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10.1.3 三、艺术接受的中介

三、艺术接受的中介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反映社会生活,也通过艺术的接受活动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这就是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的社会性特征。但两者之间能发生联系则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艺术传播。可以说,艺术传播是艺术接受的前提或中介。

(一)艺术传播的内涵

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信息是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单位。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拉指出:“信息是传播的材料。”[5]一般的信息传播追求的是信息意义的真实性、客观性,一般对于形式可以忽略不计。而艺术传播的艺术信息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包含着语义层、符号层、物质层三个层面。语义层主要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其外在形式所传达出来的审美意蕴;符号层主要是指诸如绘画中的色彩、线条,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电影中的蒙太奇,戏剧中的情节、动作等艺术表现手段;物质层则指诸如文学、绘画作品的油墨、颜料、纸张,雕塑的石头、泥土,戏剧的舞台,电影的胶片,等等,艺术信息必须借助这些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曾就20世纪以来艺术文化的发展进行过概括和预测:“艺术问题方面,第一个阶段不仅强调艺术的独立价值,也强调艺术所体现的特质对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第二个阶段,重点在于强调艺术自身的价值,有人有时公开提倡把这种价值从共同生活中分离出来。”而第三个阶段“考虑的重点是试图把艺术与共同的社会生活重新结合起来:这种努力以‘传播’这个词为中心”,这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大规模组织的普遍成长而出现的新问题”[6]。这第三个阶段就是20世纪以来的信息化社会和大众传播时代。

大众传播时代,以大众传播方式成为信息交流、获知的主要途径作为显著标志。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指广播、电影、电视、书刊等。它以广阔的覆盖面、强大的渗透力及充足的信息容量在人与外部环境之间造就了一个“拟态环境”,人们在其中进行认知、选择、思考、经验……并形成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艺术还通过大众传播方式的扩散,借助其广大的覆盖面和强大的渗透力,迅速达到文化增值的效果,增强了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中的影响力,从而在缔造国民文化基本信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难以与它的影响相提并论。

艺术传播有两种功能:一是中介功能。艺术传播沟通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使作品与接受者得以相遇,从而使艺术活动顺畅并完整地进行。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艺术水准的高低,而且与传播状况有很大关系。有效的传播方式能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使它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帮助艺术家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本来只是在相对狭窄的学者、知识分子圈子里获得赞誉,改编成电视作品播出后,立刻轰动一时,甚至带动了该文学作品印刷文本的销量陡增。二是评价功能。艺术传播是传播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对艺术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再度阐释的。如《西游记》在被改编成连环画和动画片时,因为考虑到儿童这个特定的接受群体,小说原著中深刻、丰富的主题意蕴,有的就被淡化或舍弃,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与刺激性的英雄冒险故事。

必须指出的是,大众传播作为当代传媒文化的主体部分,虽然是艺术传播中的主导媒介,却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憾。从本质上说,传媒机构是工业与商业的组合,以工厂装配线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以扩大利润为主要目的,很容易急功近利,从而忽视人文尺度与文化主体性追求,导致工具理性和非理性倾向的泛滥。在艺术传播的中介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对艺术传播的评价功能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正确的把握,以防止在价值观念导向上出现偏差。

(二)艺术传播的条件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之间,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和传播环节。具体地说,艺术接受活动还必须具备艺术传播这一前提。进行艺术传播的条件:一是艺术传播的主体(即艺术传播者);二是艺术传播的场所和设备;三是支配或制约艺术传播活动的规则和制度等。

1.艺术传播者

他们是为艺术传播作出各种意义上的贡献的主体。一是艺术家。他们为艺术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直接的对象——艺术作品。二是批评家。阿诺德·豪泽称他们为艺术家和接受者之间的“第三者”、“中介者”。三是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他们虽然不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的传播起直接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理论思考直接影响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间接影响艺术接受的潮流和趋向。四是艺术史家。他们作为艺术历史的研究整理者,能告知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艺术特征、题材含义、风格特点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材料,引导人们如何对待历史中艺术作品的变化及差异,能使传播活动从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去接受历史中的艺术作品。五是各种艺术单位中任职的工作人员,如艺术编辑、出版工作者、研究者、管理者、艺术教师、经营者和艺术经纪人等。必须指出的是,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今天,艺术传播者不单是个体角色与个人行为,更包括群体化的组织和机构。在当代大众传播方式中,传播者日益以社会组织模式存在,具有构成上的整体性、分工上的复杂性和技术上的专业性等重要特征。

2.艺术传播的场所和设备

阿诺德·豪泽称作“中介体制”的那一部分,是艺术作品与艺术接受之间最为重要的社会中介机构。在所有的艺术机构中,艺术出版社和电视文艺台,无疑因它们的印刷品、音像制品数量和覆盖面的巨大而起着其他艺术机构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不同的艺术门类还是有着不同的中介机构,如美术中的美术展览馆、博物馆、画廊等展览和收藏机构,音乐、戏剧和电影中的音乐厅、剧场和电影院等。并由此形成不同的艺术感知和体验方式,如美术接受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美术原作的欣赏,这意味着美术的大众接受必须在相对固定的展览场所进行。艺术教育机构,诸如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艺术院校等在艺术传播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本身就是理解、欣赏、学习艺术作品的一种方式,它还是培养各类艺术人才的专门场所。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接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艺术教育的深刻影响,艺术市场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传播场所。艺术市场使成千上万的艺术作品进入大众的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艺术创作的趋势和走向,影响艺术接受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品的购买趋向。同时,艺术市场还使艺术创作者能相对自由地创作和处置自己的作品,使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建立更为平等的交换关系成为可能。

3.艺术传播的规则和制度

艺术传播虽然直接面对的是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但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去进行传播,则与社会中的文化习俗、惯例和制度息息相关。艺术传播的规则和制度是在人类历史和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艺术的传播具有约定俗成的强制、调节力量和导向作用。比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的各自功能,艺术院校的职能,批评家和艺术史家的任务等,均受有关规则和制度的支配或制约。

(三)艺术传播的方式

艺术传播的方式,是指艺术传播活动的形态及运作的形式。从历史形态发展角度看,传播方式可以分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从横向逻辑角度看,传播方式又可以分为人际传播、群众传播、大众传播等。借鉴传播学的总结,可以从宏观上把现当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归纳为: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

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和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的传播的方式。这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播方式。从远古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至乡野间的民歌答唱、瓦舍勾栏里的歌舞杂剧、锦宴华堂上的轻吟曼舞,直到现代体育场馆万人攒动的“同一首歌”、流行音乐演唱会,都是现场传播方式。特点是:第一,传播者和受传者均在现场,始终处于同一时空,感受同一种艺术氛围,艺术信息透明,交流的通达感强烈;第二,现场传播可以运用一切艺术手段,诸如语音、表情、动作、体态、服饰、造型、布景、音响、灯光等来传达艺术信息,细致、丰富而又生动;第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2.展览性传播方式

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发出艺术信息之后,受传者仅与艺术信息面对、交流的艺术传播方式。采取这种传播方式的多为展览性艺术作品。展览性传播同样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播方式,当人类远祖将他们所感所思刻绘在岩壁、器皿上时,对于观者而言,他们所接受的就是展览性传播了。当文学以竹简、丝帛、羊皮纸等手抄本形式流传时,其实也属于展览性的传播方式。人们在博物馆、展览厅面对展出的作品时,实际上已处在传播者的工作完成之后了。因此,展览性传播的艺术信息的交流与反馈速度较慢,但这又有利于受传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行反复体味,获得更准确的审美判断与更深刻的审美理解。

3.大众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方式,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艺术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传播者是从事艺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诸如报业集团、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在西方,媒介组织以公共法人和企业法人形态为主;在我国,目前以采取企业经营方式的公有制事业机构形态为主。传播组织追求艺术的商品属性与审美文化属性的统一。第二,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艺术信息。这种复制机械系统包括印刷机、无线电发射系统、电视转播台及录音录像复制系统等。它们可以带来艺术消费的民主性,但同时也有单调化的危险。第三,拥有广泛的受传者,这不是特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第四,艺术信息的反馈较为困难。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方式属于单向性很强,而互动机制较弱的传播活动。

不同的艺术传播方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为了更好地提高艺术传播的效果,在现代社会,各种传播方式之间开始取长补短,进行有机的组合、融合,如“戏曲电视”、“电视散文”等。发挥艺术传播各种方式的综合效果,是当代艺术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