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8.4.1 一、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

对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许多理论家都作过深入的探讨和描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现实主义的特点是“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16]。高尔基也给现实主义下了定义:“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17]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19]他认为现实主义就是“写境”。综合多家观点,我们认为,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客观地再现生活,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富有概括意义的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

(一)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1.写实性

严格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和自身逻辑,客观地再现生活,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正如契诃夫所说的:“现实主义文学就应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20]为了达到客观再现社会生活的目的,现实主义在创作对象、创作态度和创作手法上都有鲜明的特点。

从创作对象看,现实主义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或者按照生活的逻辑可能存在的事物。它所表现的一切都力求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生活依据。对于叙事性艺术作品来说,现实主义还特别重视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力求能通过复杂的现实关系的揭示,来展示生活的客观风貌。

从创作态度看,现实主义艺术家总是忠实于生活,不回避现实。不论社会是善是恶,人生是美是丑,都能以艺术家的勇气将它如实地表现出来,绝不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取而代之,使生活的本相变形走样。司汤达曾将艺术作品比喻为一面镜子:“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却是路边的泥沼。”[21]正说明了现实主义对待生活的态度。

从创作方式看,现实主义多采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对生活的精确描摹再现生活的客观性和具体性,使生活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染其情的逼真感。为此,现实主义十分重视细节的真实描写。因为细节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不仅能够生动地传达出对象的具体构成,而且可以使艺术形象真切灵动、鲜明突出。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看作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艺术家都把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作为他们反映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准。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汴梁的一个缩影。全幅图画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郊野,描绘城郊的田园景色;第二部分以拱桥为中心,描绘了汴梁繁华的商贸、经济状况;第三部分街市,主要描绘市民居所、店铺作坊。据史学家称,《清明上河图》是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再如当代画家罗中立的《父亲》堪称现实主义作品的典范,画面上“父亲”的面部细节和手部细节极为真实,活脱脱一个中国农村的父亲形象。

2.典型性

现实主义不仅要求如实地描绘实际生活的客观形态,还要求透过生活的表面和现象,提示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生活外貌、细节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以个性体现共性。高尔基曾这样论述:“从纷乱的生活事件、人们的相互关系和性格中,攫取那些最有一般意义、最常复演的东西,组织那些在事件和性格中最常遇到的特点和事实,并且以之创造成生活图景和人物典型。”[22]卢那察尔斯基指出:“现实主义一方面认为它的描写对象是本来面目的生活本身,另一方面认为现实主义艺术家并不是一个奴隶似的摄影师和‘自然主义者’,他可说是用删除、抹掉一系列不需要的细节的方法,突出现实中的典型特征,对这个现实进行加工。”[23]可见,现实主义很重视通过典型化的途径,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概括,使之转化为艺术真实。

典型性要求现实主义艺术家在生活材料的选择上,扬弃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无意义的细枝末节,保留那些最富于特性、代表性的典型事物,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力求扬弃平面化、非本质、无个性的东西。

古往今来,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无不以其创造的卓越典型形象而享誉史册。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大海,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等,都是个性与共性完美统一的艺术典型。

3.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艺术家注重于社会生活的客观描写,但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爱憎情感和主观倾向,只是他们不像浪漫主义艺术家那样情感张扬,主观外露。他们往往善于抑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主观倾向,而把它们化作血液,渗透到艺术形象的有机体中,让欣赏者在感受艺术形象的同时自己去体会、感悟和思索,从而使倾向性与真实性完美统一。恩格斯在论述现实主义特征时指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24]所以,当有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冷”时,郭沫若反驳道,鲁迅并不冷。鲁迅的冷,应该解释为不见火焰的白热。他是压抑着他的极高度的热情,而不使它流露在表面。他的冷是可以炙手的冷,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他那样坚忍的斗士是绝对不会没有极高度的热情的。这种外冷内热的特征,我们在契诃夫、沈从文等人的短篇小说中也可明显感受到。

(二)现实主义的流变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艺术思潮的变迁,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地演化。现实主义的流变,大体上有三个阶段。

1.朴素现实主义

朴素现实主义是指古代朴素的现实主义。它是现实主义的萌芽、生长期。早在原始的绘画、雕塑、舞蹈、诗歌等艺术中,人类的祖先就已不自觉地以原始生活为参照,自发地采用写实的手法来模拟生活的形态,显露出现实主义倾向的萌芽。例如著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旧石器时代西班牙先民的杰作,生动地画出了野牛的形与神。

2.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指西方19世纪30年代出现于法国,随即兴盛于全欧和北美,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为主旨的创作方法。它是现实主义的成熟期。

批判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以批判的态度直面现实和人生,对资本主义的腐败和丑恶进行无情的解剖和鞭挞,对金钱的罪恶、道德的堕落和阶级的压迫,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如俄国大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细腻地描绘了10个充满忧郁和愤懑,挽着纤绳艰难行进的纤夫,表现了沙皇农奴制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情绪。批判现实主义在文学界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莫泊桑的《羊脂球》、司汤达的《红与黑》、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托尔斯泰的《复活》等,在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是,批判现实主义也有明显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彻底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真正找到彻底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

3.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是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现实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阶段,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艺术所遵循的创作方法。19世纪中叶,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必然要求有革命的艺术来反映和鼓动革命斗争。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的斗争“应当有权在现实主义领域内要求占有一席之地”[25]。欧洲开始出现了以乔治·维尔特、欧仁·鲍狄埃为代表的革命艺术家和以《国际歌》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艺术作品。1806年,高尔基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第一次正面塑造了巴威尔、尼洛芙娜等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将革命的倾向性与高度的艺术性统一起来,为革命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此后,革命现实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兴盛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革命现实主义方法要求艺术家要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反映现实,致力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把革命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融合起来,使之成为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楷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以他崇高的精神品格,教育了几代青年。

(三)现实主义的派生形态

在现实主义的长期发展进程中,派生出来许多支流,它们大体符合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主义,往往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背景和创作主张,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或同中有异,或异中见同,这里姑且称它们为现实主义的派生形态。

1.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发端于法国、流行于欧洲的创作方法,又是一种资产阶级艺术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影响最大的是戏剧领域,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古典主义的艺术理想是崇尚古典,追求典雅。他们常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寻找题材,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寻找规范创作的依据,追求风格的高雅和形式的完美。在创作时要求严格遵守“三一律”,讲究情节、时间、地点的整一性。古典主义悲剧典雅华丽、崇高悲壮,多取材于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而古典主义喜剧则取材于普通市民、小人物,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极尽刻画,来讽刺社会、揭露社会。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伪君子》通过对宗教骗子答尔丢夫卑鄙肮脏灵魂的描绘,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政体的主要支柱——教会。古典主义注重艺术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以及形式的严谨和谐等方面,同现实主义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它推崇理性,倡导仿古,有使艺术流于概念化、类型化和脱离民众的弊病。

2.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法国,代表作家是左拉和龚古尔兄弟。其理论主张集中体现在左拉的《实验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论著中。自然主义在反映生活上,主张描写生活的现象和琐碎的细节,追求表面的真实。在描写人物上,主张用生理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来研究人,展示人的生物本能而非社会本质。左拉的代表作品《萌芽》正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也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自然主义主要反映在文学领域,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它往往同现实主义交织在一起,纯粹的自然主义作品并不很多。但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在艺术各领域曾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