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4.1.4 第四节 人际吸引

第四节 人际吸引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感觉、相互认识,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集中表现在人际吸引上。人际吸引是在合群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群仅指愿意与他人在一起的倾向,并不涉及是否喜欢他人,更不涉及对他人品质的评价积极与否,但合群是吸引的基础。

一、人际吸引及其原则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彼此相互欣赏、接纳的亲密倾向,人际吸引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交往中,有以下原则:

强化原则(Reinforcement principle)。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

得失原则(Social exchange社会交换)。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联结原则(Association principle)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人究竟为什么喜欢别人或为别人所喜欢呢?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J.L.提出的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社会测量,可视为人际吸引的科学研究的开端。更早一些,E.S.博加德斯提出的测量种族之间亲疏关系的社会距离测量法也与此有关。过去的测量法主要是描绘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现实情况。当前的研究则侧重于了解人际吸引产生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家阿伦森(E.Aronson,1969)曾经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受人喜爱的人主要是:(1)信仰与利益和自己相同的人,有技术、有能力、有成就的人;(2)具有令人愉快或崇拜的品质,如忠诚、理解、诚实、善良的人;(3)喜欢自己的人。总结社会心理学家在人际吸引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在于熟悉、相似与互补、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等方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接触许多人,但是他们喜欢的、愿与之建立友谊的却是少数。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这种现象的几个重要原因。

(一)熟悉性

img51

图6-6 与喜欢的关系

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1968年,扎荣克(R.Zajonc)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他将12张陌生者的照片,按机率分成6组,每组2张,按以下方式出示给被试:第一组看一次,第二组看两次,第三组看五次,第四组看十次,第五组看二十五次。当被试看完全部10张照片以后,实验者又把另外两张陌生照片编为第六组,与前五组照片混合给被试看,并要求他们按照喜欢程度将照片排出顺序。结果发现,照片被看得次数越多,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越多。

梅塔(T.Mita)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他要求被试看自己的两张照片,问他们喜欢哪一张。两张照片是一样的,只是一张是正像,一张是镜像。同时,也要求他们的朋友表明喜欢哪一张。结果是,被试自己更喜欢镜像,而他们的朋友则更喜欢正像。因为自己常常看到自己的镜像,而朋友则常常看到正像。

看到的次数增加喜欢程度,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多看效应”。但次数也有一定界限,超过一定界限会产生厌烦的感觉。米勒(F.Miller)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把广告分别按中等次数和过量次数贴在大学生宿舍公共场所墙上。中等次数为每隔五十英尺贴一张,共贴三十张,贴二天。而过量次数为贴一百七十张,贴三天以上。结果是,中等次数增加了对广告画内容的喜欢,过量的次数则减少了喜欢。

另外,次数的作用只表现在积极的或中性刺激物上,而对反面的东西即使增加见到的次数,也不会导致对这个东西的喜欢。扎荣克让被试者在几周内重复看一个戴手铐的人,很快人们便认为他确实是犯人,而不喜欢他。

(二)邻近性(接近性)

邻近性指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则人们喜欢邻近的人。住得很近的人容易建立友谊,费斯汀格等人的研究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调查了一个区域内的友谊模式。这个区域是由十七座独立的二层楼房组成的每座楼房有十个单元,楼上五个,楼下五个。各单元房大致相似,住户们是偶然住进去的。调查的方式是向各个住户提问:“在该区社交活动中你最亲近的是哪三个人?”结果表明,居民们与住得最近的人更亲近。41%的人选择了隔壁的邻居,22%的人选择了隔一个门的邻居,只有10%的人选择了同一层最远的邻居。两户相距最近的19英尺,最远的88英尺。可见即使是这样并不大的距离差别都会在选择友谊上起重要的作用。

邻近性之所以起作用与交往频率有关。处于同一环境的人,常常见面,容易产生吸引力。常常见面的人容易彼此了解,这也是邻近性起作用的原因。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邻近的人易于互相帮助,彼此有益。

邻近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我们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但我们所厌恶的人往往也是邻近的人。所以邻近是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接近性为什么能引起喜欢呢?

首先,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比如教师愿意与教师住在一个社区里,而高收入阶层的人也选择同样的人为邻居。

最后,社会交换理论对此也作出了解释。

(三)相似性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实际的相似性与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联系的,而且前者往往决定后者,但二者不是完全对应的。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性等。许多研究表明,相似性与喜欢之间有直接联系。被试认为,他人越是与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欢这个人。

T.M.纽科姆的现场研究证明,在研究开始时那些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结束时成了好朋友。婚姻介绍所的工作往往以双方的相似性作为参考依据。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1961)曾以大学新生为对象进行过一项实验。实验为参加研究的大学新生免费提供普通学生公寓住房,交换条件是他们接受调查和参加研究工作必需的面谈(并非真实研究目的)。纽科姆根据测验和问卷获得的结果,分配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学生住在一起,而将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居住。此后,研究不再干扰这些被试的正常生活。结果,一起居住的特征相似的学生倾向于彼此相互接受和喜欢,并成为好友。而一起居住但特征相异的学生虽然同样朝夕相处,还是倾向于难以相互喜欢并建立友谊。

大量研究发现,在所有特征中,态度或观点的类同具有特殊作用。伯恩(D.Byrne,1971)所做的研究“吸引的范例”中发现,在人们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观点是否一致高度决定人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伯恩先了解被试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几周后给被试一些其他人情况的材料。材料将有些人的态度与观点描述得与被试非常相近,将另一些人描述得与被试相去甚远。结果发现,描述的相似性决定了被试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和是否倾向于选择别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

但是,人们在早期交往中,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往往显示不出来,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信念、价值观、个性品质等因素的作用便突出出来,甚至超过其他因素。

对相似性原则的一种解释是,相似的人肯定了我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着正强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着负强化的作用。

另一种解释认为,相似性影响吸引是由于它提供了关于他人的信息。人们通常重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所以拥有同样特点的人引起好感。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

Festinger(1954)、Goetals(1986)用通过社会比较的自我确认理论(self validation)来解释。

Heider的平衡理论则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的协调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喜欢或不喜欢来达到,相似性易产生和谐的关系。

(四)互补性

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起着重要作用。互补性指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研究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大量心理学资料和日常生活的事实都证明,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婚姻是基于互补关系缔结的。一个主动的支配型男性和一个被动的顺从型女性彼此间有吸引力。选择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相互满足需要。互补性原则看来似乎与相似性原则是矛盾的,但从角色作用的观点看却是一致的。支配型男性和顺从型女性在对男女关系中男女角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他们认为男性应起支配作用,女性应当顺从。

人们有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者的一面,也有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者的一面。这样双方不同的心理品质,可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补偿。也就是说,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例如,具有强烈支配性格的人不容易与性格相同的人相处,但他们可能与具有顺从性格的人和睦相处,甚至建立起密切关系。日常生活中常有急性人和慢性人合作得很好,爱听的和爱说的成了朋友的现象,正说明了这种“刚柔相济”关系的特点。这种关系往往发生在交情较深的个人之间。

相似性和互补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二者有时也是一致的。例如,在恋爱、婚姻中往往支配型的男性和顺从型的女性彼此有吸引力。弗里德曼(J Freedman)概括地说,相似性原则在喜欢中起重要作用,但有时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重要作用。在这些场合人们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由于他们的角色不同,他们的行为也就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似的。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Buss(1989)对37个文化群体的研究发现,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却喜欢老一点的男性(西班牙除外)。

Davis(1990)把这种现象叫做相貌换地位(looks for status):男性喜欢年轻女性是因为她们漂亮,而女性喜欢老一点的男性是因为他们成熟且有地位。

(五)个人特征

1.个性品质(Individual traits)

安德森(N.H.Anderson,1968)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将555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按照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成序列。在这一序列中,有代表性的个性品质有三类:排在整个序列最前面的是高度受人喜欢的品质,位于序列中间的是介于积极与消极之间的中性品质,排在序列末尾的是高度令人厌恶的品质。

表6-1三类代表个性品质的序列,每类20个品质特征。

表6-1   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性品质

img52

从表6-1列的个性品质可以看到,安德森(N.Anderson)的研究指出,在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依次排列为:(1)诚恳;(2)诚实;(3)理解;(4)忠诚;(5)可信;(6)可靠;(7)聪明;(8)关怀;(9)体谅;(10)热情。

尽管安德森做研究的时代是20世纪60年代末,且对象是美国的大学生,但他的发现与当代人的选择倾向仍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他所揭示的结果不只适合于美国的大学生,即便对于当代中国的普通人,也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这意味着人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倾向有着高度的跨文化和跨时代的一致性。这一点不仅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观察所证实,社会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对不同对象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能力(Ability)

人们对于有能力的人的态度常常出人意料。表面上,似乎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力越高,越是完善,就越是受到欢迎。但是研究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E.Aronson,1978)。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人对于别人有着两种不同的需要。一方面,人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很好的才能,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交往背景。但同时,如果别人超凡的才能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则人们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因此,当一个榜样被描绘成在才能和人格完善上都达到了普通人不可企及的地步时,人们就只好敬而远之了。

能力与受人喜欢关系密切,一般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比例关系。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因为谁都不愿意当陪衬。

3.外貌的吸引力(External attraction)

人们一般喜欢外貌美的人,外貌美对于第一印象的形成尤其重要。喜欢美的东西是一种自然倾向,尽管不同文化的人对美的标准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外貌对于人际吸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美貌都是一种财富,都令人向往。

外貌影响人的吸引力与交往。不仅日常生活事实的观察可以证明这一点,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西格尔等人(H.Sigall&E.Aronson,1969)通过巧妙的实验揭示,漂亮的女性比不漂亮的女性更能影响男性的交往行为。实验以公认漂亮的和不漂亮的女性为助手,让她们扮作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给男性被试的个性特点作临床心理学评价。最后给予被试的评价有肯定与否定之分。这样,实验就有漂亮—肯定,漂亮—否定,不漂亮—肯定、不漂亮—否定四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女性不漂亮的条件下,男性被试不太看重评价的结果,他们事后对实验助手的喜欢水平都是中等。但在女性漂亮的情况下,被试非常看重评价的结果。在他们得到肯定评价时,他们对女评价者的喜爱水平在四种情况中最高。而当他们得到否定性评价时,他们对女评价者的喜欢水平在四种情况中最低,但他们被询问是否继续参与研究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愿意与漂亮的女评价者交往。可见,来自漂亮女性的否定对被试如此重要,以至于使他们希望自己有机会改变漂亮女性对自己的评价。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资料表明,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认为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外貌美可以产生一种光环效应(见社会认知),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良品质,而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迪恩发现人们对长相漂亮的人的评价要高于一般的人。但是漂亮并不是绝对的。正如预测的一样,刚刚看过“霹雳娇娃”的男学生对相片上女孩的评价比未看过的低。该研究揭示了漂亮的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外貌一般的人常因为另一个刚出现过的异常漂亮者,而被认为较不具吸引力。

外貌美可以产生一种光环作用,即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良品质,虽然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1972年,柏斯切德和沃尔斯特做(E.Berscheid&E.Walster)了一项研究。他们从大学年鉴上选出一些学生照片让被试看。有些照片很有魅力,有些一般,有些无魅力,要被度试评价照片上的学生。结果是,学生越是有魅力,就越被认为是有好的个性品质。但是当实际与本人面对面接触时,或者是当双方有了更多的交往时,这种光环作用就会减小。

肯尼斯和维勒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想知道对比效果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而与其相反的辐射效应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当他们被认为是陌生人时,产生对比,而当两人是朋友时,则产生辐射效应。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行为等因素在决定人际情感上起很大作用。人们喜欢美的东西。这是一种自然倾向。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印象,人们很容易“以貌取人”。

美貌固然能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人的能力、才智、品德归根到底是更加重要的。1977年,索洛门和沙克斯(S.Solomon&L.Saxe)做了一项研究,给被试者描述一个人好的外貌和才智。结果表明,才智在吸引力上更重要。美的东西是好的,好的东西也是美的。一个有高尚品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认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可见吸引力并不取决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