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6.1.1 一、模仿说

一、模仿说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观点,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有“艺术模仿自然”的提法,认为“绘画混合白色、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形成一致的曲调;文法混合元音和辅音,由它们构成完整的艺术”[1]。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残篇中也几次提到艺术起源于模仿。他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2]在他之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于艺术起源于模仿问题,作过多方面的论述。他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他进一步指出,不同的艺术,模仿的对象、媒介、方式有所不同,“有一些人(或凭艺术,或靠经验),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3]他还说:“模仿者所模仿的对象既然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又必然是好人或坏人……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达·芬奇,也是模仿说的坚定持论者。他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绘画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4]不仅欧洲古代学者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我国古代学者也有类似看法。如《管子》中就有音乐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而来的记载,认为宫、商、羽、角、徵五声中,“凡听羽,如鸟在树。凡听宫,如牛鸣寮中。凡听商,如离群羊”。还有南齐谢赫在名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其“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说,也是主张以自然形、色为依据和对照标准,从而展开艺术创作和品评活动的。传统画论中“师造化”的警句,与“模仿说”的底蕴更为贴近。

艺术起源于“模仿”的观点,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科学认识,强调艺术与现实自然之间关系紧密,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实际这一真理,具有进步、合理的唯物主义因素。首先,它揭示了人类具有模仿的天性。人是从模仿自然开始,进而学会创造的。模仿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创造新东西的心理基础。原始人与儿童在未掌握科学知识时靠模仿来学会做各种事情,也就必然会用模仿来学会唱歌、跳舞、作画。其次,它揭示了模仿可能是人类最早采用的艺术创作方法。从迄今发现的约两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雕刻等原始艺术作品中,均可以看到模仿的痕迹。如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蒙地亚克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绘有的马、牛、猪、鹿、熊等动物形象和粗糙人像,都是现实生活中动物和人物各种神情姿态的模仿与记录。

模仿说受时代的局限,存在着一定的机械性与片面性。这种说法只是触及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首先,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画在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5]其次,将模仿归结为人的本性,而没有找到模仿背后的动机。因此,模仿说不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