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3.2.3 第三节 社会化的因素与途径

第三节 社会化的因素与途径

人类的行为极其复杂,人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直是心理学家及其他行为科学家争论的问题。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有关人性及人类行为是由遗传或是由环境决定的争论就一直纠缠着人们。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322)认为,人类的灵魂与动物不同,它有意识和自由意志。——从哲学的角度来注重人的社会环境制约性。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 Watson,1878-1920)认为,生活环境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ugall)认为,本能加经验构成人类的一切活动。

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认为,性本能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后来又增加了内在动机与倾向来解释人的行为原因,但依然未提到环境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决定的,这一理论得到广泛认可。

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的观点认为某些行为倾向可以通过遗传获得。

个体社会化进程依赖于3个因素:①自然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这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②社会基础,指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会规范、价值体系、信仰体系、风俗、种族和民族、家庭、学校、友伴、群众、宗教、职业、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这些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它们促使社会化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③实践活动,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能动因素。个体社会化过程有赖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赖于个人生理上的禀赋与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有赖于个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例如狼孩的事例,就说明实践活动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正常地参加社会实践,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才能获得正常的社会化。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的社会化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社会教化,另一是个体内化。社会教化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分析社会化,个体内化则是从个体能动性着眼探讨社会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一、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它与广义的教育类同。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化的执行者及其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社会化的执行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及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等。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对于个体的社会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在社会化的初期阶段,对个体最直接的相互作用最多的是家庭与学校。

(一)家庭

img24

图3-6 家庭

家庭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是个体遇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也是极其重要的执行者,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与家庭的父母教化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从他们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也是首先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和学校的影响。国外已有研究证明,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主要由有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成员组成。家庭生活伴随人的一生。正是在家庭中,儿童建立了最初的亲密的感情联系,开始学习语言,开始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老师,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家庭中对儿童社会化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种方式。一是强化。父母训练、鼓励孩子做大人认为合适的行为,而对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则给予一定的惩罚;父母不断向孩子灌输社会的道德观念,使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社会所需要的,以便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这样的强化,孩子们逐渐领受到社会的规范、风俗、习惯和要求。二是模仿。父母除了自觉有目的地教育子女外,也在无意识地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这种影响表现在孩子身上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儿童通常以父母的言行作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标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发展。鲍姆林德(Baumrind)把父母的教养态度分为三类:

专断型。这些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并要孩子遵守规定很死的行动准则。他们要求绝对服从,惩罚严厉。这种父母不太容易被孩子接近,孩子常觉不满、畏缩不前和不信任人,智商低、易怒。

随意型。这些父母对孩子无要求,让孩子尽可能自己管理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孩子可依赖的源泉,但不是标准的传授者和榜样。做决定与孩子商量,从不惩罚,不控制,较温暖,但对未成熟的孩子缺乏控制。

权威型。这些父母试图合理指导孩子的行动,注意启发儿童,有必要时坚决控制。但他们会解释这样做的理由,鼓励孩子同他们交换意见,多鼓励、少惩罚。这些孩子能自立、自控,很自信,有探索精神并且对生活心满意足,易于合作。

控制点指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行为结果的控制程度。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研究表明,内控者比外控者学习更好。

戈登(1981)认为,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

除了父母的影响外,家庭中其他成员也对孩子的社会化起着某种特定的作用。祖辈给孩子带来的是更为传统的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家庭中子女的数目、儿童的出生顺序等,都对其社会化产生影响。我国的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之所以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多子女社会化过程的特点,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外,缺乏兄弟姐妹的客观现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儿童正是在与兄弟姐妹的接触与交往中,才知识了人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兴趣和行为方式,才知道他必须与他们共同分享玩具、食品及父母的宠爱和关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二)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执行者。学校通过教材、教学、教师人格、学生和各种组织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作用。如果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的话,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和学校则是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

img25

图3-7 学校的影响

孩子三岁之后,需要交往,需要友谊。幼儿园是理想的集体,通过这种环境,养成友爱合作、助人谦让,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与幼儿园相比,学校是对人进行社会化的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社会化的主要执行者。

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化主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有的甚至超过父母。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不太系统,有较大的随意性,相对而言,教师的教育比较科学化、系统化。此外,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低年级儿童身上有突出的表现。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所做的关于教师的期望效果的实验就说明了这种作用。

在学校,除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对于学生的社会化起很重要的作用。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其中个体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加是一重要因素。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刚入学的儿童对同学的表现不是太感兴趣,相互之间交往不多,或交往无特定的对象,还没有依据同学在班上的地位来区分他们。班上的干部由教师指定,教师的要求和评价通常无条件地为学生所接受,教化的影响是直接由教师来实行的。一、二年级主要是掌握学生这一角色,达到教师和其他成年人要求的水平,获得他们的赞许,以保证情绪的稳定。进入三年级以后,开始有了变化,班级已经形成为带有自己的要求、标准和期望的群体。儿童在这样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的需要成为他的主导需要,开始受到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使个体社会化正常进行,也可能使个体社会化出现障碍。比如,个体在同学之间处于不利的地位,地位较低,希望改变但却不能改变,而个体又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就可能产生诸如自卑、猜忌等消极情绪。长此以往,就可能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消极作用。

(三)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在社会学中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娱乐友伴群、友谊友伴群、学习友伴群以及所谓讲“哥们义气”的“朋友圈子”,甚至犯罪小团伙等都属于典型的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而对青少年来说,这个群体的影响更大。

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每个人都可能接触一些同龄群。人从幼儿开始一直到成人,每个阶段都要与同伴交往,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同辈群体的影响作用具有不同的情况。儿童最早接触的是游戏群体,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游戏伙伴相处,开始懂得友谊、谦让、互助、合作和竞争,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扮演游戏中的各类角色,具体地感受社会生活,观察和体验成人的活动和意义。儿童入学之后,社会环境急剧扩大,在他们面前,出现了更多的伙伴,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牢固,结伴时间更长久,这样他们相互影响和模仿的程度也因此而加深。他们乐意与同伴而不愿与父母谈论自己喜欢的职业、爱好、兴趣与理想,希望得到同伴的承认与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可能根据共同的劳动,同等的收入水平、职业和社会地位来选择同辈群体。

正是由于同辈群体中的亚文化,同伴交往既可以表现为良性的,也可表现为劣性的。良性交往能促使儿童或青少年积极向上,加速实现社会化。不良交往,则只会相互传播恶习,甚至结成犯罪团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同辈群体能够成为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是由其特点决定的:第一,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互动。家庭和学校则与此相反,个体往往处于服从的地位,是非平等的互动。第二,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上相近。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第三,同辈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往往以此要求自己,并指导自己的行为。第四,同辈群体注意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使成员可以相互倾吐自己的思想、看法、情感,并从中得到安慰、支持、同情、使心理上获得极大满足。

(四)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以印刷媒介(报刊书籍等)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等)为工具,面向多数社会成员沟通信息的方式。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它除了每天迅速地向人们提供大量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外,还向人们提供、宣传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教育,成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者。

img26

图3-8 大众媒体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显著。信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传播至全世界,人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了解许多过去无法了解的东西。

20世纪80、90年代,许多社会学家感到特别忧虑的一件事就是过多地收看电视对儿童的影响。他们将那一代称为“沙发土豆”(Couch potato),指的是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

电视节目给予儿童大量有关真实和想象的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信息。从某些方面来说,儿童节目能增强他们在家里和学校学到的价值观。一个同辈群体可能会收看同一个节目,然后一起讨论并表演出来,从而增强了该群体的团结和价值观。但是,孩子不是大人,很容易错误地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东西,比如人不能像动画片人物那样被别人当头一棒,推下悬崖,过一会儿又笑眯眯地回来。而且从电视学到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可能从其他社会化机构中学到的有冲突。孩子的家长和教师教育他们说,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刻苦学习并受到良好教育,但电视可能教给孩子们一些看上去很容易的方式,比如,一个人趁年轻时应当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等。一些研究者还发现,电视对儿童的学习潜力有消极的影响,它缩短了儿童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限制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因为电视显示的是快速连续播放的图像,不鼓励人们去思想。相反地,书籍必须要慢慢去阅读和思考。

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了新一代,人们把他们称为“鼠标土豆”(Mouse potato),这一代又受到网络的影响。

社会化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培养价值观念,使个体接受与维持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的运行。但网络提供的是一个介于“似”与“不似”的虚拟社会。这个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强烈的社会规范,有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如果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主要依赖网络来完成,那么危险是显然的,他们可能会把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等习惯,也应用于现实世界中。如果他们过早地接触网络,社会规范观念将会更加淡薄。

因而,对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化功能是不可小看的。

二、个体内化

个体内化是指个体认识社会现实的内在关系,加工改造社会影响,使外部现实转化为内部意识的过程。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个体内化则是内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个体内化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具体地说,个体内化有以下几种形式: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认知加工和角色扮演,这几种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彼此平行的,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共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生物”。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观察学习对于个体的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每天都有机会在别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的新的行为模式时观察到一些模式。被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榜样对个体的作用表现为直接的模仿与反模仿,以及模仿效应与反模仿效应。

观察学习并非简单的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但仅仅通过观察学习是不够的,观察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直接学习的过程,而对于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还需要其他的方式进行补充。

(二)主观认同

主观认同是个体把自己类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认同的个体称为“重要他人”。以父母自居,那么父母便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这个重要他人便成为个体效仿的榜样。与父母认同是婴幼儿的一种主要的内化方式,但当年龄稍长,个体就与他的同伴、好朋友相认同。

个体与群体认同,那么,这个群体称为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念,一般会自觉地为个体所内化。

(三)认知加工

认知加工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表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把现实世界内部化的过程。个体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不是像照镜子那样简单机械。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也不一样,因而进入人脑的现实世界也不一样。比如,对于一个女性,有的人认为她长得漂亮,有的人认为她长得不漂亮。个体认知加工的意义,就在于对现实世界有选择,在内部改造个体的知识经验。

(四)角色扮演

角色是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个体在社会中总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行动。因为期望不是单一的,因而个体在不断地扮演各种角色。在家里可能是父亲或儿子,在单位可能是领导者或被领导者。角色扮演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是在人际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角色扮演有三种情况:一是扮演真实角色,比如游戏,这是学龄前儿童的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儿童在游戏中饰演各种角色,从而掌握一定的社会规则和知识技能;二是扮演假想角色,比如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的“假如我是谁,我怎么样”,“如果是我,我将怎样”;三是暂时充当某一角色,如代职或冒充。代职是社会所认可的,比如一个作家为了了解士兵,可以通过合法的手续穿起军装,过军营生活,这是代职;而如果这个作家欺骗别人,说自己是军长,这就是冒充,冒充是为社会所不齿的。

上述内化形式的区别在于:模仿学习只是学习外显动作,主观认同则是有目的仿效他人的行为,从中获得心理满足。通过主观认同,个体同样能学到生活知识,行为方式,掌握社会规范;认识加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判断的过程。认知加工使人们对同一环境、同一社会因素、同一影响,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判断。正是人的这种能力和方式,造成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不同,受到的影响不一样,形成的人格也就各异。角色扮演则是一种全面的理解和实践。

个体的社会化是经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两者相辅相成。社会教化是个体的社会化的外部动因,个体内化是社会化的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社会的教化,便谈不上个体内化;没有个体的内化,社会教化就不可能。社会教化更多的是从社会环境因素论及社会化,而个体内化较多地是从个体能动作用方面探讨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