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1.2 前 言

前 言

目前市面上有关音乐欣赏的书种类非常之多,但如果细心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大多是音乐史、经典作品欣赏、音乐家故事、唱片欣赏手册的翻版。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音乐欣赏的不同角度和方面,有其可取之处。但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尝试着把音乐欣赏的不同需要、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结合起来,既要照顾知识和内容的全面可靠,也要做到主题和形式的清晰明了,这也是在目前存在大量音乐欣赏书籍的情况下,笔者在本书中所力争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本书抛砖引玉,给国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同行以及广大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在音乐欣赏的学习和活动上提供一些新的方向和视角。

本书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上编。以中外音乐史为背景,对不同时期的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文化作一番勾勒,并在大的线条下抽出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进行分析和鉴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很多业余爱好者、甚至专业学习者可能都对音乐的历史文化不甚了解,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外作品,很难想象连其基本的音乐文化常识都不了解,如何能够真正进入到作品赏析中?音乐欣赏不能仅仅以“好不好听”为评判标准,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欣赏的层次,不仅知其“好听”,更应知其“为何好听”。因此从音乐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让每一个学习者对不同时期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一个宏观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欣赏一些代表作品。这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在阅读本书时所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二,中编。以作品体裁为中心,对不同体裁、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音乐美赏析。我们知道音乐作品的品种繁多,在我们的欣赏过程中接触到所有的作品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在本篇中我们将通过对音乐作品在体裁上的归类,找到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上所具有的特性,并通过具体的实例举一反三,相信对于学习者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其前提仍然是对上篇内容的熟练掌握。

第三,下编。在第三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将以音乐表演的特性为出发点,从具体的表演者——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乐团等角度对作品的各种演绎作一番音乐美的诠释。我们知道,作为音乐的二度创作,不同的表演者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会彰显出自身的理解和个性,亦即表演过程中所具有的风格特征,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的三度创作环节,则必然会涉及到对不同演绎以及风格的探讨和把握,这是音乐欣赏的高层次需要和要求,实际上也是现代人欣赏音乐的一种品位。当然,我们也会对一些著名的音乐媒介(如唱片公司)进行介绍,给读者在今后的音乐欣赏中提供帮助和参考。

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建议授课者在使用本书的时候能够合理安排和分配三部分的学习内容和时间,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到整体的教学节奏。其中,上篇和中篇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下篇则视学习者的掌握程度灵活把握。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适当将音乐实践运用于音乐欣赏之中。就目前国内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而言,我们认为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比如各种形式的合唱、重唱、小组唱、吉他弹唱、简单的乐器演奏等等,对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这一部分是相当薄弱的,需要教、学双方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听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能亲自通过简单的实践来亲历音乐的创造,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为此,本书将提供一些可行的作品乐谱供课程实践参考。

总的来说,三编内容在层次上层层递进,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有选择地学习。除此之外,本书也安排了附录,其中包括一些有关音乐欣赏的理论性文章。我们最初的打算是将音乐欣赏理论作为单独的一个章节来讲述,但事实是,音乐欣赏绝不是仅仅各种学术理论所能说清的,更多地是要求我们用音乐欣赏的行动来实现。更何况音乐欣赏理论非常之多,在学术上也并无定论,而我们所阐述的理论也仅仅只是一家之言,也未见得一定正确,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决定拿掉这一部分,仅附上几篇心得供大家参考,这样也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更多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去思考。

本书主要供专业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学习使用,同时也适合于各种音乐爱好者平时阅读参考。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瑕疵,也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江柏安周锴

2006年8月20日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