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3.1.3 第三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第三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和环境因素、社会比较、自我暴露和自我蒙骗等。

一、自我评价的方式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包括根据别人的评价;根据自我分析;通过和自己相当的人加以对比;通过与自我期望相比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及其外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在人际关系中有很大作用。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作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能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成为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

自我评价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来的构思,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img16

图2-1 费斯汀格

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 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资料来源: http://image.baidu.com)

费斯汀格指出,在向上的社会比较中,跟那些更社会化的人比较;在向下的社会比较中,作逆向比较。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人们为什么嚷着模仿传媒中的典范。社会比较可以为个体提高自信心,并且成为合理自我完善的基础。可是,当比较建立了不实际的标准,这些功能都会失效。社会比较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是一个较早地对它同时代哲学思潮敏锐反应的心理。

我是谁?人们如何评价自我?如何获得认同感?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但是,人类很难直接地获得有关自我的信息,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和评价是通过与周围参照框架(如他人)相比较而获得的,人类自我评价的效价(valence)和强度强烈地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因而,从本质上说,人类个体的自我评价具有相对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比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评价。那么,社会比较究竟如何影响人类个体的自我评价?

在最近几年的社会比较研究领域,关于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即比较性评价(comparative evaluation)的相关研究不断地涌现。综观这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比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主要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和同化效应(assimilation effect)。

1.对比效应

1954年,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以来,就有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比较的方向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即上行比较(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和下行比较(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作用。他们普遍认为,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与其比较方向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产生对比效应。

所谓对比效应是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背离(displace away)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其自我评价水平,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水平。例如,一项经典的研究发现,当求职者面对一个衣着整洁、具有胜任力的其他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降低;而当面对一个邋遢且不具胜任力的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得到提升。基于对比效应机制的存在,Wills提出下行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消极生活事件威胁时,倾向于进行下行比较,以使自己得以维持主观幸福感和积极的自我评价。因此,下行比较可以通过降低个体自我评价的参照体系,以维持积极的自我评价,是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的一种应对机制,具有很好的适应功能。1984年,Marsh将社会比较的对比效应引用到教育情境中,提出了大鱼小池塘效应(the Big-Fish-Little-Pond Effect),认为具有相同能力的学生,当他们与更高能力的同伴进行比较时,就会具有较低的学业自我评价,当他们与能力较低的同伴进行比较时,就会拥有较高的学业自我评价。

2.同化效应

尽管几十年来,研究者一直都强调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对比效应,然而在很多社会情境和条件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与之相反的同化效应的存在。所谓同化效应是指当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朝向(displace toward)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水平,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其自我评价水平。例如,Lockwood和Kunda研究发现,给那些具有抱负的教师呈现优秀教师的角色模范,结果发现这些教师对自己教学技能和动机水平会拥有更高的评价;此外,Vander.Zee和Oldersma等人研究也发现,癌症病人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病人的积极内容,而且阅读积极内容越多,病人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会越多,对自己病情的评价也会越好,如果病人获知其他病人的恶化信息时,反而会降低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个体面对同一社会比较目标时,其自我评价还可能同时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效应——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Mussweiler和Strack研究发现面对同一社会比较目标,被试对自己毒品消费(drug consumption)的判断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如果让被试对毒品消费进行绝对数量(absolute number)的自我判断时(每个月吸毒次数),则会产生同化效应;如果让被试对自己毒品消费进行主观判断(subjective judgment)时(你的毒品消费量是多少?进行1—7点评分),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可见,仅仅是判断的类型不同,同一社会比较目标则能够产生截然相反的效应。

由此可见,无论是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不仅可能产生对比效应,或是产生同化效应,还有可能同时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效应。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和情绪等方面的影响较少地取决其社会比较方向,而是更多依赖于社会比较发生的具体社会情境和个体运用社会比较的方式。

(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做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每个人从自身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等方面可以作出自我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自暴自弃等。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自我评价是指员工对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很重要。真实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少犯错误。职业规划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然后这个人才能建立可实现的目标,并确定怎样达到这些目标。

二、自我增强

自尊是一种内驱力,激励着个体尽可能地努力获得别人的尊重,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荣誉和社会地位。在人们的自我觉知中,评价自己即“主体我”评价“客体我”,同时,人们也形成评价性的稳定心理表征。自尊体现了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质的评价、感受和态度,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态度和情感,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自尊需要早在自我意识成熟之前就已存在,并且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儿童逐渐在多方面认识事件的自我意义,从而更为主动、合理地满足自尊需要时,自我意识便得以发展。儿童的自尊需要和自我认识水平相互作用,不仅形成了自我意识的纵向发展差异,而且形成了横向个体差异。

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对自尊的理解与界定是不一致的。有的研究者把自尊与自我概念理解为类似的概念,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是不同的。波普(A.W.Pope)等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的不同在于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特质的知觉与判断,而自尊是对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作出的评价。也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个人认为自己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诸如对能力、成就、外貌、身体、人际关系、道德等方面的认知判断,而自尊是个体在自我价值判断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我情感或自我体验。自我概念主要体现了一种事实判断,而自尊主要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因此,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认知部分,自尊是自我的情感部分。

自尊的含义往往涉及三个方面: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可和自我价值感;自尊反映了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自尊是一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因此,自尊涵盖了自我满意、自我悦纳和自我价值等。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五大层次,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与爱情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层次由低而高。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了人在进行自我知觉时的积极偏向,并提出各种观点对其进行解释和论证,许多实证研究也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种乐观偏向的适应意义。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可以提高自尊或自我增强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提高行为动机和成就表现、消除不良情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img17

图2-2 马斯洛

img18

图2-3 自我增强

(资料来源: http://image.baidu.com)

(一)自我暗示法

据科学研究,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周期的,也就是说体力有充沛和虚弱的时候,智力有反应敏捷和迟钝的时候,情绪有激昂和消沉的时候。它们的周期分别是,体力23天;智力33天;情绪28天。因而,有时候你情绪低落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这些时候,你的敏感性往往会增强,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很在意,总感觉周围的人或物在与自己作对。这种情况下,便可以暗示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在这期间尽量避免做使你产生不愉快的事和接触你不喜欢的人。凡事尽量保持沉默,即使别人偶尔说到自己的痛处,也要认为他(她)并不是有意要伤害你,要做到能忍则自安,否则,将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

(二)自我美化法

自我美化是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加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美化的过程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1.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的和与自己类似的人比较就可能大大挫伤你的自尊心,这时你可以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想象有些人的价值还不如你,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

2.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便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常常全盘接受积极的反馈信息而拒绝接受消极评价的反馈信息。例如,考试失败的学生说:“这是一次不能测出学生水平的考试”,而考了高分的学生则说:“这次考试能测出真水平”。

3.缺陷补偿

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例如:一个恋爱不成功者可以这样认为:“工作对我来说比恋爱更重要。”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4.自我照顾归因

归因指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例如,考试失败时把它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

以上几种方法的采用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但这些可以避免自尊心的受损和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宣泄法

宣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自我发泄

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使之发泄。切忌把不良心情埋于心底,隐藏的忧伤似炉中之火,能把心烧成灰烬。当你受到挫折后或心中气愤时,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社会和他人的场所尽情地大喊大唱,大笑大哭,还可以找一些事物作为你发泄的对象。在日本的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有一些用布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人,当有些人对上级领导或他人不满而忧虑来咨询时,心理医生就让他们把那些布人当成自己不满的对象而进行拳打脚踢。用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住校的学生,水房和厕所则往往可被作为宣泄的场所,在那里可以尽情地大喊大唱。

2.其他的宣泄方式还包括谈心、写日记等

一个人如果经常压抑自己的心情,长期下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因此,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还是把它宣泄出来为佳。

(四)转移法

就是把自己的注意、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他方面。

(五)冷静分析法

遇到挫折时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1.正确面对社会现实

要知道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社会是光明的,但也有阴暗面;世上有好人,但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2.正确看待自己

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只要积极有为,扬长补短,“长风破浪”就会“有时”;要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否则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和别人攀比要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

3.自我鼓励

要有辩证的挫折观,多读些圣贤哲理与名人传记。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圣贤们的思想与名人们的事迹给我们许多启示。“自古雄才多磨难”,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正是在挫折和逆境中作出的。

凡是长期心情不好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想得多而有效行动少的人。因而当你的消极情绪产生以后,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上述的一些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被认为是人们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

假如你有惊世之才,但不懂得表现,那就等于自我埋没。同样,有上佳的才干却得不到别人的注意和赏识,也是枉然。有时候,你需要的就是主动地自我推销和自我表现。古时候都有“毛遂自荐”,何况在有着现代观念的今天。在现代职场,自我推销已是常有的事。自己的命运自己去开拓,正是一种现代时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希望永远居于他人之下,谁都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赢得同事的认同,相信这也是你的愿望。但别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注意上你,那么你就应该主动去争取机会表现你自己。

从某种角度上讲,自我表现渗透在大多数人际交往中。通常自我表现背后有两个主要的具体目的。

第一,个体希望在他人心目中树立一个特定的形象。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希望其他人赞同他或以某种方式来行动,例如在将来能给他以某种奖励。像在招工会谈中,申请工作的人会表现得有责任心,有能力,以便获得这份工作和它所伴随的奖励。

第二,个体想要建立和维护与他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理想的自我)的一种公开的形象。例如,一位妇女有一个她想要成为的理想的形象,那么,她会以尽可能地接近这个理想形象的方式来行动。

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这两个人都可能没有意识到自我表现背后的意向。如果一个人想要在听众心目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形象,并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他的目的会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受到高度赞同的情景认同。选择恰当的行为来创造有利的情景认同常常需要仔细地计划。

首先,该个体必须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最可能受到赞同的那些特性。例如,参加聚会的人必须认识到,在这种场合表达友情是最恰当的;而女售货员应该认识到顾客最需要的是坦率和诚恳。

其次,他必须认识到诸多行为中哪些行为是能够表明他拥有该情景所需要的特性。例如,那个参加聚会的人应该预测是讲个笑话呢,还是取悦于女主人会使他显得更友好。只有正确地判断情景,他才能够选择可获得所希望的情景认同的行为。

通常有一些规范能表明为了获得赞同应该如何来行动。当这些社会规范比较明确,也就是说,对哪些行为能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人们有着广泛一致的看法时,个体比较容易地决定该如何行动,也比较容易预测他人的反应。但是当规范不明显或模糊时,个体往往不知道如何来表现自己,因而他的行为也更为无规律和难以预测。

案例展示

游戏促进幼儿自尊的实验研究

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作为自我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自尊对儿童情感、动机、社会适应性行为、认知活动及其品德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还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发展。张丽华、杨丽珠对3~8岁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认为: 4岁和7岁是儿童自尊发展的关键年龄; 4~5岁、7~8岁是儿童自尊发展的两个转折阶段。在自尊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自尊进行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激发幼儿潜能、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选择游戏活动训练幼儿的自尊,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儿童发展的需要。自尊是幼儿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形成的自我体验,而游戏活动则是幼儿认知的起点。本研究依据幼儿自尊的结构内容,针对幼儿自尊能力发展的特点,采用问卷、个案追踪、现场观察,构建培养幼儿自尊的最佳载体――游戏活动类型,在确定促进幼儿自尊各年级游戏类型的前提下,设计实验过程中游戏训练方案,在幼儿园实施促进其自尊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自尊。

被试:

从大连市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小班(3岁)、中班(4岁)、大班(5岁)共360人,其中实验班、对比班(小、中、大班)各180人,男女各半。

培训教师与游戏分配:

对实验班教师进行自尊理论、自尊获得途径、游戏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游戏的类型、内容、开展方式,以及幼儿自尊行为表现个案记录表的填写和在实验中如何避免无关因素的影响等。

前测:

实验班和对比班教师运用《幼儿自尊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对本班幼儿施测,实验前实验班和对比班幼儿自尊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发展水平相当。

教育活动的实施与个案观察:

本研究目的是考察游戏是否能够促进幼儿自尊的发展,故此采用实验班和对比班比较。对实验班施加游戏活动实验因子,同时考虑活动的顺序效应,对比班不施加游戏活动实验因子,对比班在同一时间进行自由游戏。

整个教育实验持续一年,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个案观察,详细记录幼儿表现的自尊典型行为,进行5级评分,作为评定与培养幼儿自尊的重要依据,对幼儿的个案观察和记录每个月进行两次。

后测:

教育实验后,再测查实验班和对比班幼儿自尊是否有差异,以考察游戏对幼儿自尊的影响。

实验结果:游戏活动对小、中、大班幼儿自尊的影响。

实验前小、中、大班的实验班与对比班幼儿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实验后小、中班的实验班与对比班幼儿自尊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大班的实验班与对比班幼儿自尊发展差异非常显著,这表明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小、中、大班幼儿自尊的发展。

不同游戏类型对幼儿自尊的影响:

结果表明,游戏活动的确能促进实验班幼儿自尊的发展。那么,哪些游戏类型能更有效地促进小、中、大班幼儿自尊的发展呢?为了探讨五种游戏类型对小、中、大班幼儿自尊的促进作用,我们做了方差检验。

五种游戏类型对小、中、大班幼儿自尊的影响差异都非常显著。那么具体到每个年龄班这五种游戏哪一种游戏作用更大呢?我们又进行了事后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小班生活游戏和体育游戏对幼儿自尊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中班美工游戏和体育游戏的作用更加突出。到了大班,角色和智力游戏作用更为突出。

结论:

(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小、中、大班幼儿自尊的发展。

(2)促进幼儿自尊发展的游戏类型具有年龄特征。小班主要为生活与体育游戏;中班主要为美工与体育游戏;大班主要为智力与角色游戏。

(3)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和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自尊的发展。

拓展性阅读导航

1.杰夫.一分钟自我表现术.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维之.人类的自我意识.北京:现代出版社,2009.

3.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心理学探新,2003,23(4): 10~12.

思考与练习

1.你怎样理解自我意识?

2.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3.试分析自尊对个体的意义。

4.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有哪些?

5.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提高自尊的方法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