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6.3.4 四、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任何世界艺术都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永远都是民族艺术中的一种。鲁迅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20]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决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红楼梦》译本在法国出版后,人们就好像突然发现了又一个中国的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并非一切民族的艺术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世界艺术首先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21]因为它们表达了一切民族共同的思想感情。比如爱,男女性爱、母子之爱、乡土之爱、朋友之爱,等等。这种强烈的爱在任何民族中都是存在的。《红楼梦》、《西厢记》、《茶花女》、《少年维特之烦恼》、《罗米欧与朱丽叶》,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为各个民族所共赏。

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人有人性,兽有兽性,这是自然之理。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剖析了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一书中妓女玛丽花的“人的一般本性”。她生活在一个非人的环境中,当然有她的阶级性,但她依然保持着“人性的优美”。她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愉快活泼、生性灵活,说明她在非人的境遇中得以合乎人性的成长。正因为如此,《巴黎的秘密》被一切民族所共赏。

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美。中华民族以松柏为美,因为它是万古长青、勇敢无畏的象征。古希腊、罗马却以松柏为丑,因为它是坟场阴间的植物,是阴森恐怖的象征。中华民族以荷花为美,日本大和民族却以荷花为丑。但是,不管民族之间的美如何对立,超越民族界限的共同美依然是存在的:这就是人类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形象显现。因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和《红岩》中的江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吴道子的《女史箴图》,都可以成为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世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