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8.3.1 一、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

一、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

(一)审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印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如观赏荷花,通过视觉可以看到荷花的颜色,通过嗅觉可以感受荷花的气味,通过触摸可以感到花瓣的柔嫩。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的、物理属性的感受,是对事物表层信息的一种把握,虽说肤浅,但很鲜活、生动、具体。它能对事物迅速形成直观印象,是艺术创作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对事物本质或底蕴进行直接的了解和揭示。知觉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促使艺术家对事物的直观把握,并迅速建构起一部作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有时对一个细节、一个字的洞察,就可能唤起一整套意念,从中诞生出整套的悲、喜剧。二是帮助艺术家从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这一内蕴是为他所仅见而别人毫无察觉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提香毫不犹豫地把教皇保罗三世画成一副黄鼠狼式的嘴脸,原因就在于他从其相貌中知觉到了此人的狡诈和虚伪。

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二)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和有目的的组织改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原因就在于它是艺术家在对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通过艺术概括、虚构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创作是离不开虚构的,而虚构又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因为想象“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还没有发现的环节”[12],能够弥补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不足。艺术创作要求艺术家必须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中去,设身处地地体验要表现的对象。如高尔基所言:“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己也是一头公羊,但是文学家则不然,他虽慷慨,却必须想象自己是个吝啬鬼,他虽毫无私心,却必须觉得自己是个贪婪的守财奴,他虽意志薄弱,但却必须令人信服地描写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13]这一切也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进行。所以凡·高强调:“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14]

审美想象有着鲜明的特征:一是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脱离生活中具有感染力的某个事物的表象;二是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因为,审美想象具有组织和补充生活素材的重大作用,具有化虚为实,使抽象的、虚幻的变为具象的、可感的作用;三是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审美想象不是随意的、无边无际的想象,而是按照生活的自然规律和情感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进行的,是一种有章法的想象,它必须受一定的艺术创作目的、一定的主题倾向、一定的审美理想和一定的艺术意象等的制约。

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个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的心理活动过程。审美想象较偏重于感性,审美联想较偏重于理性。想象和联想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二者时时相互交叉与融合。

(三)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出现的诸如喜欢、愤怒、悲伤、爱恋等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艺术作品是生活在艺术家大脑中反映出来的产物,因此,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具有“移入”的作用。艺术家要把主观的情绪、情感和感受灌注在艺术意象或据此物化的艺术形象上,使之浸透在主观情感色彩中,从而使它获得一种感人至深的审美效应。情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对诸多相关表象起着“筛选和提炼”的作用。也就是说,生活表象要通过情感的筛选才能进入到艺术的境界中来,不同的艺术家面对相同的生活表象,却可能产生种种不同的意境和格调。情感还可以在艺术构思中起到结构上的连贯和内在纽带的作用,它是伴随着主题贯穿始终的,如同音乐作品中的主旋律,使欣赏者伴着由此物化的艺术形象一起同欢乐、共忧愁。即使是描写没有生命的自然景物,也应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情感活动在艺术创作中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体现出来:一是把个人的(或摹拟的)感情灌注于人物或事物形象身上,让其自己表演(行动),以获得强烈的感情效果。例如,莫里哀在达尔丢夫身上投入很大的感情,使之活灵活现,成为虚伪、狡诈之徒的典型,引发观者义愤。二是用充满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从旁加以评论,指出人物的善恶。例如,狄德罗塑造拉摩侄儿这个形象时,不断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对其言行加以评论。

(四)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审美思考。它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一种领悟式的思考,它是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

审美理解的心理功能有两点:一是它是激情过后的情感沉淀。开始时艺术家可能被某物所感而有意地沉潜于思考中,接着意象、意念如野马狂奔,然后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思考的重心无意识地转移到其他方向,他听之任之,漫无目的,这时,一种发现或创造性闪光出现了。这就是沉思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后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所杀,向秀又被迫赴洛阳应郡举,他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可想而知。应郡举归来,途经嵇康、吕安旧居,于寒冷萧瑟的薄暮时分,向秀徘徊于废丘之上,陷入沉思,于是,一篇“刚开头却又煞了尾”(鲁迅语)的《思旧赋》构思出来。二是对形象二度体验。这常常发生在平静的回忆和遐想中。例如,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名诗《孤独的收割人》、《黄水仙》,都写于事后美好的回忆,是审美理解的产物。

经过理解或二度体验的形象往往更具有审美功能。比如,雾本来是灰色的,可是在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理解”下,却变成了紫红色。尽管莫奈的画在初展时引起了人们的惊讶和不满,但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和诗意,由此人们称莫奈为“伦敦雾的创造者”。审美理解是艰难的思维过程,也是独特成果获得之时。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艺术家在孤独中、在回忆和沉思中,比平时更能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更能以理性尺度和审美坐标对原有情感重新进行衡量、整合和改造,新的意象、意念更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