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6.1.5 五、劳动说

五、劳动说

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19世纪以来,欧洲许多民族学家和艺术史家都论述过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劳动本身经过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化了。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之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伴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7]

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主张劳动起源说,他在《没有地址的信》等著作中探讨和分析了艺术起源这一复杂的规律。他认为艺术、美感、美的概念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中的人从事劳动的结果。“劳动先于艺术”,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他还指出:“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不仅如此,生产过程的技术操作性质,对于伴随工作的歌的内容,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8]

劳动起源说得到了较多肯定,是因为它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本依据,具有较充分的合理性。一般说来,劳动既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是推动艺术产生的最基本的动力。这是因为:

(一)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科学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首先,劳动使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劳动所创造的人手,既是人发生的前提,也是艺术发生的前提。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总是要去适应新的动作,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经过更长的时间引起的骨骼的特殊发育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不断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新的越来越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以致像施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9]

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10]

再次,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当劳动促进了人手、人脑、语言、意识产生之后,经过了几千万年的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最有意义的质的飞跃:第一把石刀产生了,人成为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工具的产生是猿转变为人的标志。

总之,只有人的灵巧的双手才产生了迷人的绘画和雕塑,只有人的歌喉才能产生动听的歌曲,只有人的肢体才产生优美的舞姿。所以席勒曾在他的《诗》中动情地说:“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

(二)生产劳动推动着人类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从而推动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审美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劳动先于审美。审美的发生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仅仅具有审美性。陶器的演变可以说明这一漫长的历史演变。最初的陶器是原始人用来盛水和盛粮食的,它作为生活用品,制作时首先考虑实用目的,但是到了后来,原始人在制作陶器时更加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体现出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成分。黄河流域的仰韶、马家窑等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制品,大都有鱼纹、鸟纹、蛙纹、蛇纹、花纹等动植物图案,有的还出现了从生活与自然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几何图形的纹饰,如陶器《旋涡纹瓶》(图2-1),表明人越来越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生产劳动实践是发展的、变动的,被生产劳动所决定的人们的观念也是发展的、变动的,因而,人们的审美对象也是发展的、变动的。在狩猎时代,人们仅仅以动物为美;在农耕时代,人们不仅以动物为美,还以植物为美。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

(三)生产劳动实践与原始艺术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首先,生产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原始艺术的表现主题。普列汉诺夫指出,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是和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或者本身就是劳动生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直接、间接地为生产劳动的目的服务。靠狩猎为生的北美印第安人在挨饿时往往要集体跳“野牛舞”,因为他们认为“野牛舞”可以招致野牛出现而供他们围猎。这种舞蹈本身虽然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但不可否认它也包含审美的因素。我国汉代的《淮南子·道应训》里记载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云,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对此解释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11]这类歌曲产生于劳动的需要,既是音乐和诗歌的萌芽,又是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行为。

img12

图2-1 旋涡纹瓶

其次,生产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原始艺术的主要表现题材和内容。原始氏族的洞穴壁画,无论是分布在欧洲的还是分布在非洲、澳洲的,都有一个共同的题材——动物:野牛、野猪、鹿、野马、大象等,这些都是原始人的主要狩猎对象,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因而他们才能够对这些动物把握得相当准确,绘画都形神备至,惟妙惟肖。我国古籍中的一些记述也反映出艺术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意即三个人手持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词有八段。这八段歌词失传,仅记下了每段的歌名。其中有一段叫“遂草木”,一段名“奋五谷”,显然是对草茂年丰的歌颂。

再次,劳动对艺术发生的重要作用,同样也表现在艺术的形式方面。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这表明原始艺术是与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德国的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一书中说:“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具有从属的意义。”当然,劳动决定节奏,节奏又促成音乐、舞蹈的发生,不是没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集体劳动。希尔恩说,在大洋洲的部族那里是可以看到劳动与歌舞的关系的最典型的例子,因为那里个人与个人之间需要一种最密切的合作,例如,由于划船动作需要按照同一的和固定的节奏来加以调节,因此那里的划独木舟舞和造船歌得到了发展。在一些落后地区,我们至今可以看到他们划桨人配合着桨的运动歌唱,挑夫一面走一面唱,主妇一面舂米一面唱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