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16.2 第二节 西方交响曲赏析

第二节 西方交响曲赏析

交响曲自诞生以后,不少作曲家都为之付诸实践,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交响曲。但是交响曲的数量也是相当之大的,而且规模、风格、内涵不一,在欣赏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其有所把握,尤其对于初听交响曲的朋友来说,则更应注意欣赏中的循序渐进。因此,本节讲述将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西方交响曲,供大家参考。当然,好的交响曲实在太多了,我们所挑选出来的一些作品也仅仅是我们的一家之言,相信当读者的欣赏达到一定积累以后,你也会有你自己所喜爱的选择。

一、海顿《第94号交响曲》

海顿一生共创作了104首交响曲,被誉为“交响曲之父”。他确立了四乐章交响曲的典范,运用简练流畅、妙趣横生的创作手法实现形式上的对称和比例上的协调,从而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中。《惊愕》交响曲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94号交响曲《惊愕》,G大调,创作于1791年,为海顿第一次出访伦敦所创作的6部《伦敦交响曲》之一。其标题虽为“惊愕”,但实际上作品本身并非叙述“惊愕”的场景或事件,仅仅因为该作品的第二乐章突然出现全体合奏,加上定音鼓的强奏而得名。所以这部作品在英国用感情名词“惊愕”;在德国则称为击鼓(Puaken schlag)。全曲共分4个乐章:

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Adagio cantabile)。这段具有沉思性的引子织体清晰,以弦乐回答木管的问句开始,低音声部反复应答动机,小提琴则以半音阶上行加强紧张度。乐章主部为非常活泼的快板(Vivace assai),奏鸣曲式,具有典型的古典乐派风格,充满了交响性的动力。其中,第一主题是由两个动机构成的极单纯的乐句,由第一小提琴在G大调上引出:

img1

第二主题为D大调,与海顿惯常的风格那样,它与第一主题之间并无明显的对比,只是在调性色彩上由主调转入属调:

img2

这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之后则以一个优雅的结尾主题承接结束。整个呈示部构思宽广、手法简洁、配器清晰,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情绪,这也是海顿交响曲创作的一贯风格。

第一乐章的展开部,[2]利用了主部主题的前五个音符,构成了小的动机结构,并且以它为核心,经过不断的转调、移调,使这段音乐生动活跃地展开,原来呈示部的健康、欢快的情感被赋以戏剧性。再现部稍有缩减,副部的调性,统一到主部上来,整个乐章在主调性(G大调)上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主题变奏曲。首先由小提琴用断奏弓法奏出纯朴的、民歌式的C大调旋律主题:

img3

该主题共8小节,重复两次,第二次重复后,主和弦突然以主体管弦乐强奏出现。然后是它的4个变奏,最后再接12小节强奏的尾声。其第三变奏以16分音符的旋律开始,后半有长笛与双簧管隔六度的优美助奏。这个乐章的中间插入小调部分,使全乐章构成3段体。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很快的快板,G大调。小步舞曲部分以二段体构成,后半部的技巧已非常出神入化。一面重复单纯的动机,一面呈现由属调开始而回到同调并经过巧妙对比的和声。中段由8小节与19小节二段体构成。

img4

第四乐章,终曲,很快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二段体构成,主题节奏轻快,同样由两部分构成。

img5

第二主题也是两部分,在轻快节奏下,12小节的旋律加13小节小结尾。发展部以C音齐奏回复为原调。第一主题发展后以B小调结束,又回复G大调、第一主题再现时变成G小调。

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认为交响乐是表达人类理想的最佳手段,他以广阔发展的动机、富于动力性的和声扩大了展开部的内容,使奏鸣曲式富有了强烈的戏剧性。他用诙谐(谐谑)曲代替了小步舞曲乐章,使终曲乐章成为全曲肯定性的结局,甚至在末乐章引入了合唱(《第九交响曲》),开启了浪漫乐派的先河。所以,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是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精神戏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技巧上,都属交响乐创中的极品。

《第三交响曲(英雄)》,完成于1804年春,贝多芬原本将作品呈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拿破仑不久称帝,贝多芬勃然大怒,撕掉总谱的扉页,怒斥道:“他也正像其他人一样!他将会践踏人的权利,除了他自己的野心,他不会对任何事情尽责。”[3]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这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是一部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理念完全成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乐派原有模式、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交响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降E大调。作品以乐队全奏两个强有力的大和弦开始,犹如号角,并马上引入第一主题:

img6

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英雄性,其英雄性的构思和形象成为整个乐章的主导,是作为各个乐章串联起来的主线。之后的第二主题由木管声部引入,低音声部对第一主题变形演奏,作为一个坚定有力的动机贯穿乐章始终。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这一乐章表明了整个作品的构思同英雄形象的联系:作为第一乐章情节的继续,英雄牺牲了。人们托起英雄的灵棺,怀着沉痛的心情缓步前进。在这里,进行曲的节奏作为不变的标题因素被有机地织入乐章的第一主题,复调式的陈述及其后来的发展,特别是再现部中的赋格段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在情感。[4]

乐曲一开始速度缓慢,小提琴在低音区发出的低微的音响,以及在进行曲基础上出现的朴素的抒情诗般的旋律,凝结成一幅庄严肃穆的葬礼画面,其简洁的手法表达出一种严肃和克制的情绪:

img7

尽管这一段的力度始终保持在pp和p的范围内,但主题本身具有很强的紧张度,随着音乐的进行,作品的情感深度和内在情绪不断外化出来,逐渐具有了戏剧性的效果。贝多芬还特别为低音提琴写了独立的声部,运用低音提琴低沉浑暗的音色来渲染悲剧性的旋律。到了中段,音乐转入C大调,用明朗的英雄性主题与前一主题的黯然感伤形成鲜明的对比:

img8

不得不承认,主题之间的对比带来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这里,雄壮的军鼓声和军号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战场上:这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歌颂。英雄虽然死了,但他获得了永恒的荣耀,他的崇高理想必将成为现实!之后,音乐进入第三段,重新回到小调的第一主题上,但在这里并不是第一段的简单重复,相反却构成了全乐章的高潮。第三段结构庞大,占全乐章总长度一半以上,旋律的紧张进行与赋格的逐步发展,营造出惊人的戏剧性效果,体现为英雄崇高理想的升华,具有强烈的史诗性,直到尾声才重新归于开始的寂静,宛如同英雄最后告别时的一声叹息。

第三乐章,诙谐曲。告别了英雄的葬礼画面,贝多芬在这一乐章用一个诙谐曲的形式为终曲胜利狂欢场面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乐章开始处,弦乐声部隐隐约约地跳跃着轻微却有动感的节奏,并随着音乐的进行逐渐发展成富有激情和色彩的音响,其基本主题清晰活泼,充满朝气:

img9

这一乐章仍用三段体形式写成,中部是一段雄壮而又欢乐的圆号合奏:

img10

之后,乐章进入第一段的再现,再一次酝酿第一段的活泼情绪,在逐步把乐章推向高潮之后结束。

第四乐章,终曲,变奏曲式。这一乐章的规模和戏剧性,恐怕只有贝多芬在20年后创作的《第九交响曲》终曲能与它相比,其基本主题源于贝多芬早在1795年间写成的一首乡村舞曲。贝多芬特别偏爱这首舞曲,并且早在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和《钢琴变奏曲》的创作中他就已经运用过这一旋律,而在《第三交响曲》的终曲中,贝多芬第三次采用这一舞曲主题,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全曲的整体构思和终曲的最终理想,即实现英雄的崇高事业,让人们在彻夜的狂欢中分享胜利的喜悦。

终曲以传统的固定低音与变奏形式写成,这在16、17世纪的欧洲音乐中是专门用来表现各种民间节日和仪式场面的。乐章以引子开始,弦乐声部强有力地奏出一段声势浩大的快速下行乐句,并以强有力的全奏和弦收尾。之后,弦乐声部以拨弦的方式展示了固定低音的主题:

img11

这个主题概括了整部作品各个乐章英雄形象的音调,以变奏的方式贯穿在各个声部和调性之间,并获得了交响性的展开。其间,每一次变奏都有其新的形象。例如,在第3变奏中,主题与一个光辉明亮的新乐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慢慢放宽节奏成为一首庄严的颂歌;在第6变奏中,主题与一支进行曲式的主题相对置,音乐转到g小调上,具有强烈的战斗情绪。形象的不断增加,情绪的不断高涨,各种舞蹈的汇流,使节日的狂欢味道越来越浓。在终曲中,贝多芬试图挖掘出对位的各种可能性,从而为热烈的气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因此,整个乐队都集中各声部的力量朝着最后的高潮一齐推进。在经历短暂的宁静和休憩之后,乐队以强烈的音响,用英雄的胜利和凯旋把乐曲推向了尾声。

三、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这部交响曲是舒伯特于1822年完成的,当时,奥地利格拉茨市的施蒂里亚爱乐协会曾赠予舒伯特名誉会员的称号,他则以这部交响曲回赠。[5]但这部交响曲的手稿交出后就此下落不明,直到1865年,即他死后37年,奥地利的一位指挥家为了筹办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演奏会时,才从其兄弟家抽屉中的乱纸堆中发现。这部作品在1865年的首演中获得了极大成功,它不但使人们对舒伯特在交响曲创作方面的才华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为世界交响音乐史揭开新的一页。

这部交响曲之所以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是因为按照传统惯例,交响曲一般有四个乐章,而它却只有两个乐章。但是,单就作品内容而言,这部交响曲就不能说是“未完成”的,而且这样还容易造成作曲家由于逝世而未能完成这部作品的误会。[6]

从风格上来看,舒伯特的音乐具有典型浪漫主义特征,他的交响曲尽管从形式上仍然沿袭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但就艺术内涵而言却是浪漫的。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中塑造的浪漫主义幻想者在《第八交响曲》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给这部交响曲带来了戏剧性的特点,而所有这些紧张的矛盾冲突,又都是围绕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开的,而光辉灿烂的音响、使乐器歌唱的能力、对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独特处理手法,则显示了舒伯特在交响曲创作上的出众才能。全曲共有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适中的快板,以三个乐思为基础。第一个乐思,引子,b小调,由低音声部弱奏,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气氛,旋律的运动并不活跃,以级进和小音程跳进为主,使人置身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有情绪氛围之中:[7]

img12

这个引子从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低音区隐隐约约地流出来,其阴郁的色彩体现了整个作品忧郁伤感的基本情绪,并且与另外两个乐思共同决定了整个乐章的发展态势。之后,弦乐声部开始为第一主题(即第二个乐思)进行铺垫:小提琴声部用十六分音符构成不稳定的连续进行,中提琴声部和低音声部则用拨弦相衬,可谓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形式如出一辙。在这一背景的烘托下,双簧管轻柔地演奏出呈示部的第一主题:

img13

这个主题的旋律比第一个乐思明显具有起伏性,其第1、3小节的下行跳进与第2、4小节的级进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可谓欲言又止。从结构上看,这一主题是旋律与伴奏织体的结合,与夜曲或悲歌的形式相接近。之后进入过渡段落,由圆号声部和大管声部保持长音,并通过和弦转换由b小调变为G大调,从而引出乐章的第二主题:这是一个著名的大提琴抒情主题,在明朗的大调色彩、纯朴的和声衬托、单簧管和中提琴活跃的切分音型和弦伴奏下,大提琴声部用质朴浑厚的音色歌唱出民谣式的曲调,暂时撇开了乐曲开头的忧郁和苦闷:

img14

img15

随后,第二主题被分解为动机,由弦乐高声部和低声部的轮流演奏与相互模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戏剧化效果。

乐章的发展部以引子主题为基础,那阴郁的曲调在这里平添几分悲凉的色彩。在传统的交响曲写作中,将引子作为发展的动机是很罕见的,但舒伯特却以其敏锐的直觉捕捉到引子的潜在力量,并将其挖掘出来形成作品发展的动力。在发展部中,引子主题在弦乐的高低声部相互模仿和对比,时而成为绝望的呼喊,时而却成为坚强的意志,展现了灵魂在理想与现实激烈冲突的压抑中奋力挣扎的痛苦情境。然而任何挣扎都没有结果,作曲家用一个苍白的插句宣告了努力的失败和内心的失望,从而结束了发展部。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比稍有变化,但基本情绪仍然一致,充满了悲伤、绝望和痛苦。在乐章的尾声中,引子主题为整个乐章下了最后的定论,不再斗争和反抗,只剩下无尽的悲伤和无奈的叹息。

第二乐章,E大调,Andante con moto(流动的行板)。这一乐章是抒情性的,充满了诗意的沉思,但同样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这一乐章基本没有戏剧性的冲突,音乐也相对明朗一些。前一乐章的那种绝望的痛苦,如今似乎只存在于灵魂的回忆之中,而在这里显然要比以前静谧和安宁。

这一乐章虽然是行板,但在结构和风格上更加接近于奏鸣曲形式的快板,是简缩的奏鸣曲式,省略了其中的发展部。此外,这一乐章之所以用E大调,是因为以舒伯特的惯有风格来看,E大调通常与宁静、明朗和梦幻的形象相联系,例如他在歌曲《菩提树》和《小河催眠曲》中就是运用的这一调性。这一乐章的两个主题都散发着梦境般的魅力,第一主题在低音提琴的下行拨弦的背景下由大管和圆号奏出,气息宽广、温柔和谐,把听者引入一个美妙安逸的梦幻世界:

img16

乐队的渐强引出了该乐章的第二主题,它运用第一主题的关系调升c小调,由单簧管吟诵出徐缓的曲调,整体气氛非常宁静,但又似乎多了一丝哀愁:

img17

在第二主题的呈示中,升c小调和降D大调的布局与转换富有明显的色彩变化,它使第二乐章有如内心世界的独白,其中各个主题的转换,暗示了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专注的内省、安详的冥想,也有莫名的兴奋,以及淡淡的忧伤,这正是第二乐章的精神气质之所在。

《未完成交响曲》充满了忧郁感伤的色彩,但同时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从苦难和压抑中寻求解脱的心境。这很像舒伯特本人,他“在贝多芬生活过的城市度过了平静的一生,他太羞怯而不能接近那位伟人,他对贝多芬敬而远之。他不能知道,在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作曲家中,只有他的名字堪与他崇拜的偶像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些当时在名声和世俗成就方面大大超过他的人早已被人忘记了。今天,我们讲起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四位大师时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8],也许,这就是《第八交响曲》所带给我们的真实写照和情感体验。

四、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幻想交响曲》是一部在音乐史上占有相当分量的交响曲作品,[9]《幻想交响曲》打破了古典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以五个乐章的篇幅,用画面式的描写顺序展示情节发展。全曲在结构、和声与旋律方面都存在着大胆的创新,同时,柏辽兹在作曲时采用了新的管弦乐法,扩大了管弦乐队的规模,而且把各种乐器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点,使声音效果既富于变化又具有绚丽的色彩,形象地表现了奇形怪状的事物和形象,并由此开创了自由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作品的副标题为“一位艺术家生活中的一段插曲”,于18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在本曲的曲首,有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其大意如下:“一位带有病态、神经衰弱、想像力丰富而尖锐的年轻艺术家,因为失恋而服下鸦片自杀,但因服用量过少而未能致死,在昏迷中他梦见一连串离奇荒诞的事物。”在这部交响曲中,这位青年艺术家所爱恋的女性是以一个固定乐思呈现出来的。为了艺术表现上的需要,作曲家频繁使用了畸形、变通的手法。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标题:

第一乐章,“梦幻、热情”。这一乐章在形式上是拥有极长的广板序奏的奏鸣曲。序奏用以表现年轻艺术家尚未遇见心上人之前,内心的不安与憧憬。由独奏长笛和第一小提琴奏出了甜美的固定乐思:

img18

这个“固定乐思”自首乐章缓慢引子后的快板部分出现,此后便始终贯穿于各乐章了,无论那是什么场面和情节:舞会中、田野里、断头台上,甚至女巫的夜宴聚会时刻,这曲调都若隐若现地四处游荡……五个乐章(场景)都是在精心策划下的音响布局中展开、进行的。在第一乐章中,作曲家连续使用乐队渐强的手法来表现音乐的情绪推进,到了高潮之处,由整个乐队以ff的力度再一次将“固定乐思”展现出来。之后才慢慢走向平静,而最后几个小节的持续和弦,则标记了“虔诚地”的表情,作曲家将其说明为“年轻艺术家在宗教上获得的慰藉”,使这一乐章在一片安宁中结束。

第二乐章,“舞会”。作曲家注解道:“艺术家身处于种种不同的环境里,在豪华舞会的欢腾与喧嚣中,在美丽静谧的大自然中,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能遇到他所爱的人。”本乐章正是要表现他在一个热闹非凡的舞会中发现他所爱的人的这一场景。乐曲为圆舞曲形式,[10]其主题甜蜜而温柔:

img19

第三乐章,“原野风光”。一个夏日的黄昏,在原野上聆听两个牧童相和吹出的笛声。内心里虽然燃烧着微薄的希望,但“万一她背叛了我”的恐惧与不安,更刺痛了年轻艺术家寂寞的心。此后只剩了一个牧童的笛声,不再有人应和。夕阳西下,最后只有无边的孤独与静寂。这一乐章为复三部曲式,是柏辽兹音乐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个乐章。在音乐中,“英国管在低八度上重复双簧管的乐句,犹如一段田园对话——一个青年的声音在回答姑娘”,因而具有一种孤独忧伤的情绪,紧接着,由长笛和小提琴展现出一个宽广的旋律,为音乐注入了田园的宁静气氛:

img20

到了乐章中段,“固定乐思”再次以变化的形式出现,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犹如暴风骤雨,之后又似乎陷入了绝望悲观与精疲力尽的情绪之中。进入第三段后,虽又恢复了乐章开头的宁静,英国管仍旧吹起了柔情的诗句,但双簧管却不再回应,生动地表现出失意人的孤独。

第四乐章,“走向断头台”。“他梦见自己杀了他所爱的人,被判处死刑,在恐怖阴森的进行曲中走向断头台。在最后的瞬间,爱人的身影在他的眼前闪现,但是死神很快将她驱赶得无影无踪。”乐章为复三部曲式,其第一部分由定音鼓、加弱音器的圆号和弦乐低音声部的拨弦开始,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下行的主题:

img21

乐章中部出现怪诞却又庄严辉煌的进行曲:

img22

这一进行曲的风格体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对具有奇异幻想色彩的音响的偏爱。到了再现部,音乐形象变得更加可怖,直至结尾才出现由单簧管演奏的固定乐思,但随之又被一个强有力的和弦所打断,音乐嘎然而止,意味着杀人凶手已经被处决。柏辽兹的这一手法实在太有效果了,以至于有人“批评”此处的音乐表现力(“爱情的最后闪念被落下的斧头所斩断”)过于“逼真”。

第五乐章,“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柏辽兹对这一乐章的说明是:“他看见自己在女巫的宴会上看到妖魔鬼怪和令人毛骨竦然的魔女在跳舞。神秘的声音、呻吟声、刺耳的笑声……就在这中间,他的爱人出现了,她没有了以往的高贵和矜持,变成一个气质全失的妓女模样。一阵狂笑欢迎她的到来,她加入了妖魔的舞蹈。死亡的钟声敲响了,对于‘最后审判日’的讽刺和女巫的舞蹈诡异地混合在一起。”

柏辽兹在这个乐章中对传统的交响曲创作模式作了相当大胆的突破,为了突出妖魔世界的怪异荒诞,他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配器:弦乐声部被分成了九个细部,给予管乐、弦乐器、打击乐的超乎寻常的运用,其营造出的音响效果即使在当代听起来也是非常新颖的。柏辽兹在这个乐章里运用了三个主题并将它们自由地加以组织安排。第一主题是已经完全变形的“固定乐思”,它成了一个“粗鄙的舞曲曲调”,用高音单簧管演奏:

img23

后来它再出现时又加上了短笛,音响更加尖锐刺耳。第二主题构成了乐章的下一个部分,它取自古代的《安魂弥撒》的曲调,由大号、大管的音响吹出,似乎很庄严,但即刻就被提琴、木管的舞曲性变形,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而第三主题是女巫的轮舞(Rondo),狂热粗俗,用赋格的创作手法,由不同的乐器组轮流演奏:

img24

经过复杂的处理,这一主题最终与第二主题结合一起,更加具有戏剧性,整部作品在妖魔疯狂的狂欢中结束。可以说,《幻想交响曲》磅礴大气,充满了自由、解放的思想与个性,它连同柏辽兹那辉煌绚丽的配器手法,对他的同时代及后代的作曲家产生了的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时代的先驱者之一。

五、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本曲大概在1893年8月末至9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可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10月28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可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这部作品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

img25

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躁的印象。

img26

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

img27

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该乐章自始自终贯彻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img28

第三乐章,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

img29

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img30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

img31

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六、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9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19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5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11]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序奏开始,慢板,e小调,由大提琴声部奏出一个缓慢的引子:

img32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之后,由弦乐声部、定音鼓和管乐声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引出了第一乐章的Allegro molto(很快板),暗喻了美国社会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该作品取材于来自描述印地安英雄的诗歌《海沙华之歌》,其音乐主题来自《回家》,所讲述的是海沙华的妻子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森林中向她的坟墓告别。其中英国管那段感人的黑人灵歌旋律正是来自《回家》,为寂聊的旋律伴奏的弦乐群阵阵低声的叹息,加插偶尔出现的斯拉夫民族风格的主题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愁,乐思丰富,感人至深。德沃夏克在这里把美国本土的文学作品,民间音乐,还有斯拉夫民族音乐,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古典音乐形式完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使这一乐章成为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这一乐章开始由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

img33

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img34

紧接着,在低音提琴的拨奏下,由单簧管以pp的力度奏出一个对比性质的旋律,色彩非常暗淡:

img35

随后,由弦乐部分反复第二主题,音乐情绪逐渐激动起来,并在中音区重复着单簧管演奏的旋律,由此引入了本乐章的明快而活泼的第三主题,这一主题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但主题本身并未发展,在逐渐推起的情绪中返回到第一部分的过渡段,此时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动机、广板乐章的主题和第一乐章的第三主题被作曲家有机结合起来:

img36

第三乐章,谐谑曲,作曲家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

img37

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img38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

img39

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

img40

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尾声。当音乐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主部主题和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交相辉映,在一次次掀起的高潮中,交响曲以恢宏的气势结束。

《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的丰富灵感和强烈的创作冲动的绝佳产物,作曲家将众多的音乐材料编织成精美的局部及有机整体的能力,令人赞叹。这部交响曲,既有古典传统那清晰、严密的形式逻辑,又充满着美丽动人的如歌旋律。因此,从这部交响曲的诞生之时,它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交响音乐的舞台,至今仍经久不衰。

七、马勒《第一交响曲(提坦)》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作品的标题“提坦”,是根据德国浪漫派诗人保罗的同名诗而命名的。[12]马勒最早将这部作品称为交响诗,分为“青年时代”和“人间喜剧”两大部分。这首作品散发出刚刚认识人生的青年人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尽管其管弦乐编制相当庞大,但马勒却成功地使各乐器演奏出如歌的旋律,成为其创作生涯早期的成功之作。

1889年11月20日,马勒亲自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首演该作品。原创作时有标题,“第一部分: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这一部分又分为3段,马勒自己的说明为:“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适的快板,引子描写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2.采花,柔板;3.满帆,谐谑曲。”“第二部分:人间喜剧”,分为两段,标题分别为:“1.搁浅,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启发作曲者创作的外因是一幅讽刺画《猎人的送葬行列》;2.来自地狱,表现一个受严重创伤的心灵的一声突然的绝望呼喊。”[13]

全曲原分为五个乐章,1894年在魏玛演出时删去了第二乐章,因此在后来的演出中常常是以四乐章的方式进行的:

第一乐章,D大调,奏鸣曲式。作品指示以“缓慢而沉重”的序奏开始,在A音的持续下,双簧管与低音管奏下行四度为特征的动机,它极似杜鹃的啼啭,其旋律来自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清晨穿越草原》。其动机串联着全曲,成为全曲的灵魂,呼应它的是远方的信号曲,充满宁静,并引出主部主题:

img41

主部先由大提琴奏主导动机发展而成的第一主题。其他乐器发展对位,发展到A大调时,出现对位性的第二主题。发展部先是在高音弦背景上,木管表现田园性的安详,大提琴乘着持续音,奏出像呼唤一样的旋律。双簧管与单簧管对话后,木管的杜鹃的啼啭再次强调宁静。然后长笛表现小鸟的歌唱,大提琴、小提琴转为降D大调,木管奏出新旋律,小提琴活泼地运动。对位法再现第一主题后,进入大致如呈示部进行的再现部。最后一面强调主导动机,一面以强烈的音响而结束。

第二乐章,指示为“强有力的运动”。A大调,布鲁克纳式的谐谑曲风格。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

img42

它与小提琴不断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

img43

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

第三乐章,指示“不要缓慢,庄重而威严地”,d小调,三段体。主导动机由定音鼓奏出,然后低音乐器以卡农方式表现古老的波希米亚民歌旋律:

img44

这个漫画式的葬礼进行曲旋律,与低音提琴奏出的古老的大学生歌曲《你睡着了吗,马丁兄弟》作对比,似乎是嘲笑画中死去的猎人。用布鲁诺·瓦尔特的说法,马勒在创作这个乐章时,“保罗的《巨人》中那个魔鬼般的形象在作祟。在巨人身上,马勒发现了那内含的可怕不协和音,那蔑视和绝望,那种在天国和地狱的冲动之间的游移摆动,这些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侵袭着他有创伤的心灵。”在这个乐章中,葬礼进行曲被两次打断:先是一个故意要表现得陈腐的曲调,然后是长时间引用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最后的绝望之歌。乐章结束时,一次次强调那个主导动机。

第四乐章,标示为“如暴风雨般的运动”,奏鸣曲式。由三大部分构成,表现从地狱到天国的过程。第一段由f小调支配,先表现“闪电式的呼喊”:

img45

在弦乐粗犷的呼唤中,小号与长号的加强,在很长的铺垫下,才出现律动性的第一主题,它表现出非凡的兴奋,然后又转向“很粗暴”的部分。这第一段似是表现地狱、人与命运的搏斗。中间部分主要表现动人的第二主题,它引出种种温馨的回忆,似乎是表现地狱向天堂,也是灵魂的升华。然后第三段以圆号呈示主导动机开始转向辉煌的表现人的灵魂的胜利,人类的喜剧。最终“以最高度的力”对战胜绝望的人的赞颂,形成了辉煌的尾声。

八、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是在一个极富戏剧性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1941年9月到1943年2月,列宁格勒正处在德军的重重炮火和围困中,据官方报道,有63.2万多人死于饥饿和严寒,或牺牲在严密的炮击和空袭中。就在1941年10月初,在写出了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后,肖斯塔科维奇同意撤出战火中的列宁格勒,最初到莫斯科,然后到了古比雪夫,而就在此地,于当年的12月他完成了作品的余下部分。作品也于1942年3月5日在古比雪夫首演,由萨莫苏德指挥一队从前线撤退下来的由Bolshoi剧院乐团的乐手组成的乐队演奏。在紧接下来的3月29日,作品也在莫斯科首演。8月9日,第七交响曲在炮火围攻中的列宁格勒上演。

当列宁格勒的人民听到这部作品时,它的乐谱已被特别处理到微缩胶片里,并传送到西方,使其得以在西方演出。亨利·伍德爵士在1942年6月22日在BBC电台对此作进行实况演出,以纪念俄国陷入战争的第一周年;7月19日,由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作此作的美国首演,并由电台作全国同步广播。在美国,第七交响曲在1942~1943乐季期间就被单独演奏多达62场,指挥过演出的有库塞维茨斯基,史托可夫斯基,罗津斯基,米特罗普洛斯,奥曼迪,蒙特等大师。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则为作品写了一个冗长的标题性的描述,下面我们就结合作曲家本人的描述来走进这部作品。由于作品的篇幅非常庞大,我们在这里只对第一乐章作具体分析。

第一乐章,法西斯主题:

img46

这个主题的旋律不折不扣地持续演奏了11遍,而其余部分(这里我们将其笼统地看成是和声部分,即所谓伴奏)则经历了一个从单薄渺远到粗野狂暴的交响性变奏过程,真可以使人们联想起德国法西斯军队拉开整齐的方阵由远而近践踏过来的恐怖情景。主题的旋律与节奏单调、刻板而乏味,弦乐器干燥的拔弦音色和小军鼓弱而顽固的细碎鼓点(惟一的伴奏),展示出怪诞不经和森冷可怕的表情。

变奏1:长笛用低音去漫不经心地主奏,低音乐器以长时值切分节奏淡漠地拉出主属两个音交替的音型,造成摇摇晃晃的效果。

变奏2:短笛主奏,长笛则依附其下衬以一个不谐和声部,低音声部继以单调的不协和音型。

变奏3:主要分别由英国管与巴松管用重复前乐句的方式懒懒散散地轮奏,改为拨奏的低声部弦乐器明显地浓厚起来。

变奏4:一直持续着的小军鼓气氛进一步加强,以小号为首的铜管乐器以密集的不谐和音群强奏主题,低音声部呆板的伴奏音型得到突出表现。

变奏5:在强劲的低声部陪衬下,主题由单簧管以尖利的高音区与音色暗淡的英国管用卡农(亦即轮奏)方式奏出。

变奏6:整体和声的厚度已大大增强,主题由音程密集的弦乐以生硬的音色演奏,伴奏中开始加进管乐器。

变奏7:打击乐器得到了强大的发展,在前一变奏的基础上管乐器进一步以不谐和和声音程充实到主题的强奏中来。

变奏8:主题正式交由全体低音乐器粗野地奏出,伴奏状态下的高音声部内在原低声部音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轻佻的倚音并加进干燥的木琴音色以突出其表现。

变奏9:伴奏声部在隆隆的鼓声中,突出了短暂的半音下行效果,并以小提琴声部不谐和地配合铜管,在紧张度极强的高音区表达出来,主题则由小号等乐器干涩地强奏,打击乐声部在吊钗中开始跟入。

变奏10:进入高潮,小军鼓、大鼓、定音鼓异常地强烈,铜管声嘶力竭地用半音上下行模拟警报器的咆哮,吊钗火辣辣地敲击,强大的和声音响几欲掩盖由木管弦乐承担的主题声部。

变奏11:最高潮,和声极大的不谐和气氛已到达顶点,强奏的铜管乐器在打击乐器震耳发聩的喧嚣声中,对主题做了令人绝望的最后表达。

肖斯塔科维奇对这一主题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作品的第一乐章,快板,是受当时列宁格勒的那个八月影响而写的,战争使我们和平的生活破灭……我们的人民——工人,思想家,创作家——都变成了斗士。普通的老百姓也成了英雄……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带有某种悲剧性,它算是一个安魂曲。它充满着对为这场战争而牺牲的英雄们的巨大悲痛。”[14]当然,他又接着说道:“但是,我们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我们的卫国战争是正义的。我们都知道希特勒肯定会被打败,所有的敌人都将会在俄国的大地上找到他们的坟墓。因此,第一乐章的情绪是明亮的,愉快的和生机勃勃的。”这实际上对整部作品所预示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接下来的两个乐章中,作曲家重在描述战争、死亡、饥饿以及苦难中人们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尤其是第三乐章凄厉、揪心的弦乐合奏能让我们体验到。作曲家为此说道:“我的第二和第三乐章——谐谑曲和柔板——是当那黑云笼罩在我们祖国上空的时候,是在那撤退的红军的脚步声剧烈而痛苦地回响在我们心中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但苏联人民知道自己是难以征服的……谐谑曲和柔板乐章表达了接近自由,公正,快乐时胜利的信心。”到了第四乐章,是作为终曲的胜利场景。作曲家说道:“第四乐章是第一乐章纵深的延续。作为交响曲的结束部分,它同样也是快板。如果说要为第一乐章冠以‘战争’作为标题,那么第四乐章就是‘胜利’。”第四乐章用生和死的斗争为主题展开,斗争主题进而演变成胜利的狂喜——我们开始发动进攻,祖国是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