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画鉴赏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画鉴赏

近代的中国绘画,是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转换的过渡时期,其成就杰出者有虚谷、任伯年、赵之谦、吴昌硕等。

1.虚谷(1823~1896)

晚清僧人,俗名朱怀仁,曾任清军参将,出家后往来于上海、苏州、扬州一带。擅长描绘花果、禽鱼、山水,用笔干涩清利,个人风格极强,被吴昌硕誉为“一拳打破去来今”。

《松鹤图》(图128)松、鹤是传统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也正因为常见就更难画出新意。虚谷的这幅《松鹤图》,苍劲挺拔而又清丽空阔,虽常见而不落俗套。主体白鹤,浓墨重笔,背翅的白羽用苍涩的干淡墨勾出,既响亮又坚挺。鹤颈蓄势内收,一足独立,造型气度不凡。一株松树斜立,与白鹤形成节奏上的变化,而松枝向下,又与白鹤相呼应。中间斜插一丛秋菊,使画面更丰富完整。纵观整个画面,用笔疏简劲利,用色淡雅清新,意境高旷,俗而不艳,雅不冷逸。

鉴赏:墨色浓淡相宜,构图新颖完整。

《枇杷图轴》(图129)这是虚谷的晚年之作。几枝枇杷直直挺挺,顶天立地,既是画家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画家精神个性的写照。此图先用淡墨和颜色画出枝叶枇杷,再用浓墨和干淡墨侧锋逆笔收拾画面,达到一种既峻峭坚利又清新活泼的艺术效果。

鉴赏:构图活泼,枇杷色彩写实,墨色浓淡相宜。

2.赵之谦(1829~1884)

近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咸丰九年举人,擅画花卉,笔墨酣畅,设色浓艳。作品醇厚清新,开清末写意花鸟画之新风。

img128

图128 松鹤图

img129

图129 枇杷图轴

img130

图130 湖石白莲图

《湖石白莲图》(图130)这是一幅构图奇妙的作品。一柱湖石紧贴画边直上,两枝荷秆几乎平行上扬,这是绘画中所忌讳的平板布局。但作者又在左侧斜插一枝荷秆,直通画外,又在上方插回画内,不仅使画面顿时灵动起来,而且使意境扩张,从简单的画面物象感受到山光湖色的空阔和清香。

鉴赏:构图新颖,画面奇特。

作者的书法成就很高,但他不是在绘画中玩弄书法游戏,而是注重绘画的语言特点。三枝荷秆中锋笔,既圆润挺拔,又有虚有实,显得挺秀多姿,耐人寻味。湖石用浓墨松笔,既厚实又灵巧。用色上单纯明净,与画面具有升腾感的形式构成相谐调,体现了欣欣向荣的艺术境界。

3.任伯年(1840~1895)

清末杰出画家,人物、山水、花鸟、肖像样样精妙,工笔、写意、没骨画法运用自如。

任颐,字小楼,后改字伯年,15岁丧父,到上海扇铺作画,有缘认识名画家任熊和任薰,便从师任氏兄弟。他尤其注意从民间绘画等传统题材中吸取营养,从文人画圈子里走出来,使自己的绘画更通俗,更市民化。在他的成熟期,创作花鸟画最多,画面布局讲究主次、虚实关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体效果和谐。他的画设色丰富,浓丽滋润,对比鲜明,清新活泼。在用笔方面,他好用变化的线条表达感情,或轻盈或厚重,或抒情奔放,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img131

图131 女娲炼石

《女娲炼石》(图131)这是一件构思奇特的作品。画面虽然没有天倾西北的气氛,但女娲补天决心已定,心无旁骛,专心炼石,以至把自己也熔化在石头里。作者并没有按常规想像去表现女娲补天,或者把女娲描绘成一位表面真实的炼石者,而是创造性地从精神上来塑造神话中的女神。

此图以墨线表现为主,辅以皴擦,再渲染着色。在技法运用上,作者也没有忽视表现主题精神。女娲的衣纹勾线,是用稍加顿挫的铁线描,比后面的山石显得更加坚挺有力,在对比中,更加体现了女娲刚毅的性格和补天的决心。红色的调子,既体现了“炼”的特征,也突出了女娲拯救人类的热情。

鉴赏:主题突出,用笔遒劲,用色和谐。

《人物团扇》(彩图64)这是任伯年没骨人物画中的精品。头戴斗笠,身披红披风的高士,骑着毛驴穿行在梅丛之中——踏雪寻梅的诗意表现得浓郁醇厚。

没骨画法是一种不用墨线勾形,直接用色墨点$物象的画法。任伯年的这幅《人物团扇》,用笔洒脱松动,而又形体谨严,用笔严谨。在构图上,作者让驮着人物的毛驴行进到画幅的左边上,使静止的画面产生一种动态过程的效果。右边开阔的空间,使人产生诗意的遐想。一株清淡的梅花,从右向左穿插,连接整体画面又与画面动感韵律相谐调。梅梢向右反折,顾盼着右边的空间,使整体画面疏密有致,意趣盎然。

鉴赏:构图清新,疏密有致,静中有动。

img132

图132 酸寒尉像

《酸寒尉像》(图132)这是任伯年为吴昌硕画的多幅肖像之一。任伯年比吴昌硕年长4岁,他们既有师生情谊,又是诚挚的画友。作此幅肖像时,吴昌硕已45岁。图中的吴昌硕身穿朝服,头戴红缨帽,双手谨慎地拱着,踌躇不前地愣立着——好一幅下层小官吏的寒酸图!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吴昌硕任小吏时的窘态,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典型意义。此图是现实人物的写生创作,表现方法来自对对象的感受。面部用勾染法,几笔淡墨线条就概括出一个谨慎小心、惟恐有失的小吏形象,简练而传神。身体部分用点$法缓缓描绘,既很好地表现了衣料的质感,也加强了小官吏那种迟疑踌躇的心态。表现方法与主题内容的有机结合,是《酸寒尉像》的成功之处。

鉴赏: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4.吴昌硕(1844~1927)

名俊卿,浙江安吉人。近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他学画较晚,但成就很高,擅花卉。

《葫芦图》为一大写意花卉,墨色滋润,设色鲜亮,3个大的葫芦均以没骨写成,用色轻重有别,各显老嫩之姿,质、量感都很好,墨叶浓淡有序,衬托葫芦的藤蔓,用笔奔放不羁,构成节奏旋律美的篇章。

鉴赏:用笔随意,墨色浓淡相宜。

《篱菊》(图133)这是吴昌硕晚年所作四条屏中的一幅。画面浓墨重笔,色彩艳丽,一派浓艳秋光跃然纸上。两丛菊花一高一低,遥相呼应。中间穿以湖石篱栏,连接整体画面,浑然一气。吴昌硕时为书法名家,善把篆、隶、草的笔法用于作画,其风格苍老雄健,朴茂奇丽,一扫前人柔弱之风,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鉴赏:将笔法用于作画,风格雄健。

五四运动后,中国绘画领域开始了现代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其中影响较大、成就显著的画家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李可染、石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活跃于画坛的黄胄、刘文西等人。

5.齐白石(1864~1957)

名璜,湖南湘潭人,12岁便当木工学徒,27岁始学书画,57岁定居北京,现代著名画家。他擅长花鸟鱼虫,兼画山水、人物,在继承传统大写意画法中,结合工笔画的精细描绘,并融进民间艺术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形成了笔精墨妙、生机勃勃的个人风格,把民族绘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img133

图133 篱菊

齐白石一般不画珍禽异兽、奇花名草,而是取材于平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对象,比如萝卜白菜、小鸡小虾……但这些物品一经入画,便生动感人,妙趣无穷。

《蛙声十里出山泉》(图134)这幅《蛙声十里出山泉》便是一幅既普普通通,又意趣深长的作品。此图是九旬高寿的齐白石应老舍之请而作,画题也由老舍所定。蛙声随山泉而出,十里闻声。将这一诗意用静态的画面来表现,难度确实很大。据说,齐白石老人琢磨了两个晚上,才突发灵感,完成了这幅构思奇妙的作品。

img134

图134 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上没有青蛙,但山泉送出的小蝌蚪不正来自于蛙群吗?随着山泉的流淌,我们不是可以感悟到那清脆悦耳的蛙声吗?灵感的闪现来自于生活的积累。丰富的乡村生活,是齐白石艺术生命之源。

鉴赏:画面清新,联想丰富。

《荷花影》(彩图65)构图的随意性很强,右顶上横出一枝实写的荷花,下面水中浮现一朵虚写的花影,一群蝌蚪饶有兴趣地追逐着水中的花影,淡淡的水波伸向远方……这种前无古人的描绘方式,看似随意拈来,却是有理有趣。水中的花瓣或者树叶,常常逗引得蝌蚪小鱼嬉闹不止,这是生活中的常理;花在水中的倒影,虚虚晃晃,非常招人喜爱,这也是常理。那么,水中花的倒影不也会逗引得小蝌蚪嬉戏追逐吗?这就是画趣,是热爱生活的九旬老人内心深处的童趣。齐白石晚年的笔墨已臻妙绝,所画的虾子是人所共知的精品,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蝌蚪,也同样是精妙之作。他先用淡墨点出圆头,顺势拖出灵活的尾部,再用浓墨加重头的中间部位,显得圆厚莹润,尾部的近头处也轻点浓墨,显出有力量带动整个尾巴灵活的摆动……这些细微处的恰当描绘,一方面体现了画家观察生活的细致入微,同时也是画家笔墨功夫的结晶。

鉴赏:构图奇特,画面活泼有趣。

img135

图135 丝瓜小鸡

《丝瓜小鸡》(图135)这是齐白石晚年的经典作品之一。微风轻轻拂来,丝瓜微微摆动,丝瓜架下,一群小鸡为争夺一条蚯蚓而追逐奔跑……这是一首田园小诗,是农家小院中最使人陶醉的情景之一,也是白石老人最温馨的回忆。在表现方法上,富有弹性的松动线条表现了丝瓜的结构和质感,同时还与淡墨点染的丝瓜和瓜叶形成对比,造成以少胜多的丰富感。小鸡用浓墨点出,注重整体的稚拙神态。画面留有大量空白,但那些空白处,既能联想到农家庭院的空间,也似乎能感受到花果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

鉴赏:题材新颖,画面活泼有趣。

6.黄宾虹(1864~1955)

名质,字朴存,号宾虹,现代著名画家。主攻山水,兼画花鸟。他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便开始了诗文书画的启蒙,后从事出版、文物鉴定和美术教育工作。除绘画外,在古文字学、绘画史论等方面均有造诣。在当时,美术界引进欧美、日本的艺术观点和表现方法时,他却深入到传统绘画领域,从技法上总结出“五笔七墨”,即用笔要“平、圆、留、重、变”,用墨有“浓、淡、破、泼、渍(积)、焦、宿”等变化。与此同时,他还深入大自然,遍写中华名山大川,形成整体上“浑厚华滋”,局部上富有抽象韵味的个人风格。

《设色山水》(图136)这是描绘江南水乡的图画。远看苍山丽水,浑浑然然,氤氲之气浮动,草木山石争荣;近看扁舟泛流,篷船泊岸,岸上人户数家,杂树环绕,与山相连,绿坡点缀出春天的气息。画面用浓墨线点松松地点画物象,构成随意的抽象的美感,再利用渍染、破墨等方法,造成浑厚滋润的效果。画面的布局,大虚大实,大白大黑。白水空得无一笔波纹,因舟船的点缀,空白处尽是清波丽水。浓黑处,实中见虚,似有似无,层层叠叠,欲看不透。干笔处,如裂秋风;滋润处,如含春雨。真有如笔墨点画的魔术师。

鉴赏:虚中有实,静中有动。

7.潘天寿(1898~1971)

字阿寿,现代著名书法家、画家。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享颐、李叔同等名人,主攻花鸟,兼画山水、人物。在富有中庸温和气息的传统文人画中,他能独辟险境,创造出大气磅礴、险峻突兀的个人风格。晚年的吴昌硕在看到青年潘天寿的作品时,便惊叹“年仅弱冠才斗量”,“天惊地怪见笔落”。

img136

图136 设色山水

《小龙湫下一角》(图137)描绘的是浙江雁荡山中小龙湫的一角,各色山花野卉异彩纷呈,一泓清泉穿流其间,表现出山花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潘天寿绘画的主要内容之一。

img137

图137 小龙湫下一角

此画构图饱满,这种饱满的构图方式极难处理。潘天寿巧妙地用墨线勾出山石的轮廓结构,留出大面积的石面,使得山石堆积而不阻塞,再聚散有致地安排山花野草,并有节奏、有层次地加些浓墨点苔,画面顿时响亮而丰满起来。中间留一水潭,形成画面的中心;水潭上下两条斜射而出的水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声音效果,使整体画面寓于意境,娱目悦耳,归于赏心。这是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章,更是自然的生命礼赞。从极普通处,看到至刚至柔之大美,可见潘天寿慧眼独具。

鉴赏:画面繁而不乱,富有生气。

《鹰石》(图138)这是潘天寿的指墨画代表作之一。画面构图奇崛、指墨坚涩沉雄,意趣宏阔旷远。松枝凌空横出,上面栖落着回眸凝视的雄鹰,虽未展翅,却有鹰击长空之势。下面一巨石,突兀而起,既与上面形成形式上的呼应,也加强了雄强壮阔的意境。画面大虚大实,磊磊落落,实处笔笔谨严,笔笔强悍,虚处不着一笔却真气充盈,意趣开阔。指墨画是中国写意画的一个分支,它是用手指、手掌、指甲来代替毛笔作画的一种方法。用手作画不能像毛笔那样吮水汲墨,也正因为如此,用手画出的墨迹如玉筋篆文,时断时续、古朴自然,有别于毛笔的趣味。

img138

图138 鹰石

鉴赏:构图简洁,墨色粗犷有力。

8.傅抱石(1904~1965)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193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主攻山水、人物。他的画常用大笔散锋,纵横挥洒,并糅合现代日本画的空蒙意趣,具有豪放洒脱、诗意盎然的个人风格。

img139

图139 镜泊飞泉

《镜泊飞泉》(图139)这是傅抱石与友人一同游镜泊湖归来后所作。从画中题记上来看,他是在具有强烈感受时充满激情来完成这幅画的。画幅横长,近处为石阶状的平坡,稳住画面的重心;石坡上大树成林,枝叶茂盛,点出了夏天的季节特征。树的枝叶空隙处,描绘一些很小的点景人物,既从比例上加强了自然景物的壮阔气势,又使画面产生了人文的亲切感。主题部分是一泓飞泉,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左上方,飞泉的源头曲曲折折隐迹于画外,有曲径通幽之妙。右上方,山外烟云漫漫,造成辽阔的视觉空间,把中景主体部分烘托得更加宏伟壮观。

《镜泊飞泉》是傅抱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物象用散锋勾、皴、点一气呵成,细看用笔似乎无头无尾,山石结构条理不清,整体地看,却是苍茫郁秀,气脉融融,宛若天成。人们称他的散锋画法为“抱石皴”。在这种皴法的基础上,他再吸收现代日本画中整体染色的空蒙葱郁效果,形成了个性极强的艺术风格。

鉴赏:画面朦胧含蓄,用笔自然,气势壮阔。

9.徐悲鸿(1895~1953)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转赴法国留学,1927年回国后,一直在著名美术院校执教并任领导职务,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出国留学之前便接受了康有为等人以西方写实精神改良中国画的主张,回国后更是坚定地实践着这一理想,对写实性水墨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徐悲鸿的大型主题性创作,大多以中国历史题材为主,借古喻今,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如《愚公移山》、《九方皋》等作品。

img140

图140 巴人汲水

《巴人汲水》(图140)这是徐悲鸿少有的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之一。蜀地多山,巴人汲水常上下往返。此图是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入蜀时画的所见情景,画法朴实,生活气息浓厚。水边两人按桶汲水,动态自然;画幅中部,两人相遇在石级窄道上,肩挑空桶的主动让至一边,站到突起的石块上,担水者稳步上行,上面数人已上坡顶,稍显轻松……这里没有故作姿态,没有闭门造车的摆弄痕迹,一切都自自然然、普普通通;也正因为自然、普通,画面才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才显得真实感人。画中的人物、道具、环境等形象的造型准确、生动,显示了画家写实的功底。在表现技法上,他不被传统笔墨形式所左右,让形式服从于对象,使整体画面坚实饱满,富有刚健之气,一扫传统文人画的柔弱之风。

鉴赏:生活气息浓厚,刻画人物自然生动。

《李印泉像》(图141)这是徐悲鸿为创作大型历史画《国殇》而画的素材,实际上是一幅完整的肖像画作品。

img141

图141 李印泉像

李印泉是一位爱国人士,画面上,他表情沉重,正义凛然,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面部和双手,用淡墨勾形,再用色墨多次积染,将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形神兼备。人物的衣袍只用墨线勾出,与其他部位形成强烈对比,使面部更加突出。中国传统的肖像画家,没有经过严格的解剖学和写实造型训练,所作肖像,一般缺乏体面变化的真实感,显得单薄和概念化。徐悲鸿这幅作品,把中国肖像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鉴赏:繁简得当,重内在精神的刻画。

10.林风眠(1900~1991)

现代著名画家。他1919年赴法留学,1925年回国后,积极投入到美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之中,在绘画探索中,努力实践着他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把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性因素与中国水墨画的抒情神韵结合起来,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艺术目标。他也在勤奋而孤独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兼容东西方艺术精神的全新的艺术道路,拓宽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为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叶知秋”,是一种秋的凋零;“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种秋的浓艳。不同的心境,对秋天会发出不同的感叹。

img142

图142 秋艳

《秋艳》(图142)这是林风眠对秋天谱写的一曲高亢的赞歌。在普通的平原郊外,白墙黑瓦的民居旁矗立着一排高大的树木,树旁的河水静静地映着它的倒影……这景致太平常、太普通了,但在这平常普通之中却闪烁着秋天生命的辉煌。

画面采用逆光取景,浓墨画出树的枝干及黑瓦、河坎,艳丽的红黄色把斜阳照射下的树叶、草地描绘得灿若彩霞。在浓墨与艳丽的对比交融之中,秋色艳得更加醇厚、更加雄浑、更加辉煌……它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一个燃烧的生命体。在这样一个撩拨人心的艺术品面前,有谁还会去用中国古典的笔墨形式来品评它呢?把色彩的表现力引入中国画,正是林风眠毕生的艺术追求。它无疑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赏:色彩艳丽,生动自然。

《仕女图》(彩图66)古装仕女也是林风眠喜爱表现的题材。《仕女图》描绘的是一个古装女子抚琴的室内场景。与前述浓艳秋色截然不同,这幅《仕女图》呈银灰色的高调子,用笔流畅轻快,色彩微妙丰富,透出典雅高贵的气息。画中的仕女形象,注重意象造型,不重形似逼真。在窗纱透光的空间里,一切物象都融化在暖灰色的光影之中。逆光的女子色彩偏暖,浓墨的头发把面部衬托得娇美莹润,暖黄色的古琴和坐榻,使画面增添了温馨的气息。窗口两旁的墙面,色调偏冷,纵向行笔,它既起到了稳定、统一画面的作用,也反衬了主体形象的婀娜多姿和温柔娇美。

鉴赏:色调淡雅,人物含蓄。

11.蒋兆和(1904~1986)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代著名画家。他从小自学西画,后专攻水墨人物画,受徐悲鸿的影响较大。他以自己杰出的艺术成就,把写实性水墨人物画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对新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教学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img143

图143 流民图(局部)

《流民图》(图143)这是蒋兆和的巨幅代表作,原作高2m,横长达27m,创作于1942~1943年。当时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无数中国百姓流离失所,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亲身经历流亡惨状的画家,倾注真情实感,用画笔记录下这一悲惨的历史。它既是对广大流民的同情,也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巨幅长卷中,既有奄奄一息的老人、抱着已死去女儿的母亲、惊恐地望着空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也有受伤的工人、饥饿的农民、痛苦沉思的知识分子……《流民图》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材料,结合西方的写实造型方法,描绘出如此众多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鉴赏:人物真实,形象鲜明。

img144

图144 阿Q像

《阿Q像》(图144)这是蒋兆和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作于1938年,离鲁迅发表《阿Q正传》已过去17年。鲁迅塑造阿Q的形象,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暴露国民的弱点的”。这种“弱点”,鲁迅概括为:“第一是麻木的神情,第二是健忘的本领,第三是自轻自贱和妄自尊大,第四是欺软怕硬,而总之,则归结为精神胜利法。”

从蒋兆和创作的《阿Q像》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深刻理解了“阿Q精神”的社会内涵的。画中的阿Q,麻木呆滞,自卑自贱,张得奇特的嘴巴又显示出莫名其妙的自尊和自满,双手煞有其事,却像做着无谓的决定……这种写实、具体并性格化的描绘,在中国水墨画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般来说,水墨画法长于写意,短于写实,但蒋兆和的写实性水墨画,用笔轻松活泼,并无拘束、紧张感,显示了画家驾驭造型和水墨的全面修养。

鉴赏:人物形象重内在心理的刻画。

12.李可染(1907~1989)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现代著名画家,主攻山水,兼擅人物和牛。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入西湖艺专研究部研修。

1956年李可染沿长江旅行写生,作画近200幅,《嘉定大佛》(彩图67)就是其中的一幅。嘉定大佛也称为乐山大佛,盛唐时所雕琢。大佛就山石而雕成,气势雄伟。李可染的写生创作抓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特点,构图饱满,顶天立地,并利用水中人和船的对比,来强调佛像与山的高大。山上草木葱茏,层次丰富。这是在写生当中才能感悟到的表现方法,用传统的一套程式画法,是画不出如此清新、丰满而有个性的风景画作品的,这也正是李可染的成功之处。这次行程万里、历时8个月的旅行写生,是他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他从传统到自然、从自然到创造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3.石鲁(1919~1982)

原名冯亚珩,早年入四川成都“东方美专”学习,1938年奔赴延安,从事木刻版画创作,并任延安大学美术班班主任。现代著名画家,“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曾任陕西美协主席、陕西书协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转战陕北》(图145)这是1959年石鲁为中国革命博物馆所作的大型历史画。1947年春,国民党胡宗南率几十万大军大举进犯陕北,企图消灭解放区和党中央。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党中央作出了战略转移的决定,不仅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和封锁,还消灭了许多敌人的有生力量。《转战陕北》表现的就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画面上,毛泽东同志站在山巅之上,凝神远眺,运筹帷幄;霞光中的群山,逶迤连绵,既表现了地理环境特征,又象征着革命事业前程似锦。作者没有平铺直叙地描绘两军的对阵,或者大军转移的场面,而是高度概括,以少胜多,留给观众更多的想像空间,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鉴赏:写实和想像结合,含义深刻。

img145

图145 转战陕北

14.黄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崭露头角的著名画家,生于1925年,主要靠自学成才,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一名部队美术工作者,常深入到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从而也形成了以主要表现少数民族生活情景为特点的艺术风格。

《洪荒风雪》(图146)这是黄胄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955年,1957年获“国际青年联欢节”金奖。画面描绘的是一支地质勘测队,在当地群众向导的带领下行进在风雪之中的场面。这是画家在柴达木盆地亲眼所见的情景。地质勘测队员为开发边疆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感动了画家,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在笔墨之中,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画面采取仰视构图,突出主体人物及驼队的高大和勇敢精神。人物坚定而乐观的动态表情,使风雪中的荒原充满了生机。画面透视感很强,近大远小,比例悬殊,造成辽阔的空间感,增强了画面的宏伟气势。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没有被传统的勾线渲染所束缚,笔随意到,根据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特征和画面气氛来驱动笔墨,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精神。

img146

图146 洪荒风雪

鉴赏:画面真实自然,重人物的精神描绘。

15.刘文西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他坚持深入生活,以陕北为创作基地,创作了大量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作品,《祖孙四代》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祖孙四代》(彩图68)作于1963年,描绘了生活在黄土高坡上的祖孙四代。新中国成立1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广大农村带来了蓬勃生机。画中的老爷爷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新旧社会对比的无限感慨;中间站立的老人,拄着铁锹,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他的儿子是一个拖拉机手,从他充满朝气的身上可以看到家乡的未来。与黄土高原及黄土高原上生活的人相谐调的,是作者运用了凝重厚实的笔墨形式,它不仅很好地表现了地域特点和人物气质特征,还使农民翻身做主人这一主题思想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鉴赏:色彩鲜明,人物刻画细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