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5.2.2 第二节 模仿与暗示

第二节 模仿与暗示

img75

图10-4 模仿行为

一、模仿

(一)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

(二)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地位尤显突出。没有模仿个体很难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景。

(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有所提高,增进凝聚力。

(三)模仿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有一套成熟的理论,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学者塔尔德是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塔尔德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1900年出版《模仿律》一书,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那么传播也就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对后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McDougall(1928)认为,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讲,“模仿”一词仅用于一个个体模仿或再现另一个体的行为和身体动作,从狭义上讲模仿和模仿性(imitativeness)通常被认为属于一种本能。作为一种行为,模仿不能简单归结为“S-R”(刺激-反应)的纯物理过程,它属于一种心理过程,反映心理和物理的一种双重变化。现代社会心理学把模仿(imitation)解释为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

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比较成熟,模仿是社会心理学中基本概念之一。关于模仿的假定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一种是“本能论”,另一种是“社会学习理论”。“本能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Tarde、McDougall,Baldwin和James等人。Tarde(1903)强调模仿的本能性,他认为,模仿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基本原则,由于模仿的结果而产生了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模仿是社会进步的根源,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发明和社会同化两个方面,发明不断涌现,由模仿使发明进入社会结构之中。McDougall(1928)认为模仿是一种人类一般或非特殊性先天倾向,是一种伪本能(pseudo-instincs)。在三种最重要的伪本能中,模仿(imitation)与其他两种伪本能暗示(suggestion)、移情(sympathy)是相互依赖的,扩展的“模仿”涵盖暗示、移情蕴含的过程。McDougall依照产生模仿行为的心理过程类型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模仿行为。第一类为以移情方式激发的表现性行为(expressive action)构成的模仿行为。这种外在的模仿行为就是本能,但非来自一种模仿本能,而是来自基本本能意向的感觉部分的特殊适应,附属于其表现出来的移情诱发的情绪和情感。第二类是念动(idea-motor)模仿行为。念动模仿行为是由于他人的动作表象易激发自身同样动作的表现。第三类是有意的、自愿的或自觉的模仿。某些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些人的羡慕(admiration),他们有意地进行模仿。Badwin(1896)认为模仿是最重要的社会过程,属于模仿本能。James指出模仿性是人和其他群居动物共有的,是这一术语完全意义上的一种本能。

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Miller,Dollard和Bardura。Miller和Dollard(1941)用“强化理论”说明人类模仿行为的产生。Miller用动物实验证明模仿是后天生成。因而他认为模仿是后天通过强化习得的。Miller把模仿行为分为同一行为、翻版行为和仿同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Bardura结合人类的认知过程来研究人类的模仿行为,他认为模仿不是本能性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的。

人们经常无意识的模仿其他人(包括交际中)的姿势、怪癖和面部表情心理学现象。巴奇和查特朗发现,如果有人模仿了你的手势或者身体姿势,你往往会更喜欢他们。

纽约大学的恰特兰(Tanya Chartrand)和巴夫(John Bargh)做了一个名为“变色龙实验”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发现那些更具有同理心的人明显更容易模仿别人。

二、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姿态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有三个要素——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来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自我暗示)。可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以及环境进行。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

暗示是潜意识对外界任何现象(包括听到、看到的一切)以及任何显意识行为(也就是思考)的认同、接收和储存。暗示不具有分辨力,无论有没有反对的声音存在,暗示都会产生效果。权威的暗示会出现良好的暗示效果,但没有任何权威性的暗示(从你在街上看到的陌生的面孔到异端邪说等)仍然会产生暗示效果。权威性与暗示效果的好坏有关系,与暗示的有无无关。

暗示与指示、命令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把模仿、暗示和同情看作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F·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实际上,无论是思想、感情或行动都可以产生暗示和模仿。两者的区别在于:①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②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二)暗示的分类

暗示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种:

1.直接暗示

暗示者有意识地、一般采取直陈式的说明,把某种信息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所谓“望梅止渴”即属此类。

2.间接暗示

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动为中介,把要传达给受暗示者的关于某一事物或行动的信息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这是一种主要的暗示方法。由于它一般不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抗拒或其他问题,所以效果往往大于直接暗示。但由于没有明确地指明涵义,需要受暗示者从事物或行动中来理解所暗示的信息,因此有时可能不为其所理解。

3.自我暗示

暗示信息来自自身内部,自己对自己发出刺激信息,影响自己对某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所谓“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是自我暗示的结果。这种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它对一个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起着很大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则是消极的。一般说,社会心理学不研究自我暗示。但在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中则有较多研究。

4.反暗示

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了受暗示者的性质相反的反应。反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有意的反暗示即故意地说反话或采取相反的行动以收到正面的效果,所谓的激将法大都是如此;另一种是无意的反暗示,即有意地进行正面的暗示,却无意地引起了相反的结果。

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可以作其他的分类:根据暗示产生的结果可以分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根据暗示者的状况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根据受暗示者的状态,还可以分为清醒状态下的暗示、催眠中的暗示、自然睡眠中的暗示、催眠后的暗示等。

(三)影响暗示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特征

如性别、年龄、知识、地位、权力、威信、对信息的信心等,都会影响受暗示者的态度和行动。暗示者的地位和威信越高,暗示的效果也就越大。例如,一位年长的成名医生和一位年轻的普通医生对病人作出同样诊断,但前者对病人的暗示作用会大于后者。如果暗示信息来源于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规模、性质以及它与受暗示者的关系等,也会给受暗示者以不同影响。

2.受暗示者的特征

个人的人格特征与暗示的效果有关。例如,生活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的人不易受暗示,特别是涉及一些道德准则时更是如此,即使是在催眠状态下他们也不是无条件地执行暗示者的影响。而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的人,则容易接受暗示者的影响。从年龄来说,儿童和少年比较容易受暗示。如果受暗示者是某一群体,那么松散的群体比较容易受暗示,高度团结、组织纪律性强的集体则不容易受暗示。

3.当时的客观情况

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如学生考试遇到难题时,社会发生动荡时等等。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大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

三、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概念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感。社会感染具有双向性,即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还具有爆发性,即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还具有接受的迅速性特点,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二)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最常见的形式。

(2)大众传媒的感染。这里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发生在处于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