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11.5 第六节 隋唐五代的音乐

第六节 隋唐五代的音乐

(公元589~960年)

一、隋唐的民间曲子与诗乐

隋唐时南北重新统一,社会安定及经济的繁荣,为音乐艺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统治者在文化上较少保守思想,广泛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兼容并蓄,更使音乐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

产生于隋代,和汉魏以来的相和歌、清商乐一脉相承的民间曲子,最初流行于农村乡间。这些大凡在山野田间劳动及休息时所唱的如船歌、劳动号子、风俗性歌舞,被人称之为山歌。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行》中曾记叙道:“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可见各为“竹枝”的山歌是边舞边唱,有乐器伴奏,并用同一曲调即兴编词,以谁唱得多为胜。从诗人皇甫松仿作的《竹枝歌》来看,当时这种山歌句中,句末常加“竹枝”、“女儿”等衬声作为和声。

中、晚唐随着商业经济的兴盛,山歌流向城市,经艺人加工改编而成“里巷歌谣”,成为城市小曲,又叫曲子。曲子在酒楼歌榭的广泛流行,逐引起了乐工、商人、文人及僧侣的兴趣,并吸引着文人也纷纷参加到曲子创作中去。当时除文人为民歌小曲填写新词以供艺人演唱外,也常由乐工或民间艺人选文人诗词重新配曲演唱的“度曲”。民歌曲子推动了诗人的创作,诗人的创作又促进了民间曲调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唐代歌曲艺术的高度繁荣,诗人的诗作,由于入乐歌唱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往往一首好诗,如李益、李贺的诗,“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碧鸡漫志》)。

诗歌被入乐演唱的著名歌曲中,有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清明》、刘禹锡的《竹枝歌》、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阳关曲》、《陇头吟》、柳宗元的《渔翁》等。有的作为民歌在民间长期流传,有的则被琴家所吸收,以琴歌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其中尤以王维为送一位西出阳关服役的友人而作的七言绝句《阳关曲》,因以情景交融手法抒写了依依惜别的哀怨情绪,成为当时及以后人们送别朋友经常演唱的一首歌曲。

二、燕乐和唐代歌舞大曲

隋唐音乐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燕乐”,燕乐包括当时宫廷中用于宴乐、由汉族传统音乐、少数民族和外来音乐三种成分构成的各类歌舞大曲及器乐、声乐作品。

隋代及初唐的九、十部乐,按地区或国别分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高丽等部,各部专演地区或国家的歌舞。唐玄宗时,取消了按民族国别分类,而以演出形式、表演者艺术水平高低划分成坐部使、立部使。堂上坐奏的坐部使由艺术水平高的演员担任,堂下立奏的立部使水平较差,不能胜任立部使的演员则只能参加雅乐表演。这也表明了至唐代原在宫廷音乐中至高无上、用于祭祀典仪的雅乐地位已十分低微。

唐代的歌舞大曲是燕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形式,据史载唐代大曲多达四五十部。其中的《浑脱》、《柘枝》、《伊州》、《甘州》、《凉州》等大曲,顾名思义,它们的音乐风格显然同所标明的地区和部族有关。一部分被注明属于法曲的大曲,在音乐上源于南北朝以来的道教音乐,虽然受到一些西域音乐的影响,但与相和歌、清商乐有直接的联系,“音清而近雅”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仍保持着汉民族音乐的特点。除音乐风格各异,大曲的形式和规模也极丰富多样。在舞蹈风格上属“健舞”的有《秦王破陈乐》、《剑器》等,属“软舞”的有《春莺啭》、《绿腰》等。

被列为法曲的《霓裳羽衣》在唐代大曲中最为人们所称道。这部相传是唐玄宗根据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加工改编而成的歌舞大曲,曾赢得不少诗人赋诗赞美。从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一诗中可以知道,唐代歌舞大曲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散序”,是节奏自由的散板,器乐独奏及合奏段落,不歌不舞。第二部分为“中序”或“拍序”、“排遍”,以歌唱为主,节奏固定,以慢板为多,或舞或不舞。散序与排遍之间常有简短的过渡段落“靸”。第三部分从“入破”开始,以舞蹈为主,或歌或不歌,音乐由慢逐渐转快,故有催拍、促拍、衮遍之称。

燕乐因受南北朝以来西北、特别是龟兹音乐的影响,半音位置三四级与六七级的燕乐音阶被广泛运用;七声分别名为宫、商、角、变、徵、羽、闰;在乐调上只用其音阶所当的七律起宫,每宫取宫、商、羽、角四调,这就是所谓“燕乐二十八调”。

三、说唱的产生与歌舞戏的演进

随着佛教发展,先前的“唱导”结合民间盛行的“说话”和叙事性民歌,逐渐演进为一种被称为“俗讲”的说唱形式,所用的讲唱本子就是“变文”。变文最初内容大都是演述佛经故事以及劝人行善行孝,与佛教教义相符合的传说故事,如《法华经变文》、《维摩(经)唱文》、《舜子至孝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说唱的多是寺院僧人,唐代有很多著名的俗讲僧,其中文淑最常为人提及。他讲唱时“听者填咽寺舍”,人们“鼓扇抉树”,并“效其声调以为歌曲”(《因话录》)。

后来的变文内容更为扩大,出现了与华教并无关系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季布骂陈词文》通篇可唱;《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则说唱相间。变文中讲的部文用散文,唱的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而讲唱的人也逐渐不限于寺院僧人了。自变文起,我国的说唱艺术可谓正式产生了。

隋唐五代的故事性歌舞除承袭汉魏以来的角抵戏及代面、拨头、踏摇娘外,又有可谓“参军戏”。参军戏最初演述的是汉馆陶令石耽因贫污,和帝特在宴乐时令他衣白夹衫,令优伶戏弄羞辱他使其受罚的故事。之后参军戏泛指于特定讽喻性质的歌舞戏。同时“参军”一词也变成扮演官员角色的名称,其陪衬角色则称为“苍鹘”或“苍头”。唐末民间已有善演参军戏的流动性男女艺人班子,民间自娱性的故事性歌舞已逐渐向专业化戏曲发展。

四、表演及器乐创作的发展

音乐繁荣的隋唐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属宫廷乐工的有隋时创立八十四调理论的万宝常、郑译;作有大曲《春莺啭》的白明达和大曲《火凤》、《倾杯乐》的作者裴神符,均是祖籍西域的唐代乐工;歌唱家李龟年、许永新、念奴等演唱技艺冠绝一时。

隋唐盛行龟兹琵琶,最著名演奏家有改拨子创用手弹的裴神符,善于右手用拨的曹刚,擅长左手拢撚的裴兴奴,能将曲子在不同调上演奏的康昆仑,以及在演奏和教学上都名重一时的僧人段善本等。筚篥、羯鼓等乐器演奏也涌现出了不少能手。

唐代的乐队融会了传统与外来乐器,据《乐府杂录》称唐代乐器约有300种左右,其中琵琶、筚篥、笙、笛、羯鼓在燕乐中占重要地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轧筝似筝但较小,约有七弦;奚琴是现今胡琴前身。两者都用竹片擦弦发音。

琴乐在文人士大夫中有了新的发展,在演奏上形成了“吴声”、“蜀声”、“秦声”、“楚声”风格不同的地方性流派,同时涌现了一批创作或改编的琴曲,其中既有颜师古据晋代桓伊所作笛曲改编的琴曲《梅花三弄》;也有陈康士根据《离骚》诗意创作的同名琴曲,曲调或幽咽悲歌,或激愤慷慨,细致地抒写了屈原忧国忧民而又峻峭不凡的情怀。

兴盛的器乐音乐同时也促进了记谱法的发展,经初唐赵耶利及曹柔等人改进,逐渐完成了古琴的“减字谱”,到北宋大体定型。这对保存琴曲及推动古琴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间留存于敦煌石窟中的八首琵琶谱,则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琵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