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18.4 第四节 其他管弦乐体裁

第四节 其他管弦乐体裁

从广义上讲,以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都可以称作管弦乐。因而除了交响曲、协奏曲、交响组曲、交响诗、序曲等几个大类之外,还存在其他不同的管弦乐体裁。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其他的管弦乐体裁不仅在管弦乐中适用,很多体裁在独奏、室内乐中也是同样适合的。

一、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

这三类体裁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又具有各自的特征。

幻想曲是一种结构和写法具有幻想性的自由奔放特点的器乐曲。“自由”是指不拘泥于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与其将幻想曲看做一种体裁,还不如将其看做一个“名称”。16世纪形成于意大利,当时主要指由吉他、琉特琴之类的乐器演奏的小品。17世纪的作品在曲式与风格上仍较为严谨,大都用传统复调手法创作而成。后来,一些作曲家喜欢将自己兴之所至、不拘一格的作品称作幻想曲,并且常常使用一些新鲜的、或是高超的技法,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近代作品已形成了浪漫的、不拘一格的主调音乐性质,多取材于歌舞音乐的主题发挥。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发现这个名称很适合自己的口味,就用它来命名各种即兴式的作品,经常带有梦幻或奇思异想的味道,有时还采用现成的音乐加以改编;例如李斯特的《忆唐璜》,就是作者看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之后根据印象写出来的。著名的幻想曲除了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之外,还包括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及萨拉萨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等。中国曲目有朱践耳的《交响幻想曲》等。

随想曲也是一种结构自由的体裁,含有奇想、异想之意,通常指创作手法灵活多变、构思奇特自由的器乐独奏曲和管弦乐作品。随想曲兴起于19世纪,它在形式上与幻想曲难以区分,其不同之处也许在于写作的风格和习惯,而非特定的格式。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他编写的《音乐词典》中是这样描述随想曲的:“一种自由的音乐;在这里,作曲家摆脱了一切主题的约束,让才思尽情地驰骋,使自己沉浸于音乐的激情之中。”以“随想曲”命名的音乐作品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独奏,也有乐队作品,有的采用较为严整的曲式,而更多则不拘一格。如果是独奏作品,则会把乐器的演奏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帕格尼尼为小提琴创作的《24首随想曲》,其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历来都被认为是对小提琴演奏家的严峻考验。如果是乐队作品,则以民族音调为基础,以名胜古迹的寓意和异域的情调为题材,并用管弦乐的色彩描绘异域风情,类似于音画,充满着史诗性和随意联想的特点。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等,中国作品有储望华的钢琴作品《新疆随想曲》、杨庶正的管弦乐作品《土族主题随想曲》等。

狂想曲是指具有叙事性、史诗性和民族性的器乐曲,出现于19世纪初,但是它成为世人皆知的体裁却是在半个世纪后的1854年——李斯特写出著名的15首《匈牙利狂想曲》之后。狂想曲可以看做是幻想曲的一个变形,它的特点是结构自由、热情洋溢,常用主题变奏手法完成;多以英雄事迹、民间传说、风土人情为题材;曲调上采用民间歌曲、舞曲或原有音乐风格为基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史诗的气质。当然,勃拉姆斯也写过一首由女低音和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声乐狂想曲》,还写过几首名为狂想曲的钢琴作品,其中既没有使用民歌素材,也很难找到狂想曲中一贯的激情,由此而拓宽了狂想曲的创作思路,不少作曲家也随之效仿。狂想曲大多是乐队作品,但也有钢琴独奏。李斯特之后的著名作品有德沃夏克的《斯拉夫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埃内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等等。

二、谐谑曲

谐谑曲是生动活泼而又带诙谐情趣的器乐曲,又称“诙谐曲”,常用三拍子写成。它是在宫廷风格的小步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用复三段体写成,中间部分是抒情的对比乐段,经常被运用到第三乐章以取代小步舞乐章的地位。其主要特点是节奏活跃、音调独特、强弱对比突然,有惊奇、意外的效果,这些手法都是为了造就幽默风趣的气氛。近代诙谑曲已赋予它独立作品的意义,多为钢琴曲或其他器乐曲。这类作品有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德沃夏克的小提琴作品《幽默曲》等。

三、进行曲

进行曲是一种伴随群体前进的乐曲,起初是军乐中的重要形式。16世纪以来,进行曲走出军营,成为一种很受大众欢迎的音乐体裁,在歌剧、交响曲等大型体裁中经常出现。其特点是强弱分明、节奏规整、音乐情绪雄壮有力,多为二拍节奏,突出强拍,每句4小节。标准曲式为三段体,中段为比较抒情与乐观的对比性曲调。多用于军队和各种礼仪场面。其内容有些与军队相关,例如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但也有许多与军队毫无关系,像《婚礼进行曲》(其中瓦格纳的最为著名)、《葬礼进行曲》(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等。此外,进行曲的演奏也不再限于军乐队,更常见的是管弦乐队、钢琴、合唱等。由于进行曲篇幅不大、节奏有力、形象鲜明、富于鼓舞人心的力量,因而易于被人理解和记忆,一些著名的进行曲真可谓老少皆知。美国作曲家苏萨平生创作了136首进行曲,加上改编的作品则近500首,流传极广,被誉为“进行曲之王”。

四、舞曲

音乐艺术与舞蹈艺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舞蹈的韵律中诞生了各式各样的舞曲,每个民族都有特点鲜明的民间舞蹈和与之相随的音乐,在作曲家的加工和提炼下,其中的一些形成了鲜明的节奏特征,成为最初的舞曲音乐,这些音乐中的一部分又渐渐摆脱了伴舞的束缚,而独立成为音乐创作中的一种重要体裁。林华先生为此谈道:“三种舞曲:一种是舞厅用的,一种是为舞台用的,还有一种是为音乐厅用的。前二者须有某种特定的节奏型,节拍清楚,结构方整;而后者却可自由得多,有时甚至于使人忘了它是个舞曲。”[5]以下我们就对一些常见的舞曲体裁作一番梳理。

1.小步舞曲

一种古老的法国舞曲,源于民间舞蹈。17世纪为法国宫廷所采用,流行整个欧洲的宫廷贵族之中。小步舞曲的音乐从容适度,典雅优美,大都为中速的三拍节奏,其舞姿温良、典雅、彬彬有礼。小步舞曲除独立作品外,有许多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还将小步舞曲用于交响套曲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著名的小步舞曲有鲍凯里尼的《小步舞曲》、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等。

2.圆舞曲

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民间三拍舞蹈“兰德莱尔”。速度有快慢之分,节奏型为×××|×××|,曲调活泼、轻快,跳舞时两人旋转,舞姿轻盈、优美。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在城市社交舞中流行。19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流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约翰·斯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一生中写作了120多首圆舞曲。其著名圆舞曲有《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

3.哈巴涅拉

19世纪初,兴起在古巴的一种舞曲。源于非洲。中速、二拍,其节奏型为×.×××|,如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及比才的歌剧《卡门》均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

4.波尔卡

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快速的二拍子,节奏密集、活泼,旋律轻快跳跃。舞步为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及一些转圈动作。波尔卡舞曲常用在歌剧或舞剧音乐中,最早的起用者是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约翰·斯特劳斯写过100多首波尔卡舞曲,较著名的有《闲聊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5.探戈

20世纪初流行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随后迅速进入欧美舞厅。有二拍子和四拍子,速度稍快,节奏型为:×.×××|×××××|或者×××××|×××××|,双人配合动作极为协调,舞姿粗犷。著名探戈舞曲有西班牙作曲家阿·阿尔贝尼斯的《探戈》、英国作曲家安德森的《蓝色探戈》等。中国探戈特点的舞曲,有黎锦光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送我一支玫瑰花》和任光作曲的《彩云追月》等。

6.伦巴

起源于非洲黑人舞蹈,随后传入古巴发展成男女双人对舞。19世纪盛行于欧美舞厅。中速的四拍子,节奏型为×××××××××,音乐不重旋律,但强调节奏。舞蹈动作是两横向舞步,主要是两胯的轮流扭动,舞姿独特而风韵。

7.桑巴

起源于葡萄牙,后传到巴西成为流行的节日音乐。稍快的二拍子,多出现切分音。传入欧美后成为舞厅舞曲。现已流行于世界各地。

8.玛祖卡

波兰民间的一种男女双人集体舞。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人围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18世纪起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中速的三拍子,重音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带有活泼、热烈的气氛。19世纪成为正式舞曲及音乐舞曲。肖邦写有大量的玛祖卡体裁的钢琴独奏曲,较著名的有《玛祖卡》第5首、第23首、第47首等。

9.加伏特

起源于法国的民间舞蹈。盛行于17、18世纪。传入宫廷后,常用于歌舞和舞剧中。中速的四拍,常于弱小节起拍,音乐轻快、典雅。在巴赫的器乐组曲中常成为一个独立乐章,如《管弦乐组曲》第三首(加伏特)。较著名的还有法国作曲家托玛的《加伏特舞曲》、比利时作曲家戈赛克的《加伏特舞曲》等。

10.波洛乃兹

又称“波兰舞曲”。源于17世纪波兰宫廷典礼行列的伴随音乐。中速的三拍子,乐句的末音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音乐徐缓、庄严,气势辉煌。最早把波洛乃兹用于器乐曲中的作家是巴赫、亨德尔。18世纪起,波洛乃兹成为独立的器乐曲后,肖邦的钢琴作品使它成为民族精神的标志,如肖邦的《A大调军队波洛乃兹舞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升f小调波兰舞曲》等。

管弦乐的创作体裁还有很多种,比如变奏曲(即一个主题加上它的多次变化出现)、改编曲、创意曲、叙事曲、谐谑曲、练习曲、托卡塔、各种重奏和独奏曲以及千姿百态的舞曲,我们所介绍的只是最常见的几种。没有介绍的那些有的是不必解释也能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比如改编曲、练习曲)、有的是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像托卡塔和创意曲);另有一些则只是名称和写作风格的不同,很难从形式上加以区分,就不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