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18.6 第六节 中国民族器乐体裁

第六节 中国民族器乐体裁

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我国产生了品种繁多、传统深厚、极具民族色彩的中国民族器乐。据不完全统计,现实中正在使用的乐器就达200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根据传统习惯和乐器的性能可分为“吹管音乐”、“拉弦音乐”、“弹弦音乐”、“打击音乐”四大类。依地域不同,按照乐器合奏的形式可分为“吹打乐”(以管乐、弦乐、打击乐合奏的乐曲)、“丝竹乐”(以弦乐、管乐合奏的乐曲)、“鼓吹乐”(以管子、唢呐、竹笛为主奏的乐曲)、“弦索乐”(以拉弦、弹拨乐器合奏乐曲)、“锣鼓乐”(以打击乐合奏的曲子)等繁多的品种。我国民族众多,各地都有具有本地特色的器乐组合形式,如蒙古族用马头琴和四胡等几件拉弦乐器组成的合奏;新疆维吾尔等民族加入了手鼓、冬不拉等富有特色的弹弦乐器合奏以及藏族用扎木聂、扬琴、二胡等乐器组合的弦乐合奏等。下面只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器乐品种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丝竹音乐。以上海地区最具特点,影响甚广。常用乐器有笛、箫、笙、扬琴、琵琶、小三弦、二胡、板和鼓等,以丝弦乐器二胡、琵琶、竹管乐器笛、箫为主导地位。江南丝竹采用丰富的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常表现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抒发江南人清雅的情怀。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旋律流畅委婉,极富韵味。著名的传统乐曲有《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八大名曲。

二、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从广东戏曲中的“过场”和民间“小调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流行于海外东南亚一带。广东音乐有“硬弓”与“软弓”之分。“硬弓”由二弦、提琴、月琴、三弦、横簧或笛组成,俗称“五架头”。“软弓”以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等乐器组成。乐曲常是以描写花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抒情小曲,把高胡作主奏乐器,是广东音乐的一大特色。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节奏活泼明快,曲调优美。流传盛广的传统曲目有《旱天雷》、《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鸟投林》等。

三、吹打乐

吹打乐是以锣鼓与吹奏乐器、丝竹乐器结合起来进行合奏的音乐形式。“吹打”、“吹歌”、“鼓乐”、“鼓吹”、“锣鼓”等名称指的都是吹打乐类型,只是由于地方色彩与传统习惯的不同,在与锣鼓结合时,有偏重某类乐器作为主导的习惯。如“苏南吹打”就是吹奏乐器与弦乐器比“鼓乐”丰富;“浙东锣鼓”、“潮州锣鼓”的打击乐品种繁多,锣鼓等打击乐器就要比其他乐器丰富一些;而“河北吹歌”则重点表现出吹奏乐的高亢、浑厚和雄壮。吹打乐的最大特点是:打击乐器扮演重要角色,并且独立演奏长大的“鼓段”或“锣鼓段”,类似华彩段。吹打乐的合奏音响刚强,演奏风格粗犷,体现出威武雄壮的气质,擅长表现热闹非凡的场面。

四、代表性作品

1.彭修文、蔡惠泉《丰收锣鼓》

彭修文、蔡惠泉创作于1972年。乐曲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描绘了人们喜获丰收的愉快心情和劳动的宏大场面,曲调欢腾热烈,节奏明快。

乐曲由4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子雄壮嘹亮,主题旋律跳荡,节奏明快,展现了一幅热闹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尤其是最后的锣鼓段,以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情绪更加热烈高涨。

第二部分,以吹管乐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开始,转入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旋律,然后笛子与弹拨乐器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明亮的笛子音色和散板旋律,勾画了一幅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则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表现了阳光下的粼粼水波。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气势磅礴的锣鼓片段,紧张激烈,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

2.《瑶族舞曲》

彭修文曾根据刘铁山、茅沅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成民乐合奏曲。乐曲生动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全曲共分为三段:

第一段由弦乐自如的拨奏开始:

img78

这显然具有写景的意味:夜幕降临了,人们穿着盛装,打着长鼓,聚集在月光下。由高胡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犹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然后姑娘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情绪逐渐高涨,引入音乐的第一主题:

img79

突然,三弦和大阮奏出根据主题衍变的粗犷热烈的旋律,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舞列欢跳起来,尽情地抒发了兴奋的感情:

img80

第二段由d羽转为D宫,改用3/4拍子,旋律时而富有歌唱性,时而出现跳跃的节奏音型,恰似一对恋人正在边歌边舞,相互表达爱慕之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img81

紧接着是一个新的主题,在轻盈的节奏下显得非常有弹性,令人如痴如醉:

img82

img83

第三段再现了开始的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舞列,欢跳着,旋转着,歌唱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推向高潮后结束。

【注释】

[1]《行星》组曲与纯粹的天文学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霍尔斯特在1920年公演时曾对记者说:“这些曲子的创作曾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足以说明与某些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例如,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而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2]作曲家鲍元恺,1944年生,北京人,祖籍河北沧州青县。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苏夏、江定仙、陈培勋、杨儒怀教授。现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台湾南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其作品包括交响音乐、清唱剧、声乐套曲、歌曲、芭蕾舞音乐和影视音乐,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创作奖。1990年以来,鲍元恺投入了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结合西方艺术形式的浩大的艺术工程——交响音乐系列《中国风》的创作(包括《炎黄风情》、《京都风华》、《戏曲经典》、《华夏童谣》、《台湾音画》等7个篇章),在各地华人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3]瞿维,(1917~2002年)原名瞿世雄。1933年瞿维进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师范系学习音乐、美术。1936年初从新华艺专毕业后,他到光复中学任音乐、美术教员,半年后转到湖北宜昌职业中学和学院街小学教音乐、美术。1939年9月,瞿维赴陕西宜川第二战区民族革命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次年2月,他和作曲家马可转赴延安。1945年春他和马可、张鲁、向隅、焕之合作同为鲁艺创作了歌剧《白毛女》。瞿维从参加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到解放后将之改编成同名电影和芭蕾舞剧,他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4]郭文景,生于1956年,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诗《蜀道难——为李白诗谱曲》、《川崖悬葬》、协奏曲《愁空山》、室内乐《戏》、《甲骨文》和《社火》等;此外,他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南行记》、《死水微澜》等电影、电视剧写过主题音乐。

[5]林华:《音乐朝圣进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6]奏鸣曲(sonata)一词来自意大利语,本意是演奏乐器,没有体裁方面的含义。故要区分奏鸣曲与奏鸣曲式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多乐章的器乐套曲,而后者只是奏鸣曲中一个乐章里的曲式结构,是“全部”与“个别”的关系。

[7]当然,近代歌剧前的开场音乐也习惯称作前奏曲。其曲式不限定,常取材于剧中音乐以作概括,从而直接引入歌剧的正题,比如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阿伊达》等。但这里只涉及室内乐,故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