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10.3.5 五、艺术批评的态度

五、艺术批评的态度

艺术批评的态度是艺术批评原则的重要体现,是决定艺术批评是否客观、正确、令人信服的重要因素。

第一,艺术批评应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艺术批评不能按自己的好恶意气或别人的贬褒意图,违背作品的实际情况去妄评。“捧杀”和“棒杀”,都不符合促进创作、引导接受的艺术批评原则。面对艺术作品,只有通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发现,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使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接受者知其所以正确或谬误、优长或缺憾的理由,使艺术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开展。

第二,艺术批评应持全面、公正的科学态度。艺术批评应全面考虑批评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并辩证地对待它们之间的联系,否则得出的结论只会是片面的、偏离本质的。艺术批评对于各类艺术作品或各种艺术现象都应一视同仁,从对批评对象的实际出发,从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出发,进行公正的评价,绝对不能用偏爱去代替客观的评价,更不能将偏爱演变成偏见,“爱之欲其生”或“恶之欲其亡”,使严肃的艺术批评的科学变成“伪科学”,这样,对艺术事业的发展只会带来有害的影响。

第三,艺术批评应持艺术民主的平等态度。艺术批评切忌高人一等,“谆谆”教诲,切忌心胸狭窄,独步天下。应充分尊重、平等对待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应充分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应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总原则出发,采取学习、商榷的态度,采取宽容、与人为善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包括艺术批评在内的艺术活动的良性循环和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批评这个词语来源于希腊,意思是作出判断。艺术批评也就是判断出艺术对象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们产生的背景、原因及意义,等等。与“批评”意思类似的一个词是“批判”。批判这个词来源于德国,本义是对旧形而上学的各个范畴加以重新衡量与评价。两个词都是很“客观”的。当代,在“全球化”及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语境中,西方20世纪的诸多文艺思潮和方法论再次涌入中国,我们在主动吸收消化它们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做好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转换,以建立我国自己的,能加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理论体系。无论上述的吸收、消化、转换或建立,都离不开“客观”的艺术批评。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审美教育 艺术教育 艺术消费

二、简答题

1.艺术接受的性质是什么?

2.艺术接受主要有哪几种形态?为什么艺术接受的形态是丰富的、复杂的?

3.何谓艺术传播?艺术传播应具备哪些条件?现当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4.艺术鉴赏的性质是什么?进行艺术鉴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完整的艺术鉴赏过程应包括哪几个阶段?

6.如何理解艺术鉴赏中的共鸣现象?

7.艺术批评的性质是什么?

8.如何把握艺术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9.艺术批评有哪几种主要形态?其代表人物是谁?

10.进行艺术批评的条件与态度是什么?

三、论述题

就学生在读学院校园文化中的艺术鉴赏、艺术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2 000字。

【注释】

[1]王朝闻:《王朝闻文艺论集》第2集,第12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萨特:《为什么写作?》,柳鸣九编选:《萨特研究》,第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赵敏俐:《20世纪〈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月28日。

[5]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拉:《传播学概论》,第41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6][英]雷蒙德·威廉斯著,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第375~37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7~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涂元季:《钱学森:思考创新的哲理》,《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2日。

[9][美]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第91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第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1]罗丹口述,葛赛尔记,沈琪译,吴作人校:《罗丹艺术论》,第8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2]罗丹口述,葛赛尔记,沈琪译,吴作人校:《罗丹艺术论》,第8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3]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3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4]转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35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5]转引自王其俊:《孟子解读·告子章句上》,第269页,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

[16]普希金:《论批评》,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第37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7]转引自钟子翱等:《文学概论》,第69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8]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第14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82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集,第12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303页,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84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3]《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第61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转引自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第61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