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9.3.2 二、意境

二、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艺术家的主观意旨、思想情感、情趣等。境,指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即环境、场面、物象、景象等。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至高艺术境界。意境是在“具象”基础上产生的对“心象”的描述,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发生审美关系时,通过内心所意识到的一种审美境界。

意境在中国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大量的古代文论、画论中有充分的论述。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意境”说。后来的皎然也提出了“境象”和“取境”的理论。刘禹锡又对“境”作了一个明确的规定叫“境生象外”。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此后,纪昀也曾多次用过“意境”这个概念,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也大量使用过“意境”这个词,并将它作为一种美学标准来评价诗词。到了清代,“意境”这个概念已经被普遍用于对诗、文、书、画等作品的美学评价。清代学者王国维曾在《观物、造物、境界》中说:“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17]美学家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讲道:王国维在这里把“意境”规定为“意”与“境”的统一。但是他使用的“境”这个概念,并不具有中国古典美学赋予“境”这个概念的那种特定的涵义(即“境生于象外”)。因此,他说的“意”与“境”的统一,实际上还是“意”与“象”、“情”与“景”的统一。

意境是在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形象范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与生活情景相结合的产物。意境是作者思想、情感、审美观念熔铸在艺术作品中的“心象”描述,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发生审美关系时产生的“心象定格”。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作者把愁思、苦闷巧妙地与“白发三千丈”组织在一起,使读者在“心理视觉”中产生了一个“三千丈白发的李白形象”。我们说生活中哪有这样的长发?那是因为作者与欣赏者在人生漫长的经历中确曾有过无限绵长的忧愁与烦恼。作者用富于夸张性的语言,真实地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主观情感和不能实现的“大济苍生”的理想和抱负。我们读着这“白发三千丈”的感叹,听着这“不知明镜里”的疑问,感受到的是李白那一颗不服输的心灵在向命运、向苍天进行不屈的抗争,更为他那最终的悲剧式的人生经历所震撼。又如李娜演唱的歌曲《女人是老虎》,虽然是流行歌曲,却占尽了意境的风流。歌中唱道:“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老和尚悄悄地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更呀更厉害。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哇!怪、怪、怪,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词中没有一句小和尚如何被女人牵扯,也没有写少女如何把他招惹得如醉如痴。但是,朴实的句子却把青年男子对女性的追求、情窦初开的小和尚对异性的思念描摹得淋漓尽致。歌曲中产生的意境、具象里透出的情愫,把一切伪善的、矫揉造作的说教涤除得一干二净。以画竹著称的郑板桥的《风竹图》,画面上清瘦的竹叶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而那纤细竹枝却在逆风中不屈地挺立着。画中的竹既表现了郑燮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又表现了他与恶势力抗争的精神。虽然是无奈的抗争、无力的顽强、无尽的苦难,但是在画外毕竟洋溢出一种顽强的意志与不屈的斗争精神。我们再看画面的题诗,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和精神所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者把风作用的竹声“听”作是民间的疾苦,把竹子的枝和叶“看”做是他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情感。郑燮用诗、书、画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关爱与同情,营造了一种主客体结合的氛围、形式与内容契合的平台、情与境融合的意境。

意境的产生多出现在抒情艺术和表现性作品之中。然而,一些优秀的叙事和再现性艺术同样能够营造出含蓄、隽永的意境。如电视连续剧《白银谷》中最后一集,导演对于康三爷和继母杜筠清的“非同辈的恋情”处理就极富意境。当康三爷最终掌管了康家的大权之后,他青年时生死相许的恋人、后来作了他继母的老夫人留下了一张条子走了。他(她)们在同一条路上的擦肩而过,相近而不能相惜地永久地诀别……这段情节的描述表达了他们纯洁与高尚的真爱,既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要求,又表现出非功利的情感和对“白银谷实业男人”的支持与帮助。画面语言为康三爷斩断的是情感的乱麻和无谓的诽谤,为欣赏者留下的是“白银累累情何在,空留惆怅天地中”的无限遐想和审美的意境。再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老舍先生创作的《茶馆》,最后一幕那段“活人凭吊”的表演,就更具意境的品质与意味。由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郑榕、蓝天野扮演的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他们围着桌子像“圆坟”一样一边转,一边撒着“纸钱”,并且高喊着“一百二十吊……”表现的是三位老人因担心死后无人凭吊,亲身为自己的未来送葬。那微弱的悲嚎产生的效果是令人心痛、十分惨烈的。这一组动作的语言,是为他们虽有不服输的品行,为民、为国的思想,却因为封建朝廷的腐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的统治而决定了的必然失败的命运画上的句号;又像是为那“吃人的旧社会”敲响的丧钟,让一切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动的制度和社会去死亡。

意境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交融的产物,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产生审美关系的瞬间呈现。意境是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表现出来的特殊艺术效果,是以“境”为基础、“情、意、理”为主导而发生在内心的、意识到的境界。意境是艺术作品呈现给欣赏者的情深、境真、意韵幽邃的出神入化的“心象”描述,是用心灵开启的一幅幅扑朔迷离的流动画卷。意境常常是我国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表现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题材 主题 艺术语言 艺术结构 艺术意蕴 艺术体裁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3.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4.艺术形象的范畴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论述题

1.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2.结合实例阐述艺术典型和意境的内涵。

【注释】

[1]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4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王骥德:《曲律·论章法》,《中国历代文论精品》,第599~600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集,第1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上册,第4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列夫·托尔斯泰著,丰陈宝译:《艺术论》,第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6]罗丹口述,葛赛尔记,沈琪译,吴作人校:《罗丹艺术论》,第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7]转引自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上),第1295~1296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8]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18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9]克莱夫·贝尔:《艺术》,第4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10]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1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转引自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第5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转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第37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3]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8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7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达·芬奇著,戴勉编译,朱龙华校:《芬奇论绘画》,第18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16]梁信:《从生活到创作》,《人民日报》1961年10月25日。

[17]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第454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