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8.3.2 二、艺术思维

二、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是相对于科学思维而言的。科学思维以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抽象思维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主要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艺术思维主要应用于艺术创作,它以捕捉、构思艺术意象为目标,以客观事物反映到头脑中的大量表象作为思维材料,围绕特定的主题,自始至终以形象思维为主线,配合以抽象思维,并通过两者频繁的、反复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形象思维在其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灵感是创作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具象性

所谓具象性,即指形象思维在思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舍弃具体的、感性的形象作为思维的材料。艺术家在构思和创作时,总是生活于作品的世界里,对人物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对环境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体察入微,“烂熟于心”,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从接触生活、搜集素材,直至创造出艺术形象,这期间每一步都离不开具体形象。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生活中粗糙的原始形象,变得越来越丰满、鲜明、生动、完善,最终熔铸成艺术作品中完美的艺术形象,并以个别性显示出一般性,把事物的本质规律包含于具体形象之中。歌德在谈到创作时这样说:“作为一个诗人,努力去体现一些抽象的东西,这不是我的做法。我在内心接受印象,并且是那类感官的、活生生的、媚人的、丰富多彩的印象,正如同我的活跃的想像力所提供给我的那样。我作为一个诗人,是把这些景象和印象艺术地加以琢磨与发挥,并通过一种生动的再现,把它们展现出来,使别人倾听或阅读之后,能得到同样的印象。”[15]抒情艺术虽然不像造型艺术和叙事艺术那样真切地描绘客观物象,但这类作品在构思过程中也是离不开生活表象材料的。音乐在艺术中是最不善于描绘具体图像的,然而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在我的思想中总有一幅画,并且按照这幅画去工作。

由上所见,形象思维的目的就是以具体可感的事象和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构思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艺术形象,这就决定了它的首要特点是具象性。具象性成了艺术思维之所以与科学思维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性质和不同作用的最基本原因。

2.情感性

形象思维的对象不是抽象的概念、数据,而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形象思维的目的是要创造出有真情实感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情感性就在于形象思维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对生活的体验越丰富、越深刻,产生的艺术情感也就越真挚、越强烈。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有一天家中人到处找不到他,后来才发现他在庭院中的柴禾堆上掩袂痛哭。家中的人十分惊异,忙问其故。原来他写到“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这句唱词时,情不自禁,伤心痛哭。这是《牡丹亭·忆女》一出中,描写杜丽娘的忌辰,杜母和丫环春香设酒祭奠,春香想到小姐平时恩惠,病里言词,历历在目;而今小姐亡故三年,睹物伤情。汤显祖写到这里,感同身受,悲从中来。

3.想象性

如果说科学家的抽象思维重在解剖、分析、综合,是对某一固定的研究对象的理性探讨,那么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则重在想象,使心中之像更丰满、更具体、更完整、更合逻辑、更美。抽象思维并不排斥想象,但想象不是抽象思维的必然组成部分。想象不能代替事实,不能代替严谨的逻辑推理。在一般情况下,抽象思维不伴随想象。然而在形象思维中想象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形象思维的全过程。

想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第一,它可以增添艺术的真实感。例如,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往往需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屠格涅夫写《父与子》时,曾连续几年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巴扎洛夫,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有真情实感,令人信服。第二,想象在组织和补充生活素材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只有运用想象,艺术家才能把分散的、零星的生活素材集中起来,概括起来,熔铸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想象“可以补充在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还没有发现的环节”。可以弥补艺术家生活经历不足的局限,从而使形象更加丰富多彩。第三,想象可以化虚为实,使虚幻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为虚幻抽象的东西寻找一个贴切的载体。如,诗人要想把看不见的“愁”生动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借用“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来把“愁”具象化。第四,想象可以创造出生活中不存在的人、事、物、情,让想象同现实交相融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让形象亦真亦幻、象外有象,产生瑰丽多姿、美妙奇异的艺术效果。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孙悟空的形象由猴性(自然属性)、人性(社会属性)和神性(宗教属性)三部分组成,其中人性、猴性就来自现实,而神性却是想象出来的。

4.审美性

审美性是指艺术形象所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结晶,是美的创造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形象思维必须本着艺术美的原则和规律去构思艺术形象。在形象思维诸特征中都贯穿了审美性原则。离开了这个特征,就难以衡量其他特征是否表现得适度和恰到好处。齐白石画的“虾”,他认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审美规则贯彻在他创作思维之中。

(二)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它侧重于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因而也被称为“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在认识世界、反映事物时,虽然是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为依据,但在思维的过程中,要逐渐地摒弃感性的、具体的形象,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论证,最后以抽象的公式、定理、原则等来反映客观世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必须是在有理有据的前提之下。因此,抽象思维的论据是充分的,论证是严谨的,推理也是非常严密的。

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抽象思维可以帮助艺术家树立明确的创作目的,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知识上的准备。在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艺术家搜集素材、选择题材要常常借助抽象思维来进行分析、综合,才能不为表面的、偶然的现象所迷惑,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发掘出某些处于幽微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萌芽。至于主题的提炼,作品基调的确定,就更离不开抽象思维的比较、判断和抉择。

其次,抽象思维对人物、情节起着一定的指引、规范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有时会出现中断、“卡壳”等现象,有时又会出现艺术家改变初衷,对某些人物情节做出重大改变。这时,往往需要抽象思维进行帮助,以理性分析来指引情节的发展,规范人物的行为,安排作品的结局。如荒诞派名作《等待戈多》公演成功后,有人问剧作家“戈多是谁?”剧作家竟回答:“我要知道他是谁就好了!”其实,不但作家,就是观众也知道“戈多”是希望的象征。戈多的象征意义正是剧作家理性思考所创作出来的。这在一些充盈着哲理性的艺术创作中分外明显。

再次,在创作基本完成后,抽象思维可以协助形象思维对形象进行修改、补充。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仅对玛丝洛娃的肖像描写就先后修改了二十几次,最后才把一个善良而又被侮辱损害的形象确定下来。这修改、润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经过理性思考,进行判断、评价、分析、比较的过程。小至细节的改动,大至情节、结局的变化,都需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作为依据。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仅相互转化,而且转化得非常的频繁而又神速,灵活而又多变。姚雪垠创作《李自成》的过程就说明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多次反复转化和交错进行的基本规律。李自成领导农民战争的故事应当从哪里开始写?怎样处理这部长篇小说的结构?大体上确定什么主题?怎样表现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而不落俗套?如何处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不同阶级和不同身份的人物的语言?应该如何力求再现300年前的历史?等等,他前后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酝酿和构思,从掌握一定历史资料至主题初步形成,到围绕着主题构思故事情节,安排几百个人物所参与的主要事件以及他们相互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开始写第一卷到创作完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知经过了多少次互相转化。

一般情况下,形象思维是主线,但遇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创作目的、主题、结构、人物性格等认识不足,或是遇到了困难,便随时转化到抽象思维方面。一旦解决了某个问题,便又转化到形象思维方面来了。二者有主有次,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只有形象思维而排斥抽象思维,就会影响到作品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反之,抽象思维过多介入,主宰了形象思维,则又会喧宾夺主,使形象枯燥干瘪,沦于公式化、概念化。

(三)灵感

灵感也是艺术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艺术创作的催化剂,艺术家有了灵感,才能激发创作激情。

所谓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的某一时间内,由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是艺术家在成熟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在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下,而突然激发的精神亢奋、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绪贯通的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1.灵感的特征

(1)突发性

灵感的到来,大多不期而至,出乎意料,来去倏忽,踪影难觅。古人云“恍惚而来,不思而至”,“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它不择时空环境,也不由人选择。或因一物一事触发而生,或因夜梦诱导而发,或来自冥思苦想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创作著名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的创作冲动,竟是由一牛蒡花激发起来的。托尔斯泰由牛蒡花联想到哈泽·穆拉特的坚强性格,推动他进入了小说《哈泽·穆拉特》的构思。郭沫若的著名诗篇《凤凰涅?》也是在睡觉前突发灵感趴在枕头上一气呵成的。

(2)易逝性

灵感的形成是非自觉的、偶然的、不为人的意识所左右的。它在具有突发性的同时,又具有短暂性、易逝性的特点。即来得快,去得也快,犹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若不及时捕捉瞬间的机遇,就会从此消失。因此,古人把捕捉灵感比作抓逃犯:“做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

(3)亢奋性

从灵感出现后的精神状况来看,它具有专心敏捷、亢奋紧张的特点。这时,作家正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他忘却了身外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情绪高昂紧张,精神专注充沛,想象敏捷广阔,如痴如醉,忘乎所以,仿佛进入一种“迷狂”状态,西方诗人称之为“可爱的疯癫”。郭沫若就是伏在地上拥抱大地、亲吻大地,写下了著名抒情诗《地球,我的母亲》的。

(4)超常性

灵感的功能效应是超常独特,富于创造性的。灵感出现时,往往打破常规思维的格局,具有一种独特的发现功能和表现功能,远远超出了艺术家平常水准的创造冲动和创造能力,使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通过顿悟而获得飞跃,并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如许多奇妙不凡的构思、出神入化的描写、隽永回味的语言都“宛若神助”,最终物化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可以说,灵感是艺术创作独特性的催化剂,催促艺术创作进入最佳状态。

以上四个特点,统一于灵感出现过程之中。它对艺术思维,对艺术家的创造活动起着突破性的推动作用,不断激发出崭新的发现和创造。

2.正确认识灵感现象

正因为灵感具有上述鲜明的特征,中外美学家和艺术家们常常在肯定它的作用的同时,又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或把它归于“神的赐予”,或归之于艺术家吸取了“神的灵气”。其实,人们在研究中发现,灵感现象是较之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更为复杂的、特殊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潜沉与深化,是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和沟通、协调的结果。人脑对思维信息的处理,既有自觉的意识活动,也有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特别是在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更与潜意识中的灵感现象有着直接的联系。灵感的孕育和形成有一个过程,它往往需要一定的外部和内部的条件与契机,即在潜意识的,不为创造主体所觉察的情况下酝酿与成熟,一旦形成,便突然沟通,涌现于意识层面,成为富有才气的、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艺术精灵。

灵感的到来,关键是“长期积累”,而后才能“偶然得之”。灵感的发生,大多是艺术家在艰苦寻觅、精心构思,却思绪凝滞、悬而未决的状况下,一旦遇到某种外界事物的触发,长期思考、聚集的精神能量便在某一瞬间突然爆发,即“偶然得之”的。恰似人们所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茅塞顿开、突然触发的灵感,好像是不期而至、突然涌发的,实际上已有“踏破铁鞋”的长期寻觅、冥思苦想过程作为基础和前提。柴可夫斯基就曾说过: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对艺术家来说,只有呕心沥血地探寻,锲而不舍地追求,孜孜不倦地苦思,才会获得顿悟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