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10.2 第二节 现代乐派概述

第二节 现代乐派概述

一、现代乐派的开端

20世纪第二个10年的头几年中,欧洲出现了几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它们标志着长达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的结束,一个奇异多变的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在20世纪的艺术之都巴黎,著名的俄罗斯艺术演出经纪人佳吉列夫组织了一批作曲家、戏剧家和画家,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演出季节,每年推出一些新颖的剧目。面对着巴黎听众对于俄罗斯风格音乐的日增的兴趣,斯特拉文斯基先后创作了芭蕾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备受赞扬。但是当他的第三部舞剧《春之祭》1913年首演时,观众被原始主义粗野凶猛的音乐和舞台上演员披着粗麻袋的缺乏传统美感的舞蹈震惊了,出现了剧场大骚乱的丑闻。

巴尔托在1911年创作的钢琴曲《猛烈的快板》中,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用敲打和捶击的方法代替钢琴传统优雅的技巧,加上二度密集音群的和弦,产生了狂暴和骇人的音响。

《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1912年创作的独唱套曲。人们熟悉的昔日喜剧中的恋爱失败者、丑角彼埃罗,孤独病态,精神恍惚地回忆着过去。象征主义抽象的歌词,用说与唱紧密结合的“念唱”音调吟出。

这三部相近年代出现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出现的对传统欧洲音乐反叛的浪潮。它们无视浪漫主义的热烈炽情,印象主义的唯美静观,甚至千年来形成的音乐美的准则,也被无情地打破了。这三部当初听众似乎是无法接受的作品,现在已被认为是20世纪的古典作品,它们代表着上半个世纪的一些主要音乐倾向。

二、新的民族主义音乐

欧洲19世纪兴起的民族主义音乐,在20世纪前半叶获得了新的发展。20世纪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不再只是依靠传统的记谱方法记录民间音乐,他们通过录音机,新兴的民族音乐学的新技术,更精确的记录下民间音乐的原貌。他们不是把民间音乐中不规则的地方纳入艺术音乐的轨道,而是珍惜这些独特的品质,并寻求民族的原始音乐灵性。20世纪民族乐派从农村,也从城市音乐文化中吸取营养,他们采用20世纪的现代音乐技法、尖锐的谐和音、打击乐般的节奏和古代的调式。

匈牙利的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年)是新民族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集民族音乐学家、钢琴家和作曲家于一身。通过对匈牙利民歌的深入考察,他指出“古老的匈牙利五声音阶是中亚、土耳其、蒙古和中国这个五声音阶大中心中的一个分支。”他努力把匈牙利音乐中那“不为人们所知的精神”作为作品的基础。广泛融合了古典、浪漫和现代的音乐技法,其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神奇的满大人》、《管弦乐协奏曲》和《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浦赛尔之后的两个世纪里,英国在音乐上一直默默无闻。以19世纪末的民歌运动为开端,20世纪美国涌现出一批批民族主义精神作曲家。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年)的《迷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被认为是英国音乐复兴的标志。威廉斯(Vaughan Willliams,1872~1958年)的创作保持着地道的英国民歌风格,音乐语言内在、朴素、谐和,他写有九首交响曲。霍尔斯特(Gustav Holst,1874~1934年)的大型乐队组曲《行星》则融入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带有东方神秘色彩。世纪中叶的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年)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各家特色,形成一种折中的音乐风格,著名歌剧《彼得·格兰姆斯》音乐抒情、简朴。

缺乏专业音乐传统的美国,从向德国音乐学习、模仿走向成熟。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1954年)一生业余时间闭门埋头创作实验。他用美国传统音调、复节奏、复调性和复织体,生动地表现了美国生活的映象。如《新英格兰的三个地方》、《第四交响曲》。但当人们发现他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时,他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崛起的第二代作曲家,显示出美国音乐的真正成熟,如科普兰、格罗菲、哈里斯、辟断顿、塞欣斯、汤姆森、斯蒂尔等,格什温则与众不同地成功地将爵士、布鲁斯、黑人灵理引入艺术音乐,写出了管弦乐《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歌剧《波吉与贝丝》。世纪中叶兴起的新一代作曲家还有:威廉·舒曼、卡特、巴柏、凯奇和巴比特等。

三、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乐坛时兴的一种音乐潮流。战争带来的社会、政治的剧变,心灵的创伤,引起了艺术趋向传统的回归。这是一场“返回巴赫”的“新巴洛克主义运动。”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仿效18世纪作曲像亨德尔、库珀兰、斯卡拉蒂、维瓦尔第等的某些风格。他们以不同于战前的方式否定着19世纪。他们极力排斥浪漫主义音乐中那种强烈的主观性,把巴洛克音乐的客观、超然的因素作为自己艺术的准则。他们注重复调技法和18世纪音乐体裁形式的运用,在模仿过去音乐风格的同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他们努力摆脱文学、绘画与音乐的联姻,提倡纯音乐,认为音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秩序。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年)是新古典主义运动的重要倡导者。这位《春之祭》的作者战后的新作是芭蕾音乐《浦契涅拉》,这部作品温静、古雅的风格与《春之祭》的野蛮、凶猛形成强烈对比,这种风格的急剧转变令巴黎的观众又一次大为惊奇。他历时30年的新古典音乐风格时期音乐追求客观、冷漠理智,他认为对艺术控制、限制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然而他还是保持着创作早期歌剧音乐时形成的节奏的创造性,复调性的和声对乐器组合的探索等个性。主要作品是:《诗篇交响曲》、《D调小提琴协奏曲》、舞剧《阿波罗》、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C调交响曲》和歌剧《浪子的一生》等。

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年)几乎使用了所有的传统体裁进行创作,并为差不多所有常用的乐器写出了重要作品。他钻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到巴赫的复调音乐传统,偏爱对位的织体和控制得体的不协调和声,音乐的抒情性隐含而不外露。

法国作曲家萨蒂(Erikn Satie,1866~1925年)是德彪西的同代人。他认为法国音乐应该是朴实、简单、自然、明确、平凡的,他的观点影响了一代法国作曲家。1920年法国记者科莱的一篇文章标题为“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其中评论了六位青年作曲家的音乐会。他们是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杜列和泰费尔。六人团作为创作团体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不同程度上受萨蒂和新古典主义影响,音乐风格发展倾向却差异很大。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有米约的《巴西组曲》、奥涅格的《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

四、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艺术最早出现在绘画、诗歌领域,于一次大战前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年)、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年)和韦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年)三位作曲家,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20世纪表现主义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像浪漫主义音乐一样,表现主义力求表现主观的内心感受,偏爱紧张奇异。而与浪漫主义不同的是表现主义的创作常常源于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通过心灵的潜意识对现实的感受进行夸张、变形。它的题材中的现代社会的人,往往处于难以解脱的内心冲突、紧张、焦虑和恐惧之中。

勋伯格的音乐从晚期浪漫主义出发,逐渐放弃了调性。然而离开了调中心和转调,也就失去了传统的音乐组织形式。他通过写短小的乐曲,依靠音乐以外的文学、戏剧去构成音乐作品的形式。在过渡探索之后,他终于寻找到一种新的代替调性来组织音乐的手法——一种用12个音的作曲方法,这些音只有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中心音——主音。每首作品中作曲家把半音阶上的12个音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称为作品的“音列”或“序列”。这个序列中的各音可先后出现形成旋律,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声或对位。音列可以倒过来形成倒影,从后向前形成逆行,或倒过来从后向前构成逆行倒彩。其中任何一音在其他十一个音没有出现之前不得重复,确保12个音同等重要而不突出任何一个音。节奏音色和力度,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十二音技巧在具体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在某种意义上,用这种方法写的乐曲可以称作该曲基本音列的无穷变奏。这种摆脱了调性的音乐组织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勋伯格的十二音的代表作有:他的第一部完全用十二音的作品《钢琴组曲》,他惟一的一部用此技巧为完整的乐队写的《乐队变奏曲》和《华沙幸存者》(为说白、合唱和乐队而作)等。贝尔格的著名歌剧《沃采克》将古典曲式、主导动机与无调性的音乐和十二音的音乐结合起来,念唱与传统唱法相间,时常出现调性音响的音列。这部表现主义风格的歌剧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性。韦伯恩把勋伯格的十二音规则运用得更加彻底、更理性化,因而使他的音乐语言更加抽象,带有更多的实验性。

五、初期的实验音乐

20世纪上半叶,西方音乐已显露出实验性的倾向,作曲家的实验已不只是停留在乐音的体系之内。他们试图动摇或超越传统乐音体系进行创作。

捷克作曲家哈巴(Alois Haba,1893~1973年)的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微分音音乐,即音程的最小单位不是半音音程,而是小于半音的1/4音或1/6音。他的带有民族风格的歌剧《母亲》是以1/4音体系写成。美国作曲家帕奇(Harry Partch,1901~1974年)则把一个八度分为43个音级。他自己动手制作了很多乐器,专门用来演奏他的音乐。微分音音乐由于受到传统乐器构造的局限,并且超出了一般人的辨音能力,因而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后来的许多作曲家始终未间断在这方面的试验。

意大利世纪初兴起的未来主义,强调艺术表现现代机械文明,影响音乐领域出现了短暂的噪音音乐。意大利的鲁索洛(Luigi Russolo,1885~1947年)声称“必须突破纯粹音乐的狭窄的圈子”,把日常生活中可听到的噪音作为音乐作品的基本音响材料。

美籍的法国作曲家瓦雷兹(Edgar Varese,1883~1965年)也受到未来主义影响,认为在新的科学时代,音乐应该“从平均律的音阶和乐器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他的作品《高棱镜》、《积分》、《电离》、《密度21.5》等都与自然科学相关。与噪音音乐不同,瓦雷兹新音响的试验主要是在打击乐领域。《电离》中用了约40件打击乐器和两个警报器。它没有旋律,没有和声,按不同性质的音色和音响结构而成:金属的、木头的、沉重的、轻巧的……50年代,借助新出现的电子设备,他创作了《沙漠》、《电子音诗》等电子音乐。瓦雷兹降低了音高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而把音色、音响提到首位,这种尝试对战后的音乐风格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