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4.1.1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对于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的定义,较具代表性的如下面列出并做比较:

(1)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关系。

(2)指在某一段时间里与某人经常保持的社会接触。

(3)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借由思想、感情、行为表现的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

(4)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广义的人际关系包含文化制度模式与过程方面亦是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指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所以人际关系可说是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里奇等人(Reich&Zautra,1981)的研究则发现,人际关系是人们快乐的重要来源,人们快乐的来源主要是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情感支持系统。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自身的意义是由其所存在的社会系统决定的。为此,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直接成为个人心理健康、工作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背景条件。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对人们重要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也都是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对个人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关系。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1.长期与短期人际关系的不同作用

依据相互作用时间的长短,人际关系可以有长期与短期的划分。长期人际关系通常都与重要的社会角色关系相联系,是人们长期社会角色关系伴随的人际情感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所涉及的人际关系。短期人际关系则是偶然生活事件使人们发生交往所产生的人际情感关系,如推销员与顾客,警察与违章者,即各种社交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所涉及的人际关系。

长期人际关系与人们的社会角色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关系涉及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关系双方在社会角色上与情感上都有相互的依赖,因此,对双方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并且,涉及这类关系的人们经常发生交往,因而关系的作用性质常为关系的卷入者所觉察。通常的人际关系困难与不适应,主要来自这类关系。短期人际关系由于它的偶然性,也因为关系所涉及的对象通常在人们生活中没有长久的影响,因而往往只影响具体的、表面的行为,通常难以影响人们深层的态度与价值观。

2.社会角色与影响力

卷入人际关系的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人们更多的人际关系都与社会角色关系相联系,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社会角色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人际关系上的影响力存在不均衡,致使许多人际关系的一方更依赖于另一方,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力比相反方向的影响力要大。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某些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通常情况下,居于社会有利地位、掌握更多资源一方的影响力,比相对社会地位较低、掌握资源较少的一方更大。相应地,由于人际关系的双方影响力不均衡,因而这种关系对相关双方的意义也不同。对于影响力较小而又更多依赖的一方,这种关系对他们的重要性更大,行为与态度所受到的影响也更大、更深远。而对于处在相对有利社会位置,影响力较大的一方,这种关系对他们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因而这种关系对他们的行为与态度的影响也较小。

3.个人性与非个人性关系

人际关系双方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联系,可以是以个人情感目标为中心的,也可以是以个人情感之外的目标为中心的。前者为个人性的关系,后者为非个人性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爱情与友谊关系是典型的以个人情感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而推销与雇佣关系则为典型的以工作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很自然,两类人际关系对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个人性的关系对人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通常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实现的。而非个人性关系对人的影响则是间断性的,是通过交往目的是否达成来实现的。需要说明的是,个人性关系与非个人性关系的划分是相对的,更多的情况下两类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个人情感性的关系可能会衍生出功利指向的联系,而非个人性的关系也可能获得个人情感的目标。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the need of 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 need of 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谁能在这样的房间待上一天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目的是想测量一下人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景下能待上几天。五名大学生充当了被试,结果是其中一人只待了20分钟就受不了放弃了实验,有两个人待了两天,最长的一个被试也只待了八天。这个探索性的研究表明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有差异的,但很难有谁能无止境地生活在孤独的环境里。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恐惧是因实际威胁情景存在或预期威胁将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唤起,焦虑的产生则是由非现实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引起的。沙赫特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些现象,社会比较强调的是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人们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人们的高度恐惧的情况下选择与他人在一起,而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求。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我们会与那些在一起有乐趣、能够获得帮助、强有力的或接受我们的人形成关系。这些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魏斯(R.Weiss,1974)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

依恋(attachment):指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依恋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融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通常从与朋友、同事、队友、战友等关系中获得。

价值确定(reassurance of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我们形成在需要时会有人帮助我们的认知。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

照顾他人的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在我们对他人健康负有责任时出现,照顾某人给我们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觉。

(三)摆脱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摆脱寂寞。心理学对寂寞所做的定义是: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心理学家Weiss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恋而引起的寂寞,后者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在谈到寂寞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它(loneliness)与孤独(aloneness)的不同。

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寂寞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历长期寂寞,有时也叫慢性寂寞(chronicloneliness),他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

自80年以来离婚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Bane(1976)根据一项调查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孩子在18岁之前有父母离异的经验。而在目前的中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早在80年代初,Longfellow在研究离婚的影响时就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长大后较易感到寂寞,如果父母离异发生在孩子6岁以前的话,寂寞更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

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很少有人逃过寂寞的困扰,这正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关系的需要。摆脱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人际关系以满足人类“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很多的心理学家相信寂寞与社交技巧(social skill)有着更紧密的关系。Solano和Koester(1989)发现,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所以要想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供他们的社交技巧。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状态从无关到关系密切,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莱文格和斯诺克(G.Levinger&G.Snoek,1972)提出相互依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说明了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人际关系变化的特点。他们以图解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做了直观描述(如图6-2)。图中圆圈表示人际关系涉及的双方。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的指标。

img47

图6-2 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资料来源: J.L.Freedman et al..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Prentice-Hall,1985,p.230)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经过一个从表面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过程。当两个人彼此没有意识到对方存在的时候,双方关系处于零接触状态。此时双方是完全无关的,谈不上任何个人意义的情感联系。如果一方开始注意到对方,或双方彼此产生了相互注意,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已经开始。一方开始形成对另一方的初步印象,或彼此都获得了关于对方的印象。不过,在双方直接的更充分的语言沟通开始之前,彼此对于对方都还处于旁观者的立场,没有相互的情感卷入。

从交往双方开始直接谈话的那一刻起,彼此就产生了直接接触。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最初的直接接触是表面的,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情感卷入,直接接触是双方情感关系发展的起始点。

随着双方沟通的深入和扩展,双方共同的心理领域也逐渐被发现。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的多少,与情感融合的程度是相适应的。一般情况下,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轻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也仅仅在这一范围内,双方的情感是融合的。中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交往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同样,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彼此的情感融合范围也相应较大。在深度卷入的情况下,双方已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但不是完全)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同极少数人能够达到这种人际关系深度,有些人则从来没有与任何人达到这种深度的关联,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与别人关系都只处于比较肤浅的水平。

图6-2还表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不存在人际关系双方心理世界完全重合的情况。无论人们的关系多么密切,情感多么融洽,也无论人们主观上怎样感受彼此之间的完全拥有,关系的卷入者都不可能在心理上取得完全一致。两个人是两个世界,两个理解的基点,两种情感的基点,两种利益的基点。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多大程度上相一致的问题,而不存在完全相一致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人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奥尔特曼和和泰勒(I.Altman&D.A.Taylor,1973)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衡量人际深度的参考指标。由此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特征会激起我们兴趣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米尔格拉姆(Milgram)曾提出“六度间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称“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6个人。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们之间都只有六度间隔。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和任何一个没有联系的人只通过简单的中介就发生关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相遇的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交往对象及交往深度有高度的选择性。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尤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与注意不同,抉择是理性的决策。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我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我们才会选之作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而对于可能经常有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例如,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尤其是女同学,无论是上课还是吃饭、打水,她们首先注意的是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和她们一起去做这些事情,这是她们寻找好朋友的第一步。

2.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即使关系破裂也无所谓。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宿舍的四个人在一起吃饭、打水、上课的过程中不断磨合,会发现有个别同学和宿舍其他人合得来,与个别同学合不来,或许过一段时间,她又和另外的同学能良好相处,与其他人有隔阂。

3.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例如,在长期的探索后,学生发现宿舍里有一个同学和她各方面都比较投缘,相处融洽,在经过不断的磨合后,她愿意与之谈论一些私密的话题。

4.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例如,同一个宿舍里,在与他人确定好好朋友的关系后,一般来说,这种关系都比较稳固,在这个阶段一旦关系破裂将很难再恢复。

四、人际关系的深度

奥尔特曼和泰勒(1973)也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我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我们也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同时我们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因此,我们要想知道自己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要想知道别人对我们有多高的接纳性,只需要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自我暴露深度。

(一)自我暴露的广度与深度

img48

图6-3 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发现,我们对于陌生人,对熟人和亲密朋友,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是明显不同的(见图6-3)。对于陌生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有限,交流只涉及非亲密性的话题。对于熟悉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会增加,但只在小范围内涉及亲密话题。而对于亲密朋友,交流最为广泛充分,所涉及的亲密话题和非亲密话题都很广泛。但是必须注意,对于任何人,无论关系多么亲密,我们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域。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情侣、夫妻、亲子关系而要求对方完全敞开心扉,更不能任意侵犯对方所不愿暴露的领域。否则,对方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从而导致对你的接纳性大大降低。

(二)自我的分层

那么,究竟哪些方面属于自我的浅层,哪些方面属于自我的深层呢?对于这一问题,鲁宾等(Z.Rubin&S.Shenker,1978)直接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包括人们的情感兴趣爱好,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属于第二层次的是我们的态度,如对某一个人的看法、对时事政治的观点;对某一课程教师的评价、对改革开放的看法等。属于自我的第三层次的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我们同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状况,或者是自己的担心,自卑情绪等等,都属于自我的第三层次,对属于这一层次的问题,我们有很高的自我卷入,轻易不向别人暴露。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我们通常称为隐私的方面,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等。如我们曾经产生过的偷窃念头,冲动或自己的第一次性经验等,都属于自我最深层的方面。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对任何人暴露。如果别人向我们暴露了他们的这些方面,那说明他对你有了超乎寻常的信任和依赖。对于别人这些方面的事情,我们应当从保护别人的角度考虑,不应对其他任何人提及。

通过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状况。当然,我们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如何,也可以通过我们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次的自我信息来了解。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我们在一种关系上卷入的程度也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