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3.4.4 第四节 Prejudice(偏见)

第四节 Prejudice(偏见)

一、偏见概述(Summarization)

(一)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偏见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

偏见的主要特征有:

(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2)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3)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强调共性忽视个别差异;

(4)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渗透个人感情成分的判断。往往只看到个别现象就过早地下定论,并且有真实的信息输入之后不愿意改变原来的态度。社会刻板印象、晕轮作用、先入为主、自傲或自卑都能导致偏见。

可见,偏见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心态。这种心态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如果对一个人有偏见,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往往很容易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反感;如果对工作有偏见,就很难顺利地完成此项工作;如果在生活中有偏见,那自己也将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两种主要的偏见:

(1) Sexual prejudice(性别偏见):针对女性的一种偏见,源于古希腊的厌女症,并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女性是邪恶的象征,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贬低女性的地位。经过了多年的演变,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尽管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女性在竞争力和成就动机方面不比男性差,但还是有人坚持这种观点。性别偏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性别歧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性别主义(Sexism)。

(2) Race prejudice(种族偏见):指人们对来自其他种族的人的偏见。由于交流的受限制以及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人们常常会对自己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有一种偏执,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团体的一切都是标准的,而与自己不同的是无法接受的。种族偏见会导致种族歧视,比如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

(二)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有关偏见的理论

1.团体冲突理论(Group conflict theory):

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2.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的偏见。

3.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

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Mental power theory):

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

二、偏见产生的结果

偏见对个体的知觉有重要的影响,对他人的行为也要重要的影响。

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很多年前,在美国曾经传出这样一条消息:美国的传媒巨子菲利普·梅里尔自杀了。当消息传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是经过专家的认定,他确实是自杀。人们为什么觉得不可思议呢?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曾经在政坛打拼,在外交、国防等领域敢作敢为,官至高位,他建了自己的媒体集团,身家百万,他热心慈善事业,曾经捐赠相当数额的慈善基金用于新闻、环保等事业的发展。

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这么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怎么会突然自杀呢?

首先,关于自杀这个事实,人们是有偏见的。菲利普·梅里尔自杀了之后,没有人愿意谈论这个问题,电视上也不会播出此类节目,因为社会不鼓励谈论自杀。很多人喜欢兴致勃勃看着侦探推理的电视剧,津津有味地欣赏谋杀案的侦破过程,可是自杀的节目会让所有人畏缩恐惧。但是,在美国每年自杀的人要比遭遇他杀而亡的人多。自杀每年夺去3.1万美国人的生命,与谋杀造成的死亡比率大概是3∶2。但是,即使这样严峻的现实摆在了那里,人们还是不愿意提及,不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

其次,是对精神的偏见。人们往往会以为那些社会地位高、赚钱多的人生活得都快乐。但是,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越是社会地位高、赚钱多的人,心理压力其实越大。在美国,还有专家指出大概75%的自杀案都同自杀者的精神压抑和精神问题有关。

最后,是对老龄的偏见,只要老年人还只占人口的一小部分,他们就难免会被社会忽视。在美国,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

也许有的人觉得年龄大了有点儿抑郁是正常的。如果一个老年人终日悲伤萎靡,人们的各种偏见会让他们觉得:如果我也得了关节炎或者癌症,或者失去了伴侣,或者没了工作,我也会觉得郁闷的。结果,对老人的歧视和忽视不仅令他们精神上更加压抑,导致了各种疾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以上三种偏见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帽子,使得菲利普·梅里尔可能会出现精神压抑,而当大多数人有这种压抑时,很可能就会导致精神危机,从而导致社会危机。这些偏见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老年人的自杀率高,特别是65岁以上的人。

在美国,大概四分之一的老年人都有精神问题。据估算,到2030年,大概有1 500万65岁以上的美国人患有一种精神疾病。由于国家忽视了老年人的需要,2003年的精神健康报告指出:“下一代的美国年轻人和老年人将承受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这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老龄化导致的各种精神问题也将让我们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美国人终于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的相关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美国政府关于老龄化社会的会议把精神健康放到了首先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之首。一个联邦政府议案已经开始着手为25个州55岁以上的老年人解决这个问题。菲利普.梅里尔之死无疑向整个社会提出了一个挑战,逼迫人们开始正视现存的各种偏见。

一个人身体上有病,吃药打针也许就能痊愈。但是,思想中了毒素,则如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偏见就如同生长在人们思想里的毒素。

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数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亲眼所见,绝对不会错。其实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比如,一般木匠吊线测量水平,都是只用一只眼睛来看,可见一眼比两眼正确;甚至不用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会更真实。不用眼睛,而用心来看,才能看出真相;用眼睛看,看到的往往是假象,所以有偏见。

在一场殴斗中,如果有人持刀,常常会出人命。殴斗危险,而携刀殴斗更危险,或者说提高了危险的等级。偏见如同把刀子,生活中每个人,除非你是厨师与屠夫,否则都不应该带着刀子做事。摆脱偏见的法门是宽容。宽容是水,像盐料一般聚结的偏见会逐渐溶化在水里。一个偏见较少的人,敌人少,错误也少一些。对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些行为要学会控制,控制因为偏见而产生的不必要行为。

三、偏见的消除

在我们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消极后果,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对于偏见的预防和消除,社会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

(1)注意影响社会化的因素(Socialization):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提高受教育水平(Education degree):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无知和狭隘。

(3)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

(4)自我检控(Self-inspect):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偏见像一种程序病毒,它能删去某些文字或画面。执着有偏见的人不承认“有”的存在,忽略了病毒的删除,好像我们不承认所厌恶的人有优点甚至美德。不仅看不到他们的可嘉之处,也打不开观察的界面。就这样,偏见如同一堵墙,执着有偏见的人只看到墙,而不承认那边有土地、花朵以及河流。这就像生活在人们心里的一种毒,在一件复杂的事物运筹中,人会突然间发觉某人的某一个不高明的侧面。谁都有不高明的侧面,这些侧面不多见,被人瞥见就难以忘怀。君子遭逢此事,宁愿相信自己看错了或记错了,而过于敏感的人则以为窥见了全部真相,就像一个人把药效忘记了,反而对药的副作用铭记于心。

案例展示

认知失调论

这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失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曾发表“一种认知失调的理论”的文章,最早阐述了这一理论的见解。他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关于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等。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1)相互一致和协调的(如“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我不吸烟”);(2)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如“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我吸烟”);(3)无关的(如“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今天刮风”)。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x和y,处于第二种情况,即从y推出的是非x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紧张,并力求减缓(reduction)。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而非逻辑上的不一致)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失调”现象。

人出现了认知失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常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如否定y,将“我吸烟”改为“我不再吸烟”,这将是行为意向或行为的改变;或否定x,将“吸烟危及我的健康”改为“如果停止吸烟将会使我超重”,这将是一种对吸烟的看法与态度的改变);(2)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如降低x的作用,改原认知为“吸烟对我的健康可能有一些影响”,或降低y的作用,决心“要少抽点烟”),由于强度的减弱,不协调的程度相应变低,人会感到舒坦一些;(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如插入一种理由“抽烟可提高工作效率,个人安危是次要的”,或想“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不乏其例,我可能就属于这种人”等),以这种方式减少不协调,可以不改变x与y,但会出现辩解性理由。有些理由常以歪曲事实为代价,所以往往有害。

为了证明认知失调和缺乏充足辩解理由时能引起态度的改变,费斯廷格和卡尔史米斯(J.Carlsmith,1959)曾做过一项“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

研究者请大学生当被试,分别来实验室进行1小时单调、枯燥而重复的工作(前半时请他们一而再地把托盘里的胶片卷轴拿空又重新一一放入盆内,后半时,请他们把一枚螺钉在板上顺时针拧转四分之一圈,又倒转四分之一圈,如此等等)。除控制组外,所有的被试在工作完毕后被要求对等在门外的一个妇女(研究者的同谋)撒谎说,这项任务是非常有趣而愉快的。给一些被试对于这种撒谎付给1美元奖赏(低奖赏组),而另一些被试则付给20美元(高奖赏组)。最后,所有被试被要求在喜爱程度10等级表(从-5→+ 5)上回答在多大程度上他们真的喜爱这种任务。结果发现,高奖赏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大多认为这项工作枯燥无趣,不大喜欢,两组态度平均得分值较低,且无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没有多大变化。而低奖赏组的被试大多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有趣的、愉快的,其态度平均得分值较高,与高奖赏组比达到显著差异(p<0.03)。也就是说,他们对此项工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不喜爱变得较喜爱(见图5-8)。

img45

图5-8 报酬数量与态度改变

研究者认为,控制组学生没有被要求撒谎,内心也无认知冲突,其所表达的喜爱程度就是他们对这项工作真实的认知与态度。两个奖赏组的被试都出现了对单调工作的认知(态度)和对撒谎行为知觉的冲突,即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不协调,高奖赏组被试由于高报酬的外力影响就在两个认知之间插入一个理由性的辩解,如“得到一笔可观的酬金,撒个小谎是值得的”等,于是不仅维持对工作十分单调的认知和不喜爱的态度,而且对自己的撒谎行为感到心安理得。而低奖赏组被试在两个冲突的认知之间找不到一个充足的外在理由(因为“为1美元而撒谎,很不值得”),就会从内部寻找对自己行为的支持,于是就朝着否定“说的不是谎言”和觉得“工作是有趣的”方向变化,即改变了对工作的认知与态度。这个实验证实了减少认知失调的第三条和第一条途径的有效性。

从这个实验中也引出了态度维持和改变的一些似规律性的设想。(1)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力避使他作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包括言语表态);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2)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原有态度,最好是引发他作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包括表态),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

认知失调论还有许多具体的研究,其方法设计的巧妙与严谨给人以不少启发,其总体理论从一种认知角度探索了态度维持与改变的机制,且可以对态度变化的原因作出局部的解释,颇有新意。

拓展性阅读导航

1.邵志芳,高旭辰.社会认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2.(美)班杜拉.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英)波特,维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肖文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思考与练习

1.请举出一些事例,说明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试评态度形成的三种理论——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相符论,并着重评析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一种。

3.学过态度改变的模式与理论后,有什么新的启迪?

4.你是否有过劝说别人改变态度的经验?成败如何?原因何在?如果今后要进行这项工作会怎样利用本章知识?

5.你对测查态度的方法有什么新设想?

6.举例说明现实社会中的某些偏见,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

【注释】

(1)“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of Persuasion”的翻译目前尚没有一致的译法。在这一术语中,“Elaboration”的译法很关键。有的研究者译成“精密可能性”模型,有的译作“说服精致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