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5.1.3 第三节 性别角色差异

第三节 性别角色差异

我们大家都知道,男性和女性这两种性别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当中,由于性别的不同,我们这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看法也是不同的。那么不同性别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所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很显然,我们可以看一看历史,从历史上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是男尊女卑,当然是几乎所有,不是全部的,女性的地位远远是低于男性地位的。据统计到2002年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首相、总统、一流的政治家当中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是女性,这个比例是非常小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当中,里边是女性的人只有百分之一,这也是一个数据。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到目前为止,几乎在所有的工业化的国家中,女性的平均工资只有男性的77%,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历史上到现在,女性的思想家也是非常少的。从目前来说,现在电脑很普及了,电脑黑客就是代表着电脑最主要的技术水平,黑客几乎是没有女性的。

现在有一些问题,女性到底跟男性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从历史上到现在为止,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两性差异

(一)生理差异

两性的生理差别主要体现在生殖器官、遗传基因、性激素和大脑方面。

男女的第二性征是很明显的,而且在身高体重、脂肪分布和肌肉的分布都是不同的。

两性基因的差别来自于染色体结构的不同。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是两两相对的,称这22对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与性别密切相关。女性有2条X染色体,男性则有1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美国遗传学家勒威廷发现,第23对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的有无,像开关一样对男女性别起着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在每条常染色体的X染色体上,都有大量的基因存在,它们以一定的顺序作直线状排列。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体内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具有的基因绝大多数是自身生存的。因此,具有2条X染色体的女性自然就要比仅有1条X染色体的男性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激素是由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所制造的有效的化学物质。各种性激素水平的不同,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上对行为有所影响,这就是出生前期(即从怀孕到出生这一时期)和青春期及青春期以后(即成长期)。性激素有三种:孕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同时存在于男女体内,但男子体内的雄激素多而女子体内的雌激素多。一般来说,青春期的激素分泌常能带来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育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状态的巨大变化。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这两种激素在我们体内含量不一样的时候,对于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不同。目前的研究表明,性激素对于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会产生影响,但对于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说明。

脑是行为的主要调节器官。男女之间在大脑的组织上确实有些不同,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和大脑两半球的组织。下丘脑上的性别差异可能是胎儿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分化的结果,与生殖器官的情况极为类似。男性化与女性化的下丘脑的构造对性行为和侵犯行为可能都有多样的影响。大脑分为两个大脑半球,即右半球和左半球。大脑左半球擅长语言思维,而右半球则擅长空间识别。单侧性通常是指在某种程度上由一侧半球而不是双侧半球所控制的特殊功能,比如语言过程。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过程完全由左半球所控制的话,是高度单侧性的或完全单侧性的。研究表明,大脑在语言思维能力和空间识别能力两方面也都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的大脑丘下方部分所分布的神经细胞是女性的两倍,这些神经掌管吃饭、逃跑、战斗及性功能,所以男性的性冲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分对象,且男性好反击、食量大。但是,下丘脑的生理差别还是无法说清男女之间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生理因素只在极少的方面起间接的作用,并且这些差异是否会转变为实际的性别角色差异,还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心理差异

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是心理学家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有的学者认为:“心理差异是指人们的行为、脑力和个性方面的差异”。

女性需要亲密感,男性需要空间感。本质上,男人需要空间感,女人需要亲密感,两性对此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换言之,如果女性能给男性多一些自由空间,不要让他觉得太拘束;而男性则能多给女性一些安全感,不要让她觉得被疏离,才能真正增加甜蜜。

男性恐惧被包围,女性恐惧被遗弃。两性研究专著《不同的声音》就特别讲道:“男性通常不善于处理两性关系,女性则比较无法解决自我认知的问题。”因为女性能够自我认知,就不怕被抛弃;男性如果善于处理两性关系,就不会恐惧被包围,这需要两性相互理解。所以,《两性大和解》的作者克莉丝特别讲道:“女人需要知道:永远不要期待男性会跟你的亲密女性伴侣同样表现,女性须知只要给男性一点空间,他们自然会向你走过来。”

女性过分认同他人,而男性过分寄情于工作。两性专家费尔在《男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一书中提到:大部分男性的自我认同,来自于工作的机构和事业成就,女性却来自于她们所依附的男性对她的关怀与肯定。虽然现在有新女性、新女管,但基本的心理需求,仍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认同。

女性倾向于寻求他人的认同,而男性常做自己喜欢的事。美国著名女星琼·考琳丝曾说:“我的一生都很在意别人的批评,一生都在取悦别人。”这话很有代表性。因为一般而言,女性很在乎别人的批评,男性多半则不管人家的批评,“虽千万人吾往矣”,只管往前去冲。因此,男性经常会劝女性,不要在意别人的批评,但通常没有用,因为这就是女性的心理状态。如前所述,女性因为更在乎安全感,对孤独很敏感,所以通常不太愿意孤立独行。

男性比女性更为独立。两性学者哈定在《身为女性》中说:从小,小女孩和小男孩的想法就大不相同;小男孩比较独立进取,小女孩比较腼腆可爱。从小开始,小女孩就经常在意和自己喜欢的人是否关系良好,她需要在人群里或是她喜欢的人认同她,她才有安全感。这在两性关系里称之为“灰姑娘情结”;换言之,“女人的成长过程中,总隐藏着独立的恐惧,不希望站在第一线很孤立地奋战,但是男人则是经常如此”。很多女性主义者,或许不承认这一点,但这并没有贬抑的意思。例如,婆媳之间,太太会特别敏感,是不是被夫家孤立了,而会有过度的敏感,男性也应体贴了解才对。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坦然表达自己情绪。因为男性从小就被教导,不能随便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戈柏在所作名著《新两性关系》中提到:刚开始男性深爱女性丰沛的情感吸引,但在两人关系稳定之后,同样的特质却会被认为是不可理喻。两性学者傅瑞在《哭泣》中也说:“女性的荷尔蒙比男性分泌得多,泪腺也比男性的发达。”所以,同一件事情,女性流泪的几率,通常是男性的五倍。

男性的金钱欲、权力欲比女性强。有位研究性别差异的学者,写下一本《性别就在大脑》,书中说:“男人为了保有权力、地位及成功,宁可牺牲个人的幸福、健康、时间、友谊和感情;女人则不然,她们大部分都不愿意这么做。”美国曾经有一家化妆品公司问卷调查,总共问了450位女性企业家,其中只有12%把利润当做成功的指标。

女性喜欢私下聊天,男性则喜欢公开议论。男女的话题也有差异。一般而言,男女在一起聊天,男性喜欢谈论事件,女性则专注于人。所以,有位社会生物学家本森说:“从男孩子看,男孩子专注于事情,女孩子则专注于人,一直到成年,多半是如此。”很多男性对女性聊的话题不耐烦,因为女性话题经常环绕人的细节;可是女性也对男性讲的事情不耐烦,因为男性谈的太重论辩性,女性谈的则比较重人性化、生活化。

男性比女性更为果断。约翰·葛瑞博士说:“因为女性比较注重人际关系,所以在决策过程里经常会把别人也纳入思考,但是男性却会在自己的洞穴里做好决定,不愿提出来和别人商量,其实早有定见。”换言之,这与男性直线型的思考有关。形式上,或许男性会提出来和别人讨论、让别人发言,但对不同的意见,他多半会加以反驳,但女性则会很认真地听别人的意见。相形之下,女性看起来就优柔寡断,所以男性看起来就比女性更为果断。

碰到别人有问题时,男性倾向提供建议,女性则表示无限同情。碰到他人有问题时,女性不一定会提供具体建议,但会表现出关心,男性则是在情绪上不一定会表示关心,但会具体提出解决方法;若是女性提出问题,女性并不是一定要寻求解答,而是希望对方能有共鸣。

女性比男性更希望改变对方。这点是非常严重的差异,所以有位心理学家提到:“也许女性和男性真正的差别,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男性明了两性有差异,而且接受这种差异;但女性却不明白这一点,反而一心期望男人能够有所转变。”

女性比男性更在乎外表、容貌。因为男性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成就上,而非建立在外表上;而女性因为比较缺乏各种安全感,所以需要透过各种打扮来肯定自己,经常在乎她看起来如何。所以有数据显示:一般女性使用保养品约有17至21种,女性一天之内平均梳头的次数是五次,占36分钟。

二、性别角色差异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含义:以性别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角色;以性别决定个体的社会化定向;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

性别角色其实就是外界的性别期待,也就是指社会、文化根据性别,为各阶段男女订出一套相关标准与期望。从小婴儿的养育态度即可见端倪,我们形容男生常用的词是“健壮的小男孩”、“壮丁”;女生常被形容为“乖巧”、“贴心”、“温柔”。研究发现爸爸妈妈抱小孩的方式不一样,尤其是爸爸,爸爸抱女婴会比较轻柔,唯恐捏碎了她,男婴就容易出现随便抱一抱的倾向。由此可知,从养育上即有性别上的差异,而使得大部分的男女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就应该扮演符合自己性别的角色。其实,男女天生都同时具有男生和女生两种特质,只因为社会对其角色期待而造成了女生具有女性化特质,男生具有男性化特质。

性别角色包含多样性,同时兼顾着的两种以上的性别角色往往是相互抵触的,某一性别角色的成功往往意味着另一种性别角色的失败。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随着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

(一)功能的差别

男女性别角色在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帕森斯的特殊功能论指出,家庭是一个小群体,在这个小群体中,存在着具有典型意义的功能专门化,即男子发挥着工具性功能,女子发挥着表达性功能。研究还表明,特性功能具有跨文化的意义,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男女的这种功能定性是保持一致的。个体从母胎出来,个体本身是无意识的,尚不能称为性别角色,作为性别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是对自我意识的认同。

爱格莱在《社会行为中的性别差异》中指出一系列因素,包括生物学影响和童年期社会化经验,造成了男女体力上的性别分化。在成年期,社会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的直接原因,乃是男女性别从体力上的分化开始,结果使男性倾向于获得社会权力和物质上的权力,女性则被期望有养育能力的角色。

米德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像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有规律的产物。研究充分证明,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受文化所制约。

(二)智力方面的差异

智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即智力,它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具体活动时所具备的能力。

在智力方面,男女两性显示出鲜明的总体平衡性,但在智能结构上有些许差异:比如男性的注意力集中在“物”上,喜欢探索事物的奥秘,女性则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敏感;女性的知觉速度、语言能力优于男性,这可能是由于生物因素造成的;男性的空间能力、推理能力和数学能力比女性强,尤其是在青春期时表现得比较突出;男性的运动技能优于女性,这一方面是由于激素的作用是的男性的体魄更加雄健,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传统的看法认为女性不适合于激烈的运动;在艺术和音乐能力方面,有的研究表明女性由于男性,也有些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在音乐能力方面不存在差异。

(三)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侵犯行为方面的差异。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原因就在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两个方面。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侵犯行为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最深,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雄性激素的作用,而男性的雄性激素是女性的6倍。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侵犯好斗被看成是男性的特质,而温柔善良被看成是女性的特质。

支配行为方面男性强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由于历史原因,男性的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女性大多处于从属地位。

自信心方面的差异。一般认为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她们的自我评价也较低,因此表现出胆小、怯懦和多虑,而男性则表现出自负、勇敢和富有竞争力。

交际方面的差异。交际方面的差异主要是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空间距离的差异。一般来讲,女性的交际圈子比较小,感情色彩较浓,而男性的交际圈子比较大,感情色彩比较淡;女性在与亲密朋友交往时空间距离小,与一般朋友交往时空间距离大,但是男性在交往时,这方面无明显差异。

(四)成就方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成就可以分为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学业成就标志着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时所取得的成绩,而职业成就则标志着一个人社会成就的高低。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学业成就方面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职业成就方面,男性远远高于女性,使女性的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存在巨大差异,这主要是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以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种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令人鼓舞的是,心理学家发现,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那些具有双性化特质的人与男性特质、女性特质的人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自我概念,更容易获得杰出的成就,是社会适应良好者。而双性化者在男女被试中数目相近。深圳也有女高考状元,诺贝尔获奖者中有六位女科学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传统性别角色认为:(1)一个人只能具有一种特质,不能也不该两者兼具:(2)男性优势(masculine superiority),男性的工具特质较女性的情感特质更为重要。因此,在这种社会下,男人压抑了情绪特质,女人压抑了工作特质。现代的性别角色观念也有改变,其重要特征为:(1)强调平等的角色(egalitarian roles);(2)强调两性化、刚柔并济的人格(androgynous roles)(Strong&DeVault,1992)。

Heilbrun(1982)认为,两性是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特质,男人和女人的工作特质及情绪特质都不应该被压抑。Bem(1974)是最早提出“双性化”(androgynous)概念的人。Bem用它来指兼具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的人。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男、女两种特质,因此应依情境,有弹性地表现工作及情绪特质。两性化人格强调:(1)弹性(flexibility)与整合性(integration);(2)刚柔并济,该表现男性特质的时候即表现之,该表现女性特质时则不避讳。

有许多的研究证据,显示具有双性化性格的人,心理较健康,对压力有较大的承受力(Mayer&Salovey,1997);比较有能力形成及维持亲密关系,在婚姻中有较大的满足,而且较易感觉到别人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意(Ganong&Coleman,1987)。对双性化概念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让人们发现“男性优势”只是一种误解,双性化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是适应性最好的。Bem(1981)认为双性化的人的高适应性,是因为他们没有性别基模(gender schema),因此可以从性别限制中解放出来,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此种论点显示,去除了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每个人都可以不再划地自限,而能有最大的自由来表现。

三、性别差异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幼儿时期性别角色行为的机制,例如,说明两性角色的起源。弗洛伊德认为通过俄狄普斯情结的解决获得了性别角色。认为在早期阶段,男孩和女孩都认同其父母,然而在3-5岁期间发生了变化,男孩开始认同其父亲,认为对其父亲的认同解决了恋母情结导致的对其父亲的嫉妒,这种依附使孩子产生了许多焦虑,害怕其父亲的报复;而女孩子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他们憎恨男性的阴茎,自卑和害怕其母亲的报复。男女的这种冲突通过认同同性父母得到解决。认同是孩子开始健康适应同性父母的特质的开始,通过认同过程孩子表现出性别定型,因为对同性父母的认同男孩子比女孩子强,因而男孩子比女孩子有更强的性别定型期望。他的性别差异观点是尚男抑女论。

埃里克森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内部空间观点,认为女性人格中的关键因素是颇具建设性创造性的生命内部空间感。男孩的性解剖结构是外向、突出、主动的,而女性的性结构是封闭、防护、接受性的,生殖密码所决定的人类不同性别的身体结构与人们的空间反应有密切的关系。男女的内部空间(身体的,性解剖学的)决定了人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还决定了人类的生物行为特征和社会角色。埃里克森的内部空间只强调了生理解剖结构对性别差异的决定作用,并没有强调文化因素也是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

(二)文化人类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做过一个人类学的研究,她的研究就是为了证明: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这两种差异。她到了非洲的几内亚,到那个地方找了三个原始部落,这些原始部落很有意思,各自有不同的关于性别的认定。

有一个部落叫暂布里部落,这种部落对性别角色的特征很有意思,标准的性别角色是男柔女刚。他跟我们大家熟悉的这种性别模式是非常不同的,在这个部落里,男性经常要穿上漂亮的衣服,把自己的头发卷起来,爱化妆,还说闲话,这些男人们聚到一起就开始谈论东家长李家短,他们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吸引女性的注意。那里的女性则表现得就是我们现在社会男性所表现的一种气质,女性决定部落的大事,具有攻击性,具有控制欲望。他们也分男性跟女性,但是男性跟女性所持有的行为的这种标准,跟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正好是相反了。说明什么?这说明生理性别和社会角色并不是必然地要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个部落叫曼都古玛部落。这个部落不论男女都是那种刚硬凶悍的形象。也就是说,他所推崇的一种行为的标准,就是我们现在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是那种凶悍、控制欲强的行为,这种行为才是他们所赞赏的标准。他们中的女性也要生育,生完孩子之后很早就给孩子断奶,也不去对孩子温柔的爱抚,跟他去交流,所以男女都是很凶悍的这样一种形象,在这种部落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也是这样一种特征。

第三种部落叫做阿米别什部落。这种部落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很温柔的,很温顺的,爱哭的这样一种形象。

男性和女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不同,也就是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

(三)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儿童的性别概念而非行为。

科尔伯格的基本观点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是最早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用于性别角色研究的。他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社会的认知组织。这种组织的第一步是性别认同。他发现儿童大约3岁时能分清自己的性别,但把性别当做一个不变特征的完全的性别概念要在2~7岁间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开始理解性别不会随时间而变化,性别不因性别外部特征如衣服、活动和发型的改变而改变。性别也不随愿望而变化。在性别图式成了一个稳定而重要的社会信息组织者后,儿童通过他们身边人的行为和社会角色来学习社会对性别的刻板观念。2~7岁的儿童性别成见在增加,一旦具体运算思维建立,性别的刻板观念开始减少。7岁以后的儿童继续获得社会成见的信息,但认识到它们是灵活可变的。8岁儿童认为社会角色和行为与生理差异没有必然关系,10岁儿童相信性别角色对社会制度是必要的,12岁的儿童认识到性别角色的区分是武断的,但在青年初期认为性别角色对婚姻家庭是有心理功用的,青年人则认为性别特征与心理适应性无关。

(四)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物遗传的。性别差异主要在于社会实践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是个体固有的属性的差异。许多社会学家否认性别的二分法观点,认为男女之间的相似性远远超过了他们间的差异。随着社会变迁性别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性别不是整齐划一的,男女性别间的巨大差异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教育、种族和职业。

Johnson提出在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比母亲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父亲为儿子提供了榜样,同时也训练女儿的女性化行为表现。还进一步提出女性化有两种主要成分:母性角色和异性行为。母性角色包括照顾、养育和表现因素。男孩和女孩在婴儿时都体验到来自母亲的母性角色,都形成了对母性角色的最初认同。父亲角色包括给儿童有关外面世界的规范和期待。父亲对男女孩的区别对待甚于母亲,父亲对女儿往往更温和,所以父亲影响女儿对女性化异性部分的学习,不影响她们的母性成分。Leve的研究也证实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受到家庭结构和家长性别的影响,母亲比父亲有着较少的传统性别角色要求。

(五)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是行为主义,但这个阵营中也有分歧: Mischel认为性别角色只是行为上的性别差异,其行为学习的机制同其他的社会行为一样,男女的行为由强化或惩罚而形成,这种观点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一脉相承,即都强调直接强化学习; Bandura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则承认内部心理过程很重要,强化和惩罚不会自动生效,其效果是通过期待的建立而发生的。他强调间接学习,间接学习包括两个过程:模仿学习和观察学习。Bandura认为注意、记忆、动机变量等因素影响观察和模仿的结果。其理论预测儿童更注意同性别的模式,原因是他们模仿同性别的行为受到正强化。一旦行为模式被储存到记忆中,模仿就依赖儿童的行为复制能力以及复制行为的动机。

(六)群体社会化理论

这是目前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的较新的理论观点。Harris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影响并不大,角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父母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以“双性化”方式教养孩子并不减少孩子具有性别特征的行为和态度。

群体社会化理论预测当另一性别不在场时,性别分化的行为减少。一项研究证明了男孩在场对女孩行为的影响:女孩单独玩球时表现得很有竞争性,在男孩加入后,女孩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们显得比较害羞而且没有竞争性。

目前,有关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模仿和观察学习仍被看做是性别角色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多数理论家已不再强调与父母的认同。父母只是众多社会化影响中的一种;

(2)获得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年龄区间放宽了,精神分析理论强调5岁以前,现在人们倾向于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

(3)人们认识到男性化和女性化不是单维的,它们也不是截然相反的两极,因而很多理论更关注“双性化”、性别超越和摆脱传统的社会要求的性别行为和态度的现象;

(4)近来的理论给予女性发展以更多的关注;

(5)当代对性别差异的研究集中在认知和社会行为方面,然而认知和行为的关系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改变儿童的性别角色概念就能改变他们的偏好、态度和行为。不过对儿童的性别刻板观念进行干预似乎并不影响儿童对兴趣和活动的选择。认知和行为的发展也许是沿两条不同的路线;

(6)现在的理论与过去的最强烈的对比莫过于不再试图解释普遍的人类性别行为,现在的理论更倾向于解释特定的问题,很少有人再力图去整合和解释。

经典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角色扮演

“最卑劣的行为就像有毒的杂草一样繁茂地生长在监狱的空气里”

——奥斯卡·王尔德

最好的心理学实验总是问着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问题,例如,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邪恶?一个好人也可以犯下恶行吗?如果可以,是什么让人们越过那条界线?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当它被跨过之后就会释放出邪恶?又或者是人们所处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这个最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之一的实验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它有力地论证了处境的作用(Zimbardo,1971)。不仅如此,而且这个实验还为一本小说、两部电影、无数电视节目,甚至一个乐队提供了灵感,就连法律都为此作出了修改。

该实验是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实验把征募来的通过了专门测试的受试者——24名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到了第六天就宣告终止。终止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

img67

图9-3 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一共有70名来自美国各地的学生申请参与这个为期两周的实验,他们绝大多数是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莱大学参加夏季课程的学生。24名学生通过了测试,学生以随机的方式被分成了两组角色:其中9名学生担任监狱中的“囚犯”和9名学生则以三人一组轮班担任“看守”的角色,余下6名则作为实验候补。

为了实验更真实地模拟现实,担任“囚犯”的学生身份以数字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有些学生是在家里被逮捕的,被铐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而执行逮捕行为的是同意与津巴多合作进行实验的加州警方,面对呼啸而去的警方,不明就里的邻里大为惊讶;而担任“看守”角色的学生则是穿着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镜以增加权威感,在囚犯进牢时,按照监狱的正式程序对犯人进行裸体的搜身,他们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而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则被告知实验过程中,他们所拥有的部分人权可能被侵犯。

一切如此真实,为的是让双方可以真正进入预置的角色。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毕竟这批所谓的看守和囚犯都是通过心理测试证明是“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津巴多也在1996年多伦多举行的讨论会上坦诚,在实验进行之前,觉得有可能只是无聊的两个星期。

img68

图9-4 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img69

图9-5 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实验仅仅进行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个好人已经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濒临崩溃。

试验过程中,囚犯们实际上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外界。在只持续了六天的试验中,大约有100多人以不同的身份接触这群囚犯:包括一名真正的典狱官,在接触了所有的囚犯后,他观察到这场模拟试验在这批学生囚犯身上造成的反应与首次坐牢的人非常相似; 20多名心理系的学生从视频监视器和窗户中观察试验; 24名囚犯的父母和朋友在探监的时间和囚犯接触,而其中一位母亲在探访之后寻访了一位神父,在神父找到了一位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如何让她的孩子脱离“斯坦福监狱”,这名律师在试验的最后一天与所有的囚犯进行了访谈。

这100多个人,包括看守和囚犯,试验的设计者、心理学家津巴多,都没有想过还有一个选择:中止试验。他们已经成为局中人,被困在以理性和科学为借口所编织的铁笼之中,无法脱身,唯有服从,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直到试验的第六天,一名年轻的女士的到访。

img70

图9-6 斯坦福监狱实验

img71

图9-7 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拓展性阅读导航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刘豪兴.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G.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4.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5.林德泽,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大全. 3版. 1985.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社会角色,如何理解社会角色的本质?

2.社会角色的类型有哪些?

3.简述角色冲突的原因以及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4.性别角色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5.结合自身实际,述说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