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3.1.2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

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灵画家,不过,这个画家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以下水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画像就基本完成了: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其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一)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人们有时把生理自我发展阶段称为自我中心期,这种初级的形态是以自我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大约在一岁末的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用手指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进一步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两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叫周围同名的别的孩子时,他会感到困惑。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你时,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当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儿童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随着儿童把自己当做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懂得了乖或不乖、好或不好的含义。

当儿童在3岁左右,会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用别的词表示其他事物时,说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儿童掌握人称代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代词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我”一词可与每一个人相联系,运用时必须要有一个内部转换过程。例如,母亲问孩子:“谁给你的糖?”孩子应该回答:“阿姨给我的糖。”而不能说成“阿姨给你的糖”。儿童要能完成人称代词运用中的这一内部转换,没有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物的一定的区别和把握,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关于自己内心的意识,像成人一样地沉思内省还是不可能的。

在这一阶段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有些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自我中心期”。

(二)社会自我

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自我阶段。

社会的自我时期又称为个体客观化时期。这个阶段大约是从3岁到青春期之前,即到13至14岁的时候,这段时间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实现社会自我的最关键的阶段。这期间儿童的游戏,往往是成人社会生活的缩影,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也是他们学习角色行为的一种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揣摩着角色的心理状态,体验着角色与角色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儿童通过学校中的社会化生活,更加速了他们社会自我的形成过程。

学校中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与家庭不同,在家庭中儿童往往是以我为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而学校则是中性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一样的关心,一样的严格要求。儿童在学校只能是班级和集体的一分子,而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可以为所欲为地指挥别人,在学校他们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要完成这些义务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压力则可以使他们产生焦虑和不安。在家里可以听之任之的事,在学校则要认真对待,否则就要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在学校必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各种技能技巧,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地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动机与社会的要求相吻合,最终达到社会的自我。

(三)心理自我

又称精神的自我,从14、15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我们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这一时期又称为主观化时期。

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与他的心理自我发展的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的。心理自我发展完善的个体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有一个萌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1.知觉的分化

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的小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区别,吮吸自己的指头和吮吸母亲的乳头或奶嘴一样。

在以后的生活中,由于不断与外界事物接触,身体器官、神经系统随之不断发展和完善,到1岁左右,产生了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有了物我知觉的分化。这时,儿童逐渐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来,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和脚,与咬别的东西(玩具、饼干等)感觉不一样等。这就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是动作的主体,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产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感觉,产生了人我知觉的分化。

2.有关“我”的词汇的掌握

前文我们也说过,当儿童在3岁左右,会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用别的词表示其他事物时,说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当然,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关于自己内心的意识,像成人一样地沉思内省还是不可能的。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智力的发展,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在逐渐发展着。不过,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水平也不同。

第一,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和发展。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小学时期(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小学生会答不上来,说没有想过。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对自己一些外部特点的描述,如“我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守纪律的人”、“爱玩猫的人”等,或者是转达教师、家长或其他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因而内心世界很平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是一个“从快乐到快乐的时代”。

初中时期(少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逐渐清晰、自觉了,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想到自己,开始“发现”了自己,比如,这时他会发现自己能想出某个主意,而别人想不出,从而感到自豪和得意;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发展,出现了理想或幻想,还有了许多内心的“小秘密”;他们开始对周围人们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等感兴趣,欣赏文艺作品时,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体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而不是像小学生那样,只注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外部动作,但这时自我意识的水平还不高,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也不深。

人的自我意识的全新发展和最后成熟,是从青年初期(高中阶段)开始的,并在青年期内基本完成。它的显著特征是把原来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活动。比如,这时的青年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自己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相如何?我的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我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等等。这是在个体智力成熟、生理成熟、社会地位和社会化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的。

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意识的分化,就是自我意识在青年期由一个完整的自我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理想的我”,即关于自己未来的总观点和总设想,“我希望成为怎样一个人”;另一个是“现实的我”,即当前的形象和实际水平,“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分化成“主体的我”——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客体的我”——别人怎样看我,对我的态度如何等。这样,一个人就既是自我的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对象。处在观察者地位的是“主体的我”,被自己观察的是“客体的我”。这就为青年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青年学生在过去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即将毕业而必须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因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青年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少年比较起来,有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他们一般都能提高到具有概括性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例如,意志坚定或意志薄弱,粗枝大叶或工作细致,具有原则性或丧失原则,孤僻或热情等等。第二,他们一般都能够提高到价值观,甚至于思想政治品质上来分析自己。

由此可见,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正接近于成熟时期,但是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问题。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三)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比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和与他人相互作用。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柯里(C.H.Cooley)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米德(G.H.Mead,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柯里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

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着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尽管对具体制约因素的看法不尽相同,许多研究者还是认为自我意识更多的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二)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Markus等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成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因此,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四、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奥尔波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物质的自我: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它的中心是个体的躯体。

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认识,是个体的中心部分。

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认识,即个体能感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特殊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婴儿期: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感。

童年期: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父母如允许其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限制自由和多次失败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学前期:主动性对内疚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活动性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大,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他们对所想做的事又具有内疚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恋母情结的冲突,一部分原因是超我的发展带来的刻板性。

学龄初期:勤奋对自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智力不断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广泛、深刻。活动空间的扩大也使得影响他们的人已不限于父母。但在这一阶段,其勤奋行为往往带来不当的后果。因此,若将此看做是捣乱,则易使其自卑。

青春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核心问题。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逐渐疏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阶段。这是建立在家庭生活的阶段。在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中建立亲密感。但若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不能互相关心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景中去。

成年期:繁殖对停滞阶段。只要两个人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亲密性,他们的兴趣就开始扩展到不仅仅限于他们两个人,他们变得关怀培育下一代了。

成熟期:完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老年人常对一生进行回顾,想要知道一生是否活得有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失望,即觉得一生未如理想,而岁月不再,已没有机会再过另一种生活了,以厌恶掩藏失望。

五、自我意识研究的新进展

(一)作为个性理论中核心建构的自我研究的转变

在科学心理学的早期,自我是许多关于人的理论的必要部分。实际上,许多关于自我的“经典”解释来自于上半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家,如詹姆斯、库利、米德、麦独孤、墨菲和奥尔波特等。在这些关于人的概念中有三个基本的主题。(1)自我作为社会行为和个性的根本,许多早期理论家试图把自我过程与其他基本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因而,把自我看做是协调有机体的复杂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执行者。(2)许多观点强调生物和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自我的形成受天性和养育的影响。(3)从进化和机能主义观点定义自我。早期理论家大多都主张进化思想。尤其詹姆斯对意识和自我的起源和功能进行了自然主义解释,认为有意识的心理生活通过自然选择出现,因为它给物种某些生存和繁殖的利益。

当代自我研究离开了早期个性理论中强调的三个主题,研究者从自然主义观点转到自我作为社会和文化建构的观点。这一转变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自我的个性理论经不起实验研究,它们包括难以操作化的模糊概念等。因此,自我研究者转向中间水平的模型和能被实验研究的概念,包括自尊、自我归因、期待、社会比较以及对反馈的反应等等。而且,与传统个性理论相比,许多当代的自我理论和模型关注特定的过程或结构,并不试图把自我整合进更广泛的心理功能概念中,这些理论和模型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激增,产生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结果,促进了人们对自我的结构和内容及自我知觉过程的了解。

(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兴起

最近,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兴趣恢复了,有趣的是,这一转换不是由个性和社会心理学家所带头。许多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始探讨自我这一难题。神经科学家研究意识和主观体验的神经基础提出自我如何产生于大脑的活动。情绪研究者包括勒杜(J.E.Ledoux)和戴维森(R.J.Davidson)探索感情体验的神经基础发现大脑如何兴奋的事实,对自我研究者有深刻的意义。图尔文(E.Tulving)等记忆研究者讨论记忆的各种形式(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与自我体验的关系。精神病学家克雷默(P.Kramer)讨论与精神药物有关的神经生理变化如何显著地改变个人的自我感觉。分子遗传学家哈默(D.Hamer)认为最近把特定的基因与个性特质相连的研究对研究自我认识有重要意义。还有研究者提出,自我是大脑的物质活动产生的一种幻想。进化心理学家讨论自我如何进化,它的适应功能是什么。神经学家萨克斯(O.Sacks)的案例研究,生动地阐述了神经学疾病如何深深地破坏自我认同。对心理理论研究者研究了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了解的发展,精神病学家关于孤独症的研究,提供了对思维的大脑部位理论的了解。因而,关于自我的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个性和社会心理学之外的广泛领域中正在进行研究。

自我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大脑。如果人们没有大脑,就不会有自我。神经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以电信号为基础的方法: EEG(脑电)、ERP(事件相关脑电位)、MEG(肌电图),以及那些以功能成像为基础的方法: PET(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术),允许人们更准确地测量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例如,fMRI提供了绘制大脑活动的方法,允许研究者看到个体在执行认知、情感或行为任务时,大脑的哪一部分在“活动”。研究者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健康人以及神经受伤者的大脑进行成像研究。

个性和社会心理学家也开始使用这些方法。卡乔波(Cacioppo)等使用ERP考察态度形成期间的大脑活动。卡特(C.S.Carter)及同事研究了依恋与亲和行为的神经基质。戴维森考察了大脑前额区的不对称性与行为趋近和抑制系统的关系,他使用许多神经科学方法探索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和感情风格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戴维森的研究表明,反映个人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可能反映前额皮层的进化过程。

总之,这些例子阐述了大脑影响自我过程以及个性的各种方式。自我研究的神经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大脑如何产生自我觉知和自我表征。这一目标是复杂的,因为与其他高级心理机能一样,自我过程很可能产生于多种大脑区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不管这些问题多么复杂,研究者开始把神经科学观点整合进心理学领域。虽然人们在了解主观体验和自我表征的神经基础方面仍然有一段路要走,但新的神经成像方法为自我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