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概论
1.5.3.2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引起情感共鸣和思索,甚至是心灵的震撼,并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和教益的功能。尤其是进步的艺术作品,常被称作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哲学观点,改变人们的人生态度,促使思想认识发生变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激励人们为实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理想而斗争,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例如,我国著名戏剧导演陈临终前执导,后由其学生查明哲继任导演,山西省话剧院排演的大型话剧《立秋》(图1-9)于2004年12月在北京上演后所产生的轰动,足以验证艺术具有摄人心魄的震撼力。《立秋》演绎的是晋商题材。晋商崛起于600年前,绵延兴旺达500年之久,商路踪迹遍及全国,并远及俄罗斯、日本等地。尤其是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雄称中国晚清100余年,号称“汇通天下”。然而到了时局动荡的民国初年,晋商虽一如既往恪守祖训“勤奋、敬业、谨慎、诚信”,却横遭灭顶之灾,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剧中主人公晋商丰德票号总理马洪翰悲愤地“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自己……我到底输在了哪里?”[31]剧中人马洪翰在思索,引导着台下的观众也在思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任鸣深有感慨地说:“我看完这部戏之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思考我的处境,思考我单位的处境,思考我们戏剧的处境。……这个戏能让人从大处,比方说从世界的角度去想,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去想,也可以站在自己的现实处境去想。”[32]可以说该剧的立意也正在于此。《立秋》一剧用立体的舞台形象,把晋商衰败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巨大社会变革,晋商拒绝“银行金融”,坚守“汇票通兑”,最终的结局是传统的守制遵祖观念成为晋商适应形势、发展自身的障碍,他们越是想达到道德的完善,就越是远离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构成了时代的悲剧性矛盾——戏的悲剧意蕴也就在这里产生了。晋商在时代大潮里覆舟的宿命,警醒着今天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的观众做出正确的抉择。这部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给人以教益。正因为如此,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接见话剧《立秋》剧组时,称赞《立秋》不仅是一台话剧,它还是一部非常生动的教科书,一部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

img10

图1-9 立秋

艺术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而且还能够揭示生活的内在本质特征和规律。在艺术作品中,总是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蕴涵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评价和态度,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与审美理想,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而这种教育不是普通的“道德说教”,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艺术的审美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三个方面。

第一,以情感人。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力,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第二,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作用,常常是在没有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对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如爱国主义教育,有多种教育方式,但在艺术中,从屈原《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许许多多感情迸发、气势磅礴的诗篇,无不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应当说,在艺术作品中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烈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第三,寓教于乐,即强调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但不同的题材内容、不同的体裁样式,其教育作用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是不一样的。文学、戏剧、影视等叙事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大多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如表现“主旋律”的作品,其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就大;有的作品重在表现人们美好的心灵,其影响力主要在伦理道德方面;描绘自然景色的绘画、摄影,长于抒情和表现的音乐、舞蹈、书法艺术,则主要体现为一种审美情趣的教育;而杂技、建筑、工艺之类的艺术作品,主要展示创造者的巧思与技艺、智慧和才华,往往能使观者发出由衷的赞叹,从广义上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广泛的、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