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7.2.1 一、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即指文学。它是以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口头语言和文字书面语言为物质媒介与表现手段,通过创作主体对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在整个艺术领域中,文学是一个极为特殊和突出的艺术门类。它是语言构筑成的观念世界,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因此,高尔基称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韦勒克也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1]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文学家对生活的感受、形象的塑造、情感的体验、意义的思索,都必须通过语言才能传达出来、固定下来。由于文学是采用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和手段的,与其他艺术相比,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也最少,因而它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艺术。人们有时也将文学称之为“文字的艺术”,或将文学与艺术并列相称为文学艺术。作为一个庞大的艺术门类,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成就辉煌,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独特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

(一)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文学艺术,使用了人类最具备思维特性的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和手段,而语言文字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不能直接诉诸于读者的感官,必须先通过它的中介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然后才能在读者的头脑里形成文学形象。因此,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

1.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不像绘画那样使用色彩和线条塑造直接可视的形象,也不像影视、戏剧那样塑造直观于欣赏者眼前的形象而使人分明感知,也不像音乐形象那样可以由听觉直接感知,更不像雕塑那样塑造出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形象可以让人用手触摸。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是靠语言文字的描述、记写,去界定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环境、一种心理活动等。文学形象虽然不是通过读者的感觉器官来直接把握的,但它通过逼真、生动、细腻、传神的语言描绘,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样可以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的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是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由于文学形象不是直接诉诸感官,而是诉诸想象,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因而也被称作“想象艺术”,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等相并列。此外,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还常常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催促读者发挥想像力加以审美创造,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讲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等,从而使文学获得更加广阔的表现天地。

2.表现社会生活的广阔性

文学表现社会生活的广阔性特点,同样来自语言媒介的作用。因为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甚至于突破客观时空,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是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非常宏伟且十分生动的历史场面。前后数十年,纵横数万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数以百计,大小战役几十次。文学天地的时空广阔性,带来了作品巨大的容量和深刻的内涵。无论是浩瀚的大海还是茫茫的宇宙,不管是远古时代还是未来世界,凡是人类思维能够达到的时间或空间,都是作家描绘的广阔天地。而且,文学的广阔性还表现在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在思想、情感、情绪和愿望。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达到的。语言的这种特性,为语言艺术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地,使它具有最大的自由性和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3.体现思想情感的深刻性

文学由于能在语言描述中充分展示作者的思想情感,因而,文学艺术的情感倾向性和思想深刻性表现得格外鲜明、突出。

《毛诗序》中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实际上除诗歌外,散文、小说以及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同样需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抒情类文学自然离不开情感性,作为叙事类文学的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同样蕴藏着作家炽热的感情,只不过在这类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来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如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夏衍的《包身工》等。

与此同时,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认识、价值判断。当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绝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是蕴藏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成为作品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灵魂。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精品,都在于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社会小说等,都出色地展现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提出或回答了那一时代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

还应当特别指出,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有思想的艺术形象中才能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已的同时去深入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同时,由于文学作品中这种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导下才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倾向性,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相互渗透、相互融会,成为一切文学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文学艺术的类型

文学艺术的划分方法有多种。我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法”,即把文学作品分为有韵和无韵两大类;西方推崇的是“三分法”,就是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分为三大类: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我国现代比较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四分法”,即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剧本(戏剧、影视剧本)四大类型。

1.诗歌

诗歌是以丰富的想象、凝练而富有音韵的语言,来塑造抒情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在艺术起源时期,与音乐、舞蹈三者融为一体,后来才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上古时代,诗乐同源,最初的诗歌就是民歌或民谣的歌词。之后,汉唐乐府、宋词元曲一脉保持着合乐歌唱的传统,古体诗、近体诗一脉则与音乐渐行渐远成为“律诗”。20世纪自由体新诗崛起,传统诗词边缘化,形成了目前歌与诗相分的状态。中国古代把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现在则统称为诗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辑录了我国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即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以四言为主,常在重章叠句中反复咏叹,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著名史诗,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诗歌的审美特征

第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如《离骚》正是诗人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表现。其丰富的想象,在诗人强烈的情感动力冲击下展开,情感激活了诗人的想象,想象又使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可以说,《离骚》里描写的天上地下,花草马龙,既是诗人丰富的想像力的展现,也是诗人难以压抑的情感抒发。总之,诗歌中的情感与想象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凝练而富于音韵美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诗人艾青称诗歌语言是“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凝练、优美的诗歌语言是诗人呕心沥血、字斟句酌的结果。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等,至今读来仍然意味隽永。

第三,注重意境美的营造。诗歌在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时,最忌直白、一览无余。特别注重创设情景交融的意境,传达一种深藏于中、浅出其外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意蕴。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一系列情景描绘,表达了人在旅途时强烈的思乡之情。诗歌这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意境美,给读者以隽永的蕴藉和无限的美感,令人回味不已。

(2)诗歌的类型

诗歌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种。

抒情诗,主要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抒发,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它不追求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述,即使诗中有一些关于生活现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诗人用以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与情绪的。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关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此诗以不同时期、不同听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韶光易逝,唯情常留的人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叙事诗,主要通过描述故事和塑造人物,来间接反映诗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表达诗人内心的理想和愿望。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作者以较大篇幅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写人叙事中融入作者对木兰的敬佩赞誉之情,使木兰的形象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好的叙事诗没有直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而是将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将诗人的主观感情融于写人叙事之中。

格律诗,又称旧体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我国的古典诗歌都是广义的格律诗,包括古体诗、唐代形成的近体诗,以及唐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词、曲等。特别是近体诗(如五、七言律诗、绝句等)、词、曲等更是在字数、平仄、对仗、押韵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现代诗歌中也有一些格律诗,但格式多样,不要求对仗、平仄,形式上要求大体整齐一致即可。欧洲古典诗歌中的十四行诗也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

自由诗,是指与格律诗相对而言,近两个世纪才开始产生的一种新诗体。一般是指那些只求节奏和谐、押韵合辙,而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格限制和要求的诗歌作品。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诗集《草叶集》。五四运动前后,一批留学归来的诗人如郭沫若、胡适、刘半农、戴望舒等开始大量创作新诗,打破了格律诗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加直接自由地抒发情感,给文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2.散文

散文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文学样式。我国古代的散文是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多种散体文章,范围很广。随着文学的发展,后来,散文被专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包括杂文、传记、小说等。近现代的散文,则指五四运动以后盛行的现代散文,除了诗歌、小说、剧本外,一切文体都可归于散文。顾名思义,散文是指通过自由灵活、不受形式羁绊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1)散文的审美特征

第一,自由灵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都可任意利用;而且文字可长可短,结构不拘一格,无需像诗歌那样遵守韵律和节奏的和谐。

第二,形散神聚。散文题材广泛,无论是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还是日常生活小事的感触,以至一草一木都可写入文章。散文由于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在结构形式上显得比较松散,而实际上是“形散而神不散”,具有丰富的意蕴、深刻的主题和新颖的立意。散文不尚虚构,写人、记事、状物、构景、抒情、论理,都要借助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与人物,传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种蕴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刻的思想意蕴,就是散文的“神”。

(2)散文的类型

散文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作品表现对象和表现手段的不同,散文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抒情散文,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缘景生情的手法,注重在叙事、状物、写人时表现作者强烈的思想感受与情绪。如冰心于1923年赴美留学期间创作的散文《往事》,从“觉悟了明月为何千万年来,伤了无数的客心”这一感慨出发,将诗人心底泛起的委婉而细腻的异国客游的思乡之情,诉诸清新优美的文字之中,读来纤巧柔美、楚楚动人。那种怕见月、羞见月、躲见月的心灵波澜,构成了文章的主线,使这篇散文充满了独到的情韵,可以说是乐景生哀、哀景生乐的极致。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虽然也是通过对月夜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但却有另外一种艺术风格。这篇散文采用了移步换景、情随景生的方法,将静谧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清香的荷花和潺潺的流水,写得意境清幽、淡远恬静,与作者高洁的志趣相协调,抒发了摆脱束缚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成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叙事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铺展事实为主体,包括报告文学、特写、速写、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所记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客观地再现了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和评价。如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以翔实的材料为基础,通过包身工一日的几个场面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上海日本纱厂里一群失去人身自由的女工的非人生活,在饱含血泪的文字中凝聚着作者对女工们的无限同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报告文学创作成熟的标志。

议论散文,主要是指杂文,它将政论性和文学性结合在一起,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比喻、反语乃至幽默、讽刺等手法,通过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妙趣横生的议论,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以理服人的理论说服力和以情感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议论性散文的杂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论语》、《孟子》等就具备了杂文的特征。在现代文学中,鲁迅的杂文等更具有鲜明的政论性和强烈的战斗性,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成为现代杂文的典范。

3.小说

小说是以构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为基本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一种文学样式。人们把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三要素上。

(1)小说的审美特征

第一,深入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人物是小说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文学即人学,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首要任务。小说运用语言作为媒介,较之其他艺术种类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着更大的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全方位地刻画人物。既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举止描写,也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描写,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深层描写,来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且小说往往把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来描写,从而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复杂丰满的立体人物或典型人物。大凡中外优秀小说,无一不给读者提供了新颖独特、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曹操、周瑜,《水浒传》中的武松、鲁智深,《阿Q正传》中的阿Q,《红与黑》中的于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等。可以说,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多侧面地刻画人物形象,也是小说独具的一个优点。

第二,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情节是小说另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虽然情节对于所有叙事文艺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小说的情节具有完整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情节作为小说中由人物的行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波澜起伏的情节不仅可以引人入胜,对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还是展现人物性格、拓展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生动而曲折的情节,成为小说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三国演义》的作者善于设置情节,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波澜起伏,错落有致,令读者爱不释手。小说的情节要求真实感人,只有入情入理而又出人意料的情节才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使读者在赞叹之余心悦诚服地接受小说家的思想意旨。

第三,具体、真切的环境描写。环境也是小说中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环境一般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所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比起其他的文艺作品,小说的环境要求更加细致详尽、广阔丰富。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和展现情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红楼梦》正是通过对封建没落家族贾家大观园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而且通过环境变迁的描绘,显示出贾府家庭与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生动地体现了这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小说中的背景和环境成为小说自由地表现现实人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广阔性的不可缺少的艺术要素,对塑造人物和展现情节,以及渲染氛围和深化主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2)小说的类型

中外文学史上小说数量众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历史小说、社会小说、战争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神话小说、传奇小说、志怪小说、科幻小说等;根据艺术结构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新体小说等;根据容量大小和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等。长篇小说容量大,篇幅长,包含着复杂曲折的情节和数量众多的人物形象,可以反映广阔复杂的生活画面;短篇小说容量小、人物少,情节和环境相对集中,往往通过人物的一段经历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和侧面来再现生活的局部;中篇小说,顾名思义则介于以上二者之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产生的一种比一般短篇小说更为精练的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或袖珍小说,每篇至多不超过2 000字,篇幅短小、人物集中、情节单纯、以小见大。

4.剧本

剧本是指供戏剧、影视演出用的文本,又称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剧本在戏剧和影视中,不是一个纯粹独立自主的体系,而是整台戏剧或整部电影、电视剧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基础”的部分,是“第一道工序”。

(1)戏剧剧本的审美特征

第一,利用人物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除了开篇对人物的姓名、年龄、身份、性别以及剧情发生的年代、地区和场景等作简要提示外,全部要写出人物的具体对话,其间只穿插一点有关人物动作、表情以及场景转换的简单提示。它不能像散文和小说那样,从侧面对人物进行介绍和描写,更不能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作者也不能参与评论和抒发感情。

第二,必须符合戏剧的要求,即具有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要把剧本的内容,在舞台上演化为演员的行动和包含着尖锐的矛盾冲突的剧情。

第三,选材有限制,内容要集中。戏剧的全部内容,最多只能在几幕或几场中来表现,整部戏的长度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这就要求剧本的情节结构更加集中。如老舍的著名剧作《茶馆》,时间跨度为半个世纪,经历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指使下的军阀混战时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和解放战争爆发,所有内容都集中在三幕内,并且在茶馆内部的同一个场景中表现出来。

(2)影视剧本的审美特征

影视剧本主要不是供演员扮演角色,而是为了摄制成活动的影像画面所用,因此又具有了新的审美特点。

第一,视觉造型。因为影视主要是用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来描述故事、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如镜头的“切入”、“闪回”等方法的使用。剧本写作就必须适应这种情况。

第二,影视剧本要体现银幕或银屏上各个镜头之间的联系,因此,必须考虑到影视艺术镜头的转换和组接(即“蒙太奇”)的特点。

第三,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剧本必须考虑到“声音”的作用,使画面同声音相结合的影视艺术的这个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声音”包括人声、自然音响和音乐等。由于影视艺术中人物性格和情节内容主要不是依靠对话来表现的,所以影视剧本中人物语言可以尽量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