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3.4.1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 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的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态度是后天形成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带有一贯性和稳定性。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G.Allport(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Krech(1948)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G.Fridman和D.G.Myers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和行为倾向(Behavioral tendency)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态度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人们通常理解,态度总是显露在脸部表情上、谈吐与举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发表肯定或否定等意见,表现出喜欢或厌恶等感情,作出接近或拒斥等行为。事实上,态度可以而且一般都会表现于外,这称作态度行为或表态;但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甚至深藏于内心,一辈子都不表露,成为未表的态度。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内在准备阶段,二是外部完成阶段。态度是指人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对特定的事物在内心进行意义估量或凭直觉作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这些人与事物一旦成为态度的对象,就称作态度客体。没有客体的态度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有针对性,总是对一定的客体而发生,所以它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估量(即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如重视或轻视、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趋向或回避、接受或拒绝,以及处于上述两极端之间的一种中性位置状态。态度,不管是通过直觉还是通过分步思维过程而产生,它总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这叫做态度的抗变性。这个特点之所以出现,是由于态度的形成具有深层的原因,即它是客体的特性和主体已有的种种需要、习惯、经验、理念交互作用并建立较稳固联系的结果。要改变一种态度就要涉及整个或部分联系系统的改造,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一)态度的功能

人为什么要形成或保持某些态度,这是一个态度功能的问题。

卡茨(D.Katz,1960)和奥斯卡姆普(S.Oskamp,1977)等认为,态度有四种基本功能。

1.适应(adjustment)功能

这是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我们是社会性的生物,一些人和群体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雇主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对不同的人应学会有不同的态度。许多大学生发现,如果他们以对父母的态度去跟朋友打交道往往就不适应,反之亦然。所以习得的态度是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功能。

2.自我防御(ego defense)功能

人们常说:“怀有偏见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态度有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如不明说的侵犯和生怕丧失身份等。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价值表现(value express)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比如某人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的行列,手持某一政治人物的标语牌,这表明他赞同这一运动主题,并拥有这方面的价值观,以及与某些人物认同的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knowledge or understand)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 frame of reference),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比如,在政治争论中你的态度常常是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假如这些候选人支持争论朝你所持肯定态度的方向进行,你就会比他们反对这种争论似乎作出更为偏袒的反应。

上述四种功能的前两种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的,它们能帮助我们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使我们将受到奖赏而不是受到惩罚。后两种功能是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连的高层次需要有关。因为我们要从表达的价值观,即表达自己所赞同的观点中获得满足;此外,我们有了解周围世界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地位的需要。

(二)态度的作用

态度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与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它具有多种作用,在这里我们列举主要的几种。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这里有不少实验证明了这个现象。哈斯托夫和坎特里尔(A.H.Hastorf&H.Cantril,1954)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茅斯大学两校队足球赛录像分别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生发现达得茅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多两倍,而达得茅斯大学生则相反,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犯规而未受罚的次数。显然,这是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

2.态度影响耐力

兰伯特(W.E.Lambert,1960)等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生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初测时,仅仅是记录两教派群体各人的耐痛水平。休息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基督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结果,再测时发现,那些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其余未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与初测结果无显著差别。研究者认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休息时实验者的指导语激起各半组被试对自己宗教群体的效忠态度所致。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责任感,并时时能被激起效忠态度,就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许多爱国者与革命者之所以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不怕牺牲的精神,都是和他们具有崇高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效忠态度分不开的。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了解学习意义,对学习活动怀有兴趣,因此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学习材料;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效果,这似乎是一种常识。当然,学习态度端正,也不一定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为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如智力,策略等。琼斯(E.E.Jones,1956)等做过一项实验,研究者选择对“白人与黑人分校学习”有不同态度的大学生作被试,第一组为反对分校者(即反对歧视黑人者),第二组为赞成分校者(即有种族歧视者)。然后让两组被试个别朗读11篇主题为“反对黑人与白人分校学习”的文章,读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将读过的文章内容、尽量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所记忆的材料数量(即成绩)远优于第二组。这也就是说与读者社会态度相吻合的材料,易被吸收、同化和贮存、提取;而与读者的社会态度(包括信念、价值观)相反的材料,则往往被忽视或曲解。显然,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过滤器的作用,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一般说,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喜爱并有良好的态度,就会努力去工作,产生高效率。但事实比这种设想更复杂。布雷菲尔德和克罗克特(A.H.Brayfield&W.H.Crockett,1955)曾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满意不满意)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相关如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员工,有的效率高,有的则一般或不高,这是因为后者受工人群体内部隐存的社会标准(social norms)——“不过高也不太低”的生产指标所制约,他们不愿离群,故有意降低效率以求与大家一致。而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员工,由于其他动机(如为了维持生计、受人尊重或自我表现等)的支配,往往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如果整个群体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满意而有积极的态度,比持有消极态度的群体,则会有更高的效率,这是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