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六章 中国民间美术鉴赏

第六章 中国民间美术鉴赏

民间美术,一般来说是指生活在民间的非专业的普通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美术样式。在中国的历史上,它主要是针对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民间美术的种类很多,包括绘画、雕塑、剪纸、编织、印染、刺绣、陶瓷、服饰、花灯、玩具等。

民间美术的作者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美术活动更显得轻松自由,没有过多的束缚,从而能更好地按特定时期集体及个体的审美意识,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同时,作者所在的集体也是主要的欣赏群,所以,民间美术的活动有着明显的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各社会群体逐步形成对某些事物的集体意识,使某些物象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物象,是民间美术创作的主要对象来源。比如,在中国民间美术中,麒麟、鹿、凤、鹤等象征祥瑞;鱼、莲、石榴、葡萄等象征多子;虎可以镇邪,有虎便“五毒不侵”;桃象征寿,蝠便是福,等等。所以,民间美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民间美术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积极向上的一种艺术形态。民间美术的作者,总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不管现实生活多么曲折和沉重,他们总是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作品之中。正如高尔基在论文学时所说,“民谣是与悲观主义完全绝缘的”,民间美术也是与悲观主义绝缘的。民间美术的展示活动,一般集中在年节喜庆之日。这些作品,总是充溢着热烈、明快的盎然生机,表现着对于美满、幸福、吉祥的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早期的美术作品都是民间艺人创作的。在中国,从现在所能见到的美术作品来看,两晋以前的作品几乎都是民间艺人的思想结晶。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到汉魏时期的丧葬画像、雕塑,都流露出自由、活泼、质朴、率真的艺术特征。民间艺人的创作是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社会艺术活动的主流。两晋南北朝以来,美术活动的群体逐步分化,到唐宋以后,形成了以宫廷为中心的专业画家群、游离于朝廷与民间之间的文人士大夫画家群、扎根于民间的艺人群体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正统思想的影响,美术种类中除绘画外,其他如雕塑、工艺等,都不被依附于朝廷的专业画家及文人士大夫所重视。因此,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雕塑、工艺等,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