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5.3.1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我们为什么要形成群体?一方面是出于工具性需要(instrumental needs),群体帮助其成员去完成那些不容易单独完成的工作,例如篮球运动员、工作小组、学习小组等等。另一方面是表意的需要(expressive needs),群体帮助其成员实现情感欲望,例如朋友圈、民族群体、社团等等。

一、群体及群体心理的含义

(一)群体

群体(group)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彼此相互影响。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群体的显著标志是群体内的成员应具有共同的信念和群体意识。社会群体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政治群体、工作群体、娱乐群体、密友群体等。

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首先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群体;(2)群体存在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通过对群体的剖析发现,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要素:活动、相互作用与感情和群体规范。

一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家庭是一个群体,有时由于特殊原因短暂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陌生人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体,如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路途中,遇到暴风雪的危险,此时他们会互相帮助,一同抵抗危险,本来素不相识的人组成暂时性的群体,有的人出主意,有的人向外呼喊求救。这些本无任何关联的人,为了共同目的,彼此互动起来。他们平安脱险后,互动即告结束,在一个十分短暂的时间内,几位陌生人形成了一个临时群体。群体可以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可以像家庭那样数代延续下去,也可以在数天或数小时内解体。

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增强的。组织是一种社会内部关系的结构或体系,是权力的表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群体和个体是社会组织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

(二)群体心理

作为社会的人,彼此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群体心理包括三大类型,即交往心理、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群体心理主要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如管理心理学)也研究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所有复杂的管理活动都涉及群体,没有群体成员的协同努力,组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群体心理的显著特征是共有性、界限性和动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一个人单独的行为,与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一样的。这是因为群体心理存在的结果。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群体心理,如群体需要、群体规范、价值、情感等。它们对个人的行为发生制约作用,每个都有这种心理特征,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群体心理不等于个人心理,也不是个人心理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成员个人心理特征的综合和概括,是成员间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群体心理具有四个特征:

1.认同意识

不管是正式群体的成员还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他们都有认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即不否认自己是该群体的成员。他们对自己群体的目标有一致的认识,认同群体的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并且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当然,每个群体内部的认同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群体内部的认同程度要相对低一些,而小群体内部的认同程度相对要高一些。

2.归属意识

不管是正式群体的成员还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他们都有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也即具有依赖群体的要求。但是,归属意识里面有个自愿感和被迫感的问题。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归属意识是自愿的归属意识,而正式群体成员的归属意识则不确定,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个人的优势在正式群体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就可能对归属于该群体产生被迫感,这是一种和被迫感并存的归属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该成员首先考虑的不是我应该为群体做些什么,而是考虑我归属于这个群体了,群体应该为我负责。所以,同样是归属意识,自愿的归属增强凝聚,而被迫的归属增强离散。

3.整体意识

由于认同群体,归属于群体,不管是正式群体的成员还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都有或深、或浅、或强、或弱的整体意识,即意识到群体有其群体的整体性。但是这种整体意识程度不同,行为表现不同。一般说来,整体意识越强,维护群体的意识也越强,行为具有和群体其他成员的一致性;反之,整体意识越弱,维护群体的意识也越弱,行为具有或强或弱的独立性。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正因为整体意识强,所以在发现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有害于整体时采取反对态度,和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不一致;正因为整体意识弱,所以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和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所以整体意识和行为一致是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但不是同一个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行为独立性强的人等同于没有整体意识或整体意识不强。

4.排外意识

所谓排外意识,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群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体成员具有整体意识,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排外意识。排外意识是和群体成员把自己看作哪一个群体的成员,或者说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哪一个群体的成员相联系的。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班组群体的成员,他就排斥车间以上的群体;倾向于把自己看作车间群体的成员,他就排斥企业以上的群体,同时他更横向地排斥同级的其他群体。越是把自己看作小群体的成员,排外的意识就越是强烈。因此,“外人”也就更难进入小群体。这反过来也说明,人们往往更重视小群体的利益。

二、群体的分类

对于群体的种类,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同,目前较有影响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

根据群体是否存在将群体划分为统计群体和实际群体。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不存在的群体,为了统计的方便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合起来,也叫假设群体,例如青少年组和老年组等。而实际群体是实际存在的,有明显的界线和实际交往的,例如学校的班级、工作单位的部门等。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群体是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即具有固定的加入程序,并分配在群体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如政府、机关、学校、班级等。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非正式群体,是不经官方规定,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形成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某种利益、观点、信仰、理想的一致性;二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习惯和个性;三是有相同的经历和背景。非正式群体有很多特点: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群体内部压力大,成员的从众行为明显;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群体内有一套见效快的和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并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在大学里一些老乡会、各种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

3.大群体和小群体

群体规模即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它与群体凝聚力有密切联系,能直接影响到成员的感情和行为。因此,可以将群体划分为大群体与小群体。在这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区分。

首先,2人与3人群体。最先揭示群体规模问题的是社会学家斯麦尔,他比较了2人群体和3人群体。在2人群体中,任何一人的退出都可导致群体的解体,这一事实迫使2人群体成员的不断参与和相互依存。2人群体成员间因此而产生了特殊的亲密感、责任感和压力感。俗话说的“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3人群体中,即使一个成员退出,群体仍然存在,但彼此间的亲密感、责任感都没有那么强烈;同时,成员间关系不再像2人群体那样面对面和公开化,有了一定的匿名性和隐私性,“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3人彼此推卸责任的结果。2人群体的另一个特点是,任何人都无法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不存在多数派、少数派问题;而3人群体不仅可以居间调停,还会出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面,例如董事会。

小群体,是人数较少、成员间有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成员间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如家庭、公司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集中在3到20个人的小群体之中,如家庭、陪审团等研究领域。而像观众、听众、民族、阶级等大群体则不是研究范围。

所谓大群体,是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大群体有两种:一种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如阶级和民族;一种是为着某个临时目的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群体,如观众和听众。

4.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群体也可分为成员群体及参照群体。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抛弃自己所属群体的观念,而向往其他群体的观念。例如,有些人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却投身于革命队伍。对于这种现象,参照群体能给予较好的解释。

参照群体通常包含3种含义:第一是作为比较的标准。例如,一名部门经理觉得与普通员工相比,他自己的地位还不错,但与公司总经理相比,又感到相形见绌。第二是指望晋升其间的群体。在印度等级社会中,较低等级的人总希望成为较高等级的一分子。第三是指个体以其他群体的价值和观念为行为准则。例如,一个中国人长期生活在美国,逐渐学会了用美国人的价值和观念去为人处世。总之,参照群体是令其他群体成员向往的一类群体,当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感到不满时,往往会寻找其他群体为参照,有时甚至在心目中树立起两个以上的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常被其他群体成员视为榜样,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模范作用,例如学校的先进班集体、车间的先进班组等,但有时也会起到带头破坏社会规范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研究犯罪问题时发现,在犯罪率较高的社区内,一些男孩子自幼就模仿犯罪团伙中大男孩子的行为,认为他们勇敢、大胆,是真正的男子汉,视他们为楷模,直至最后堕落成犯罪团伙成员。这类犯罪团伙在该社区内成了许多小男孩子心目中的参照群体。注重参照群体研究,认识、分析人们心目中的参照群体,能更好地发挥先进群体的带头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越轨团伙的破坏作用。

三、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社会促进作用

一些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他人在场能够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或准确性,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促进作用,也叫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促进现象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N.Triplett),他发现自行车选手在有伙伴的情况下,比单独一个人时骑车速度提高了30%。为了检验这一结果,他又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例如,他安排40个儿童在指定时间里尽快地转动钓鱼竿卷线轮绕线,既安排儿童单独绕线,又安排他们两两结伴绕线,结果证实儿童结伴绕线时的速度更快。这种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被称为“结伴效应”。研究者还指出社会促进不仅限于人,他们在老鼠、蟑螂、鹦鹉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效应。Chen(1937)发现,当蚂蚁在一起时,每只蚂蚁的平均挖土量是单独挖时的3倍。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比赛时,如果有很多观众为他们加油鼓劲,他们往往能顺利甚至超水平发挥,所以在比赛中东道主更容易获胜,这就是体育场上的“主场效应”。一些演讲者的演讲也是如此,听众越多,他讲得越起劲,思路越开阔,而且越发地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这些现象是“观众效应”作用的结果。观众效应是指有人在场观看某人从事某一项活动,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其活动效率。

社会心理学家扎伊翁茨对此的解释是:他人在场会增加个体的驱动力或动机。但是否可以提高提高绩效取决于任务的性质。社会助长可以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并且会降低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在完成有挑战性任务时,一群支持性观众的在场可能会引发个体作出比平常更差的表现。

img79

图11-2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林格曼(Ringelman)最早发现了社会惰化现象,他发现人们一起拉绳子时的平均力比单独拉时的平均拉力要小。随着人数增加,每个人付出的个人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在研究中他让被试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3种情境:单独、3人组和8人组。结果表明,独自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 3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53千克; 8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拉塔内(B.Latane,1979)等人同样用实验证明了社会惰化现象的存在。在一项研究中,他让大学生以欢呼或鼓掌的方式尽可能地制造噪音,每个人分别在独自、2人、4人和6人一组的情况下做。结果表明,每个人所制造的噪音随团体人数的增加而下降(见图11-3)。其他研究显示,在智力任务中也会出现社会惰化。

img80

图11-3 社会惰化

有关的元分析为社会惰化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杰克森和威廉姆斯(J.M.Jackson&K.D.Williams,1988)总结了49个有关社会惰化的研究(包含4 000多个被试),结果表明,共同完成任务时的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程度越低。当群体规模达到8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的80%。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力还在继续下降。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如果人们不用单独为了某件事负责或者不会被单独进行评价时,群体内成员的责任感会被分散,即个人与他人共同工作时,可能有责任感降低、将工作推给别人去做的倾向,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责任分散”。如果不考虑个人贡献,而是在群体内一味地采用平均分配,那么群体内搭便车的行为就会出现。

之所以产生“社会懈怠”这种现象,专家们的解释是:人们可能觉得群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群体微不足道,或是群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群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地努力。当然,也有人认为应细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环境。无论每个人发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在群体中确实会存在着社会懈怠现象。为了降低社会懈怠现象发生的严重程度,国外研究者提出许多增加个体的参与感与责任感的方法。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当工作较困难或具有挑战性,并且个体相信自己对团体有特殊贡献时,“社会懈怠”现象会有所降低。

3.去个体化

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另一个例证是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去个性化的效果常常使人们摆脱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表现出极端的行为。

对此现象的研究最早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勒庞(Le Bon,1986),他发现激动的群体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仿效它。勒庞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感染”(social contagion)。社会心理学家费丝汀格(L.Festinger)、津巴多(Zimbardo 1970)用更现代的词命名这种现象为去个性化。

费斯汀格等人于1952年对此进行研究。他们以23组男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是让每个人说说是憎恨自己的父亲,还是憎恨自己的母亲。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平常大家很少谈它。一部分小组的讨论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每个成员都具有高辨认性;另一部分小组的讨论在昏暗的教室里进行,每个成员还穿上布袋装,只露出鼻孔和眼睛,具有低辨认性。研究人员预期具有低辨认性的被试,即去个性化的被试将会更猛烈地抨击自己的父母。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预测。研究人员还发现,去个性化的群体对成员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津巴多试图研究去个性化在诸如敌视、盗窃等极端行为中的作用。他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她们分为4人一组,告诉她们将进行一项关于人类移情的实验,要求她们对隔壁房间的女生实施电击。实验表明,在没有去个性化的情况下,被试对那个文雅的妇女电击时间短,对那个尖刻的妇女电击的时间长;而在去个性化的条件下,对这两个妇女都进行了更长时间的电击。正如津巴尔所说:“在这种条件下,那些平时温顺可爱的女学生尽情地电击别人,几乎每个机会都不放过。”

学者认为,去个性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匿名性(anonymity)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在津巴多的实验中,那些女大学生身着布袋装,不带名签,在昏暗中电击受害者,她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匿名者。

Diener等人(1976)对儿童偷窃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他们问了有些孩子的名字并记下,对另一些儿童则无这样的处理。研究的情景是当大人不在场时,孩子有机会偷拿额外的糖果,那些被问及姓名的小朋友不太会去多拿,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不会被抓住,他们也不会去做,而那些没有被问及姓名的孩子会多拿。

(2)责任分散(diffused responsibility)。津巴多认为一个人单独活动,往往会考虑这种活动是否合乎道义,是否会遭到谴责,而个人和群体其他成员共同活动,责任会分散在每个人的头上,个体不必承担这一活动所招致的谴责,因此会更加为所欲为。

(3)自我意识下降也是去个性化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Diener(1980)认为引发去个性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比如在群体中,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群体的一部分,这使得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作出不道德与反社会的行为。人们大多数的去个性化都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丧失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