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10.2.2 二、艺术鉴赏的过程

二、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的过程不只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的运作过程,完整的鉴赏过程还应包括之前的准备阶段(又称审美期待)和后续阶段(又称审美延留)。

(一)准备阶段——审美期待

1.心理定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在自己的需要、兴趣、目的的导引下注意某些事物而忽略某些事物,这个时候,人们也就处在心理定向的心理状态之中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也是一样,当鉴赏者准备去接受某一件艺术作品,或者面对某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同样必须有与艺术作品这一对象性质相符的心理定向,否则就不可能进入鉴赏的状态和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在流行歌星演唱的体育场馆里,人头攒动而少有年纪长的;在戏曲演出的剧院里,常常坐不满席但仍鲜有年纪轻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只是票房的结果,更是鉴赏社会群体潜在的心理定向早已决定了的。

2.审美期待

当接受者有了相应的鉴赏艺术作品的心理定向时,也就有了相应的方向;与此同时,他对将要鉴赏的艺术作品,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审美期待。期待是比心理定向更进一步的有意识的心理准备。在期待中,接受者会根据已有的艺术修养、文化水平、生活经验对艺术作品作各方面的揣摩猜测。一般地说,艺术修养越“专业”,文化层次越高,生活经验越丰富的鉴赏者,对即将接受的艺术作品的期待水平就越高。同时,审美期待还能使接受者处于一种激动、兴奋的心理状态中,从而充斥着对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的向往之情。

3.审美态度形成

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本质的核心。当接受者鉴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而所有这些则有赖于审美期待过程中审美态度的形成。因为鉴赏过程中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很容易为人类的思想、伦理、政治、社会风俗乃至宗教等所左右,而审美态度能帮助鉴赏者保持审美接受的无功利性,保持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等在审美态度的范围内自由地展开。

(二)初级阶段——审美感知

在艺术鉴赏的初级阶段,视、听等知觉是接受的主要方式,因此这个阶段又称作审美知觉或审美感知阶段。

1.完形

鉴赏者面对艺术作品时,最初感知到的是作品中可视、可听的形态、形式和形象,如美术作品中描绘的对象、大小、线条、色彩、光影等,舞蹈中的形体、动作、眼神、服装等,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等。接受者对作品外在形式的感知不是散乱无序的,因为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就是按照审美知觉模式完整有序地进行的。只是鉴赏者必须在接受的开始阶段用视、听等知觉,使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心理学将这种感知称之为“完形”。这种对作品总体形式结构特征的把握,是与省略掉众多细节,使其趋向简化感知过程同时进行的。完形作为一种心理能力,同样能深入到每个具体的形式结构,但它的把握方式仍然是完形和简化的感知活动。

2.弥散

弥散是与完形相反的另一面,它是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接受者不是有意识地从复杂形式结构中抽取、完形、简化出一个简单的形式结构,而是把视觉、听觉等知觉弥散到作品的细节上,去感受笔触、刀法、声音、动作的韵律、颜色的细微差别、光影之间的微妙过渡等。譬如鉴赏印象派的油画作品时,如果接受者仅停留在完形、简化的层面上,那么印象派大师们作品中光与色的微妙交织,笔触的潇洒自如等最有特征性的审美属性就无法感受到了。有些流派的艺术作品甚至还只能依据弥散来进行初步鉴赏的。对弥散深有研究的埃伦茨韦格就认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绘画把统一的表面全部扯开,使之形成了若干附加的、破碎的平面,我们的眼睛可以对它进行多种组合。……美国的动作绘画、法国的泼料绘画和大量的现代音乐已经几乎使避免稳定的聚焦成为原则,在这些艺术里,我们的听觉、视觉没有任何完整的线条、紧凑的结构可以依据,我们的注意力也落得漫无目的的荡游。

3.错觉

错觉本来的意思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但对艺术鉴赏而言,错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艺术鉴赏的知觉阶段,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知觉。艺术作品不管是三维的雕塑、舞蹈、戏剧等,还是二维的绘画、影视等,更为本质的空间特征是它所呈现给鉴赏者的空间其实是“虚幻的空间”,它与作品物质性占有的空间不一样,只能相对于鉴赏者的错觉才能存在。错觉还表现在对作品物象的、运动的、比例的、时间的、音响的等诸多方面。一般地说,鉴赏者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接受经验越是厚实或丰富,“错觉”的能力就越强。

4.陌生化感觉

鉴赏者对接受艺术作品是有期望值的,构成期望值的内容是鉴赏者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接受经验。但任何艺术作品,不管它在形象方面如何接近日常生活中的原型,实际上都是有所偏离或差异的。一般而言,那些与鉴赏者的期待有差异,从而能产生一定程度“陌生感”的艺术作品更能吸引鉴赏者的注意。这里所说的“一定程度”是指“陌生”有个度的限制。信息论认为,在信息中,如果其中所有的信息都是接受者知道的,就激不起接受的欲望;但如果信息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陌生”的,超出了接受者的期待水平,同样也达不到接受的目的。历史上的“印象派”、“野兽派”等很多艺术流派,当初都因“太陌生”,离人们的期待太远而受到攻击与非议;但最终它们还是在艺术史上被承认和接受,这只能说明它们的“陌生”还是处在当时的期待水平的最大限度之内的。陌生化感觉是引导鉴赏活动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动力。

(三)高级阶段——艺术体验

1.理解

艺术作品诸如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既是需要视、听等知觉的,又是需要超越知觉进行反思才能理解的。

审美期待的阶段已有了理解的准备,接受美学理论称之为前理解。艺术鉴赏的每次理解都是以前理解为前提的,但在理解的过程中,即使是面对曾经多次接受过的作品,也会力求有新的发现。理解是一种循环递进的现象。一般地说,鉴赏者是从局部的理解向整体的理解演进的,但鉴赏者在理解局部时,不会忘记将局部置于整体中把握之中,而在把握整体时,不会忘记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在艺术鉴赏的理解中,还存在着对艺术作品的原意和原作者的意图的还原和误解。其实还原就是理解,又称“正解”;误解则是对艺术家创作原意的相悖。误解又可以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是指鉴赏者对作品的理解虽然不符合艺术家的创作原意,但都是艺术作品客观存在的意义合理扩充或延伸。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那位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的三仙姑,是基本上否定的人物,但在许多外国留学生眼中,却成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敢于追求爱情,具有反封建的个性解放的女性。反误是指鉴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有意或无意的非艺术视角的误解,这是我们在理解作品时必须极力加以避免的。

2.体验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审美心理机制和心理基础时,指出“反映一个对象的形象显现,如果要成为认识的来源,就要涉及想像力和知解力。想像力用来把多种感性观照因素综合起来,知解力则用来把多种形象显现统一起来”[13]。这种想像力和知解力自由和谐的活动方式就是体验的心理机制,是它将主体与客体、直觉与理性、直接性与深刻性统一起来。

在艺术鉴赏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体验中已包含了对作品中深刻内涵的把握,并且已在作品与鉴赏者之间消除了概念、知识、反思性思考等屏障。也就是说,体验中的作品内容已完全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而作品形式也无处不闪烁着作品的意蕴和意味。这样,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者在体验中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同一,而且在这种同一中,还体现着鉴赏者对作品中的形象、典型和意境予以补充、完善与变异的再创造。

(四)后续阶段——审美延留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或结束后,艺术作品中的意象、意蕴常常会萦绕于鉴赏者的脑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他的道德情操、理想追求,这就是鉴赏过后艺术形象和意义在鉴赏者内心留存和延续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审美延留,主要表现有净化和回味。

1.净化

净化,是指鉴赏者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陶冶情操、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的效果;会使鉴赏者暂时抛却世俗的烦恼和人生的困扰,某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需要,在艺术中获得了替代性的补偿,从而维持了心灵的平衡。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交溶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所犯过的恶行表示愤慨,会对自己给人造成的痛苦感到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样性格的人表示厌恶……那个坏人走出了包厢,已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来得有效。”[14]

2.回味

人们常常会吟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曾经鉴赏过的诗词歌赋,这是鉴赏接受活动中的回味现象。我们离开了艺术作品,走出了展览馆、音乐厅、剧场,但那些富有审美魅力的艺术作品中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震撼力的情节,或者美轮美奂的、新意迭出的形式,仍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留存在鉴赏者的记忆中,并不时漾起回味的波澜。

能够使鉴赏接受者再度回味的艺术作品,必然是那些深深打动了鉴赏者的,并在鉴赏过程中为鉴赏者仔细感知、理解、体验过的。艺术作品能否进入鉴赏接受活动后续阶段的回味过程,可以说是检验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试金石,因为只有那些能够净化心灵,激发崇高感、自信心,进而领悟人生真谛,认识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能给人以隽永的审美享受的艺术作品,才能在鉴赏接受者的记忆中长期滞留,给鉴赏接受者以反复思考和回味,在人类的记忆和回味中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