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总 序

总 序

顾海良

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的共识之一,就是要着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共识的形成,是以对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的理解为基础的,以对当今世界和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的分析为背景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任务为目标的,深刻地反映了高等教育确立“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必然要求。

教育创新的首要之义就在于,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相适应,努力造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达到教育创新的这些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实行教育理论和理念的创新,而且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注重学科与专业设置的调整和完善,形成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形成既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有体现和反映高校优秀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和办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创新的这些措施,必然提出怎样对传统意义上的以“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结构进行整合,并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通识”教育相兼容和相结合的重大问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通”关系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至于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通识”教育的思想,出现得更早些。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与“自由”教育相联系的“通识”教育的思想。这里所讲的“通识”教育,通常是指对学生普遍进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曾经经历过时以“通识”教育为主、时以“专业”教育为主,或者两者并举、并立的发展时期。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高等教育似倚重于“通识”教育。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也相应地细分为不同学科、专业,分别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比重不断增大。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但是在总体上,“通识”似更多地受到重视。这是因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应该具有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相当广博的知识层面,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仅仅依靠知识领域过窄的专业教育,是难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一度划分过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多有不足。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人才的规格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划分过细的专业教育易于造成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短缺。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继续走划分过窄、过细的专业教育之路,就可能出现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就业困难的严峻局面,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使我国高等教育陷于困境。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深切地认识到这种严峻的形势。教育部前几年就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经大幅度修订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使本科专业种类调整得更为宽泛些。各高等学校也在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研究和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努力使专业壁垒渐趋弱化,基础知识教育得到强化。这些都将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涉猎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增强适应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等教育“通”、“专”关系的处理上,教育创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通过教育创新,一方面能构筑高水平的通识教育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目的就是做好“因材施教”,实现“学以致用”。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解决好选人制度即招生制度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外,还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武汉大学有着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学校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加强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其中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程建设得到全国许多高校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高度赞赏。

近些年来,我们经过精心组织与策划,奉献给广大读者的这套通识教育系列教材,力图向大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普遍知识及新成果、新趋势或新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感受和理解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层面的基本知识、思想精髓、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为大学生日后的长远学习提供广阔的视野。我们殷切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通识教材面世,不仅要授学生以知识、育学生之能力,更要树学生之崇高理想、育学生之创新精神、立学生以民族振兴志向!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