃。港、澳、台地区的流行歌曲通过新闻媒介引入内地;国外的一部分优秀音乐作品也相继传入我国,随着国内音乐创作的不断繁荣,出现了一大批雅俗共赏的优秀歌曲,形成了通俗歌曲的大舞台。一般来说,大部分通俗歌曲结构短小而方整,民族气息浓郁,与艺术歌曲同样有经久不衰的特点。中国歌曲如《秋水伊人》(贺绿汀词曲)、《婚誓》(雷振邦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罗宗贤、葛炎曲)、《阿里山的姑娘》(张彻曲)、《难忘今宵》(王酩曲)、《烛光里的妈妈》(谷建芬曲),外国歌曲如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故乡的亲人》、《苏珊娜》、《爱情的故事》等。

流行歌曲是区别于艺术歌曲,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年人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它属于通俗的分支,英文意思有“大众的”、“人民的”、“普及的”、“通俗的”、“流行的”、“廉价的”等多种解释。在中国流行歌曲大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专指那些置民族危亡于脑后,花前月下,醉生梦死等格调不够健康的一些歌曲。在当今社会,流行歌曲不再是这种狭义的解释,而是指普遍传唱的歌曲种类。流行歌曲内容表现题材较为广泛,但以歌颂爱情、友谊居多,在音乐结构上以简明易于普及为特性,在音乐节奏上很多歌曲都以休止符、切分音为标志,在旋律上更倾向于口语化。流行歌曲与通俗歌曲有很多相近之处,很难严格区分,但其中有一个“时间”概念可以把握。一般来说,通俗歌曲更经得起时间考验,有的作品流传了几个世纪,仍然受人青睐,相形之下,流行歌曲更接近于个人感受,加之新闻媒体的作用,在青年人中更易于流传,但大多数作品在1~2年内就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流行歌曲。

11.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一种主要区别于民谣的专业性创作歌曲。19世纪起源于德国。艺术歌曲以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寓意深刻,节奏宽广,旋律大气为其特点。中国作品在内容上多以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祖国的繁荣富强及抒发高尚的精神情怀为题材;唱法上采用纯美声唱法或美声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唱法,这一点是区分艺术歌曲与其他歌曲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和抒情歌曲有相近之处。艺术歌曲的演唱人员必须通过专业训练才能达到相应的艺术境界。这类歌曲除中外歌剧唱段外,中国歌曲如《黄河颂》和《黄河怨》(冼星海曲)、《长江之歌》(王世光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铁源曲)、《马儿啊,你慢些走》(生茂曲)、《吐鲁蕃的葡萄熟了》、《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曲)、《祖国,慈祥的母亲》(陆在易曲),外国歌曲如俄罗斯歌曲《三套车》以及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负心人》等。

12.牧歌

牧歌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世俗歌曲。14世纪作的牧歌由田园风格的独唱歌曲演变而成,仅有一二个声部作为伴奏。歌词多以爱情或自然为题材。16世纪牧歌在意大利盛行,这时的牧歌已与14世纪的牧歌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根据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两种民谣“浮罗把拉”和“维兰奈拉”为基础发展而成,已构成五六个声部的合唱曲。其和声丰满而清新,节奏多样,主调突出,各种音程运用自如,表现了细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意大利牧歌的风格。其抒情性和戏剧性为以后的抒情歌曲、戏剧音乐奠定了基础。

二、大型声乐体裁

1.声乐套曲

声乐套曲是大型声乐体裁,由数首歌曲编辑在一起组成,内容可相同也可相互对比,其性格和速度各异。如舒伯特的《冬之旅》、《美丽的磨房女》等。

2.咏叹调

咏叹调又称“咏唱”,原意是一种高难度的抒情独唱曲。起源于17世纪初叶,最初是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通常篇幅较大,且富于戏剧性,集中体现对剧中的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的刻画。常为复三段曲或变奏曲式、回旋曲式,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声音部分包含高难度艺术技巧,旋律起伏大,歌曲的结尾处常采用华彩段,致力于音乐上独立发挥,是典型的美声唱法。著名咏叹调有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费加罗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威尔第的歌剧《弄臣》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等。

3.赞美(歌)诗

属宗教歌曲。是在教学以管风琴伴奏的合唱曲。内取自《圣经》或其他教会文字或对天主的赞颂为歌词,曲调上简明、对称、方整,演唱上多采用无颤音的直声唱法,给人一种至高无尚的神圣感。其中包含独唱的,称为“独唱赞美歌”,无独唱的,称为“合唱赞美歌”。

4.大合唱

属多乐章的声乐套曲。起源于欧洲17世纪,由独唱、齐唱、对唱、重唱、混声四部合唱(有时穿插朗诵词)所组成。其内容富于史诗性或戏剧性,表现力丰富,气势磅礴。

5.清唱剧

大型声乐套曲,又称“神剧”、“圣剧”。16世纪末来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形式与歌剧相似,但无音乐以外的表演动作。17世纪中期开始发展成为在音乐上演出的声乐作品,并以合唱为主。著名作品有海顿的《创世纪》等,中国作品有《长恨歌》(黄自曲)等。

6.康塔塔

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近似于现代的大合唱。17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最初以情歌为主,用于独唱及数字低音的伴奏。17世纪中期传入德国后发展成为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其内容偏重于抒情,故事情节简单,多取材于世俗生活或《圣经》。18世纪后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不一定包含独唱,以乐队伴奏,类似小型清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